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历史粉碎机 >

第222章

历史粉碎机-第222章

小说: 历史粉碎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丰看了看之后,又把枪换给了那名士兵,后者毕恭毕敬地接过,然后掏出一粒黄铜火帽装上,紧接着瞄准了远处的靶子。

    “给他浇点水!”

    杨丰说道。

    在韩林愕然的目光中,旁边两名士兵各自拿起一个浇花的喷壶开始浇水,在模拟的雨水中那士兵稳稳地瞄准八十丈外,在那里一只倒霉的山羊正在吃草,随着那士兵扣动扳机,枪声骤然响起,下一刻那山羊就像被打了一棍般带着冲击力倒下。韩林下意识地发出一声惊叫,要知道这样的距离哪怕是大炮散弹都稍有点远了,滑膛枪的精确距离只有十丈,二十丈外能击中算优秀士兵,三十丈外那就听天由命了。

    而这是八十丈!

    八十丈外一击命中!

    但更让韩林震惊的是,那名士兵居然在雨水中开始装弹了!

    他小心翼翼一手堵着枪口一手掏出新的火药包,咬开后用身体遮住雨水从枪口倒入,然后再继续堵住枪口掏出鹿皮包裹的弹丸塞入,拿小木锤敲进去,再拿通条顶住,用小木锤敲通条硬往下砸,砸到底之后收起通条和木锤,拿出一粒火帽装上,紧接着重新举起枪扣动扳机,在韩林震惊的目光中枪口火焰再次喷出,那倒地的山羊尸体猛得颤抖了一下。

    “不错,这羊赏你了!”

    杨丰拍着那士兵的肩膀说道。

    “谢仙尊!”

    后者激动地说。

    “仙尊,那若是所有枪都改成火帽呢?”

    清醒过来的韩林激动地说。

    燧发枪虽然有药罩,也不是说不可能在雨中使用,但那只是说小毛毛雨之类,在大雨中完全就扯淡了,而江南就不缺大雨,好在这时候还没到梅雨季节,一旦进入梅雨季节,火枪的使用会受到严重限制,当然,这限制对清军更大,毕竟清军使用的是火绳枪,但如果能不受限制,那么就可以确保时刻对清军的吊打了,而这种枪明显是不受雨天限制的。

    “改,当然要改,但在这之前先得把火帽的产量提高!”

    杨丰说道。

    燧发枪改火帽枪并不难。

    但大批量制造火帽就需要一点小小的难度了,硝酸,汞,乙醇……

    乙醇好说。

    但还需要铜,另外还需要一定的机械,总之这得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来讲还是优先给猎兵使用,毕竟他们需要精度,而击发枪比燧发枪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点火不会延迟,基本上扣下扳机就能点火,但燧发枪的药池火药点燃后总需要一点时间引燃枪膛火药的。

    总之他还需要时间。

    事实上杨丰现在很多东西都已经展开,只不过都需要时间来发展而已。

    在蒸汽机解决了动力问题之后,各种简单的机器都开始制造出来,比如这支线膛枪就是蒸汽动力的膛线机搞的,而初级版的镗床不用说,就是初级版的车床都有了,还有初级版的蒸汽动力锻锤,这些都在他的皇城内出现。杨丰玩这些东西有无比丰富的经验,小倩那里有所有需要的图纸和资料,都是他在明末和南宋时空积累的,最适合目前技术条件下的,无非就是拿来照抄一遍而已,缺乏的材料由小倩解决,缺乏技术工人仙尊大人亲自动手,再加上大批被充分调动起积极性的老工匠,制造一场爆炸式的工业***毫无压力。

    下一步他甚至还准备搞搞炼钢炉。

    现在的钢铁还是老一套,也就是普德林炉加亨茨曼的坩埚钢,与欧洲没有区别,欧洲现在同样也都是遍地这个。

    也就是说这套东西并不能给他技术上的优势。

    当然,凭借着中国的庞大人力资源,他仍旧可以碾压欧洲,只要完善的预备役体系能够建立起来,他就是凭借军队数量堆,也足够把欧洲各国堆死了。

    一千万军队怕不怕?

    但如果能进化到钢的时代还是更好一些。

    尤其是目前日不落帝国在海上的碾压优势面前,用风帆战列舰和他们竞争无疑是一种很脑残的行为,他就算现在开始造舰,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超过英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发展钢铁工业直接造出几艘铁甲舰去怼他们,连定远都不需要,一艘加了阿姆斯特朗炮的勇士级就是碾压一切的王者了。

    但勇士级就必须得有炼钢炉了。

第三零三章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赊旗店。

    “这些逆贼!”

    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和琳恨恨地看着面前的两具尸体,在这两具尸体的旁边是熊熊燃烧的烈火。

    只不过烧的是他们的粮食。

    此时这座著名的商埠此时已经变成清军的前沿指挥部,新任钦差大臣兼湖广总督,乾隆朝第一猛将海兰察率领的清军主力就驻扎在这里,统帅着来自外藩蒙古的骑兵,来自关外的八旗还有索伦兵,所以宋之清败得并不丢人,因为这是满清的绝对精锐,压箱底的主力。能统帅这支大清柱石一样军队的,除了已经上不了战场的阿桂,剩下也只有海兰察这样的了,一等公,领侍卫大臣,索伦人,从普通马甲打出来的猛将。而他也的确没辜负乾隆期望,这个实际上一手捧起了福康安的家伙,在极短时间内摧枯拉朽般扫荡了山东的刘照魁,然后包围裕州围城打援一战击溃宋之清。

    但可惜他能够带给乾隆的也仅限于此了。

    因为接着他就踏进了泥潭。

    这地方的刁民太难搞了,裕州被围一个多月,数万包括关外八旗和索伦营在内的清军多次强攻,却始终拿这座小城无可奈何,大炮对射射不过城上,城上的火炮打得更远打得更准,肉搏攻城也没用,城上的火枪简直就是噩梦,哪怕最英勇的索伦兵也冲不上城墙,甚至连挖地道,抓炮灰堆羊临这些笨办法都用上,最终还是沦为笑柄,光伤亡就已经过万,结果裕州还是巍然屹立。

    唯一的办法就是困。

    最终海兰察的战术就是北路围困然后他率精锐南下阻援兵。

    他倒是胜利了。

    可没有任何用处。

    宋之清退守南阳,附近各城全部坚壁清野,所有百姓入城,唐,邓,泌阳,南召,镇平,新野,内乡所有城外百姓全部进城固守,外面一粒粮食也不留,反正刚开春就是些麦苗也没什么可清理的。

    可怜海兰察的大军是进入南阳盆地了,但什么补给也找不到,他也不可能越过这三百里的广袤平原继续前进去襄阳或者枣阳,没有拿下沿线这些城市之前继续深入等于自杀,除非他能把所有城市都像裕州一样包围起来,但他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军队。同样他这时候连裕州都没攻下,更不可能攻下南阳和唐县,甚至就连对泌阳的试探性进攻都失败。

    要知道襄阳产的燧发枪除了武装第一镇之外,绝大多数都给了宋之清,还有那些缴获的鸟枪抬枪劈山炮之类也都给了他,毕竟宋之清是襄阳屏障,一边大别山一边神农架的襄阳,就这一个进攻通道。

    哪怕泌阳也是一个燧发枪旅加数千抬枪加鸟铳的民兵。

    攻不破城池的海兰察只能被拖在这里。

    然后等着圣教军的再一次进攻。

    但十几万大军被拖在这里需要的补给是一个恐怖数字,没有了江南的粮食,没有了四川的粮食,没有了湖广的粮食,乾隆那里捉襟见肘,连北京的粮食都很紧张,甚至都开始有贫民饿死。更何况还有运输,这里没有运河,赊旗店是江汉航运的终点,长江汉江唐河潘河,但向北没有水运,而他们的运输线恰恰从北而来,这个时代陆地的大宗物资运输需要的人力可是巨大的。乾隆必须竭尽全力从那些已经濒临爆发的北方各省搜刮粮食,然后又在河南竭尽全力抓壮丁从黄河渡口辗转数百里运来,无论征粮还是抓壮丁,最后的结果都是老百姓的反抗,大清就这样急速地糜烂下去。

    当然,这是乾隆要考虑的。

    但前线的海兰察也被搞得焦头烂额啊!

    因为他需要面对游击队。

    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时无刻都游荡在他们据点外,他们的运输线上,他们的巡逻队周围的游击队,给他们下毒的,给他们放火的,打他们黑枪射他们黑箭的,少于百人的骑兵根本不敢在外面活动,随便走进一座荒废的村庄都有可能踏上陷阱,半夜不知道什么时候营地就烧起来。

    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游击队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这些本地人有无数地方可隐藏。

    而且这些人悍不畏死,就算被堵住也全都顽抗到底,受伤后抱着清军同归于尽的都比比皆是,刚刚这两名潜入放火的不但烧了上千石粮食,而且其中一个临死前还抱着一名清军一起滚进火里,可怜那名悍勇的八旗勇士居然被吓傻了,眼睁睁看着那狰狞面孔把他推进了熊熊烈火。

    “这些刁民!”

    和琳再次恨恨地说道。

    “大人,汝宁过来的运粮队在春水街铺遇袭被困,大帅令大人立刻率领本部马队接应!”

    这时候一名军官快马到他跟前说。

    “走!”

    和琳立刻上马说道。

    紧接着他率领五百正蓝旗汉军骑兵出赊旗店向东直奔伏牛山区。

    他们的运输线不光北路,还有一部分是沿淮征集,这部分在信阳登岸然后至确山,但圣教军卡在泌阳,堵了出伏牛山的道路,只能从确山向北在这时候只是一个驿站的驻马店向西越伏牛山。而伏牛山不用说,哪怕平常时候也是匪患严重,大批教匪就是躲在这片山区,像这种运粮队遇袭都是司空见惯的,只不过这一次规模大点而已,要不然不可能连沿线驻守的绿营都解决不了,还得向八旗求援。

    和琳的骑兵全速前进,不到一个小时就进入山区,很快遇上两名报信的绿营,据后者说近千教匪将一支运输两千石军粮的运粮队围在了春水街铺,驻扎沿线的各处绿营约三千人马都已经过去,但教匪凶悍,绿营遭遇伏击总之打得一片混乱。

    “一群废物!”

    和琳气得抽了那士兵一鞭子。

    三千绿营,运粮队还有一个营的护卫,让一千教匪打得求援,这不是废物是什么?

    当然,此时顾不上管这个。

    和琳率领他的五百骑兵一头钻进了群山中,让他还算宽慰的是绿营并没有溃败,至少沿途没有溃兵,这是个好消息,实际上现在绿营已经没指望了,这些绿营多数都是河南,直隶一带的,现在搜刮粮食也主要从他们家乡搜刮,再加上从最初就在这里打,打了都快一年了,根本就没什么士气可言,遇上教匪基本上都是听见枪响就掉头逃跑。

    现在居然还能坚持战斗已经很给面子了。

    “快,都快点!”

    和琳催促道。

    此时已经距离春水街铺不远,甚至他都能听到隐约的枪声。

    五百骑兵加快速度。

    但他们没注意到这段山路越来越狭窄,两旁山林越来越密,就在隐约能看到春水街铺方向硝烟时候,和琳忽然间目光一转,前面乱石堆起的山坡上似乎有一点淡淡的烟迹,也算乾隆朝一个人才的他立刻觉出异常。

    “停,都停下!”

    他急忙喊道。

    几乎同时骤然间那山坡上的乱石伴着爆炸的火光,如同无数炮弹般冲天而起,在天崩地裂一样的巨大爆炸声中带着呼啸砸落下,他的前锋立刻被砸得一片狼藉,整个队伍立刻一片混乱,就在这混乱中山坡上被震起的大块岩石隆隆滚落,数十名躲闪不及的清军直接被砸成肉饼。

    “快撤,有埋伏!”

    和琳惊叫道。

    但这时候已经晚了,两旁山林中无数枪口和弓箭伸出,甚至还有装散弹的抬枪,伴着喊杀声一道道火焰喷射而出,被束缚在山路上的清军被子弹打得成片倒下。

    和琳此时也顾不上管自己部下了,在几名亲兵护卫下急忙向后跑去,而此时两旁的伏兵在射击完成后,已经开始往下扔点燃的霹雳弹,这是那支运粮队一起运输过来的,和琳一看就明白运粮队已经全军覆没了,但他不明白的是这么短时间刚才那两名绿营士兵为什么告诉他还在打着?

    紧接着他就明白了。

    “这些逆贼!”

    和琳悲愤地骂道。

    因为他看到两旁的伏兵居然一多半都还穿着绿营服装,很显然绿营背叛了皇上,包括那两名报信的也只是为了引他上钩而已。

    和琳带着满腔悲愤催马在混乱的山路上狂奔,他身旁那些倒霉的八旗不断在霹雳弹的爆炸,在鸟铳和抬枪的射击中倒下,因为地形的限制这些平原上所向披靡的骑兵,甚至没有任何反抗能力。好在和琳运气不坏,尽管四周子弹横飞,但他仍旧安然无恙地逃过最危险路段,只是所有亲兵都倒在了路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