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731章

天朝之梦-第731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定居的小村落。这样一条铁路,对沿途经济的带动几乎为零,唯一的价值,大概就是连接西华、新疆、七河三地和北京的交通。好方便中国的移民和军队向西而去吧?或许在未来会有那么一日,成百万甚至更多的中**人就会通过这条铁路还有更北面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向俄罗斯帝国的东方领土开进吧!

    一路陪同访华的符腾堡王储妃奥尔加。尼古拉耶夫娜返回欧洲的,除了她所带来的小小的代表团成员,现在还加上了大明帝国的蒙藏事务尚书曾国藩。一些大明官员,还有东罗马——俄罗斯帝国驻大明帝国大使尼古拉。伊格那提耶夫伯爵。中国铁路总公司还专门为他们这些人加挂了一节豪华专列,派来了客气殷勤的乘务员。陪同他们一路前往新疆省首府迪化。目前北河铁路就修建到这里,至少还需要6年时间,才能将这条铁路完全贯通。如果算上立项和勘测的时间,这条连接帝国东西的大动脉的修建前前后后一共花了近15年!

    虽然现在铁路还没有完全建成,但是随行的俄国官员们都已经感到了压力。中亚和西伯利亚的战争打得就是后勤——上一次明军之所以能在中亚取得大胜,就是因为朱济世征召了大批蒙古牧民帮助大军驱赶牛羊马匹以解决后勤的困难。这样,才让大明在中亚的军队数量。始终超过俄军数量。而且在武器装备和后勤供应上,还有极大的优势。而下一次中俄之间如果再发生战争,后勤无疑还将是决定性因素。可是俄国在铁路修建方面。显然已经处于明显下风了。

    经过几年的折腾,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才算尘埃落定。可是俄国的工业化起步却异常艰难……俄国不似中国,有几百年对西方贸易顺差积累下的海量白银,又有丝绸、茶叶、生胶、棕榈油、黄连等六大出口拳头产品。每年都能创造出上亿英镑的贸易额。压根就不用为缺乏黄金白银担心。而且,由于在上一次和英法明奥土等国的战争中滥发了许多纸币造成了纸卢布信用几近破产,使得俄罗斯的中央银行很难通过发行纸卢布筹集建设经费。虽然利用废除农奴制改革搜刮了一遍农村,但是整个俄国还是出现了资本匮乏的状况。虽然坐拥丰富的资源和为数众多的人口,但是工业化的起步仍然举步维艰。

    历史上,俄国通过吸收法国的资本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在这个时空,法国资本可以投资的地方实在太多。压根顾不上俄国。而英国的资本虽然一度对俄国有些兴趣,但是眼下开发北美的热潮将要兴起。估计也不会有多少资本流向俄国了。

    现在目睹了中国工业和铁路建设的巨大进步之后,不安的气氛就笼罩在了俄国外交官们的身上。火车隆隆地行驶在钢轨铁路上,双层玻璃的豪华车厢里面,一片的安静。只有轻微的晃动感觉,和俄国国内板式铁轨上那种行车的感觉比起来,这里都已经像在舒服的公寓里面了。

    天色已晚,俄国大使尼古拉。伊格那提耶夫伯爵点燃了自己座位上面的火油灯。埋头写着一份关于中国重工业建设情况的报告。之前的几年,中俄虽然已经恢复了邦交,但是中国人对俄国人的防备很严,他这个俄国大使根本没有去参观大明四大财团所属的重工业工厂的机会。不过这次,中国人为了招待访华的奥尔加。尼古拉耶夫娜女大公,大明朝廷倒是安排俄方代表团参观了规模宏大的南芬钢铁厂和江南造船厂还有广东佛山的兵工厂,算是让他领略了一番大工业的魅力。现在有见识到了中国漫长的几乎没有尽头的铁路线,自然也意识到了中俄两国在工业化建设中的巨大差距……如果俄国再不奋起直追,恐怕真的要成为一个在欧洲和亚洲来说都是落后的国家了。

    日后将会成为沙皇重臣的伊格那提耶夫伯爵已经完全投入到自己的报告当中了,连女大公奥尔加。尼古拉耶夫娜走到他对面坐下来都没有发现。不知道过了多久,当这位三十岁出头俄国贵族抬起头来的时候,就看见女大公正微笑着看着他:“伯爵,真是勤奋啊,天都黑了还在为帝国工作。”

    伊格那提耶夫伯爵一愣,连忙起身行礼,却被女大公摆摆手阻止了。“伯爵,不用那么客气,我坐一下就走。”女大公笑道,“刚才,中国特使曾国藩侯爵和我说起了搁置两国间的争议,共同建设中亚和西伯利亚的可能。”

    “搁置争议,共同建设?”伊格那提耶夫伯爵缓缓坐了下来,他当然知道这是大明方面在试探俄方的态度——中俄之间的战争虽然已经过去有9年了。但是双方并没有划定边界。俄方也不承认西华王国(哈萨克汗国)和东西伯利亚公司领地的合法地位。双方都在实际军事分界线上屯驻重兵,随时准备再战。

    不过双方的高层其实都很清楚,虽然战争不可避免。但是双方的实力对比再一次发生重大改变之前,新的战争根是不会爆发。一方面的俄国根本无力挑战已经跨过工业化门槛的大明帝国;一方面是大明帝国的壮大已经严重威胁到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双方的对抗已经展开,而为了维持帝国的海外领地,大明朝廷这几年明显加快了海军建设的步伐,这就意味着大明陆军得到的投资将会减少,也无力在远离内陆的西北展开新一轮的大攻势——况且,中国人其实已经扩张到了欧洲边上了,西清和西华两个大明附属国的西部边界线就是里海,过了里海便是欧洲了。在不取得世界霸权之前,朱济世一定不会把中国变成一个欧洲国家的。

    奥尔加。尼古拉耶夫娜笑着点点头,“看来中国的光复大帝暂时对西进失去兴趣了,看看这一路上的风光就知道了,中国的西北和中亚还有西伯利亚实在太荒凉太广袤了。光是一条铁路就要花费十几年时间和数以亿计的银元,想要将整片地区开发起来的成本太过惊人,需要的时间也太漫长了。在他完成这些工作之前,上帝一定会把他从人世间召回的。如果他想要在有生之年成为世界的领袖,唯一的可能性只有南下,夺取南洋群岛、印度和澳大利亚。”女大公顿了一下,露出些许无奈苦笑,“打俄国,再怎么打都打不出一个世界霸主的,除非打到莫斯科和彼得堡,但那是不可能的。俄国也是一个拥有6000多万人口的大国,她的背后还有整个欧洲。”(未完待续。。)

第1242章 西进的快速通道

    应天府,温泉宫。

    此时已经是日上三竿的之时了,大明天子朱济世又要开始一天的公务了。当他快步走到自己御书房的时候,左宗棠和刘鹏已经在门口等候许久了。两个人正在低声闲聊着什么,实际上他们之间过去是有些矛盾的——恢复以后的大明朝廷内部当然也是有党争的,而最早的党争就是在左宗棠的湘湖党和刘鹏、郑洪的闽粤党之间展开的。不过现在,左宗棠和刘鹏之间已经没有多少争斗了。经过近二十年的演变,如济世青年党和东林党这样的组织较为严密,主义较为鲜明的近代政党已经完全取代传统朋党,成为大明政坛斗争的主角了。而刘鹏这位早期的大明政坛领袖,则已经完全回到了他最适合的商人角色当中,替代恩格斯做了皇室财团总经理,和左宗棠的冲突矛盾早就烟消云散。

    看到朱济世快步走来,他们俩赶紧起立鞠躬行礼。朱济世微笑道:“都是自己人,别行礼了,都进来吧。”

    不知道是因为执政日久,倦于政务,还是有将更多的责任推给内阁,以培养责任内阁制度。反正朱济世这两年已经不大直接管理日常政务,也不再批阅地方或各部的揍折,只是通过御前会议或是今天这种召见重臣的模式把握一下大方向。当然,大明陆海军的大权还是牢牢掌握在朱皇帝手中的。

    朱济世在办公桌后面坐了下来,又召回左宗棠和刘鹏坐在自己对面。脸色看起来还是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有什么要紧事情要说吗?对了。曾国藩他们到了哪儿了?”

    左宗棠从随身带着的一个公文包里面摸出一份电报抄件摆在朱皇帝面前:“皇上,这是曾尚书的电报,他已经和俄国人提过修建欧亚铁路和开展里海贸易的事情了。伊格那提耶夫伯爵表示可以考虑,似乎是很有些兴趣的。看来这两件事情成功的概率颇大。”

    伊格那提耶夫伯爵不是一般的俄国外交官,他老爹是尼古拉一世的心腹,而他本人出生受洗的仪式又是由当时还是皇太子的亚历山大二世亲自主持,在俄国人的习惯中,亚历山大二世可以说是他的教父。这样的人物被派到大明来当大使,已经充分说明亚历山大二世对中俄关系的重视了。

    刘鹏接过话题,笑道:“皇上。臣觉得这事儿十有**是可以成功的。现在俄国的经济非常困难。俄皇想要发展工业修建铁路,但是却苦于没有资金。原先他们俄罗斯的硬通货来源一是皮毛,二是金矿。而最要紧的金矿、银矿和最重要的皮毛产区就是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比如现在被咱们拿下的尼布楚就是原先俄罗斯最重要的白银产区,而阿拉斯加的毛皮每年也能给俄国人带去上百万英镑的收入。而在这些金银产区和毛皮产区全部落入咱们手中之后。俄国就只能依靠出口农产品和林业换取硬通货。然后再购买机器、钢铁搞工业化了。

    但是法国人现在又要搞泛罗马关税贸易区。要把俄国的农产品排挤在外面。所以俄人必然要寻找别的农产品还有林木产品的销售市场,这个市场也只能在中亚和西亚。实际上,他们这几年来一直想要开通里海贸易。将俄国货卖去西亚,可是却因为咱们的反对而始终无法实行。现在我们拿出这个利益,再加上一条对俄国经济有莫大好处的欧亚铁路,亚历山大二世如果真的想和咱们缓和,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的好事?”

    里海现在是土耳其、波斯、西清、西华(哈萨克汗国)和俄罗斯所共有。俄国和土耳其都在里海上拥有一支小型舰队。而大明虽然在里海上没有武装力量,但是却有说一不二的地位。土耳其帝国依赖大明的支持,波斯又害怕大明的入侵,西清和西华是大明的附属国,这四方面都不会违抗南京的指示。所以俄罗斯想要的里海贸易没有大明点头根本不可能实现。而这一次,朱济世却让曾国藩主动提出实行里海地区的自由贸易——当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只是不被炮舰轰击的贸易而已——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和俄国共建欧亚铁路,想将北河铁路向西延伸,从里海北岸和乌拉尔山麓进入欧洲连接上正在缓慢修建的俄国西部铁路网,如果可能的话再进一步连接上波兰和德国的铁路。

    这个浩大的铁路工程一旦建成,大明和西欧之间的贸易将可以不依赖海运实行。也就是说,在大明和英国全面对抗的同时,大明也有可能保持和法国、德国的贸易。当然,对眼下处于经济困难中的俄罗斯而言,欧亚铁路所能带来的经济价值当然是如何强调都不为过的,绝对可以称之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

    不过,朱济世提出这个项目绝不是真正想要帮助俄国,而是他预计一个强大一些的俄国,在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一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而一场世界大战给俄国带去的极有可能是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到时候一条直达莫斯科和彼得堡的铁路,无疑也是明军西进干涉革命扶植亲华政权的快速通道!当然,前提是大明西部的国防固若金汤。

    ……

    东罗马——俄罗斯帝国第二首都,君士坦丁堡,凯撒宫(原多玛巴切宫)。

    曾经的真神教世界的政治中心,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一个真神教徒也没有任何一座清真寺了!亚历山大二世言出必行,在收复君士坦丁堡的第二天,就下令驱逐了超过20万名不愿意改宗的君士坦丁堡居民!所有的人都被渡船运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而且只能携带一小包行礼。兵败如山倒的土耳其军队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救助他们,只能让他们自己步行前往安卡拉。不过最后活着走完这段将近1000华里路程的人还不到5万人。

    而留在君士坦丁堡改宗正教的土耳其人的遭遇也不怎么好。根据沙皇命令成立的东罗马宗教检查局的特务在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的乡村频繁活动,凡是发现有谁有信奉真神教的嫌疑——比如不喝酒,不吃猪肉,不去教堂做礼拜,私藏《古神经》,女人戴头巾,男子戴小白帽等等的,一律逮捕后驱逐。而任何形式的反抗,都会遭到俄军最野蛮最凶残的对待。

    在这种倒行逆施之下,君士坦丁堡的市面在最短的时间里就萧条下来,街道上人烟稀少,市场上空空荡荡,由清真寺匆匆改造成的正教教堂里面更是门可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