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1024章

大穿越时代-第1024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区区一枚rpg的破坏力,对于一艘数万吨的远洋邮轮而言,简直就像用弹弓打大象一样软弱无力。待到爆炸的火光散去,恼羞成怒的水手们就开始还击,甲板上再次响起了嗵嗵嗵的枪声,在码头边的人群中溅起无数血花。一具具中弹的尸体相继倒下,血流满地、脑壳碎裂。吓得剩下的人纷纷逃窜。

    随即,负责护航的军舰也朝码头上猛烈开火,击中了岸上的油罐和汽车,明亮的火苗瞬间直窜天际。

    就这样,在爆炸和火光的背景之中,中国的撤侨船队缓缓离开了里斯本港。

    看着里斯本的建筑物和伊比利亚半岛的海岸线,渐渐消失在视野的尽头,马彤女士微微松了一口气。

    作为一名阅历丰富的前无限空间轮回者,她也算是见惯了文明的崩溃和国家的毁灭,但亲眼看到这样的浩劫场面出现在自己的故乡世界,马彤还是忍不住有些惆怅和伤感。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趟欧洲之行总算是马马虎虎地结束了。而席卷全球的“路西法瘟疫”同样得到了遏制。同时人类文明社会积累已久的诸多矛盾,也在这场浩劫之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欧洲、中东和非洲在战乱与瘟疫之中,预计将要被消灭掉十亿到二十亿的人口,给剩下的人腾出了足够的生存空间。至于浩劫过后的幸存者该如何忘掉仇恨、和谐相处,学会相互理解,焚烧掉宗教文化中那些丑陋邪恶的东西,在痛苦中尝试着蜕变和进化,携手清除核污染,建设属于他们的新家园……那就是下一代人的任务了。

    虽然过程和结果都并不美好,但最痛苦的灾难终究已经过去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用时间来治疗创伤。

    然而,正当马彤女士如此遐想的时候,却突然被一串尖利的警报声惊得跳了起来。下一刻,她就目瞪口呆地看见,一道非同寻常的白光划破了东方的天际,而“核爆炸”的惊叫也在同时在她的耳畔响起。

    收回前言,看来如今正在席卷这个世界的恐怖浩劫,暂时还没有要很快结束的意思……

    片刻之后,感受着海风中夹杂的灼热,望着正在远方欧洲海岸线上徐徐腾起的蘑菇云,还有四周那些手忙脚乱、大呼小叫的船员和乘客,马彤女士无奈地闭上了眼睛,同时在内心深处默默地如此哀叹道。

    ※※※※※※※※※※※※※※※※※※※※※※※※※※※※※※※※※※※※※※※

    ps:回答部分读者疑问,石油确实不仅仅是燃料,也是化工原料,在核聚变应用之后,沙特和伊拉克也还是能够继续依靠出口石油来赚钱。但全球油价必然下跌,消费市场也会减小。也就是说,中东国家出口石油的收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下降。可是这些国家的人口跟独立之前相比,却翻了十倍都不止,并且还在继续膨胀,偏偏又只会念经不懂技术。不要说石油红利减少,哪怕只是红利停止增长,国家都有崩溃的危险,所以只能要么玩内战减丁,要么玩民族大迁徙了。

番外四、那些曾经被穿越者造访过的世界(一)

    番外四、那些曾经被穿越者造访过的世界(一)

    1、北宋位面

    公元1149年秋,漠北,可敦城

    跟二十多年之前,穿越者们当初曾经造访的那座简陋土城相比,如今的可敦城已经变得繁华和气派了很多。一圈夯土包砖的城墙绵延近十里,城门更是高达三丈。城里也是人众拥挤,到处有漂亮的市场、宽阔的街道、喧闹的广场、鳞次栉比的房屋,城区中央还坐落着一座属于大辽天子的奢华行宫。

    至于可敦城的城墙之外,也不再只是一望无际的苍茫草原,而是出现了整齐的灌溉沟渠和成片的菜圃田野。其盛产的粮食不仅足以供应城中居民,每年还能有足够数量的余粮,可以远销到西域和极北森林中的野人部落,甚至是返销到长城以南的汉地。从而让漠北各部过上了之前从来不敢想象的富裕生活。

    昔年穿越者给这片草原留下的【七日速生麦】和【雪绒花苜蓿】,已经彻底改变了漠南和漠北草原的社会生态,把这里从游牧区变成了农耕区前者可以产出大量谷物,后者则能保持水土、恢复地力。

    从二十多年前开始,草原上曾经的游牧民们只要在每年早春时节种完若干轮的【七日速生麦】之后,再补种上耐寒的【雪绒花苜蓿】,就能依靠这种拥有固氮能力的优良牧草,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物质,让土地恢复肥沃。同时还能让土地一直有植被覆盖,避免发生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同时,苜蓿还是极好的牲畜饲料,依靠这种优质的牧草,即使在停止了游牧之后,草原居民们也还能继续蓄养大量的牲口。

    时至今日,以可敦城为中心的漠北草原,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塞上江南。而络绎不绝的商队,更是让西域的香料和珠宝,中原的丝绸和陶瓷,辽东的毛皮和草药等各种商品汇聚于此,在交易之中溢出了难以计数的财富,让统治这片土地的大辽帝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再次蓬勃兴盛起来。

    与此同时,在转为定居农耕之后,草原居民的生活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迅速地朝着南方中原人靠拢:在频繁的交流之中,他们逐渐学会了用煤炭和秸秆,而不是牛羊粪便来生火做饭,开始像汉人一样定期沐浴、漂洗衣服和以谷物为主食,种植和烹饪蔬菜,在夏天脱掉皮袍,换上了棉布和麻布衣服,甚至像汉人一样把孩子送进学堂念书……如今的可敦城内,看上去已经跟长城南边的宋朝城市没有多少差异了。

    而当年慷慨拿出【七日速生麦】和【雪绒花苜蓿】这两种高产农业神物,并且向草原游牧民传授农耕之术,使得这片土地发生如此剧变的穿越者们,也已经成为了整个漠北草原,乃至于半个东方世界的衣食父母、万家生佛,被各族百姓极度虔诚地顶礼供奉。虽然在如今的可敦城内,星罗棋布着各个宗教的庙宇。但其中香火最旺盛的地方,永远都是当年郭京“仙人”遗留下来的,供奉着哆啦a梦巨型雕像的道观。

    可敦城内的行宫大殿里,正是一片人声鼎沸,到处可见盔甲和刀剑的闪光。本位面历史上的大辽帝国中兴之主,另一段历史上的西辽开国君主耶律大石,正身着戎装,一脸兴奋地低头俯瞰着桌案上的地图。

    二十年的风霜岁月,让他的两鬓已然斑白,但藏在心中的雄才大略,却依然让他精神健旺。

    这二十年来,耶律大石一方面戎马倥偬,连年征讨女真残敌,并且击败了高丽和西夏的入侵,最后终于成功恢复了昔年辽国在长城之外的全部版图,只有长城以南的燕云十六州被宋朝重新收复。

    另一方面,他又对内励精图治,在征战之余不忘推行新良种和农事,鼓励蓄养禽畜,兴修水利河渠,大力拓展商路,完善官僚制度,让一度残破至极的辽国,再次走上了正轨,并且逐渐仓禀丰足。

    在他统治之下的辽国,已经拥有了众多繁荣的城市,肥沃的农田,畅通的商路,丰富的库藏,虽然地图上的疆域稍有萎缩,但人口、军力和国力反而比昔年增加了许多。不过,耶律大石并未就此满足,而是为自己设立了更加宏伟的目标那就是南下长城、再取燕京、饮马黄河、名耀史册!

    当然,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实现。虽然这些年大宋的国势日渐衰败,皇帝沉迷修仙,荒淫无度,废弛政务;朝廷上下党争激烈、朝政紊乱,地方上也是盘剥酷烈、叛乱四起、民生凋敝当年穿越者亲自下场摧毁了南征的金军,固然是让北宋躲过了一场“靖康之耻”的浩劫。但同样也埋下了祸根,让这个百病缠身的扑街朝廷,继续保留下了立国上百年来积累的一切痼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

    然而,不管怎样,相对于复兴未久、根基不固的辽国来说,眼下的宋朝依然是一个难以啃动的庞然大物。昔年辽国掌控幽云十六州,坐拥地利据高临下之时,尚且未能一举覆灭宋国。如今燕山一线已经重新为宋朝所有,虽然宋军无力出塞,但若是依托长城死守,却还是要比西域那些小邦难攻打得多了。

    所以,虽然心中有志于经略中原,但若是时机未到,耶律大石也不敢贸然行事,作出那等倾国豪赌。

    这一次,耶律大石离开上京临潢府,来到可敦城,原本是准备远征西域,劫掠奴隶和财货的。但是,就在他抵达可敦城之后不久,一则来自长城以南的紧急情报,却瞬间引燃了他深藏胸中的熊熊野心!

    “……仙人遗留在汴梁的空中宫阙,竟然深夜坠落塌陷,砸毁了大半个汴梁城?还让宋国的皇室和朝廷一夜覆灭?……这,这莫非是上天已经厌弃了宋国的天水赵家,要更换中原的主人了吗?”

    正如世上的任何工业品都有保质期一样,哆啦a梦用【凝云喷雾剂】在汴梁上空修建的“云上宫殿”,也不是什么永恒之物。不经过任何保养还能够坚持上二十多年,已经算是非常棒的良心产品了。

    但问题是,北宋时代的古人根本没有维护修缮它的能力,也根本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而是把它当成了永恒不朽、自动维护的神仙府邸。于是在年久失修之下,终于酿成了最后的悲剧……

    就这样,宋朝皇帝在睡梦中被猝不及防地砸成了肉酱,连换上那件【超人套装】的时间都没有。而汴梁城中的皇子皇女、朝臣后妃,在这场特大规模的高空坠物事件之中,也是几乎无一幸免。

    剩下几个侥幸待在郊外庄园里的宋朝亲王、郡王,在逃出东京汴梁的废墟之后,就立刻开始拉帮结派,企图染指皇位。由于如今朝廷中枢不复存在,这些亲王郡王们只得设法争取各地的武将和帅臣作为外援。结果就导致各路外军纷纷进京,使得如今的宋国京畿之地一片混乱,据说已经有朝廷兵马开始互相厮杀了!

    这对于宋朝来说,自然是可怕的塌天大祸;但对于耶律大石这位辽国皇帝而言,却是天赐良机!

    “……如今秋高马肥,兵精粮足,又值中原无主,正可率控弦之众十万,挥师南征以作博戏!”

    在确认了上述中原情报的真实性之后,耶律大石踌躇满志地站起身来,拔出了当年郭京仙人赠给他的宝剑,遥遥指向南方,“……速速召集各部首领,令其尽起漠北之众,与朕一同纵马长城!会猎中原!”

    与此同时,时任幽燕招讨使的岳飞,也在辖区内下令全军动员,整兵备战,但却不是响应某位大宋亲王或郡王,出兵南下汴梁,去谋取从龙拥立的泼天功勋,而是继续坚守长城,准备迎击辽国铁骑的来袭。

    “……而今中原板荡,朝廷崩灭,神器无主,不仅各路草寇必定跳梁肆虐,塞外契丹亦势必南侵!”

    面对着一众下属的质疑,已经成为燕云十六州最高帅臣的岳飞如此答道。这位曾经英俊帅气的年轻小将,如今已经被塞北的朔风打磨成了中年糙汉,但双眼却愈加炯炯有神,神态更是不怒自威,“……诸位如今的心思,飞岂能不知?然而从龙之功固然诱人,万一所托非人,却是万劫不复,尔等可曾思量清楚?更何况,我军将士之家眷,尽在幽燕各州安家置业。一旦我军离境,使得胡马破关南下,肆虐乡里,乃至于燕云再度落入胡人之手,我等又如何对得起家乡父老?还请诸位助飞一臂之力,不让契丹胡骑再入中原!”

    而在浙西和闽北的深山之中,明教起义军的大小头领们却是在弹冠相庆。之前在朝廷官军的围剿进逼之下,明教起义军节节失利,曾经盘踞的山寨被逐个击破,粮饷物资日渐短缺,已经到了濒临瓦解的境地。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汴梁“天崩”的噩耗骤然传来,两浙路的各路官军顿时如丧考妣、不知所措,军心混乱至极,粮饷供给随即中断。官军主帅韩世忠也不得不仓皇退兵,让明教义军逃过了此次大劫。

    “……真是天佑!此乃天命在我圣教,蒙教祖在天庇佑圣教转危为安啊!”

    “……汴梁的一干昏君奸臣,果然已是搞得天怒人怨,连神仙都要降下天谴了!”

    “……眼下正是我圣教大展宏图的良机,还请诸位头领精诚团结,继续扫平浊世,拯救天下!”

    除此之外,已经在荆湖南路坚持起义了十多年的洞庭水军,也是趁机大举出击,横扫荆湖南北两路。还有前不久刚刚被耶律大石在河套地区暴揍过一顿的西夏皇帝,闻讯同样再次起兵东征,企图窥视关中

    至此,一场辽国名君和大宋军神之间的巅峰对决,即将在燕山北麓燃起狼烟。而一场天下争龙,群雄逐鹿的血色戏码,也已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