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793章

天朝之梦-第793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安大王和韩帅一定会打好这一仗的,说不定可以迫使美利坚帝国和美利坚联盟国认输。即便达不到这个目的,多半也能让美国人休养半年以上,或许到明年夏季都恢复不过来。”

    他顿了下,又道,“虽然美利坚帝国和英国都是工业强国,但是武装和维持300万人以上的陆军和世界第一大的海军还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现在美利坚帝国和联盟国的军队,是用过去10年积攒下的武器装备武装起来的。如果这些武器在战争中消耗殆尽,想要重新装备起一支大军可是不大容易的。”

    朱济世点了点头,东华何尝不是如此?战前储备的武器弹药最多可以装备200万大军,并且维持他们12个月的高强度作战需要。不过八月份的激战所消耗的物资,还是远远超过了战前最大的预期。也远远超过东华兵工厂的产量和海运输入量之和,如果没有大量的库存支持,战争根本就打不下去。而即将开始的“秋风”作战所需要投入的军队和物资,比之8月份的密苏里河会战又增加了不少。按照计划,东华方面将投入130万陆军和5000门大炮还有超过1000门迫击炮,而且每门火炮(迫击炮)都预备消耗10个基数(都是50发)的弹药。光是炮弹一项,就将消耗超过300万发!这样的弹药消耗量,几乎已经赶上了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了!可是无论中华还是英美的工业水平,都远远比不上一战时期的几个主要参战国。现在不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段,电气化的时代才刚刚来临。

    朱济世沉吟着道:“很显然,我们战前的估计是有误的,这场战争消耗的不仅仅是人命,而且还有钢铁!在人命上我们是有10倍的优势,可是比起工业,我们不过是和英美不相上下啊!”(未完待续……)

第1348章    突击前夜   求月票

    这时在密苏里河沿线的两军前沿,正是一片宁静的时候。

    从1875年8月底开始,双方似乎是存在默契一般,同时停止了大规模的攻击。好像两军的高层都成了热罗姆。皮尔的忠实信徒,将防守万能奉为真理了。步兵们都化身成了工程兵,每天的任务就是扛着铁锹挖挖挖。好端端的平原被他们挖得支离破碎。堑壕、铁丝网、鹿砦、交通壕、防炮工事修得层层密密,如果从空中俯瞰,就会发现密苏里河两岸的土地上,好像出现了两张狭长到了没有头尾的蜘蛛网。而在这两张“蜘蛛网”背后,东华王国和美利坚帝国的工程兵们也在挥汗如雨的苦干,一条条便造公路,临时铺就的铁路,还有存放物资的仓库,收治伤员的野战医院,全都好像变戏法一样的出现了。看起来,双方都已经做好了在密苏里河一线持久对峙的准备!

    当然,这一切表面的平静都是假象。交战双方的统帅部门虽然都做好了长期消耗战的准备。但同时又不甘心在没完没了的消耗战中损失生命、财富还有时间。为了打破这个刚刚形成的僵局,华美双方几乎同时在准备着一场规模浩大的进攻战役。不过由于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隐真示假或麻痹对手的办法,以及双方情报机构的疏漏——并不是没有相关的情报,而是各种各样的情报实在太多,而且真假难辨,使得战争的指挥层忽略了真正关键的信息。总之,无论是东华还是美利坚。都没有意识到对方是和自己在打同一个主意。

    而且就算是有所察觉。也不可能因此改变早已经准备就绪的作战计划啦。一百多万大军。几千门大炮,不计其数的物资都已经抵达了指定的位置,不少将要负担尖刀任务的军队都已经动员完毕,从军官到士兵都摩拳擦掌,准备用一场空前的大胜利来给这场战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这个时候,两方面的进攻都已经到了不可能停止的地步了。

    在朱胡安的心目当中,还是认为密苏里河会战才是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只要自己能够突破美军的防线,再以强大的骑兵军团扫荡美军的后方。迫使密苏里河沿线的美军崩溃。战争的胜负就算分出来了。打到纽约和里士满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将战线推进到密苏里河沿线是完全可行的。到时候就真的该转入战略防御了……

    所以朱胡安完全没有在意情报部门关于美利坚帝国和美利坚联盟国正在组建强大骑兵集团的报告——只要打垮了美国的密苏里河集群,他们的骑兵还能发挥什么作用?在和前来密苏里河前沿视察的朱济世商量之后,这位自认为是拿破仑第二的胡安国王就将总攻的时间确定在了1875年10月30日凌晨两点三十分。

    而总攻击发起的地区,也早就确定好了。就是密苏里河东岸的康瑟尔布拉夫斯桥头堡地区。在8月份的激战中,这里是整条战线中打得最惨烈的地区。美军集中了十几个步兵师轮番进攻,就是想将这个东华军的桥头堡从地图上完全抹去。而东华军则死战不退,也动用了八个步兵师轮番上阵。到八月二十七日,美军主攻停止以后,东华军还在康瑟尔布拉夫斯桥头堡地区投入五个新锐步兵师打了一次反击。将这个桥头堡的长度和宽度拓展到了30公里和5公里,已经形成了最佳的反击出发阵地!

    秋风徐徐。夜色如墨。

    大队大队的军队就在这夜色的掩护下,在滚滚向前运动。马摘铃,人衔枚,除了整齐的脚步声和偶尔发出的军官们的口令声音,就再也没有其它的声响了。集结在兰卡斯特县的第六集团军所部,现在已经得到了行动的命令,几路大军汇合着辎重还有火炮,在这个夜晚拼命的行军,就是为了在天亮之前抵达进攻发起位置。

    将要在这次被东华国王朱胡安命名为“秋风作战”的攻击行动中打头阵的,都是第六集团军的新锐部队,大明皇家近卫军、东华近卫军、日本远征军和东华第一罗马军团。超过二十万全副武装的官兵,将会在4000门大炮、迫击炮的支援之下,向当面之敌发动最猛烈的突击!

    而在他们的突击取得成功之后,大明陆军第二军、第三军和东华第二罗马军团的十五万人将组成第二突击集群,沿着之前第一突击集群打开的缺口,向美军纵深发起新一轮猛攻!然后则是大明陆军第一军、第四军、第六军和朝鲜军团组成的第三突击集群。

    根据计划,在第三突击集群的攻击得手后,美军的纵深防御应该被完全突破。因而,第四波攻击将由完全由骑兵组成的第一骑兵集群负责。第一骑兵集群的核心是东华陆军的六个骑兵师,然后又填充进22个军属骑兵团和66个师属骑兵团,将六个骑兵师全部扩充成骑兵军,组成了人数超过十二万的强大骑兵集群。他们将在美军防线的缺口处突入,然后一路向南扫荡,破坏美军后方集结地域的道路、桥梁、仓库、兵站、指挥部、远程炮兵阵地等等一切有破坏价值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制造恐慌,扰乱美军的指挥和调度,配合第六集团军主力向南横扫,力争将美军密苏里防线上的60%以上的部队完全击溃!一路直逼堪萨斯城,如有可能,还将以重兵围困堪萨斯城周围的美利坚联盟国主力。然后再将战线从密苏里河推到密西西比河,从而一举奠定东华在这场北美战争中的战略优势地位!

    第六集团军的司令长官,同时也是第一突击集群的司令官,明军的刘铭传上将骑在马上,和参谋们还有集团军司令部纵队一起抹黑前进。这个在历史上就大名鼎鼎的人物,现在已经是新一代的明军主将了。虽然一路风尘仆仆,但是也掩盖不住他脸上的神采飞扬。在他们司令部纵列的周围,全是大队大队闷头行军的大明皇家近卫军步兵,拖着各种各样的轻型火炮的马车辚辚而过。皇家近卫军所属的重炮,早在几个星期前已经进入了指定的炮兵阵地。现在随军运动的都是配属给步兵的轻型火炮。比如75mm野战炮、80mm迫击炮,以及用海军的40mm机关炮改装而来的40mm速射炮——这是专门用来对付美军防线上的钢筋混凝土堡垒的。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华美两军都不惜工本,在各自的前沿阵地修建了一些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用寻常的75mm炮很难对付它们,所以就临时改装了一些40mm速射炮,还配属了穿甲爆破弹。另外,担任第一波突击任务的各部队官兵也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学会了各种各样对付堑壕、铁丝网和碉堡的战术。

    两个月的艰苦训练和精心准备,很快就要看到效果了!刘铭传骑在马上,满意地看着手下的这支军队。过去的两个月里,他为他们花费了多少心血!训练都是极有针对性的,甚至专门复制了钢筋混凝土的碉堡和堑壕铁丝网组成的防御工事,供他们反复进行演练。为了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战场,还破天荒的将不少东华的陆军军官和士官编入了明军最精锐的近卫军!有这样的精锐,有如此万全的准备,而且还集中了如此强大的兵力,他还真找不出自己会失败的理由!(未完待续……)

第1349章    10月30日凌晨   求月票

    夜色永远是掩蔽军事行动的最好遮盖。在这个军事侦察技术还远没有后来那么发达的时代。不管是防守方还是攻击方,他们调整兵力部署的最好时间都在夜晚。交战的双方总是一边紧锣密鼓的赶紧将自己的部队武器调整完毕,弹药物资补充到位。一边紧张的听着对面战线各种各样的响动声音。在心里推测明天会遭遇到如何猛烈的攻击或如何坚决的防御。有时候还有炮火发射的隆隆声音。不过这样的零星射击,大多就是起个骚扰作用而已。

    在1875年10月29日的夜晚,在密苏里河前线的康瑟尔布拉夫斯桥头堡地区,蹲在美军战壕里的士兵,就是怀着最忐忑和最不安的心情度过这半个不眠之夜的。虽然东华军队一直小心掩饰着他们的真实意图。但是这样的掩饰也就是到10月29日白天而已。超过二十万全副武装的士兵从设在密苏里河西岸的预备集结地,浩浩荡荡的开进一线阵地所制造出来的响动,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不让不到1000米外的敌人察觉到的。

    实际上,早在24小时之前,当刘铭传指挥的20万大军开进密苏里河西岸预备集结地带的时候。美国人就已经有所察觉了。在10月29日整个白天,美国人都在疯狂的冒着东华军的火力进行着态势调整。处于预备阵地上的部队,都纷纷向前运动。一个个步兵团炮兵营抓紧时间进入阵地,然后不顾一切地抢修工事,挖掘防炮掩体。命令已经从美军的密苏里集群司令部传达了下来。要求前线各部不惜一切代价坚守!无论如何都不许后退一步!驻守在这一带的美利坚帝国第三军的全部十五个步兵团。连同十个山野炮营。五个重炮营,全部抵达第一道防线。两个基数的弹药也早就准备完毕。美第二军的六个步兵团和三个野炮营,美第七军的一个由第二十四师为主力的先遣纵队,也都紧急从集群总预备当中抽调出来,先坐火车然后步行开进了两道预备阵地。

    至于调集更多的军队增援康瑟尔布拉夫斯地区,则不是美密苏里集群司令官乔治。米德上将的能力所及范围之内的事情了。因为之前8月份大战中的损失过重,且又抽调出15万以上的骑兵组成了一个骑兵集团用于迂回攻击东华军背后的作战。因而现在美利坚帝**密苏里河集群的总兵力不过80万人,还分散在五百多公里的战线上。由乔治。米德掌握的预备队相当有限。而且东华军还在另外三个桥头堡区域进行了佯动,弄出了不小的动静。所以,需要米德派兵增援的可不止康瑟尔布拉夫斯一地!

    而在纽约中央公园指挥全局的威廉。谢尔曼上将,现在的注意力也回到了密苏里河前线。原先被忽视的许多关于华军兵力调动和集结的情报都被参谋们从档案室里挖出来摆在了上将阁下的案头。很显然,华军的主力已经集结在了密苏里河一线,并且正在筹谋一场进攻!不过谢尔曼上将和他的参谋长格兰特中将并不感到悲观,因为华军既然在密苏里河沿线集中重兵,那么他们的背后就会更加空虚。这对迂回的骑兵集群显然是非常有利的。现在只要能够守住密苏里河一线,一场空前的胜利就是属于美国的!威廉。谢尔曼上将已经下达了死命令,前线的美军。一步不得后退,必须维持住战线。不惜一切代价

    因为美利坚的命运,就在此一役!

    得到命令的美军官兵,就在在战壕,在观察所,在机枪掩体,在土木碉堡里面,睁大眼睛惶恐地看着对面华军阵地的动静。这些美**人,大多参加过8月份的进攻作战,在东华军的防御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不知道多少同袍战死沙场,也让他们对东华这个敌人产生了那么一点畏惧。现在轮到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