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23章

天朝之梦-第223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宝钞会用怡和洋行的船运往上海和烟台的——大清银行的宝钞现在有江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几个市场。其中江南和山东是由大清银行直接负责的,其余几个省的市场都承包给了晋商。2000万宝钞就要了晋商800万两银子,这宝钞还没到民间,就已经贬值一多半了!

    至于运去上海、烟台的1000万元宝钞,耆英要求不高,只要林则徐和孔伯海能给600万石谷子——这里面还包括道光28年的秋粮,然后再用洋人的商船运到旅顺就行。可问题是,这些宝钞是和大清朝廷的存亡挂钩的,要是北京一丢,谁还认宝钞?要是都不认宝钞,那600万石谷子就筹不到,迁往关外的几十万旗人还有那么多军队怎么办?吃什么啊?(未完待续。。)

第373章 胆越打越小 求月票

    之前章节号错误,现在已经修改过来,请见谅。

    1848年10月19日夜,河南汲县。

    僧格林沁的十七万大军,此时已经北渡黄河,跟着杨秀清指挥的太平军主力之后,“收复”了卫辉府的治所汲县。距离被粤匪围困的安阳还有一百五十里之遥。不过僧格林沁却不敢再向北推进,在窥视了一番太平军立于淇县的大营之后,僧格林沁又领着马队灰溜溜回了50里外的汲县。

    抵达汲县之后,他就下令麾下的十七万大军就依托汲县县城摆下了防御阵型,并且开始挖掘工事,修筑军营。又是一副结硬寨、打呆仗的样子。

    僧格林沁现在是兵越带越多,胆越打越小。离开粤匪主力起码还有50里地,就开始小心翼翼地扎硬寨了。但如此布置,实在也是无奈之举。所谓的八旗新军,虽然被满清朝廷寄予厚望,但到底是个什么货色,僧格林沁是再清楚不过了。如果平原野战,他们的表现恐怕还比不上湘军的一半。唯一可以凭借的,大概就是数量较多吧?

    但是粤匪的人马也不少,100万是不可能的,可30万总归是有的。僧格林沁实在是没有必胜的把握,因而还是选择下硬寨,打呆仗——或者说是尾随在杨秀清的大军后面吃屁。如果杨秀清不主动南下来打僧格林沁的硬寨,这位僧贝勒情愿和粤匪比军粮……

    幸好这次的对手是不大会经营地盘的太平军,如果遇上稳扎稳打的朱明军,这僧格林沁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招可用了?

    就在僧格林沁的大军抵达汲县一天一夜之后。快马就传来消息。淇县以北。出现粤匪大队人马,数量极多,还有大批马队遮护,正往淇县太平军大营而去。

    “看来淇县那里一定是粤匪的主力,估计他们没有多少粮草,所以急着和咱们会战!”

    原来汲县县衙的所在,现在已经是僧格林沁的中军了,而汲县县城也早就是空城一座。老百姓不是跑了,就是被粤匪裹挟,城内的民房里所住的也都是清兵。得到探马所报的消息后,僧格林沁立即召集了傅方、肃顺、胜保、多隆阿、塔齐布等八旗新军将领议事。

    现在的太平军和清军如果有什么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后勤一样的成问题了。从广西一路过来,太平军都不怎么经营地盘,到了豫西才有所改变,不过地盘经营的不大成功。太平天国二年的秋粮肯定收不到多少,三十多万大军和七八十万老弱和家眷,只能靠掠夺维持。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流寇大军共有的特点。僧格林沁也算知史,自然晓得。而满清目前的情况稍好一些。江南、淮南这两大产粮区被清朝一方的林则徐所控制。虽然漕运和海运都不通畅,但总归会有粮食北运。山东大部和山西也被满清势力所控制,而且还大致维持安稳,道光28年秋粮应该可以征到不少。

    这也是僧格林沁敢于和粤匪打“军粮战”的底气。

    “不过咱们不急,咱们不需要和粤匪拼野战,固守营寨护住粮道即可。”僧格林沁笑呵呵地道,“咱们有粮,粤匪无粮,耗上些时日,粤匪一定会来攻硬寨的,如此总有个七八成胜算的。”

    “若粤匪是虚张声势呢?”肃顺似乎有些担心北京城,“如粤匪打破安阳,或者弃安阳北上,席卷直隶逼近北京该如何?眼下北京城内可只有一个半旗不到四万兵,而且皇上和几位阿哥还没有走呢……”

    “无妨,”僧格林沁思索了下,笑着摆摆手:“直隶还有七八万人,北京有四万,如果合兵一处就是十二万,野战打不过粤匪,守北京城没有问题的。到时候咱们再尾随粤匪到京师周围,如此粤匪还能往何处去?”

    “贝勒爷,话不是这么说啊,咱们和北京的联络时断时续,说明直隶南部、中部已经有粤匪活动,万一粤匪将这些地盘完全控制,咱们就不晓得北京的情况……。”傅方也不大同意僧格林沁的战术。这个时代可没有无线电报,北京城同僧格林沁大军的联络完全靠四条腿的快马维持,要是陆路交通完全被粤匪控制,谁知道北京的情况?谁知道粤匪是顿兵坚城之下,还是在直隶什么地方严阵以待?

    “或者可以分兵袭扰河南府,迫使粤匪主力回援。”肃顺又提出了个围魏救赵的法子。

    河南府府治洛阳现在是洪秀全的安乐窝,太平军的大部分家属也在洛阳,若洛阳遭到清兵的威胁,直隶的粤匪或许会回援吧?

    僧格林沁还是摇头:“河南府至少会有粤匪的偏师,如果出兵太少未必能胜,出兵太多……汲县大营很有可能被粤匪攻破,如全师西进。直隶的粤匪就再无顾虑,可以全力攻打北京。”

    听他这么一说,肃顺也知道此计不妥。河南府又粤匪的家眷和伪天王,北京城内也有大清皇上和二三十万还没有来得及疏散去关外的旗人。要都让粤匪杀了,大清朝不死也难。

    而且,河南府靠近湖北,那里现在是朱明的地盘,朱明会不会出兵河南府救粤匪?据可靠消息,朱逆的宠妾洪宣娇是粤匪头目洪秀全之妹,他们是一家子啊!

    ……

    其实朱济世才不会管洪秀全的死活呢。他这个时候正在广州以北150里的从化温泉宫度假——这个温泉宫不是朱济世的,而是他的情妇杜兰夫人出拿自己的从济世行得到的分红修建的,准备当成自己和朱济世两人在广东的安乐窝来着。无奈朱济世现在是两国之君,真是没有多少私人空间,即使陪着情妇去温泉宫度假,也离不开一大堆的公务。更让杜兰夫人有点小郁闷的是,苏玉娘和王云娇两个女人也一起从广州跟来了。谁让她们俩一个管着锦衣近卫军,一个管着锦衣卫缉事厂呢?

    “王上,您真的决定要让崔阿圃和沙吴仔两个海盗去进攻朝鲜?”

    温泉宫内,在广州和温泉宫两头跑的左宗棠一见到朱济世就大声嚷嚷起来了。

    朱济世愣了一下,点了下头。王德虎提出用崔阿圃和沙吴仔攻朝的建议,在当日的会议上遭致了左宗棠和罗泽南的一致反对,朱济世一时也难以抉择,没有当场拍板。在温泉宫考虑了几日,才最后下了决心。现在大明的兵权是由朱济世独掌,用兵之事无需左宗棠这个宰相附议,不过提出不同意见还是可以的。我们的朱大国王向来也虚心纳谏,更不会把提出不同意见的官员拉出去打屁股。

    “左相是担心……”

    “崔、沙二人毕竟是海盗,用之于朝鲜,胜则剽掠过甚,败则有辱国威。”左宗棠的意见也挺有道理。

    朝鲜毕竟是大明朝世世代代的藩属国,虽然现在根本不鸟朱济世,可是只要朱明的势力进一步扩张,朝鲜重归大明不过时间问题。为了雇佣几个朝鲜劳工就发动一场战争,还是派海盗去打,在左宗棠这种儒生看来,实在有些出格了。

    “剽掠就剽掠吧,朝鲜既然选择站在满清一边,就是我大明的敌人,如何能不严加惩戒?”

    朱济世也是言之凿凿:“至于万一兵败……我看还不至于,崔阿圃、沙吴仔的海盗颇能战斗,往日福建水师、广东水师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不少水师官兵还被他们捉了去,最后还是水师花银子赎回的。就让他们去朝鲜撒一下野吧,省得在广东扰乱治安。”(未完待续。。)

第374章 有利可图的殖民 求月票

    来到这个时代之前,朱济世只知道当时中国的海军极为弱小,好像谁都打不过,所以南海、东海洋面上就是帝国主义舰船横行无忌的天下。不过到了19世纪中叶的南洋之后,朱济世才知道事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帝国主义的海军是很牛逼,打大清朝的水师跟玩似的。但是在靠近中国的海洋上面横行霸道的,却是中国海盗!还都是朱济世的洪门兄弟!

    现在的海军部尚书王德虎就干过海盗头子,他的妹子朱济世的“黑美人”王云娇差不多就是在海盗船上长大的。现在朱明海军舰队司令官薛定粤也是海盗出身……其实整个朱明海军里面不是海盗出身的人真的没几个!因而海军的军纪问题,一项是让朱济世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此外,大明沿海和南洋水域的海盗问题,则是让朱济世最恼火的麻烦,不是之一!

    这帮洪门兄弟真是给朱大天子面子的,他的南洋行、兰芳行货船的“保护费”是可以打对折的!好啊,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洪门弟子居然问大明天子收保护费,而且还是打个折,还可以讨价还价……可别以为这保护费只有中国海船要给,实际上只要路过中国和越南沿海的货船,基本上都得给保护费!否则多半是个被打劫的苦命,连堂堂大英帝国的货船也不例外。

    至于围剿海盗的事情,朱济世不是没有想过,可这个马蜂窝还真不好捅。一来朱明的海军力量不强,打满清水师毫无压力。打中国海盗。还真不一定能赢。

    二来大家都是洪家兄弟。不打,保护费什么的都好商量,同满清作战的时候也能请他们捧场。打了可就翻脸了,万一这帮孙子投满清,投太平天国怎么办?

    于是朱大天子只能用好言招抚的办法对付这帮海盗大爷,总算招抚了两个最大的海盗头子崔阿圃和沙吴仔。他们二人有一百多条海盗船,都是中国式的帆船,战斗力没多强。不过寻常的武装商船遇到它们的围攻也是死路一条。另外,两人麾下还有近5000海盗,大部分都挺能打。满清水师肯定打不过他们,估计李朝的水师陆师遇到他们一样歇菜。

    “左相,与其让这些海盗在咱们的沿海横行,还不如用他们去折腾朝鲜。”朱济世双手一摊,苦笑道,“再说这个朝鲜是咱们日后进攻满洲的条板,现在是时候夺取了。”

    听朱济世提及进攻满洲,左宗棠沉默了下。叹口气道:“朝鲜的确是从海上进入满洲的跳板,可是让几千个海盗胡作非为怕也不妥吧?”

    “不会胡作非为的。左相,我准备参考英荷等国的东印度贸易公司的制度建立一个朝鲜特许贸易公司,让崔阿圃、沙吴仔还有十三行一同参股。允许该贸易公司垄断朝鲜的一切对外贸易,并且招募军队用于朝鲜半岛作战,还可以同朝鲜半岛的政府订立条约。”

    话说这个“特许贸易公司”并非西方国家所特有,如兰芳公司、和顺公司,其实都是仿东印度贸易公司的体制成立起来的,集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与一体的特殊公司,只是这些公司背后没有中国政府在撑腰。

    “王上的意思是……要将朝鲜当成印度一样来剥削?”左宗棠摇摇头道,“这朝鲜又小又穷的,能榨出多少油水?”

    朱济世笑了笑,认真地看着左宗棠:“左相,您是帝王之师,如何把大清朝搞垮,把太平天国打倒,我都听您的,准错不了。不过捞银子这事儿,您可比不上我。这朝鲜虽小,但是油水还是能榨出许多的,关键是怎么个榨法,由谁去榨。

    如果出动大明天兵去攻灭朝鲜国,然后成立个什么总督府去治理朝鲜半岛的话。肯定是要亏本的!当年在越南就吃过这样的亏。可要是用特许贸易公司的形式,把这事儿承包给私人,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如原来的兰芳公司在西婆罗洲屁大点地方,哪年没有上百万的收益?要让满清朝廷去设个府,保管赔个底掉。他们西方国家殖民扩张为什么搞得那么好?其诀窍就是东印度贸易公司这一类无法无天的特许公司,把殖民扩张变成了有大利可图的买卖。要都像咱们治理番邦那么搞法,大英帝国早破产了。”

    后世有不少人说中国人思想保守不肯对外扩张云云的,其实是不对的。且不说强汉盛唐,就是弱宋也有个河湟开边,可见也并非不肯扩张,而是打不过人家,扩张个毛?至于明朝前期的扩张**还是有一点的,明成祖朱棣那会儿还入侵过一会越南,一度将越南变为交趾省,设置了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