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齐人之福 >

第12章

重生之齐人之福-第12章

小说: 重生之齐人之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界遗产管理委员会的那帮人的智商都是玉齐儿那丫头一样没心没肺。

    常林听到这里也是非常的气愤,拍了拍桌子说:“要你去当然是欺负你年轻不懂事,不可能在其中起到多大的作用。要不委员会的那帮人肯把权力给你。监察员的形成有两种渠道,一种是政府行为,由委员会向所在国文物协会发出邀请函,这样的监察员算是半官方的。他们给我们一个名额,结果我们的协会的人报上去六个人选。这又不是分猪肉。你报上那么多人做什么啊。结果被委员会打回来了。

    于是人家就按照第二个方案挑选监察员,从民间挑选,通过考试后直接在委员会备案。你就是委员会的那帮外国佬挑选的目标。他们看到了一个强大的中国正在崛起。所以,要是找一个心机深沉的人去的话,会分散他们的权力的。因此找来找去就找到了你。”

    陈星这个时候才明白,感情那帮混蛋把自己当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了。他看了看邀请函又问:“我在国内获得了不少的书法奖项,上面怎么一句没有提,反而提了我小时候在日本获得的荣誉。他们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听到陈星这样一问,常林有点无话可说了。沉默了好久才说:“国内的书法奖项你想想到底是怎么样一回事,暗箱操作,互相排挤。新人出头难于蜀道。你要不是我的弟子,能轻易的从那么多的新人中杀出来才奇怪。正像现在我们的瓷器渐渐的被日本取代一样,我们的书法奖项也越来越是不被国际上认可了。长此以往,我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陈星清楚反而很,在美国的普通家庭拥有的高档瓷器中,十套有六套是日本生产的,中国的高档瓷器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小的让人心寒。至于书法的影响力,虽然现在中国书画在世界拍卖市场上一个一个的创下新高。把日本压的喘不过气来。

    但是睁开眼睛看一看,那些都是古代人的书画作品,宋徽宗赵佶,书圣王羲之,书画大家吴道子、、、、、、。基本上找不到一个现代一个扛起大旗的人。我们战胜日本,靠的是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作品。至于现在国内的书画名家在国际上的地位,说多了就是眼泪啊。

    陈星无语了,扔了邀请函说:“算了,要是用这个邀请函的话,就没有脸面在古董市场露面了,爱谁谁去。我不去。”

    丫的,请爷去还是看在我从日本获得的荣誉上,要是让我知道是哪个混蛋出了这样的注意,我就用板砖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是那么红。陈星的那个气就别说了。

    常林爽朗的大笑了两声说:“这样才是我常林的徒弟,要是你小子接了这个邀请函的话,我立刻把你小子逐出师门。”

    说着将那份邀请函一把火烧了一个干净,而陈星一点心疼的意思都没有,这个邀请涵不是凭借自己的真本事挣到的,而是别人拿自己滥竽充数才发来的,这样自己要去的话,能有什么作为啊。

    常林整个人变得轻松了不少,仿佛年轻了十岁一般。高兴地说:‘今天既然是你出师,那么我就把自己最后一项本事传授给你。你知道师傅为什么从小就让你练习写纂字甲骨文吗?”

    说道这里陈星的心中满是苦水,别人练习书法,写点小楷,临摹一下字帖也就那么回事了。但是陈星在练习三年小楷以后还要写纂字和甲骨文。当然写这些东西都是有用意的。陈星不可能忘了这样恩恩初衷:“一个成功的书法家虽然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金石大家,但是在治印方面也要有自己的见地,学习篆字和甲骨文,自然是为了金石之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了。”

    常林看到陈星一肚子元气的样子,颇为无奈地说:“小子,你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了。你知道金石大师没有一个不是纂字专家的,但是现在明白加甲骨文才是真正的金石之祖的人却不多。因为甲骨文发现到现在不过百年历史而已。”

    陈星这下总算是明白过来了,想象也是,甲骨文当然是雕刻者的老祖宗了,人家一笔一划那可是都是真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的。

    常林看到陈星若有所思的样子,接着说:“雕刻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古代雕刻者皆为制印而忙。鲜有功成名就者。而一般手工艺人虽然有可能有发展创新,却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不得名留青史,直到明代万历年间,才在吴中出了一个雕刻大师。真正的民间艺术家。这个人就是陆子刚。

    陆子刚总结历代雕刻艺人的技艺,在此创立了用昆吾刀雕刻的方法。被后来的人称为昆吾刀法。后来在明朝灭亡后,这个刀法就被我祖上收藏转眼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年了,在我的弟子中,有耐心坚持把纂字和甲骨文写到十七岁的人也就只有你一个啊,我把昆吾刀法传授给你,也算是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了。”

    昆吾刀法不单单是陆子刚一个人发明的,就像单单一个吴承恩写不出来西游记一样。昆吾刀法是历史性的一个总结,的对古代雕刻技艺最后一次系统的总结而成的一种刀法,当然,这其中陆子刚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常林又从书房的暗格中取出来一把一尺长,一寸宽的刻刀,刀身通体黝黑,刃锋利异常。夕阳穿过镂空的窗户,轻轻的洒到刀刃之上,发出一道灿烂的光芒。

    ( )

第二十三章章昆吾【收藏推荐】

    陈星目瞪口呆地说:“师傅,你老不会告诉我,这个就是昆吾刀吧。”

    刚刚讲了昆吾刀法,现在拿出来一把一尺长的盗来,分明是和历史上记载的昆吾刀一般无二。《海内十洲记.凤麟洲》:〃昔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这个要是昆吾刀的话,那可就是古董界的一个历史性的发现了。

    常林看到弟子痴迷的样子,心想我把昆吾刀法传授给这个小子,到底是福还是祸啊。看样子这个小子更多的心思是放在古董上了,到时候能不能继承我的衣钵啊。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到时候就看他的造化了。

    当下常林抚摸着刀身说:“当然不是昆吾刀了,那把刀已经失传很长时间了,搞不好连战国古墓里也许有也不定。这把刀就是当年陆子刚解玉用的昆吾刀。此昆吾非彼昆吾。你不要弄混了。”

    陆子刚之前的工匠雕刻的时自古以来一直是用解玉砂碾磨法,只有他独创了一种用“昆吾刀”雕刻法,独创的雕刻法自然要有相应的刻刀来配备了。

    常林非常惋惜地说:“陆子刚的刻刀有三把,一把解玉,就是这一把,还有一把是刻玉,比这个昆吾刀要小一号,另外一个名曰凌波,是用来雕刻细微之处的一把刻刀。著名书画家徐渭曾写过一首《咏水仙》的七言诗: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昆吾解尽终难似,愁杀苏州陆子刚。里面讲的凌波仙子其实就是陆子刚手上的凌波刀。因为陆子刚在为女子雕刻首饰的时候用的就是凌波刀。可惜的很,另外两把刀在什么地方到现在都没有找到。”

    陆子刚的三把刀不是那么好仿制的,至少现在来看仿制不出来陆子刚的三把昆吾刀来,而且现在有激光雕刻了,手工雕刻更是日渐没落。

    常林也是金石大家,治印之术也是闻名海内外的。他虽然没有想到过要去当一名雕刻师,但是看到现在古代文化越来越是没落,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讲,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

    因此陈星刚刚一出师,他就提出来把昆吾刀法传授给陈星。免得自己百年以后昆吾刀法真正的成为了绝响,到那个时候,他感觉自己真的成了罪人了。

    而陈星想的更远,昆吾刀法不但可以治印,还能雕刻,子古董行里多一份本事那就多一份话语权,等到自己练习了昆吾刀法,到时候自己对玉器珍宝一类的东西的鉴赏能力将是大大的增加。

    因此陈星拍拍胸脯说:‘师傅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希望,只要那两把刀还在的话,不管是它在什么地方,我一定想办法把它弄回来。”

    常林也没有强求,当下说:“倒是未必让你一定能够找到另外两把刀,师傅我也不求你一定要把昆吾刀法发扬光大。只要你能够不让这昆吾刀法失传就成了,至于另外两把,你也不要太急,免得过于重视外物,对你本身的修养有妨碍。一切随缘就好。”

    昆吾刀之解玉之法,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基础训练。治印嘛,当然要有好的印章才是的。自古玉石就是治印的首选材料,因此解玉就是一个金石专家的必修课程。当然可以用市场上弄到的那些石头,但是,毕竟还是自己解出来的印章用着更舒服。所以,像齐白石,郭沫若这些老一辈的金石爱好者都是喜欢自己挑选天然的石头,拿回家自己动手做印章,而不是跑到市场上去买那些现成的印章。

    尽管解玉工作和玉石翡翠市场上的那些工匠们的工作一般无二,但是常林还是认为解玉要高出市场上那些工匠的工作一点,那些工匠解玉是为了金钱,但是文人解玉却是为了艺术。

    而更多的时候,文人解玉实际上就是把天然的石头解成印章而已,更确切地说是在解石头,而不是解玉。但是文化人嘛,解石头雅称解玉

    常林现在上了年纪,因此就在一旁指点陈星动手练习。自己却懒得动手了:”解玉第一个步骤,考验你的眼力。要是没有昆吾刀的话,你面前的天青石用打磨的方法慢慢的打磨,很容易成为一个合格的印章,但是现在用昆吾刀,形成印章的过程也就是两三分钟的事情,因此要形成一个合格的印章,那么你必须要做到眼明手快,要在落刀之前找到你要落到的地方,一刀下去,分毫不差。

    你要刻制什么样的印章,印章上写多少字,这些子要占用多大的地方,你解出来多大的印章,这些事情都是必须要在你解玉之前都要准备好的。平时让你练习纂字和甲骨文就是为了让你记住篆字和甲骨文占用的地方。

    现在你明白师傅一直让你写篆字饿甲骨文的原因了吧。”

    然后常林又传授给了陈星昆吾刀下刀的技巧,解玉的时候看不是用蛮力把石头砍开就算了,而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解出来石头里面最为精华的一部分,比如面对一块翡翠原石,就要把里面的翡翠给解出来,这个就是解玉刀的功效。

    陆子刚创立的昆吾刀三十六刀,倒是在解玉之上的有二十刀,可见解玉这样的基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三十刀是一个记载在牛皮之上的三十六个纂字,这些字就是陆子刚总结了历代先辈的经验创立的昆吾刀法。

    常林专心的把制作印章用的前十刀传授给了陈星,陈星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每一刀就是篆字中的一个字。诸般妙用皆在个人的领悟了,对于昆吾刀中解玉的最后十刀,显然常林并没有多大兴趣,他是一个书法家,学习金石之学是因为书法的需要,但是学习昆吾刀法他的兴趣不大,常林看没有打算去做一个工匠。

    ( )

第二十四章艺多不压身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来,常林虽然对陆子刚非常的推崇,但是还是有点从骨子里面看不起那些工匠们,老一辈的文化人里还是存在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念头。

    不过陈星看不管那么许多,只要是有用的他就愿意学,更可狂自己的精神力比别人要高的多,以后还是有可能到玉石翡翠这一行里抢生意的,陈星可是知道一欧户玉石翡翠市场是有多么大的利润。所以学习起来陈星也是不遗余力的。

    前后二十刀了解一遍以后,陈星突然问:“师傅,这个纂字虽然我不是每一个都是认识的,但是,我可是练习了十二年这些字的,一直我都不明白,这三十六个篆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可是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都没有查出来。

    不过,我总算感觉这些纂字更是像一幅幅单独的画,就像是三十六页连环画一样。不像是真正的纂字啊。好像我练习的篆字就是这三十六个篆字为主的。”

    常林看到徒弟这样问,非常满意地说:“不错,你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找到这一点,看来你在这一方面的悟性要比为师我高的多啊。当年我小时候也是练习了十多年的这三十六个篆字的,要不我也未必发现这些篆字的秘密。这些字确实不是真正的篆字,而是陆子刚根据自己下刀的不同的方位创立的一种类似纂字的图形,要是你按照篆字去研究的话,是研究不出来昆吾刀法的,这个秘密现在已经鲜为人知了。这个是陆子刚故意留下来的,我接触到这个昆吾刀法以后,也是钻研了十年的功夫才搞明白原来上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