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兵临天下 >

第707章

兵临天下-第707章

小说: 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十几名衙役冲了进来;他们见太守受伤;顿时红了眼;一起挥刀冲上来;挡住了曹军士兵;贼曹官指着士兵们大骂:“你们竟敢杀太守;活腻了吗?”

    曹军士兵这才知道闯了大祸;吓得他们四散奔逃;有的翻墙而逃;有的从后门逃走;有两名士兵逃跑不及;被衙役抓住;这时;几名衙役扶起贾逵;给他上药包扎。

    贾逵终于缓过一口气;刀口深达半寸;使他伤势极重;剧烈的疼痛几乎使他要昏厥过去;但他强忍疼痛;对赶来的郡丞蒋欣道:“你速去找到曹洪;命他立刻停止搜查;否则我要弹劾他的通敌之罪!”

    “太守请安心养伤;我这就去找曹将军!”

    蒋欣匆匆去了;这时;贾逵再也支持不住;眼前一黑;再次晕厥过去。

    此时;曹洪就在邓府内;邓府大门已被曹军撞开;邓氏父子被曹军控制住;其余二百多口邓氏族人全部被赶到后堂;等候发落。

    而五百曹军则在邓府内翻箱倒柜;仔细搜查;每一处可藏身之地都不放过;将邓府搜得天翻地覆;曹洪端坐在大堂内;耐心等待搜查的结果。

    此时他已经得到了无数士兵趁机扰民抢劫的消息;但曹洪不为所动;他心中有数;目前南阳曹军士气低迷;若汉军大举来攻;他手下将士未必守得住宛城;若不给将士们一点好处;谁还肯替他曹洪卖命。

    而且;他通过审问管家再次得到证实;确实有四十余名身份不明之人混入城内;这些人都十分年轻;个个体格强壮;曹洪心中已认定;这四十余人一定就汉军鹰击军;他们在城内的存在;对曹洪而言就心头刺;眼中钉;不找出他们;他绝不罢休。

    这时;一名士兵陪同着郡丞蒋欣快步走进大堂;蒋欣终于找到曹洪;他急道:“子廉将军;大事不好;贾太守出事了!”

    曹洪一怔;随即问道:“贾太守出了什么事?”

    “贾太守制止一群士兵妇女;结果被士兵围攻;伤势极重。”

    曹洪心中顿时不安起来;他可以不在意平民被杀戮;但贾逵若出事;他可会吃不了兜着走;他立刻站起身道:“速带我去看望贾太守!”

    蒋欣躬身施一礼道:“贾太守正在接受医匠救治;但他有话要卑职转告将军。”

    “他什么?”

    “贾太守请将军立刻下令停止搜查;否则否则”

    “否则什么?”

    “否则贾太守就要向魏公弹劾将军通敌之罪!”

    “为什么我通敌?” 曹洪手按剑柄;杀气腾腾地注视着蒋欣问道。

    尽管蒋欣心中害怕;但他依旧鼓足勇气道:“因为将军纵兵掠民杀人;会毁掉魏公在南阳的信誉和民心;这无异于让南阳拱手让给刘瓃;所以通敌叛曹。”

    曹洪半晌才冷冷道:“若贾太守苏醒;请郡丞转告太守;已有汉军精锐潜入城内;若不搜出他们;宛城必毁在他们手上;为了大局;我不得不行此下策;搜查绝不会停止;请他见谅!”

    完;曹洪又回头令道:“去查找伤贾太守的士兵;查到后立即斩首示众;不准士兵再行杀戮之事;违令者斩!”

    这时;一名军官奔来低声禀报:“府内已搜过;确实无可疑之人;另外有下人招供;邓家还有一栋别宅;我们要抓之人极可能就藏匿在那里。”

    曹洪转身便向外走去;大声令道:“将邓氏父子收监;日后处置;所有士兵随我去别宅搜查!”

    蒋欣无奈地望着曹洪走远;曹洪只提不准杀戮;却不不准抢掠财物;明显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蒋欣只得叹一口气;又匆匆赶回郡衙。

    邓氏别宅也位于北城;距离主宅不到一里;占地约亩;原一名商人的府宅;商人离开南阳后;便将这座府宅卖给了邓家;邓家便用它来做客房;不过这段时间南阳形势紧张;邓家也没有什么客人;别宅也就空关着。

    此时;一队士兵刚刚搜查到这里;牌匾上写着的‘邓氏别府’四个字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为首什长正在敲门叫喊:“里面人速速开门;我们只奉命行事!”

    叫喊了半晌;也没有人理会;什长有些恼怒了;对其余士兵下令道:“给我砸门!”

    就在这时;夜色中一条火龙迅速赶来;千余名手执火把的士兵;他们很快将这座房宅包围起来;剑拔弩张;严阵以待。

    曹洪在火光现;高声问道:“有什么情况!”

    什长吓得连忙跪下禀报;“卑职带领弟兄们刚到这里;敲门却没有人答应;正准备砸门。”

    “一群蠢货!”

    曹洪骂了一声;当即下令道:“撞开大门冲进去;无论遇到什么人;格杀勿论!”

    ‘轰d!’连续几声巨响;大门被巨木撞开了;数百名曹军士兵挥刀杀了进去;很快;曹军士兵便搜完了府宅;却一无所获;汉军士兵并没有藏在这里;令曹洪大失所望;他也糊涂了;汉军士兵到底藏到哪里去了?

    城南也有一座占地近百亩的大宅;这里便南阳三大望族黄氏家族的主宅;黄氏家族分为两支;一支南阳黄氏;一支江夏黄氏;江夏黄氏也就黄祖一脉;由于黄祖的强势;黄家甚至成为荆州四大世家之一。

    但随着黄祖被江东军所灭;黄家也渐渐势落;从昔日的荆州四大家族降为南阳郡的第三世家;排名还在张家之后。

    黄家家主便黄承彦;当年黄承彦为避战乱;将家族暂时迁去隆中;由此有了诸葛亮这个女婿;不过随着荆州大变;黄承彦并没有跟随女儿女婿去交州;而迁回了南阳。

    几次折腾使黄家渐渐衰落;再加上诸葛亮也无法帮助黄家;现在的黄家只靠着昔日的地位以及汉军第一将黄忠的关照;才勉强保住南阳第三望族的地位。

    这几年黄承彦颇为低调;很少出门;连同黄家也与世无争;整个家族全靠十几顷良田的租赋生活;不过今天晚上的全城搜查也波及到了黄府;好在黄家仍有一定势力;领队搜查的屯长才不敢太过分;只搜查了黄府外宅;屯长在接受黄家的一羞赂后;便放弃了搜查内宅;收兵离开了黄府。

    黄承彦手执灯笼;在次子黄豫的扶持下;缓缓向后院走去;黄承彦有两子一女;女儿黄月英嫁给了诸葛亮;长子黄晋在刘备手下为官;出任郁林郡太守;而次子黄豫则留在身边;负责照顾黄承彦的起居。

    “父亲这边走;慢一点!”

    黄承彦的身体不好;走路十分缓慢;他对儿子苦笑道:“我自诩清高;可最后还得效仿俗人;用钱财贿赂来打发曹军;真莫大的讽刺。”

    “孩儿倒以为父亲做得很对;听曹洪下令搜查全城;实际上就纵兵掳掠;整个宛城被曹军糟蹋得乌烟瘴气;丢点财还小事;很多人家妻女被辱;父母被杀;相比之下;黄家已经很幸运了。”

    黄承彦冷笑一声:“曹洪很明显想借此振奋军心;虽然军心振奋了;但曹操在南阳的名声也被他毁掉了;这种人只图眼前之利;不顾长远;注定他守不住南阳;南阳郡最终还归汉国;都他最不服张辽;依我看;他比起张辽还差得远啊!”

    黄豫迟疑一下;小声问道:“父亲这样帮助汉国;想放弃刘备吗?”

    黄承彦摇摇头;叹息道:“我也不知为了什么?但我确实不看好刘备;他们远在交州;人民鲜寡;土地贫瘠;就算有孔明这样的大才也无力回天;想让交州强盛起来;至少也要几代人的努力;刘瓃哪里会给他们时间;难啊!”

    黄豫也沉默了;如果这样;大哥跟随刘备近十年的奋斗;岂不都白费了吗?

    父子二人走进位于后院的仓库;黄豫刚打开仓库门;一把雪亮的战刀刷地顶住了他的咽喉;吓得黄承彦连忙道:“任将军;我们!”

    战刀撤了;父子二人被拉进仓库;大门随即关上;一团灯光燃起;立刻照亮了仓库内室;只见在一只只铁架后面躲藏着数十名黑衣人;正任平和他的四十余名手下。

    虽然邓义将他们安置在邓氏别宅;但任平却没有在别宅久呆;他十分精明谨慎;在邓氏庄园时;他们已经被很多人看见;任平知道;他们再留在邓家显然就不再安全了。

    他在黄昏时分;让众人分头离开了邓氏别府;来南城找黄家寻求帮助;之所以选择黄家;一方面因为黄忠在军中威望极高的缘故;选择他的家族避难;任平本能地认为不会有错;

    其次黄家主要和交州有关联;曹军一般也不会怀疑到黄家;很庆幸任平没有判断错;黄承彦接受了他们的求助;将他们藏匿在后院的仓库内。

    仓库内还有一座很隐蔽的地窖;就算曹军搜查到仓库;他们也可以躲入地窖;不过任平此时已经知道搜查黄府的曹军撤离了;他们也就不用再躲入地窖。

    任平上前深施一礼;“黄公给我们的庇护;我们感激不尽。”

    黄承彦笑着摆了摆手;“将军不必客气;我有两个问题;就不知当问不当问?”

    “黄公尽管问;若能回答;我一定如实告之。”

    黄承彦这才问道:“我想知道;汉军会何时进攻南阳郡?”

    任平沉默了片刻;缓缓道:“就现在进攻;汉军已经兵分三路;进攻南阳郡了。”

    黄承彦点点头;“我还想知道;这次汉军的主帅哪位将军?”

    任平笑着摇摇头;“不哪位将军;而汉王殿下亲自率军。”

    黄氏父子对望一眼;两人都有点呆住了。

第二卷江夏 第923章 骑兵伏击

    叶县位于宛城东北;两地相距约一百八十里;由于叶县号称‘宛之喉;许之腹’;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担负着拱卫许昌的重任;曹操也由此在这里部署了一万重兵。

    叶县主将为曹洪的副将李典;就在两个时辰前;李典接到了曹洪的紧急飞鸽传信;长安汉军大举来袭;命他立刻赶赴宛城集结。

    这个消息令李典着实感到吃惊;他曹洪的副将;援兵宛城义不容辞;但他又有点为难;他不可能放弃叶县;使许昌大门洞开;一番考虑后;李典决定留部将赵迪率五千军队坚守叶县;他则亲率五千军队赶赴宛城集结。

    时间已渐渐到了三更时分;五千曹军在官道上列队疾速行军;李典骑马行驶在队伍的前方;他和汉军交战多年;对汉军的作战方式已经比较了解;汉军尤其善于出奇兵;伏击、偷城;以最小的代价获取胜利。

    这刘瓃的天下理念;尽可能地在战争中保存青壮人口;虽然李典本人对这种理念也颇为赞成;但敌对双方你死我活的关系;作为曹将;最大限度杀伤敌军;也就成了李典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典非常小心谨慎;不断派出斥候在前方探路;从叶县到宛城这段官道上;已经发生过几次伏击战;包括虎豹骑兵惨遭伏击的那一次;至今令李典记忆深刻。

    尽管曹洪发出的紧急命令;但队伍走出三十余里后;李典还下令全军放慢行军速度;这一带南阳盆地的边缘;丘陵起伏;森林茂密;两边山谷众多;极容易遭遇伏击;只有再走出二十余里;进入平原地带;才可以加快速度。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疾奔而至;老远喊道:“军队缓行!”

    李典心中顿觉不妙;立刻喝令:“停止行军!”

    斥候奔至;在马上抱拳禀报:“启禀将军;前方五里外发现了异常;树林内有大量伏兵。”

    李典心中一沉;果然遇到了伏兵;他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又问道:“有多少伏兵;什么军种?”

    “具体数量不知;前去探查的十几名兄弟只逃回一人;身披三箭;已重伤不治;他临死前弓弩军。”

    李典左右打量一下地形;他们正好进入一条宽阔的谷道不久;谷道宽约半里;长七八里;两边山势倾斜陡峭;长满了茂密的灌木丛;这种地形不利于伏击;不过却有利于骑兵冲击。(最稳定)

    李典知道汉军攻下关陇后;骑兵力量大增;由原来骑兵疏寡的南方军队;渐渐演变为骑兵、步兵皆强大的北方军队;如果汉军骑兵突击;他的麻烦就大了。

    但骑兵只猜测;而前方的伏兵已事实;李典当即下令道:“传令全军;立刻向后军汇拢。”

    这应付伏击的有效策略;由于行军时队伍拉得较长;一旦遇到伏击便会被截成数段;从而形成各自为阵的不利局面;最终逃不过被全歼的命运。

    所以若事先发现有伏兵;最好的应对策略就迅速集结;将拉长的队伍重新列队成阵;就算伏兵杀出;也丝毫不惧。

    李典一心要脱离这条谷道;便下令向后集结;他话音刚落;前方忽然传来了轰隆隆的战鼓声;紧接着喊杀声震天;这伏兵发现他们已被敌军察觉;反客为主;杀出了密林。

    李典大喊道:“迅速后撤集结!”

    不用他下令;数千曹军士兵纷纷调头疾奔;向山谷外奔去;在嘈杂和混乱之中;李典忽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仿佛鼓点般密集;被伏兵的鼓声和喊杀声掩盖住了。

    李典凝神细听;脸色渐渐紧张起来;他忽然大喊一声;“不好!”

    他已听出这种奇怪声音奔驰的马蹄声;或许马蹄被厚布包住;奔跑声十分低微;但数量众多;奔近后还能听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