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26章

天朝之梦-第226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下午,道光皇帝调兵的旨意就用800里加急发往了保定,得到命令的讷尔经额倒是如释重负,守北京怎么都比守保定有把握吧?北京城里还有几万八旗新军呢!

    而此时此刻,远在河南汲县的僧格林沁根本还不知道北京城内已经乱作一团,旗人、汉人都在收拾东西准备逃难,动作快一点的都已经到了通州了。在接到一封由海路辗转山东河南而来的,道光皇帝催促决战的谕旨后,他便立即召集诸将议论决战之事。(未完待续。。)

第378章 决战,绕道走 求月票

    敌情依旧不明!

    汲县大营中的满清诸将,听到“与贼决战”,无不面面相觑。这个“贼”的主力到底在哪里?有多少人?这都不知道,就要决战,怎么会有胜算?

    而且自大屿山乱起到现在,清军只在韶州芙蓉山和长沙守城战中小胜两役,此外就是每战皆北,早就败出了心里阴影,未曾交战已经胆寒了三分。所谓“误听消息而逃”实在不是句玩笑。直隶总督讷尔经额的5万大军不就是连贼影都未见到,就逃去北京了吗?

    仗打到这个份上,还有谁会把“百万粤匪”当成虚张声势之言?谁还会当太平军是乌合之众?僧格林沁看到属下诸将都沉默无言,只得叹了口气言道:

    “既然贼寇已入直隶,那我军也不必拘于河南决战,粤匪的目标既然是北京,我军不如就做决战北京的打算吧。”

    奕山、奕湘、载垣、奕经等八旗新军都统,还有坐在下首都傅方、肃顺等副都统都互相交换了下眼神,依旧沉默不语。僧格林沁说这话的时候也是一脸凝重的模样,坐在角落里面的袁甲三稍微琢磨了下,站起身说道:

    “若要与贼在京师会战,就须绕开淇县之敌,走濮阳北上,从沧州、正定和保定三城间穿过。其中关键,就是牵制住淇县的粤匪。不如由属下指挥山西绿营往淇县虚张声势,吸引粤匪的注意。”

    僧格林沁思索了下,点点头表示同意。淇县粤匪大营的情况不明,多半真驻扎有重兵。如果不把他们牵制住了。自己的大军想要安然北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僧格林沁军中除了六旗新军。还有两万山西过来的绿营兵,这些日子已经被粤匪的气势吓掉了魂,带他们上战场怕是会被粤匪吓得一哄而散。

    现在让袁甲三领着他们去淇县虚张一下也好,粤匪要吃掉他们,总归得花些时间吧?

    “午桥,你要小心一些,若事不可为,往山西往河南都可。同粤匪、朱逆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往后的路还长着呢……”

    “属下知道了。”

    虽然在座的诸将看袁甲三的眼神都好像在看死人,不过这位袁世凯的叔祖却在心里面长吁口气。说真的,他根本就不看好僧格林沁的北上之路。粤匪的百万大军不在半道上堵截,打死袁甲三都不相信。与其跟着僧格林沁去送死,还不如拉着两万山西绿营博一下!

    ……

    差不多就在同时,太平军淇县大营中的杨秀清也接到了天官正丞相秦日刚的军报: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已经弃了保定,太平军先头部队现已入城。

    原来打着东王杨秀清旗号北进的正是秦日刚所指挥的5万大军,同萧朝贵一样,他们也是虚张声势吓唬满清的。没想到居然把满清的直隶总督给吓跑了。还轻取了直隶首府保定城。

    “东王殿下,若无道光谕旨。讷尔经额身为总督是不敢放弃督署所在地保定的。”说话的是太平军悍将曾天养,同大部分目不识丁的太平军将领不同,曾天养也是个落地秀才,而且行走江湖多年,阅历丰富,知道满清守土之臣的责任。除非是像林则徐那样拥兵自重,否则谁敢不战而弃一省首府?

    “如果讷尔经额是奉旨弃城……那他该是领兵退守北京城了。”

    决战将至,杨秀清的容色无比凝重。目前的局势乍看起来对太平军极为有利,可身为三军统帅的杨秀清却很清楚,胜负仍是五五之数,若走岔一步,数十万北伐大军就有倾覆的危机!

    他低声自语道:“北京是满清都城,必然坚固异常,在吃掉僧格林沁的二十万大军前是不能打北京的。”

    北京城内有多少守军,太平军当然无从得知,身为统帅必须料敌从宽,如果要攻打北京,就必须做好蒙受惨重损失的准备。所以不打掉僧格林沁的主力,杨秀清是无论如何不敢攻北京这座坚城的。如果久战不克,僧格林沁再和守城的清军来个内外夹攻,大好的局面可就都给败坏了。

    “军粮还够几日?”杨秀清低声问了一句。除了北京坚城和僧格林沁的二十万大军之外,太平军还有一个困难,就是缺粮。

    太平军的“粮食危机”从北伐军出兵之前就开始了,本想随战随征,像蝗虫一样一路吃过去。可是郑州和豫北三府的农人逃亡,田地荒芜,根本掠不到多少粮食。

    直隶和鲁北的地倒是还有人种,但是当地乡绅都组织了团练武装还建造堡寨同抵抗太平军。虽然不难打破,但总要付出一些伤亡,得到的粮食又不太多,真有些得不偿失。而且现在杨秀清手头的兵力也没有道光和僧格林沁他们想象的那么富裕。拢共三十万出头的兵力,被杨秀清拆成了四路,萧朝贵带一路绕道鲁北突入沧州府。秦日纲带一路走邯郸、正定打入直隶。韦昌辉带一路正在围攻安阳。杨秀清手里面掌握着十五万精锐,就等着和僧格林沁决战,哪儿能分出许多兵力去抢粮?若是僧格林沁一直守在汲县大营不动,杨秀清可就要进退两难了。

    “还够吃11天半,马料够吃9天。”

    负责管理后勤的东殿幕僚傅学贤立即拿出来精确的数字。现在的太平军也是一天供应两顿饭食,11天半就是23顿。不过要开战的话须供应双份伙食,这些粮食真是维持不了几日了。

    “再等三日,僧格林沁这个龟儿子再不动,我们就去保定筹粮就食吧。”杨秀清轻轻摁着太阳穴道。

    他的话音刚落,营帐外面就传来了张乐行的皖北口音:“东王,东王,僧妖头动了!僧妖头动了!”

    “成天侯,有什么发现?”杨秀清看着快步走进来的张乐行急急问道。

    “什么发现都没有!僧格林沁撒了大批马队出来,咱们的人根本进不了汲县的地盘。”

    没有发现,就是最大的发现!

    同之前遭遇的湘军不同,僧格林沁的主力是有大队骑兵的。而骑兵在这个时代所起的作用,除了在战阵上拼杀,就是窥伺敌情和遮蔽战场。前者是查探敌军动向,后者是不让敌军知道己方的调动部署情况。

    当然,僧格林沁虽然有近五万骑兵,但也不会没事就大规模出动马队遮蔽战场。

    一来毫无必要,他的大营就大大方方扎在汲县城外,太平军肯定知道,遮不遮蔽都无所谓。

    二来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双方小规模马队的交锋也是极为激烈的,积少成多,也会造成不小的伤亡。他的马队,其实不是很能打的!那些北京城出来的八旗大爷兵就不说了,都是骑马人坠地的主。就是草原上来的蒙古马队,也不比当年蒙古人纵横天下的时候了。这些日子撒在外面的蒙古探马和太平军的捻军探马交手的结果也是败多胜少。说起来,僧格林沁麾下最能打的骑兵,还是原来甘陕绿营的马队,不过和捻军遭遇也不过是伯仲之间罢了。

    “成天侯,把你的马队也撒出去,好好和僧妖头的马队较量一番,先给他们个下马威!”

    僧格林沁动了,太平军当然也不能闲着。杨秀清一样不想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眼皮底下。

    “传令,让三军歇息,今晚上加餐,今晚明晨,咱们可有大仗要打了!”杨秀清接着下达军令道,“告诉弟兄们,上帝已经降下圣谕,太平天国当可一战定天下!”(未完待续。。)

第379章 决战之夜行军 求月票

    杨秀清下令三军……睡觉了!为了晚上或者是第二天可能爆发的决战而睡觉养精神。

    他猜到了僧格林沁将有大动作,但是却没有猜到这个大动作到底是什么?

    说起来僧格林沁撒出去的两万马队还是收到了效果,现在捻军的侦骑无法进入汲县地面,更别说窥伺僧格林沁的大营了。所以杨秀清只能想当然地认为,僧格林沁正在准备决战——就在淇县和自己分个胜负!决然想不到,堂堂大清20多万大军的主帅,成吉思汗的子孙的大动作居然是逃跑!

    就在太平天国的勇士们睡觉养精神的时候。大队大队的清军,正在汲县往东的道路上滚滚向前,一片人喊马嘶的声音。在黄河以北的辽阔平原上面,十几万八旗新军官兵,分成六个行军纵队,汇合着辎重火炮,在拼命地向东运动,想要绕过淇县的太平军大营,然后折返北上,去保卫他们的帝都北京城。

    此时,河南、直隶和鲁北等地,已经乱成一团,原先的社会秩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则是豪强起四方的局面。大军所过之处,再也没有竞相迎候的地方官和士绅,不是荒芜人烟的旷野,就是一个个紧闭寨门的新建起来的堡寨。即便是朝廷王师路过,也没有拿个堡寨肯主动开门相迎……乱世之中,可不能随随便便表面立场,站在满清一边就等于和太平天国为敌,来日没准就是灭寨之祸!

    僧格林沁现在也没有心情去追究这些地方士绅的无礼,不。这些人已经不再是士绅。而是一方豪强了。只要中原的大势一日未明。他们就不会再变回士绅。

    僧格林沁的中军,是随着他自己的八旗新军正白旗一块儿行动的。正白旗的一协马队已经撒出去控制战场了。所以现在只有两万一千人左右的兵马遮护着中军和大批辎重物资——还有不少河南籍的民伕赶着车马或推着独轮车在替清军运输物资,他们都是从开封左近征来的伕子,许多还是豫西逃来的难民,因为家乡被蹂躏,对太平军没有什么好感,因而比较拥护满清。

    传递消息的骑兵在旷野上往来奔驰,扬起一阵阵的烟尘。僧格林沁通过他们和派出去的马队哨探们保持着联络,及时获得太平军的动向。

    快到公历10月24日傍晚的时候,三个正白旗的马甲骑着快马疾驰而来,在僧格林沁的马前勒住了马。大声报告:“贝勒爷,粤匪的马队也出来了,和咱们的人打成一团!”

    “贝勒爷,袁大人的绿营已经出阵了,正往淇县而去!”

    僧格林沁在马上掏出自己的西洋怀表,时间正是下午5点30分左右。考虑到传递消息的骑兵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袁甲三的绿营应该是在下午3点出动的。汲县和淇县之间大约距离50里。寻常行军需要5到6个时辰……也就明天凌晨可以抵达太平军在淇县的大营附近,基本上能算夜袭了。

    通常情况下。太平军一定会摸清虚实再采取反击,很有可能要捱到天亮以后再派兵出营试探。等到他们发现袁甲三在虚张声势,再将其击溃,怎么都要到下午了……这样袁甲三和他带领的山西绿营应该能为自己赢得大半天时间。如果太平军不在夜里行军,那么就能有一整天了。

    他朝后招呼了一声,傅方和几个协领立刻迎了过来。

    “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今晚上要连夜行军,什么时候到滑县什么时候休息!”

    滑县位于淇县以东,处于淇县和濮阳之间,离汲县大约有100里路。一天一夜行军100里,对200年前的“老八旗”不算什么,可是对眼下的“新八旗”来说,真是吃了大苦了。

    “贝勒爷……太急了吧?”傅方是京旗子弟,最知道这帮八旗大爷是什么货色。

    “没办法,滑县离淇县不过50多里地,粤匪精锐走半天就能到……”僧格林沁吁了口气,放低声音,“到了滑县也不能歇,还得接着走!”

    “还不能歇?贝勒爷,您这是要把人当骡子使唤啊!”一个京旗出身的协领已经叫起苦来了。

    “说什么话呢?现在打仗呢!”僧格林沁一眼瞪了过去,训斥道:“早200年老祖宗连着几天几夜行军打仗不休息的日子还少吗?现在怎么就不行?你老姓是什么?祖上是谁啊?”

    那协领也不大买账,拍了拍腰里面缠着的黄带子,呵呵笑道:“我老姓是爱新觉罗,祖上是和硕豫通亲王。”

    和硕豫通亲王就是多铎,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杀史可法屠扬州灭弘光政权的那位。僧格林沁闻言也是一叹,这个八旗新军不好带啊!随便拉出个什么官儿都是谁谁谁的子孙,真是罚也不好罚,骂也不好骂。

    僧格林沁只得挥挥手道:“去去去,赶紧传令去,当骡子当马都得给我走!别以为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