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706章

大穿越时代-第706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尽管德川幕府对三井财阀如此厚爱,三井财阀却犹如喂不饱的饿狼一般,在幕末乱世之中,毅然从背后给了德川幕府致命一击:就在决定天下归属的伏见…鸟羽战役前夕,日本的首富,三井财阀的掌门人三井三郎助下令将赌注全部压向倒幕派,倾尽家资援助明治天皇的维新政府,公开与德川幕府决裂!

    这样一来,原本囊中空空如也,即将不战自乱的新政府军,顿时就有了充裕的军费,一口气购买了五百多门火炮与配套弹药,与兵力三倍于己的幕府军展开决战。而貌似根基深厚的德川家,却因此立刻陷入了财政崩溃和金融混乱,战斗力暴跌了好几个档次。接下来,幕府军不仅在伏见…鸟羽战役之中打得虎头蛇尾、败得莫名其妙,之后更是全盘瓦解,几乎组织不起什么抵抗,就在江户开城投降了。

    从此之后,三井财阀便实现了从幕府余孽到帝国元勋的华丽转身,被明治天皇任命为日本帝国新的财政代理人,三井银行几乎成了日本的国家中央银行,独揽铸币、印钞、发行公债等诸多大权,又霸占了诸多矿山、港口、工厂的巨大利益,以至于形成了一个从金融到实业的超级经济帝国,其财富和权势一时无两。

    即使是三菱、住友等其它几大财阀,在日本也不过是仰望三井财阀的后生小辈而已。

    《纽约时报》曾这样描述:西方文明中从来没有这样的组织。只从事金融业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和三井财阀比起来就非常一般了。三井是东方世界最富有的财团,控制了矿山、银行、铁路、航运、工厂和贸易公司。“像三井一样富有”对日本人来说意味着无穷的财富,就像美国人梦想“像洛克菲勒一样富有”一样。

    以三井家为首的各家财阀,不仅控制着日本的经济命脉,而且勾结元老、官僚、军阀,操纵政党,左右政权,在政界不断扶植自己的代理人,让日本帝国的战车不得不一直为财阀的利益服务。

    可是,当这辆战车逐渐驶向悬崖,有倾覆瓦解的危险之时,财阀们却又忍不住想要跳车换马了……

    ——虽然日本帝国目前的局势,看上去依然如火如荼、无比兴旺,但各大财阀的首脑们心中却很明白,帝国的实力其实早已透支到了极限,只是拼着最后一口气,才能跟美国打个旗鼓相当。而且,随着德国和意大利的相继覆灭,三大轴心国已经只剩下了日本一家,面对即将到来的举世围攻,日本是根本扛不住的。

    目前让日本帝国战争机器勉强维持运转的,除了对国民和占领区仿佛敲骨吸髓一般的压榨,就是从苏联获得的输血,但这都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的。而跟苏联物资一起涌入日本帝国的赤色思想,尤其是在军队和政府里也出现了相应的征兆之后,更是让这些思想上极端反动的财阀们心中警钟大作——对他们来说,那当真是宁可把日本变成殖民地,然后自己换个美国主子去侍奉,也不愿意看到日本变成苏联那样的国度。

    事实上,早在纳粹德国濒临覆灭,欧洲战场进入尾声的时候,日本的各大财阀就已经通过各自的门路,跟美国和英国进行沟通,试探让日本退出战争,获得一个体面收场的可能性。

    然而,盟国开出的条件,跟日本战时大本营能够接受的最低底线,实在是相距甚远,如果硬是签下了这样的和约,只怕军队马上就要闹兵变和搞天诛——只要有军部卡在中间,和平就没有可能实现。

    但是,在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任何人都没办法压制得住军队——持续多年的全面战争,早已让军方的势力膨胀到尾大不掉,他们这些财阀名下的工厂、银行和商船,都已经不得不接受了大本营的战时统制和监管,实际控制力大为削弱。而目前极端严酷的战时体制,也严重束缚了他们这些财阀兴风作浪的手段。

    就像幕府时代的商人不可能打倒武士,自己把持国政一样,现在的日本财阀也不可能压得住日军。

    此外,即使是各个财阀内部,在绕过军队向盟国求和的问题上,也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他们固然清楚这场单挑全世界的疯狂战争已经打不下去,更愤恨于军方打着“战时统制”旗号对自己名下产业的肆意插手控制,也非常担忧日本在内外交困之下爆发剧变,重蹈一战末期沙皇俄国的覆辙,让自己失去一切。

    但是,对于摇晃着橄榄枝的美国说客,很多人也缺乏信任,非常犹豫:一战结束之后,协约国如何从德国拆走工厂和机器,摊派巨额赔款的往事,眼下他们还历历在目,若是美国也在日本如法炮制该怎么办?

    不管怎么说,如今日本帝国的情况,似乎还没有走到穷途末路,为何要这么快就作出决断呢?

    而且,还是一个背着政府“勾结洋夷”,很可能会让自己在历史上遗臭万年的坑爹决断。

    不过,尽管他们还没有下定决心,要从日本帝国濒临解体的战车上跳到美国人的碗里,但还是听从了联络人的劝告,暂时离开了东京……东京毕竟是帝都,充斥着众多的密探眼线,就算事先已经跟高层达成了什么默契,万一被下面的愣头青捅出来,也是个麻烦。想要秘密地做些什么事情,确实还是到外地去比较好。

    ——直到这个时候,他们都还不知道,接下来就要发生的事情,将会是何等的山崩地裂,石破天惊。

    然而,当来自阿拉斯加的凛冬寒流和来自中途岛的核子烈焰,还在远离日本列岛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蓄势未发的时候,另一股席卷欧洲的北方寒风,却已经让无数人都在它的淫威下瑟瑟发抖……

第650章 、冲突世界:赤色黎明

    第十章、冲突世界:赤色黎明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九日,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

    从空中飞过贝尔格莱德城区,多瑙河沿岸的古城散发着历史的沧桑。从凯尔特人到罗马人,再到斯拉夫人、匈奴人、哥特人、土耳其人和塞尔维亚人,多少年来,这座古老的城市频繁变更着统治者。战乱的火苗从未真正熄灭。到了最近的半个世纪里,它更是成为了巴尔干的火药桶——上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就是在这里兹兹燃响。而在这一次的世界大战之中,这片土地同样也是血流成河。

    好在最近的这一场乱子,如今总算是都结束了:在经历了四年的反法西斯战争和国内各民族混战之后,古城贝尔格莱德和南斯拉夫终于迎来了新一任的主人:南共总书记,克罗地亚人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此时,刚刚在莫斯科参加完共产国际首脑会议的铁托,正一脸疲惫地走出首都机场,乘上他的专车。

    对于铁托来说,昨天才结束的最新一次共产国际首脑会议,实在不是什么愉快的体验,苏联人的大家长粗暴作风,真的是有点儿令人不舒服。偏偏眼下尚有几十万红军滞留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很多事情都只能捏着鼻子暂且忍受……在初步达成了“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应当互相协助战后重建,加强经济合作,并且密切团结,以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反扑”的大方针,并且争取到一笔援助之后,铁托就留下了他的外长去列宁格勒参加后续的各国经济金融合作会议,自己匆匆赶回贝尔格莱德,处理南斯拉夫国内堆积如山的烂摊子。

    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南斯拉夫”的历史其实很短暂,它是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被强行捏合起来的国家,既无足够的文化传统底蕴,也缺乏强烈的内部认同感。它很难说是一个民族概念,也很难说是一个地理概念,甚至连哈布斯堡家族奥匈帝国的王朝传统都没有。在这个被硬捏起来的国家里,自认为是最高主宰的第一大民族塞尔维亚人,被当成战利品从奥匈帝国体制内硬拖出来的克罗地亚人,还有波斯尼亚人、马其顿人、斯洛文尼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全都互相看不顺眼。而且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法西斯极端组织,在战前就已经开始互相打打杀杀,到了德军入侵,国家崩溃之后,更是一口气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作为一名克罗地亚人,铁托在南斯拉夫的地位其实很尴尬。因为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是塞尔维亚人,而在铁托年轻的时候,克罗地亚人还是奥匈帝国的忠实臣民,以及塞尔维亚人的敌人。在上次世界大战期间,克罗地亚人还跟塞尔维亚人进行了好几年的浴血厮杀。如今却要接受这么一个“异族人”骑在头上,让一个克罗地亚人成为自己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实在是让不少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深感不服。

    ——怎么说呢?大概就跟让一个波兰人来当苏联总书记的感觉差不多吧!

    好在如今大战方熄,人心思安,百废待兴,整个南斯拉夫绝大多数的国土都是遍地废墟和饿殍,老百姓都被残酷的战争折磨得奄奄一息,厌战到了极点,即使是最激进的“大塞尔维亚主义者”,也没办法煽动人民无谓地起来造反。再加上还有几十万苏联红军坐镇东南欧各地,短时间内应该是闹不出什么乱子了。

    然而,苏联红军带来的麻烦,也跟他们带来的好处一样多:纳粹德国覆灭的硝烟未散,为了保住法国的红色政权,苏联红军就已经跟英国佬大打出手。而为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南斯拉夫也不得不派遣了一支国际纵队到法国参战,协助剿灭法国白军……这个还是小事,真正的麻烦在于,美苏两军如今就在不远处的罗马对峙,英国地中海舰队和美国大西洋舰队已经在亚得里亚海上游弋,南边的希腊也成为了同盟国内部东西方阵营交锋的又一个战场,南斯拉夫就站在这个战争漩涡的边缘,随时都有可能再次掉进战火之中!

    想到这里,铁托就不由得叹了口气,从公文包里取出几份在飞机上没来得及看的报纸,仔细阅读起来。

    在报上的国际新闻版块,头条就是印度孟买港的陷落,英国人似乎对此哀嚎一片:随着最后一个出海口被印度起义者堵住,困守在德里的韦维尔总督已经是彻底的孤立无援。而刚刚在荷兰挨了两发苏联原子弹的英国皇家海军,显然不可能再有力量发动一场印度洋远征……英属印度殖民地的丧失,似乎已成定局。

    不过,这样遥远地方的事情,对没有海外殖民传统的南斯拉夫人来说毫无意义,铁托瞟了几眼就过去了。

    然后,则是苏联红军在法国的最新进展:继解放巴黎之后,法国各地工人农民群起而响应革命,贝当元帅的维希法国政权一片土崩瓦解。里昂、马赛、土伦等南部主要城市相继发动起义,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眼看着解放全国似乎已经指日可待。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同样也已经立足不住,其本人被迫再一次流亡英国,刚刚在伦敦下院发表了一篇声泪俱下的演说,乞求获得更多援助,可惜却是应者寥寥,嘘声一片。

    接下来是西班牙的消息,让铁托感到有些诧异的是,在美国和英国的强大压力之下,佛朗哥将军居然出兵干涉法国革命了!五万西班牙干涉军和几千凑数的葡萄牙人在前天翻过比利牛斯山,协助贝当元帅镇压了图卢兹的市民起义……但考虑到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已经近在咫尺,这些西班牙军队的命运估计十分堪忧。

    事实上,就连维希法国的残余高层都认为图卢兹不够安全,已经准备到科西嘉岛去建立流亡政府了。

    不过,反过来说,就算佛朗哥按兵不动,社会主义阵营在解放法国之后也未必饶得了他。当年西班牙共和国的很多流亡政客,目前都在巴黎和莫斯科到处活动……铁托在莫斯科的时候还见到了其中几位。

    谁都知道,斯大林同志想要得到一个完整的红色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自然也在他的进军目标之内。

    再往下看的消息就不那么美妙了,在希腊战场上,得到英国地中海舰队支持的希腊白军成功偷袭萨拉米斯岛,穿插进入了希腊腹地。同时,一支英国巡洋舰编队猛烈炮轰雅典,希腊军民死伤惨重,正在出现大规模的逃亡。从兵力上来说,目前的希腊白军只有希腊红军的十分之一,而且只占据了少数边缘岛屿,人口和实力都很微弱。无奈有英国地中海舰队在背后撑腰,可以利用海路自由机动突袭,而苏联舰队却被土耳其卡在黑海里出不来。虽然苏联设法通过铁路,给希腊红军运去了一批鱼雷艇,但效果也就是聊胜于无而已。

    幸好,战胜英国人的关键并不在地中海,而是在伦敦:好战的丘吉尔首相显然快要撑不住了。最新民意测验显示,英国公众对没完没了的漫长战争已经严重不满,到处可以听到某人模仿丘吉尔的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