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734章

天朝之梦-第734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意和友情?”在场的人们听到这两个词也只有苦笑了,沙皇陛下居然这样睁着眼睛说瞎话,这脸皮真是太厚了些吧?曾国藩听了担任大明驻君士坦丁堡总领事的儿子曾纪泽翻译过来的沙皇讲话,则微笑着点了点头。稍稍向前倾了一下身子:“皇帝陛下。我国皇帝对于俄罗斯国家和民族,其实一直是很有好感的……他本人也对之前发生在两国之间的战争感到非常遗憾。而现在,我国皇帝认为中俄两国在中亚和西伯利亚的军事分界线已经能够充分反映东亚黄种民族和欧洲白种民族的合理利益了。大明帝国不是蒙古帝国,不会过分向西扩张。而且也愿意尊重白色种族的生存空间。我们需要的。只是白人无法适应或是用来流放罪犯的蛮荒之地。这也是占有世界总人口40%以上的东亚黄种民族的天然权力!”

    曾国藩在俄国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是当俘虏,但还是得到了优待。和俄国上层接触颇多,所以也知道一些俄人的脾气秉性。他们是不喜欢拐弯抹角说话的,有什么要求直说就是了!能行大家就做朋友,不行就战场上见高下!所以今天他干脆一见面就有什么说什么了。

    亚历山大二世微微地笑了。他可不觉得曾国藩的话有多不礼貌,大明帝国是三大列强之一,又代表着6亿东亚黄种民族。当然有权要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只要这生存空间不取自俄罗斯,那么这位沙皇陛下也不打算让俄国去给那个曾经拒绝过他的国家(他年轻的时候可是想把维多利亚女王泡到手的)当炮灰的。

    “大臣先生,我怎么能相信你现在说的话?”俄国沙皇微笑着问。

    曾国藩淡淡一笑,道:“俄罗斯有6000多万人口,在欧洲素有战斗民族之称。如大明欲攻取西西伯利亚和西北哈萨克这等苦寒之地,俄罗斯种族必然拼死战斗。我大明不出动几百万大军,打上数十载鏖战,恐怕难有胜算。我想,有十分之一的力气,我大明就能取南洋和澳大利亚这样温暖富庶之地了。这种舍难求易的事情,现在的东罗马——俄罗斯帝国不也在做吗?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两国是有些共同利益的。”

    沙皇静静的听着翻译的话,还不停地点头,似乎颇为赞同这样的看法。和东西伯利亚相比,西西伯利亚是保护俄罗斯欧洲腹地的屏障。而且靠近乌拉尔山地区已经开发多年,光是移民的数量就有好几百万人了!当然是俄国必须守卫的土地。如果明军入侵,他们将面对俄罗斯民族最顽强的抵抗!而且,整个欧洲恐怕没有人希望大明帝国打垮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家庭的一员吧?到时候英国、法国、德国都会站在俄罗斯的背后出钱出枪甚至会直接出兵!大明帝国将会和整个欧洲白人文明为敌。

    但是入侵南洋和澳大利亚就是完全两码事了。前者本来就是黄种人的地盘,欧洲人去那里只是捞钱而已。可没有几个欧洲人真的会在热得要死的南洋长久定居的。至于澳大利亚,那里干脆就是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要不是发现了黄金,那里的白人不知道有没有100万?而且,澳大利亚和法国、德国、俄罗斯有关系吗?那不过是英国人的海外地产……大明帝国即使将那里占领,除了英国之外的欧洲国家最多就是表达一下愤怒的感情,声援一下大英帝国而已。多半还会有人落井下石,反正是不会有人为了英国的澳大利亚去和中国人打仗的。

    当翻译将曾国藩的最后两句话译成俄文之后,俄国沙皇的脸色顿时就显得有些复杂了。有些惊喜,又有些怀疑。最后还是皱着眉头问:“尚书先生,我想您知道我们东罗马——俄罗斯帝国在近东地区的领土要求是什么吧?土耳其帝国不是你们的忠实盟友吗?难道你们打算抛弃这个小朋友了?”

    “不,不。大明不会抛弃土耳其帝国的。”曾国藩立即摇头道,“我大明皇帝认为,土耳其苏丹作为真神教世界领袖的地位必须得到保证。一旦巴格达受到威胁,大明将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和土耳其帝国并肩作战!”

    “只有巴格达?”沙皇有些吃惊地反问。

    曾国藩肯定地点点头。这个政策是大明内阁府通过电报发到君士坦丁堡总领事馆的,刚刚在前往恺撒宫的途中,由曾纪泽亲口告诉他的。曾国藩知道,这一定是朱济世的意思,因为大明内阁的外交政策实际上都是朱皇帝决定的。左宗棠和罗泽南他们在管理内政上还算合格,在外交事务上总归有些不得要领……实际上曾国藩自己也不知道朱济世对土耳其帝国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一步步抛弃土耳其人?否则,失去了小亚细亚、外高加索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土耳其帝国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土耳其真到了那一步还剩下什么?

    沙皇也很不得要领,不过他并没有进一步追问下去,而是将话锋一转,提到了大明皇太子朱国雄:“尚书先生,为了进一步向全世界展示中俄两国的友谊,我能邀请大明皇太子殿下访问君士坦丁堡吗?另外,我希望可以同皇太子殿下签署一份达成全面和解的《明俄条约》。”(未完待续。。)

第1247章 太子西行

    应天府,温泉宫。

    外交部尚书吴春秋快步地走进了温泉宫里面朱济世御书房前面的走廊。这位大明帝国最杰出的外交家现在终于回到国内当上了正牌子的外交部尚书,现在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有多么的春风得意了。他在美洲的这几年,不仅因为杰出的外交工作赢得了郡公的爵位(他也是开国功臣,之前是侯爵),还新娶了一个美利坚联盟国的小美人儿当二房。真是幸福的一塌糊涂,走在温泉宫的走廊上面脸上都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翁同龢正站在御书房门口,看到吴春秋走过来,就拱了拱手,然后低声道:“春秋兄,皇上现在在御花园那里,和太子爷、玛丽亚娘娘在谈事情,皇上让你自己过去找他。”

    说着翁同龢一招手,一个娇小玲珑的和装侍女就出现在他面前,翁同龢一指吴春秋对那侍女道:“带吴大人去御花园吧。”

    御花园是后宫,外臣当然不能擅入,就连负责警卫的侍卫也都是女子。只有如左宗棠、罗泽南、郑洪、刘鹏、韩四、罗军旗等寥寥几个重臣,还有翁同龢这样的御书房人员,才可以不经宣召出入后宫,当然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去的。

    吴春秋点了点头,就要跟着那侍女去御花园,突然又回过头来问道:“皇上已经决定让太子爷出去走走了?”翁同龢笑道:“皇上大概是想让太子爷历练一番吧?”吴春秋笑着点点头,这可是个不错的机会——皇帝不会放心让太子单独负那么大责任的。现在大明国内真正懂外交,又有资格陪皇太子出访的官员可没有多少。最合适的人选。好像就是自己。想到这里。他就转身跟着那个和装侍女朝小花园走了过去。

    这个时候,朱济世正面色严肃的在和朱国雄边走边说话。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则跟随在两人身后,脸上带着一丝蒙娜丽莎式的淡淡笑容。

    “呃,已经有了吗?太好了……朕终于要当爷爷了。不过朕可跟你说清楚了,这个孩子绝对不能成为皇位继承人。源雪蝶也一样,你再喜欢她,也不可能立她为太子妃。”

    “儿臣明白。”朱国雄满脸喜悦的表情,连连点头道。原来朱皇帝之前送给他的选侍怀了孩子。这位19岁的皇太子很快就要当爹了。不过那位名叫源雪蝶的选侍是水户德川家的庶女,地位虽然也不算低下,但是这个血统总归不是很正。

    朱国雄虽然很喜欢这位选侍,但是其中的利害他还是知道的……他自己为什么能当太子爷?还不是因为自己老妈是苗正根红的汉人吗?要不然一个黑帮女老大出身的女人能和法国女公爵和日本水户德川家的公主相比?甚至还有一个墨西哥女皇也有可能当大明皇后的!朱国雄如果一定要让一个日本女子当自己的太子妃,那岂不是在动摇自己老妈和自己的地位?这位皇太子虽然有点老实,可毕竟是生在帝王之家,这点心计还是有的。

    “要不要再给你个选侍?”朱济世对儿子的态度非常满意,接着又关切地问。

    “儿臣多谢父皇。”朱国雄也不客气就应了下来。

    “东宫的用度也加一些吧。”朱济世笑着道,“加到5万银元一年吧。”

    “儿臣多谢父皇。”

    朱济世的儿女们当然都是要花钱养活的,不过朱皇帝不想养成儿女们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所以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年金。普通的皇子每年都是1000元年金。公主反而多一些,达到2000元。不过皇太子和拥有国王或王太子地位的皇子拿到的年金就多很多了。起板都是5000元,另外还有他们所统治的国家提供的经费可以使用。而太子在之前的年金都是30000元。当然,这钱不是给他们个人的,在他们成年之前,都是给他们生母支配的。所以,每个皇子或是公主实际上的花销也和他们的生母是不是有钱还有舍不舍得花钱密切挂钩。

    此外,当皇子、皇女年满18岁后,如果没有藩属国王位可以基础。朱济世还会根据《皇室典范》给他们分封爵位。不过皇子和皇女们得到的爵位也有很大差别,其中皇子能够得到的最高爵位只有侯爵,想要再进一步就得凭本事去赚了。

    不过,朱济世给予孩子们的教育是这个时代最高端的,对那些当不上君王的儿子也没有什么限制,无论从军、从政、从商都是可以的。

    而皇女的封爵反而较高,可以达到公主或郡主,前者相当于亲王,后者相当于郡王。因而得到的年金、赐第和赐田都远远比皇子们优厚。这是因为现在的大明还没有到妇女解放的时代,上流社会的女子除了嫁人似乎也没有太多出路。

    当然了,无论是皇子还是皇女的封爵在他们后代继承的时候都是要递减的,这也是大明贵族制度中规定的。除了拥有领地的封臣(包括国王),其他人的爵位在传承的时候都要递减。而且也没有“永世皇族制”,普通皇子、公主的皇族身份只能在他们的后代中传承三代,之后就是普通贵族了,再传承几代连贵族身份都不一定能保住!

    说完了家事,朱济世又把话题转回了国事:“皇儿,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邀你访问君士坦丁堡,朕觉得是时候让你出去走走了。你不如休学一年,去欧洲、美洲访问一圈吧。英国、法国、德国、美利坚联盟国、墨西哥和波兰还有土耳其的邀请朕让外交部去联系,应该都不成问题。”

    “英国也要去?”朱国雄一愣。中英关系可是很不和睦啊!

    “自然要去的。”朱济世笑道,“皇儿,你应该去英国走走看看,虽然他们是我们的对手,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很多,特别是英国的政治制度。目前大明的宪政制度就是以英国为蓝本的。”说着,他的表情又凝重起来,“而且英国工业化的起步早我们很多年,他们现在遇到的社会问题,也是你将来有可能遇到的。去英国看看,了解一下是很有好处的。另外,波兰也是很值得考察的,恩格斯先生在那里实行了一套非常不错的农业制度,可以成为我大明农业改良的参考。”

    大明的农业的进一步改革现在只是在酝酿。许多具体的制度要如何安排实行,还有待各方面研究磋商。当然少不了要考察一番外国的成例。

    “父皇,俄国的农村公社据说也是个极好的制度。可以有效管理农民……儿臣也想考察一番。”朱国雄思索着道。

    “也好。”朱济世点点头,“去俄国看看也好……”

    朱济世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这段时间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后的许多情况,也都汇集到了朱济世这里。其中就包括农村公社制度——包括土地公有、包产到户、定期重分土地还有社员自治等等制度,都让朱济世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当然不知道俄国农村公社制度在历史上诞生了1905年革命,而1905年革命又催生出了摧毁公社扶植富农的托斯雷平改革,而这项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沙俄灭亡的重要原因!他甚至有些怀疑是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给俄国沙皇找到了一种有效缓和农村土地矛盾的制度,或许沙皇的统治会因此变得更加稳固吧?想到这里,朱济世又陷入了沉思,连吴春秋走过来都没有发现。还是玛丽亚提醒了一声:“皇上,吴尚书已经来了。”(未完待续。。)

第1248章 反革命接班人们

    朱济世抬起头来,就看见吴春秋迈着沉稳的步子朝他这里走过来,好一副干练能员的样子——对于这些大明的复国重臣,朱大皇帝的感情真是有些复杂。在原先的历史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