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646章

大穿越时代-第646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十八世纪末的英格兰,所谓的乡绅,一般是指那些只靠祖传的产业盈利就能生活得很好,从来不工作的人。他们既不是资本家,也不是牧师、官员或政客,而是彻底的剥削阶级。他们每天什么工作都不做,甚至把工作视为耻辱,只是在每年四次的结账日之前,把自己的账单结算一下就可以了,平时就是喝茶、跳舞、社交、吃饭、喝酒、读书、赌博……堪称是不折不扣的社会寄生虫。

    当时的英国乡绅大部分是地主,但因为大不列颠岛并不是很适合农业发展,国内的肥沃土地有限,所以另一些后来发家的乡绅买不到合适的土地,于是就把祖产换成现金存放在银行里吃利息,或者是一些比较可靠的债券、基金、股票之类,依靠每年的盈利和分红来过日子。在十八世纪末,英格兰国内每一英亩土地平均每年大约获益一英镑,而银行、股票、基金、债券等的利率大致都在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而更高利率的股票和债券则通常属于风险投资,很可能会赔个精光,性格谨慎的人都不敢轻易把身家押上去。

    班纳特一家之中,班纳特先生每年有两千英镑的地租收入,即代表他起码拥有两千英亩的地产。他太太的嫁妆是五千英镑,存在银行里每年的利息按百分之四计算,就是两百英镑,这就是说他们全家在完全不工作的情况下,全部的年收入是两千两百英镑。在当时的全英国财富排行榜上,绝对在前五千名之内——要知道,那时候距离大英帝国全盛的维多利亚时代还很远,全英国只有四百户人家的年收入在五千英镑以上,而年收入一千英镑以上的家庭也只有七千户。好几个拥有世袭领地的伯爵,一年收入还不到一千镑。

    而且,比起中国那些不得不雇佣大批狗腿子,每年下乡找佃户收租的地主土豪不同,像班纳特先生这样的英国地主更加聪明,也更加偷懒,连自己的土地也不去经营,而是签署合同转包给了一个代理人,或者说某位农业资本家,从而转嫁了一切麻烦和风险——哪怕承包者经营不善破产了,班纳特先生也还可以找担保人要账,然后把土地转包给下一个农业资本家。如果承包者经营得当,获利丰厚,那么班纳特先生则可以在合同到期、对方续租的时候乘机抬价,提高地租来分享好处……简直就是一个小号李嘉诚……

    所以,按照伊丽莎白最初的想法,她们有着这么多的财产傍身,生活情况怎么也不会沦落得太惨才对。

    但遗憾的是,她忘了一个重要的前提:上述这些都是班纳特夫妇的财产,而不是她们五姐妹的财产。

    事实上,不要说班纳特先生的地产,就连班纳特太太存在银行里的五千英镑嫁妆,她们都动用不了!

    ※※※※※※※※※※※※※※※※※※※※※※※※

    首先,从法律的角度来说,眼下的班纳特夫妇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处于失踪状态。

    其次,班纳特夫妇也都没有留下遗嘱,规定在他们失踪或死亡之后,到底该怎么安排家产。

    而按照此时英国的惯例,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那么一般人都要失踪满七年之后,才能宣布死亡。

    ——之所以会把从失踪到宣布死亡的时间设定得这么长,是因为当时正处于大英帝国殖民全球的开拓阶段,数不清的不列颠男儿正在全世界各个角落扬帆闯荡。而当时的通讯条件又比较落后,没有无线电,寄信也天晓得能不能到达。某人出海几年,家中音讯全无,都是常有的事。如果不这样立法的话,那么就会经常出现某位倒霉的船长、军官或者商人,从印度、非洲或美洲历经无数艰险,风尘仆仆地远航归来,却发现自己被莫名其妙地宣布死亡,妻子被赶进修道院,而财产则被某个远方亲戚继承的囧事……

    这样一来,班纳特夫妇的财产就等于是被暂时冻结了,班纳特五姐妹要么想办法上法院去申请认证“父母”已死——但这会被世人视为不孝女,而且她们都没什么人脉关系,未必能成功;要么就得自力更生。

    在硬着头皮去了一趟附近小镇的梅里屯,找当律师的菲利普姨父咨询了一下之后,穿越版的班纳特五姐妹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前一个打算,又不太愿意投靠亲戚寄人篱下——主要是因为她们换了灵魂,多少有些心虚,担心会露出什么马脚。所以,她们就只能依靠家里存放的现金,先对付一段日子再说。

    然后,穿越版的班纳特五姐妹在家里好一番翻箱倒柜,搜了班纳特先生的书房小金库,砸开了班纳特太太的钱箱,还集中了她们五个人的全部零花钱,最后也只凑出了四百多英镑……这个数字虽然看上去不小,但如果要继续养着家里十几个仆人,还有一辆马车和好几匹马,却实在是坚持不了多久。

    ——当时雇佣一个女仆,平均需要每年二十镑,而花匠、马夫和厨子的身家则更贵。至于养马的开销,一般比养人还要高得多:举例来说,在军队里,一名骑兵的日常维护费用,至少是一名步兵的五倍。

    于是,从两个月之前开始,班纳特五姐妹就遣散了管家和仆役,从此不靠人伺候,自力更生——尽管实际上还是在坐吃山空,但光是每一天自己做饭、洗衣和清扫,就让她们忍不住要叫苦连天了……

第606章 、贫穷姐妹物语(中)

    第六章、贫穷姐妹物语(中)

    当伊丽莎白。班纳特从一英里外的小镇梅里屯的集市上采购归来,吃力地推着装满食物和木柴的小手推车,慢吞吞走进自家院子的时候,却看到玛丽正撅起屁股趴在院子的地上,不停的摸来摸去,而旁边则是一大堆各式各样的衣服和床单,已经在泥土和尘埃之中打了不知道几个滚,隔着老远就能看到斑斑污渍。

    ——得了,今天的衣服恐怕是又白洗了……伊丽莎白。班纳特无奈地翻了个白眼,放下小车,挽起袖子凑到玛丽身边,“……喂!你这是又怎么了?”

    玛丽抬起头,露出一双带着泪花的茫然眼睛,还有红肿起来的额头,“……啊,抱歉,我本来是想要晒衣服的,没想到被绊了个跟头,眼镜也找不到了……拜托了,能帮我一起找找吗?”

    ——总的来说,班纳特五姐妹都是身体健康、容貌上佳的好姑娘,没有什么严重的身体缺陷或遗传病。唯有玛丽这个读书狂因为看书太多,而这年代的照明条件又比较差,在烛光下熬夜阅读搞坏了眼睛……于是,在穿越之后,灵魂年龄七十五岁,身体年龄十八岁的穿越版玛丽,就从原本的老花眼变成了严重的深度近视眼,基本上只要一摘下眼镜,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偏偏这个时代的眼镜,至少玛丽。班纳特拥有的近视眼镜,跟现代眼镜似乎非常不同,没有两根勾在耳朵上的腿,只有两片圆圆的瓶子底,用一个金属铰链串在一起,使用时直接卡在鼻梁上,也就是所谓的“夹鼻式眼镜”。这种眼镜的好处是体积小巧,容易折叠,而且看上去挺萌,坏处则是很容易掉下来……最近这段时间,玛丽已经接连弄丢或弄坏了两副眼镜,如今只剩下了最后一副,再也没有备用的了。

    于是,姐妹俩只好一起找眼镜,几分钟之后,玛丽脚底传来咔嚓一声响,她的最后一副眼镜也报销了。

    “……哦,不!”摸着破碎不堪的近视眼镜,玛丽发出了绝望的叫喊,差点又被绊一跤,因为看不见。

    而伊丽莎白的心中也是一阵抽搐:这下家里要多出一个什么活儿都没法做的半盲人了——在这个年代,朗伯恩这样的小村子当然不可能有眼镜店,而附近的梅里屯镇上也没有,想配眼镜就得去伦敦……

    但她还是不得不安慰了玛丽几句,把她跌跌撞撞地搀扶上楼梯,吩咐玛丽在看不见的情况下不要离开卧室。然后回到院子里,把掉落在地上的衣服和床单装进一个大木盆里,预备下午重新再洗。最后才又一次推起装满了食物和木柴的小推车,绕到了后院的厨房门外。

    “……基蒂!莉迪亚!东西都买来了!你们过来帮忙整理一下!”

    然后,从厨房的门后面,就露出了两张满脸灶灰的小脸……接下来,三人一起动手,把伊丽莎白刚刚从镇上买到的精面粉、咸肉、咸鱼、香肠、黄油、土豆、洋葱、盐、糖和两大捆干柴,一批批地放进厨房里。最后,伊丽莎白抬头朝灶台上看了看,发现今天午饭的主菜是一大锅土豆炖咸肉,还加了些洋葱。主食是面疙瘩和面饼……虽然这顿饭菜貌似很简单,但如果换成是让她来做的话,恐怕还未必弄得出来。

    ——对于已经习惯了电磁炉、微波炉和煤气灶的现代都市居民来说,使用过去的厨房灶台劈柴生火,已经是一件非常陌生的事情。当简和伊丽莎白第一次自信满满地踏进厨房之时,最终的结果是折腾了两个小时都没能把火给点起来,而在第三个小时则让整间厨房都灌满了黑烟,看着就像是着了火……

    毕竟,她们的厨艺早就退化成了“微波炉的孩子”,连水饺都只能吃速冻的,自己根本不会包。

    幸好,班纳特五姐妹之中,除了简和伊丽莎白这两个现代都市女性之外,还有三位披着少女皮的老太太,相对而言多少还知道一些落后时代的生活经验,所以在后来就揽下了厨房的活儿……不过,虽说经历过那段比较艰苦的计划经济年代,但因为是城市户口,她们也只有烧煤饼炉的经验,更不知道该如何用火绒和燧石来点火——最早的摩擦火柴要到十九世纪初才被发明。于是她们的每一次做饭依然都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大会战,光是生火和鼓风,就几乎让她们累断了腰。而菜式也只能因陋就简,不敢搞太复杂的花样。

    但即便如此,也比她们之前享用的“正统英国菜肴”要合口味得多了——在后世的网络上,有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薄的书之一,就是传统英国菜的菜谱。如果要拍一本《舌尖上的英国》,只要有炸鱼和薯条两种食物就差不多了。虽然这样的说法未免夸张,但英国人做菜确实是很简单,蔬菜水果能生吃就生吃,什么调味品也不加;很多热菜也只是把原料弄熟而已,需要什么味道依旧得要靠自己加调料。

    ※※※※※※※※※※※※※※※※※※※※※※※※

    跟基蒂和莉迪亚一起用橡木桶里的清水洗了下脸和手,伊丽莎白把午饭端到了餐桌上。而五人中的大姐简。班纳特,也带着一张支票和一小袋金畿尼(英国金币,法定面值是一畿尼兑换一英镑。但因为这是纯金制币,制作精美,所以很受人们欢迎,实际购买力一直高于英镑),从镇上回来了。

    通过委托住在梅里屯的菲利普律师舅舅,她刚刚低价卖掉了家里的马车和所有的马。

    ——在《傲慢与偏见》的剧情设定之中,至少简和伊丽莎白是应该会骑马的,可惜如今的五位穿越版班纳特姐妹没有一个懂得骑术,所以这些娇贵的动物全都没有了用武之地。而且养马的开销实在很大,伺候起来也很麻烦,每天都得精心梳洗,一个不小心就要掉膘或病倒……

    对于在穿越之前连仙人掌都能养死的简和伊丽莎白来说,伺候它们真是一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在看《破产姐妹》的时候,我就感觉很困惑,女主角都混成纽约下城区的廉价餐厅服务生了,怎么还养得起一匹马?就靠超市里的半价胡萝卜?还是去公园啃草坪?编剧知不知道一匹马的饭量有多大?)

    “……一辆马车和六匹马,总共只卖了四百零五镑?这个价钱真是有点太少了……但也没办法……”

    伊丽莎白用蘸墨水笔在家计簿上记录了这笔进项,然后心算了一下,“……现在我们总共还有……五百零二镑十五先令十一便士?看上去好像不少,但维持五个人的生活还是有点紧巴巴……”

    ——虽然之前五姐妹在家中翻箱倒柜,搜出了四百多英镑,但接下来光是在遣散仆人的时候结清工资,就花掉了将近三百镑。然后这两个月的生活开销也比预想中更多,所以这笔钱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经用。

    “……哎,既然钱不够用了,就该想办法去赚啊?”作为曾经的省级劳模,穿越版莉迪亚不假思索地说,“……**教导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咱们如今有手有脚的,还能饿死不成?!”

    “……赚钱?说得倒容易!你以为现在是我们那个年代啊?”伊丽莎白翻了个白眼,同时伸手敲了敲桌子,“……在如今的这个时代,你们又能做些什么啊?家庭教师还是种地?身为小姐的体面又该怎么办?”

    ——玛丽、基蒂、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