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379章

天朝之梦-第379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那可如何是好?”赵洪猷几乎瘫软在座位上了。他不过是个八股文章考出来的举人,遇到这等事情如何不六神无主?

    “还能怎么办?赶紧回去找祁大人商量。是造反是逃走还是坐以待毙都听祁大人一句话吧!”说着话,曹凤翔又叹了一声,“但愿还来得及!”

    他是知道有电报这个东西的,虽然电报线还没有架到太原,但是北直隶首府保定是有电报局子的!他离开应天府的时候也给曹家在保定的商号发了电报让曹家赶紧将钱财人员送往绥远,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赶在苗沛霖得到朱皇帝电谕之前了。

    ……

    “快,快,快,不能让那个蒙古娘们跑了!”

    “皇上说了,抓不到活的,死的也行!不能让他们跑了……”

    蒙古草原某处,一场你追我赶的追击战,此刻正在上演。追击的一方,人人身穿着黄色棉甲,手持长矛,身背洋枪,好不威风,正是爱新觉罗。奕欣的亲领的正黄旗马队的精锐。

    而被追逐的却是一队蒙古骑士,只有十几个人,没有披甲,更没有长矛,不过却是一人双马。其中更有一个衣着鲜艳的女子,胯下一匹枣红色的蒙古军马,走在众人之前,正是朱济世未来的王妃土谢图汗部的郡主奥云塔娜。大概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变故,奥云塔娜早就是花容失色,一脸又惊又怒的表情,还不时回头去看追兵。

    “主子放心,他们追不上的,论起跑马,在草原上没有人能比得上咱们蒙古人!”

    护卫奥云塔娜跑路的一个蒙古汉子大声吼叫着安慰她道。

    “哼!我才不担心那些满狗追上来呢!他们只知道一个劲儿打马,根本不知道要省马力,还穿那么重的棉甲,还拿着长枪,也不嫌重!”

    奥云塔娜有口无心的应着,她当然不担心追兵,他们蒙古人打架的本事早就丢了几百年了,不过逃命跑马的本事还是天下第一的!这蒙古人的“男儿三技”不就是跑马、摔跤、射箭吗?不过在蒙古,同时精通这三技的人可是凤毛麟角,原因就是摔跤、射箭是需要体力的,一般都是大块头比较拿手。但是跑马却不同,块头越大的骑手对马匹的负担也就越重,这马自然跑不动了。所以现在护着奥云塔娜跑路的蒙古人都是瘦子,奥云塔娜本人也不重,而且他们全是轻装,根本没有携带盔甲长矛,只带了食物、马弓和曾国藩赠送的柯尔特手枪。而奕欣的亲卫队都是大块头,又穿着盔甲,拎着长枪,一副要打野战的架势,真不怕把马累死。

    而且跑马并不是一味加速就行的,需要合理利用马匹的体力,大部分情况下是“走马”,比的是长力。一匹蒙古马往往能用较快的速度走上一整天,如果一味打马加速,几个小时就累死了。现在奕欣的那些护卫就是这么在骑马,虽然勉强追了上来,但已经是强弩之末,这马儿跑得比走还慢。

    奥云塔娜现在真正担心的是陷在库伦的父亲车林格尔济。奕欣的军队是前天晚上突然包围土谢图汗王府的,同时被围的还有另外几家汗府、哲布尊丹巴的黄庙,还有大明的监国府。

    不过各府里面都有不少护卫,加在一块儿也有上万人,双方立时就在库伦展开激战。战斗最激烈的是大明监国府一带,守在那里的汉人不熟悉蒙古草原,突围是根本没有希望,只能死守。不过他们有一种威力很大的炸弹,给奕欣的军队造成不小的麻烦。奥云塔娜他们才有机会突围——从库伦城突围并不困难,因为库伦的城墙就是一圈木栅栏,不少地方还是破的,所以不是堵住几个城门就能把人都圈在城内的。当日激战到夜里的时候,各家王府都纷纷开始突围,趁着夜色还真突了出去,可是奥云塔娜和父亲车林格尔济却在突围过程中失散,在事先约定的汇合地点非但没有看到车林格尔济的影子,还遇上了奕欣的追兵。(未完待续。。)

第639章 就是不舍得权 狂求月票

    还有票票吗?月底到了,罗罗拜求各种票票

    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边缘,一座“八卦形”的西式城堡已经拔地而起,城池的每面宽约四十丈,八个角各有角楼伸出城外。城墙高约三丈,角楼高四丈。城池中心还建有一座四方形的瞭望塔,面款八丈,高十丈。城池外绕壕沟,深两丈,宽三丈。只要稍通军事的人一看,就晓得这座城堡的防御能力是极强的,这应该是一座军寨。在辽东镇总兵府和渤海国监督府的编制表上,这座城池的名字就叫“八卦堡”。

    八卦堡是明军最深入蒙古草原的一座军堡,已经建在了科尔沁蒙古六旗中的扎鲁特旗的地盘上面。再向西北150里,就是大兴安岭山脉,翻越大兴安岭就是喀尔喀蒙古和科尔沁蒙古的交界地带,再向西2000里,就是库伦城。所以这座八卦堡,就是明军向草原,向蒙古发展的桥头堡。

    天色初亮,晨曦未显,曾国荃集自瞭望塔旁边的一所房子里面出来——这是驻守八卦堡的一个湖南籍明军师长焦亮给他准备的临时居所,除了这房子,焦亮还为他预备了个暖床的蒙古姑娘,模样有些粗,不过上了床倒还让人满意,只可惜不是雏儿。

    科尔沁草原春季的清晨非常寒冷,都能赶上湖南的冬日,曾国荃缩着脖子,吐出口雾气,迎着冷风走了几步,彻底驱散了睡意。这时,一队着灰衣的士兵自他身前小跑而过。扛着上了刺刀的来复枪。喊着一二一的口令。队伍末尾的旗手还扛着一面血红色的军旗。旗上金色的日月赫然醒目。

    “这么早就开始训练了……”

    曾国荃也是带兵的,现在驻守在长春、会宁、松原等地的明军屯兵就有一部分是原来的湘勇改编。曾国藩奏请朱皇帝同意,将这些湘勇的家属从湖南迁出,安置在了辽南,照着军户的标准分了地。这些军队,则继续由曾国荃负责指挥,在他自己看来也算是严格训练,可以做到一日一操。但是没有这么早起来训练的,总要磨蹭到午饭以后才会出来练一练。

    “沅甫!”

    明军第11军第32师师长,长得黑不溜秋的湖南汉子焦亮正向瞭望塔走来,看见曾国荃就上前招呼了一声:“昨晚的女人还算满意吧?今晚上要不要再换一个?”

    曾国荃接话道:“一吹灯都一样,再说现在哪有心思啊。昨天晚上库伦那边有消息过来吗?”

    八卦堡是距离库伦最近的明军前哨基地,库伦方面有什么消息,一定会先传到这里。所以曾国荃才会从长春过来,为的就是掌握第一手消息。

    焦亮倒是不大在意:“奕欣翻不出多大浪花的,看看城外的科尔沁蒙古王公是怎么巴结咱们的就知道了,什么满蒙一家。完全是个笑话,奕欣真要举兵。能依靠的就是他的几十万满八旗,能打的不知道有没有三万?”

    曾国荃摇摇头没说话,他当然不怕和奕欣开战,但问题是他哥哥曾国藩很可能陷在了库伦,如果被杀……那还是好的,可万一怕死投降了,他们曾家的富贵可就到头了!

    焦亮似乎看出了曾国荃的心思,刚想说几句安慰的话,咣咣咣的钟声忽然响起,焦亮和曾国藩对望了一眼,就急急望瞭望塔上跑去,刚才想起的是报警的钟声,不过只有三下,表明靠近的不是大队敌人。

    上了瞭望塔,正见陆军第32师的参谋长刘丽川上校举着望远镜,一边观察一边嘀咕。

    “是蒙古人,可怎么只有十几骑?领头的好像是个姑娘……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是谁啊?”

    ……

    “公爷,保定府送来的电谕!”

    一个苗沛霖从家乡带出来的下人,低眉顺眼的站在山西巡抚衙门签押房门口,小声的回报。

    他们这位跟了许久的苗大人,最近这段时间,就一直有点喜怒无常,越来越难伺候。瞧着他那个样子,不是失了圣眷就是得罪了朝中重臣,消息比较灵通的下人都知道眼下山西的士绅正联合向皇上告御状,想要把苗党从山西驱走。看苗大人现在的表现,看来是大势不妙啊。

    如果说苗府的下人们只是隐约觉得有些不好,那苗沛霖的一干幕僚,则都知道他们的主子现在的所为绝不是保全富贵的路子。拥兵自重还手握一省大权的,在眼下的大明,苗沛霖是独一份儿。而且苗沛霖既不是湘湖一党,又不是天地会一系,更不是皇后娘家兰芳大公国一派的人物,虽然是淮人,但是两江一党也没有多大瓜葛,在朝中唯一的靠山就是军师罗泽南。但是罗泽南这样的老狐狸,又怎么会保苗沛霖这样一号藩镇呢?现在说不定正想尽办法把自己摘干净呢!

    所以苗沛霖的幕僚们,这些日子全都劝主子退一步图个海阔天空。兵权政权怎么都得交一个出去,当今圣上不是小肚鸡肠容不下功臣的。苗沛霖的功劳再大能大过郑王爷大过湘湖党?现在郑王爷在应天舒舒服服的当宰相还开着金矿,家财早就以千万计了。湘湖党更是执掌内阁,地方上也一堆说湖南话的巡抚总兵。就算朱皇帝要杀什么功臣,也轮不到苗沛霖担心吧?他拥兵七八万算什么名堂?

    要造反吧,这七八万早就没有多少斗志的军队能和几十万明军打?

    要官吧,他已经是一省巡抚,再升就是宰相,就是要去当宰相也不能把着兵权不放吧?总不能还把军队带进应天府?

    要自保……留着这些军队就能自保了么?

    真不知道这位苗大巡抚,手里把持着七八万军队,图得到底是什么?

    就在大家伙腹诽的时候,苗沛霖等了不知道多少天的电报终于来了。就看见一向气度俨然的巡抚大人忽然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两只老眼瞪得跟个铜铃似的,双手伸出来,抖得厉害,一连声地道:“来了?来了……给我,给我瞧瞧!老天爷啊,总算是来了,不管是什么,等得实在是……”

    下人递了一个用蜡密封的信封给他,然后躬身退了出去。在东南八省的衙门里面是没有家人参与的份儿,哪怕是收发个电报也是秘书官的差事。但是在苗沛霖这里,仍然是沿用前清的陋习,公私分得不大清楚。

    苗沛霖连忙拆开信封,站着几把信筏取出,弯着腰像个老虾米一样急切地看着那份抄报纸,他读得极慢,一遍不够,又用尽全部心思仔细地再看了一遍。一屋子的幕僚全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耳朵全部竖着,秉着呼吸就等听消息了。

    苗沛霖手一抖,那份抄报纸掉在了地上,他抬头眼神茫然,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地方:“皇上要我去收拾山西老坑?他这是要……让我在山西捞个够,然后回家养老?可是我苗沛霖又不缺银子……我是一心想为天下人做些事情的呀。”

    几位苗沛霖的幕僚听到这话都不由得在心里面叹息起来,他们的这位主子说得好听一些是勇于任事,说的不好听就是不大识时务,还爱权如命。就在大家琢磨着要怎么劝一下苗沛霖急流勇退的时候,刚才那个家人又急匆匆跑了回来,手中又捏了一个信封:“老爷,又收到保定府转来的电报,还是加急军报!”

    “加急军报?”苗沛霖一愣,“哪儿发出的?”

    “是辽东镇和辽东军团发出的。”家人双手将信封递给了苗沛霖。

    “辽东发来的……军情通报吗?为什么发给我?难道是……蒙古有变?”苗沛霖脸上忽然闪过一阵惊喜,一把抢过信封取出信筏就立即读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640章 战俄国,时机未到

    苗沛霖得到的的确是关于库伦事变的军报,在去年冬天上折子自请撤藩的渤海公爱新觉罗。奕欣造反了!驻库伦的监国曾国藩下落不明,喀尔喀蒙古四汗部汗王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在库伦的府邸同时遭到袭击,目前所知的,只有土谢图汗的女儿奥云塔娜突围而出。

    同样的军报在一天之前就送到了朱济世的手中。不过这位大明天子倒是平静的很,似乎一切早就在预料之中。其实在接到奕欣的奏折时,他就存有一份怀疑。虽然现在的历史已经有了很多变化,但是历史上民国时期满人可是一直不甘心失去大清的,各种各样的复辟活动就没有停止。这个时空,满人还拥兵十数万,据着蒙古、西藏、新疆和大半个甘肃,又怎么甘心向大明称臣呢?

    不过朱皇帝在得到辽东的军报之后,并没有立即下达镇压的命令,而是摆驾玛丽亚堡,然后才将左宗棠、郑洪、刘炯等人叫到了城堡的西式会客厅。

    左宗棠他们几个并不愿意到玛丽亚堡,因为这里离应天皇城有些远,虽然有火车可以坐,但是一个来回还是得大半天。不过皇帝有招,他们又怎么能不去?当三人走进玛丽亚堡内的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