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185章

天朝之梦-第185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食足够他们食用一年。如此,太平军的二三十万精锐,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北上中原了!(未完待续。。)

第309章 延恩侯、海澄公、衍圣公

    第二更奉上,虽然已经过了新书月,但是月票榜的战斗并没有结束,罗罗现在是分类第十二名,还是可以争一下分类前十的,所以厚着脸皮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另外,今天的加更改到晚上9点,依旧是五更。

    1847年3月1日夜,荆州府江陵县城。

    喊杀声和枪炮声一阵阵地传来,一代名城江陵,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八旗子弟聚居的江陵东城,早已破烂不堪,横七竖八的都是尸体。有传着各色棉甲的八旗兵,也有穿着青黑色官袍的满清文武官员,还有一些穿着老百姓衣服的老弱妇孺,大多都是江陵城内的八旗百姓——明军当然是不会主动攻击老百姓的,但是湖北八旗驻防将军乌兰泰在江陵城破之后,却下令全城的八旗子民一应死战。可惜他们现在面对的不是200年前衰弱不堪的明军,而是用西洋枪炮武装起来,由西洋教官严格训练出来战争机器,根本不是这些同平民无异的八旗兵能够抵挡的。

    江陵城的东侧城墙中间的一段的上半截已经没有了,是被6门32磅长炮轰塌的。城砖坍塌下来垒成斜坡。里面的夯土层坑坑洼洼的还能看到不是大铁弹!斜坡两侧曾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锦衣近卫军的掷弹兵团发起了整团纵队冲击。乌兰泰则组织了荆州八旗的精锐在这里拼死抵挡,结果全都被排枪和手榴弹打死,将这里变成了一个大尸体堆,而清军就是在这尸体堆上面达成了突破。一直突入江陵东城。

    现在的江陵城之内。已经全是硝烟和火光。对于还在依托街垒房屋进行巷战的八旗兵来说,明军的铵油手榴弹就是死神的象征。每一声轰响,都意味着盘踞在某个房屋之内,或是躲在临时垒起的街垒之后的一些八旗兵被炸死炸伤,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一路用手榴弹开路,明军已经突进到了荆州将军衙门,这里也是湖北驻防八旗最后的据点。数千八旗平民还有一两千走投无路的八旗兵还有一些急得都快疯掉的汉官聚集在这里,将大门堵死。做最后的困兽之斗——实际上也不是什么“斗”,而是在痛哭,哭声都快盖过外面的枪炮声、喊杀声了。

    乌兰泰和陆费瑔两个人坐在一个书房里面,大眼瞪着小眼,俩人跟前还放着一叠黑不溜秋的鸦片膏,当然不是用来吸的而是用来吞的。吞完之后……大概会死吧?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生吞鸦片就成了大清官僚们自杀殉国的重要手段,一来可能是嗑药过量而死不怎么痛苦,二来鸦片这个东西在大清的官衙和军营里面是随处可见的。

    乌兰泰的一个家人大哭着走了进来,噗通一下跪了下去。“将军爷。朱逆射了劝降信进来……”

    听到“劝降”二字,乌兰泰撩起一脚就踹了上去。“混帐!我乌兰泰是八旗子弟。是皇上的腹心,只有死,不能降!”

    那家人心说,您老要死要活都有大半天了。。。。。。这个上好的东印度公司鸦片一早就预备好了,您怎么就不吞呢?

    “将军爷,逆明……没有让您归降……”家人吞吞吐吐道。

    “啊,那是要老夫归顺?”陆费瑔瞄了眼怒气冲冲的乌兰泰,心里那个懊悔啊。早知道有今日,在长沙城就该开门迎降,怎么都能有个尚书加侯爵吧?现在和乌兰泰这个疯子困在一起,就是想投降也不可能了!

    “也……也不是,将军爷,陆大人,你们自己看吧。”这家人双手递上封书信,陆费瑔接过去,查看一看,眉头就紧皱起来。

    “信上写的什么?”乌兰泰沉声问道。

    “信上说……朱逆要把咱们荆州城内的八旗子弟和汉官当成俘虏,拿去和皇上交换延恩侯、海澄公、衍圣公还有他们的族人……”

    “延恩侯?海澄公?他们是什么人啊?”乌兰泰莫名其妙地看着陆费瑔,这个衍圣公是什么来路他知道的,是孔夫子的后代,现在这一代衍圣公叫孔繁灏,道光二十二年袭爵的。可是延恩侯和海澄公他却不大清楚。这大清朝的侯是不值钱的,公稍微好一点,不过也没有多少俸禄,得在朝为官才算亲贵,但是他却没听说过有海澄公这一号公爷。

    “延恩侯是他们朱明的后裔,代王支裔。第一任延恩侯叫朱之琏,雍正八年封侯的,隶汉军镶白旗下,负责祭祀他们朱明的列祖列宗。海澄公是郑成功之孙郑克爽,不过郑克爽的几个儿子都获罪下狱,爵位早就没有了,郑家的后人也都凋零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

    实际上延恩侯和海澄公这两族,在满清王朝治下的日子是很难过的,虽然有个汉军旗人的身份,不过却不得信任,延恩侯就靠着朝廷拨下来的一点点祭祀朱明先祖的银子过苦日子。至于海澄公一族,已经没落了,乾隆年搞“出旗为民”的时候就失去旗人身份,成了汉人,现在去了哪里都没人知道。没想到现在这两个在满清这边苦哈哈的家族,现在居然值荆州城内近两万旗人的性命!

    “朱逆莫不是在使诈吧?”乌兰泰不确定地问。

    陆费瑔苦笑着点头:“谈不上在使诈!朱逆是以此告诉全天下,他是遵奉孔子的,他是朱明正朔……不过荆城内近两万旗人的性命却能保全了,乌军门……要不老夫出去当个使者,同朱逆再谈一谈,怎么都要保全荆州旗民的性命啊!”

    ……

    用荆州城内的旗人交换延恩侯、海澄公和衍圣公这三家的主意的是朱济世身边一个名叫吴春秋的文书出的。他是在粤北归附朱济世的,有个秀才功名。不过不是广东人,而是浙江安吉人,其父是广东清远县县令,他是随父到广东的。在朱明大军攻打到清远的时候,劝说父亲归明。事后被安排到郑洪的部队里当了参谋——结果郑洪在韶州吃了败仗,部队也被朱济世整编,他这个“郑洪系”的人马自然没有得到重用,只安排到朱济世身边做个小小的文书。这样的际遇,当然不是吴春秋想要的。

    “方今大明复兴,然洪武皇帝苗裔仍然散落四方,如王上不遣人搜寻以厚礼相待,恐遭世人非议。”

    当日吴春秋就是这样同朱济世说的。这话中之意就是要朱济世找几个朱明后人出来封个什么爵位,这样他的“朱明正朔”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接着吴春秋又建议道:“据臣下所知,长沙城内就有洪武皇帝苗裔,系岷庄王之后,世居长沙安沙乡棠坡村。这一代的家主名叫朱原善,是秀才功名。”

    “既是岷庄王之后,就封个岷侯吧。”朱济世思索了下,便封了个侯给这个什么朱原善。

    “另外,代简王之后朱之琏被满清封了个延恩侯,世世代代负责祭祀大明列祖列宗,王上可以用荆州城内的旗人向满清交换延恩侯、海澄公还有衍圣公一族。”

    “衍圣公?是孔子的后裔?”朱济世摇摇头,“道光皇帝不肯的。”

    延恩侯还好说,现在大明都复辟了,祭祀大明先祖的任务当然该朱济世来负责了,满清瞎起什么哄啊?可是衍圣公不一样,人家是孔夫子的后代,历朝历代都把他们家当大熊猫保护的。满清如果拿他们家换两万来个旗人俘虏,这普天下的读书人可真要把朱明当正朔了。

    “王上,道光不给,您还是应该要的!还应该大张旗鼓遣使去上海北京和满清谈判,让北方和江南的读书人都知道这事儿!”吴春秋笑吟吟地道。

    “这事儿”其实有三层含义,一是满清兵败如山倒了!八旗子弟让人家几万几万捉了去,这还不灭亡?二是朱济世真是大明后裔,是前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皇帝太子朱慈煊的后代,正宗得一塌糊涂!三是朱济世是遵孔和遵儒的。

    “遣使去北京?”朱济世回头看了眼这个二十来岁的白面书生。“谁去?”

    这差事可不好办啊!在满清这边,大明还是“逆贼”,大明的官儿逮着还不凌迟处死?

    吴春秋却一揖到地:“下官愿赴虎穴一走。”(未完待续。。)

第310章 喘口气,搞内交 第三更求月票

    今日还有两更,继续求月票!

    1847年3月8日,江陵克复,包括乌兰泰在内的近两万八旗兵丁、平民,还有矢志效忠满清的汉官,都放下武器向大明投降。他们将被圈禁在长江南面公安县城外的“俘虏营”内,等待道光皇帝用延恩侯、海澄公、衍圣公还有他们的族人来交换。

    就在同一天,大明陆军第一军指挥使桂山侯韩四的大军,也攻占了被林则徐放弃的武昌、汉阳、汉口三城。而之前一天,罗军旗指挥一个师的明军占领了荆州北面的重镇荆门。另外,荆州西面的宜昌府,武昌府西面的黄州府,也在之后几日,被朱明大军所占领。而湖北重镇襄樊则在3月初被太平军所攻克。

    至此,满清在湖北省的地盘,只剩下了湖北东北角的德安府。

    “这个德安府暂时就不打了,总要给满清的湖北巡抚和湖广总督留个落脚的地盘吧?”

    武昌的大明天子行在里,朱济世指着地图上面的德安府,语带讽刺地说着。刚刚得到香港总督兼任英国驻明国全权公使、英国驻明国商务总监和香港岛海军中将任命的文咸爵士的私人秘书及代表威妥玛,在几日前抵达了武昌,向朱济世表达了抗议——明军在湖北省的军事行动已经危害到了大英帝国的在华利益!并且希望明军适可而止。

    “王上,其实咱们这一波已经打得差不多了,就是英国人不提抗议,也不能再往北打了。一过淮河可就是中原。没有大队骑兵是没有办法在中原征战的。”

    罗泽南面带微笑地宽慰朱济世道。现在朱明已经占了差不多整个湖北省。加上湖南和广东。已然有了三省之地。而福建、广西、江西摆明了又是朱明的囊中之物。六省地盘,亿万庶黎,没有个三年五载根本梳理不过来。如果不把自己的地盘巩固好就贸然北上,可就实在有点冒进了。

    朱明的路子和太平天国毕竟不一样,人家基本不要根据地,所以没有分兵镇守的问题,越打兵越多。而朱明不行,十几万大军撒到三个省几十万平方公里地盘上。一个兵得管几个平方公里!另外还有三个省所属的几十个府二百多个县要建立政权,安排官员,推行大明的各种制度,扶植亲明的地方士绅……林林总总的事情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不把后方治理好了,根本不可能北伐。

    “的确不能再往北了,否则咱们就要和太平天国开战了……满清怕是求之不得吧?”

    说话的是吴春秋,他现在已经从一介文书擢升到了外交部右侍郎的高位!这一去上海就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所以得给个大一点的官,就是死了也值啊!

    说到太平天国,朱济世吸了口气回头看着罗泽南:“罗山。襄阳那里有消息过来吗?”

    “还没有,太平天国把襄阳经营的像个铁桶一样。锦衣卫缉事厂的探子很难渗透进去。”罗泽南答道。

    现在朱明这里,挂着锦衣卫牌子的部门一共有三个,分别是锦衣近卫军、锦衣骑兵和锦衣卫缉事厂。名义上都是天子亲军,但实际上却是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部门。

    其中锦衣近卫军是朱济世的御林军,由身为王妃的苏玉娘指挥。锦衣骑兵归属大元帅府管辖,和普通的大明陆海军一样。由陆军部负责军政,总参谋部负责军令,战时编入各师、军一级的作战单位。锦衣卫缉事厂则是直属于朱济世的特务组织,一开始是由郑洪和王云娇共管,现在是由军师罗泽南和王妃王云娇共管。

    眼下的大明虽然没有太监乱政,但是却有妇人干政的。这是从大明恢复之前就存在的。谁让我们的朱大王是玩上床政治的高手呢?包括杜兰夫人、德纳芙女伯爵、马里亚。克莱门蒂娜、罗家姐妹在内的一众佳人,都为反清复明的大业出过力。而且朱济世对自己的枕边人也颇为倚重,现在也没有想过要把她们统统撵回后宫去关起来,毕竟朱济世这个“孤家寡人”身边可以信任的人不多,有些要害的位置总归是自己人可信。

    朱大国王不用太监,又无兄弟,两个儿子还小,不让自己的女人掌握要害又能托付给谁?近卫军和特务可是皇帝老子的命根子啊——所以现在大明朝廷上下,谁也不敢拿这“妇人干政”说事儿。左宗棠、罗泽南这帮湖南理学派的大佬都聪明着呢,知道有些权力不是臣下可以沾手的。

    “看来太平天国把襄阳当成大据点了……”

    朱济世这么想着。太平天国据住了这个铁打的坚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