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743章

天朝之梦-第743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有些感慨,又叹了口气道,“朕想好了,决定答应洪秀全的要求,让太平王国正式成为我大明藩国。而且朕还打算向太平王国派出监国,帮助他们建立宪政,使之成为和大明一样的进步开化之邦。”(未完待续。。)

第1262章 人心啊,人心 求月票

    在朱济世继续为他的大中华帝国夯实基础的时候。他的皇太子朱国雄和混血皇女朱伊莎已经结束了俄罗斯之行进入波兰共和国了。这对兄妹在俄罗斯的访问正好撞上朱济世热在欧洲兴起的时候,他们也自然而然成为众人关注的目标,很是交到一些朋友的。特别是皇太子朱国雄和俄国皇太子尼古拉居然成了好朋友,现在更是一路将他们送到波俄边境才分手告别。

    对于自己的妹妹不能成为朱国雄的太子妃,这位俄国皇太子更是一再表示遗憾,甚至还暗示自己的妹妹是可以改宗摩门教或是拜上帝教的……只要有个上帝,具体是那一派,其实真的不要紧。

    至于玛丽亚女大公是否愿意和别的女人分享丈夫,尼古拉皇太子也认为不是什么事情,在欧洲有哪个国王或是皇帝成天守着自己的老婆过日子?就是病怏怏的尼古拉皇太子自己也有两个小情人,而亚历山大二世现在更是和一个波兰女贵族搞得如胶似漆。要说模范夫妻在整个欧洲皇室里面大概只有维多利亚女皇和阿尔伯特亲王这一对儿了。

    不过朱大太子现在对一个十二岁的俄国小妹妹实在提不起多少兴趣。这一路过来,他可已经收了不少女人了。离开应天的时候,朱济世怕他路上寂寞,就塞给他一个日本女孩子。到了暹罗,郑家王朝又给了一对姐妹花。等到了印度芭伊女王已经准备好了个“宝莱坞美女”送了上来。到巴格达的时候,土耳其苏丹更是打包送上两对公主——他们奥斯曼王朝没别的特产,就是美貌公主多得嫁不出去。算上之前那个正在南京生孩子的源雪蝶。朱国雄已经有了九个选侍!真是太辛苦了……

    相比之下。朱皇帝和玛丽亚皇贵妃的爱女朱伊莎就有些“亏”了。绝色的混血萝莉。一路上居然没有人提亲。只是到了君士坦丁堡才有一个胡子老长的俄国老爷爷上来搭讪,吓了朱伊莎一跳,赶紧躲到哥哥背后。后来才知道人家只是胡子长,年纪并不大,还不到二十,是尼古拉皇太子的弟弟亚历山大大公(历史上的亚历山大三世)。这位大公殿下算是被朱伊莎的美貌给迷住了,不仅一路相送,还非常热情的要给朱国雄和朱伊莎充当向导。带他们游历欧洲。现在已经陪着朱皇上的儿女到了华沙。

    “不,不,不,中国陛下肯定没有在俄国呆过,暗探局花了6年时间调查,没有找到任何相关的证据。虽然他一开始被认为是鞑靼人,但绝对和俄国没有任何关系。”已经剃了胡子的亚历山大大公似乎已经和朱伊莎混熟了,在华沙维兰诺夫宫安顿好之后,他又和这个小丫头开始讨论“朱济世之谜”了——就是不为泡妞,他也觉得这件事情非常有意思。朱济世的来历真是太过神秘了。

    “而且还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陛下也没有在德意志邦联生活过。更没有在德意志邦联的任何一所大学念过书。伊丽莎白,你知道德国人做事情有多认真,他如果真的在德国居住过一段时间,肯定会有许多记录留下来的。”亚历山大大公知道朱伊莎最近迷上了“朱济世之谜”,所以在离开君士坦丁堡之前就让人从暗探局调来了所有关于朱济世的资料——对于俄罗斯帝国最危险的敌人,俄国暗探局当然要花点力气进行调查了,可是调查的结果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暗探局中国陛下的调只能追溯到1842年9月15日,他在这一天以后的大致情况暗探局都已经掌握。而在这一天之前……他似乎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842年9月15日……那之前我父皇在哪儿?”少女蹙着秀眉,“难道他是凭空冒出来的?”

    “我想《塞里斯王国》一书已经给出了最合理的解释。”亚历山大大公耸耸肩,笑着说道,“中国陛下肯定有一个不可告人的过去……”

    少女白了一眼已经剃了胡子看上去还算英俊的俄国大公一眼:“你才有不可告人的过去呢!”她小嘴儿一撅,哼哼一声:“等我回了国亲自去问父皇,到时候就真相大白了!”

    ……

    “恩格斯先生,您能告诉我这所华沙工农干部学校培养的到底是哪一方面的人才吗?”

    皇太子朱国雄并没有留在维兰诺夫宫里和妹妹讨论那些无聊的话题,而是在恩格斯的陪同下参观华沙工农干部学校。父皇的过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大明帝国的未来,还有他这位皇太子的未来。而决定未来的最关键因素不是别的,正是大明帝国国内的建设、发展还有……人心。

    对于人心,朱济世在朱国雄离开之前就告诫过他:“天下最难得的是人心,最难揣摩的也是人心。治天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治人心,咱们华夏的儒学就是搞这个路子的,讲什么教化人心,还弄了一大堆经典。不过朕没有这么学过,你也不必去学。只要知道我华夏历代帝王崇儒的根源是什么就知道了。帝王崇儒不是因为儒家的道理正确,而是安内的需要。华夏历来都是大国,土地辽阔,人民众多,因而极难管制。一来朝廷养不起足够的官吏去管理如此众多的民众;二来天子也缺乏监管无数官吏的手段,如果完全用官吏治国,就是用贪官恶吏去官逼民反了。

    所以只能依靠地方上的强宗大姓和官吏共治,这些人在西汉的时候就是豪强,在魏晋还有后来的隋唐就是士族。而这些豪强士族在地方上盘根错节,势力日大,几同割据,对天子同样是个威胁。因而才有崇文尊儒之风,此乃华夏历代帝王有意引导而来的。如果豪强士族人人尚武,则势力更加庞大,一旦谋反作乱就是天下浩劫了。为了天下安定,历朝历代都用崇文尊儒的办法让豪强尚文厌武。

    科举取士和儒学大兴都因此而来,所谓儒学治人心的根底就在于弱化豪强的武力,而豪强的武力弱化其实也就等于华夏的武力弱化,而我华夏两亡天下于胡虏的根本缘由就在于此。

    而在当今世界,已经是列强竞争,胜者生存。崇文厌武根本就是取死之道,我大明绝不可为之。而且以世家豪强治民的时代已经过去,放眼列强各国,无不是民智大开,思想自由。凡是以豪强世家控扼地方压制黎民之国,无论崇文还是尚武,都不是列强的对手。而列强之强的根本,其实不是国强兵强而是民强。只有先去除禁锢万民之牢笼,开其民智,鼓励其求富图强,国家才能富强起来。但是民众没有了豪强压迫,且富而强之后,就会难以管束。西方列强之国革命烽烟不断皆由此而生。而我大明自恢复以来,也是将求强求富当成国策的,所以人心是必乱的……真所谓是崇文厌武亡天下,图强求富乱人心!”

    这世界上是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完美无缺的。朱济世同样没有办法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以百世不变的祖宗家法。不过这些道理还是可以和朱国雄讲明白的,然后再让他带着问题去走访西方各国,而且还很清楚的告诉他,大明和法国还在东欧扶植起了一个“革命的波兰共和国” 。(未完待续。。)

第1263章 革命的双刃剑 求月票

    恩格斯带着朱国雄走进了自己在华沙工农干部学校内的办公室,然后又摒退了两边的随员,诺大的房间里面空空荡荡就剩下他们两位。

    “太子殿下,请坐吧。”恩格斯和朱国雄很熟,可以说是看着后者长大的。他先招呼朱国雄坐下,然后又亲自动手泡了两杯中国绿茶,并且递给朱国雄一杯。

    “恩格斯先生,您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这所华沙工农干部学校到底是培养什么人才的?刚才,我可见到了不少中国学生。”朱国雄接过茶杯,却没有抿上一口,而是目光炯炯地看着恩格斯继续追问。

    恩格斯笑了笑,承认道:“这所学校当然是以培养革命者为主的,虽然有不少专业课程,但是其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革命干部!”

    这个回答让朱国雄的表情更多了几分疑惑。他知道波兰共和国是在大明和法国的联合扶植下成立的。而且明法两国对波兰共和国的内情肯定是非常了解的,父皇和拿破仑三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所华沙工农干部学校在做什么呢?

    “那些中国人……”

    “当然也是接受一样的教育,至于他们能不能成为革命者,就不得而知了。”恩格斯耸了耸肩道。

    现在包括蒋肇聪在内,一共有280名中国留学生在华沙工农干部学校。不过华沙工农干部学校并没有“造反系”,大部分人都在读专科,只有蒋肇聪在读哲学和历史。当然。工农干部学校除了专业课之外。也是要向学生量灌输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革命道理。还有各种各样的进步组织——如俄国土地于自由社。美利坚社会主义工人党,法国工人协会,英国工人联合会以及刚刚成立的中国工人协会等等。所以革命气氛还是非常浓烈的,以至于朱国雄这个反革命接班人一步入校园,就浑身上下不舒服。

    “为什么?”朱国雄的眉头紧紧皱着。“我父皇一定知道这里的事情,可是他为什么还让我来,也不想办法……”

    他没有再说下去,不过恩格斯完全明白他的意思。革命导师目光闪动着。心里面不知道在转些什么念头,半晌才道:“好吧,既然中国陛下没有和你明说,那么就由我来告诉你吧……我想你听说过‘双刃剑’的说法吧?”

    “双刃之剑,有利有弊,伤人也伤己!”朱国雄冷冷道。“恩格斯先生,您的意思是,波兰华沙工农学校就是一把双刃剑?”

    “一把革命的双刃剑!”恩格斯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杯,他太了解朱济世了,当然知道对方支持波兰的目的何在。“中国陛下和拿破仑三世都是非常自信的人。他们是不怕自己被这把革命之剑所伤的。”

    朱国雄听着恩格斯的话,人就靠在了椅背上面仔细思考。父皇说过“图强求富乱人心”。这话和韩非子的“国富则强,民富则难治”似乎是一个意思。但实际上父皇是不认同民穷国富的,他一直认为民富是国富之本,民强是国强之本。而富强之民虽然难治,但是华夏历史上真正揭竿而起的,多数却是活不下去的贫苦之民。富强之民顶多就是难治,造反还不至于。

    换句话说,图强求富的目的真的达到了,人心自由也没有什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国图强而未强,民求富而未富之时,人心已经大乱……而大明和法国,现在都已经达成了国强,虽然民还不够富但却有许多致富的机会。人心自由只会促进他们去求富而不是求乱。真正危险的,恰恰是俄罗斯和奥地利这样国家不算一等列强,民众致富机会又不多,人心却一向很乱的国家。而这两个国家都有几千万人口,还有浓重的军事传统,要是不起点内乱,想要实打实的用武力瓦解掉只怕也不容易啊!

    想到这里,朱国雄微微点头,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敲门声响了起来,然后传来了外交部安排的随员,外交部东欧司副主事廖寿恒的声音:“太子殿下,有一位名叫蒋肇聪的留学生求见。”

    ……

    “回太子殿下的话,学生是中国工人协会的主席,但学生同时也是忠君爱国的大明公民……这工人协会实际上和商会还有各行业协会都是一样的组织,是劳工团结起来和老板讨价还价争取利益的,与国家非但没有分毫危险,而且还是有利的。”

    正肃立在朱国雄跟前侃侃而谈的,是一个二十多岁,面目灵动得有些狡猾的青年,正是自封为中国工人协会主席的蒋肇聪。他现在虽然已经完成了商船学校的学业,也已经自封当了工人协会主席,却没有返回中国去开展革命活动的胆量。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一举一动必然在大明锦衣卫的监视之中。在出国勤工俭学的30000中国青年里面。要是没有一些锦衣卫的特务才真是奇怪了。所以他很担心一回国就被锦衣卫逮了去,工人领袖没有当上,先把一条小命给送了去。所以他才来到波兰一边读书一边扩大组织,打算坐镇国外,先派自己的同志回国搞工人运动……

    “哦,是这样啊。”朱国雄捧着茶杯,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句。大明帝国现在对工人运动压制的比较严厉,所以没有什么全国性的工会,多数的工人斗争都是自发性小规模斗争。不过,大明司法界对这样的做法也有不同意见,因为结社自由是写在大明宪法上的。现在除了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