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兵临天下 >

第523章

兵临天下-第523章

小说: 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连数天,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包括民间也褒贬倍至,有人额首相庆,举杯欢庆大汉复兴有望,也有人不以为然,怒斥刘璟居心叵测,有不臣之心,但曹操却十分安静,几天都没有听到他的声音,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态度。

    皇宫南面的东市是邺都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东市里有上千家店铺,经营各种货物,而在东市大门两边则密集地分布着二十几家酒馆,每天人潮如织,生意兴隆。

    这天中午,几名随从护卫着一名白须老者走进了一家叫做万顺兴的酒馆,这座酒馆有三层楼高,在邺都名气很大,生意也极为兴隆,每天从早到晚都坐满了客人。

    这名老者身着布袍,头戴平巾,身材中等,看起来颇有气质,但如果细看,就会发现他胡须白的不自然,眉眼和鼻子都经过巧妙化妆,显然是易容而来,此人正是几天来保持着沉默的曹操,他今天心情烦闷,便微服出行,出来市井闵间透透气。

    早有酒保见他们气度不凡,连忙上前陪笑道:“几位贵客,二楼正好有一只空桌,请随我上二楼。”

    曹操点了点头,“那就上二楼吧!”

    酒保领他们上了二楼,在一处靠窗处找到空位坐了下来,曹操对许褚道:“你们也坐下吧!”

    许褚点点头,给几名侍卫使个眼色,几人在另一边坐下,又要了一些酒菜,许褚给曹操倒了一杯酒,陪笑道:“难得使君出来走走,就不要想朝廷之事了,使君放宽心,身体就会好起来。”

    曹操在去年冬天曹纯阵亡后,便大病一场,留下了病根,一直身体不好,这次汉军水淹冀城,攻占陇西,震动朝廷,许褚也很担心丞相会承受不住这个打击,不料丞相却很平静,并没有勃然大怒,也没有沮丧失落,而是异常安静,一连两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天也不见出来。

    这让许褚更加担心了,他很了解曹操,这是曹操在内心深处遭遇沉重打击的表现,只有当年在宛城之战时,长子曹昂不幸阵亡,曹操才有这样把自己关在帐内一天的情况,许褚也不知该怎么安慰主公,便特地劝他出来走走。

    曹操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这时,隔壁座位上传来一阵吵嚷,有一人高声道:“我们可以打赌,刘璟半个月之内必会攻打关中,我若输了,愿赔一万钱。”

    另一个声音道:“我不跟你打赌,但我认为刚拿下陇西,当然要稳定一下局面,安抚民众,不可能这么快就攻打关中,至少要一个月以后。”

    “你知道什么?兵法曰,兵贵神速,刘璟又占领了南阳,他可以从西面和南面同时向关中发动进攻,趁虎豹骑兵未到关中之前,一举攻下关中,这是上策。”

    曹操眉头微微一皱,这是何人?倒有几分见识,许褚低声道:“我见过此人,好像是杨彪族弟杨宪。”

    ‘杨宪?’曹操想了想,他对此人没有印象,又问许褚,“他认识你吗?”

    许褚摇摇头,“他不认识我,我之所以记得他,是因为他的头发很有特色,让人难忘。”

    曹操斜眼望去,只见此人长了一头红发,就像王莽时代的赤眉军一样,眼睛也是碧眼,确实令人难忘,看来此人的母亲是白狄。

    这时,酒桌上鸦雀无声,没有人敢和他打赌,杨宪又得意洋洋道:“我说得没错,如果刘璟不采用这个策略,那他就是真的傻了。”

    曹操却冷冷道:“我来和你打这个赌吧!”

    杨宪一回头,见到了隔壁一桌的曹操,但他确实不认识曹操,脸上有些不高兴,拱了拱手,满脸傲慢道:“愿听这位先生的高见!”

第二卷江夏 第680章 土产深意

    这时,酒馆掌柜的脸色刷地变得惨白,他没有认出曹操,却认出了许褚,许褚那高大魁梧的身材,那双豹子般的眼睛令他记忆深刻,而许褚挎刀站在这名老者身后,那这名老者是谁,这就已经不言而喻。

    酒馆掌柜的腿一阵发软,差点跪下,却被曹操的一名侍卫扶住了,低声道:“丞相不希望被人认出,不要大惊小怪。”

    “是!是!”掌柜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慌慌张张退下去了。

    这时曹操笑眯眯道:“我赌刘璟至少两个月内不会进攻关中,这位老弟愿不愿和我打一个赌。”

    说完,曹操命随从取出一斤黄金,放在桌上,又道:“这一斤金子就相当于一万钱,我们不妨请酒馆掌柜做个居中,看看是谁最后赌赢。”

    杨宪脸色有些难看,倒不是他舍不得这一万钱,弘农杨氏是天下名望世家,还不至于拿不出一万钱,只是他怕丢脸,赌输后削了家族的面子。

    他沉默片刻,又问道:“我刚才说刘璟半个月内进攻关中,也说出了自己理由,你呢?你有什么理由说他两个月后才会进攻关中?”

    “理由很简单,不把陇西的氐人和羌人问题解决好,他怎么可能进攻关中?”

    杨宪顿时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他没有考虑到氐人和羌人的问题,这时,周围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有人揶揄地笑道:“杨使君,把钱拿出来吧!如果钱不够,我借给你。”

    杨宪脸一阵红一阵白,进退维谷,曹操又淡淡笑道:“杨彪也算是才学高绝之士,怎么会有这样的族第?”

    他摇摇头,好容易才有的一点玩笑之心,也被杨宪这种自以为是之人搅坏了,心中顿感索然无味,便转身离开了酒馆,二楼还在吵吵嚷嚷,众人围着杨宪议论纷纷,那位老者明明占了上风,却转身走了,着实让酒客们不解。

    这时,酒馆掌柜匆匆走来,向杨宪施礼道:“杨公,你恐怕惹事上身了,那位老者你知道他是谁吗?”

    众人都围了上来,纷纷好奇地问:“掌柜,那人是谁?”

    杨宪也有点不安地望着掌柜,酒馆掌柜叹口气道:“你们都没有认出来吗?他就是曹丞相啊!”

    酒馆里顿时一片哗然,众人都惊呆了,竟然是曹操,片刻,众人吓得纷纷走散,不少人心中害怕,也不顾喝酒了,丢下钱便迅速离开了酒馆,杨宪无力坐下,端着酒杯发呆,他自言自语道:“我并没有说什么过急之言,他要拿我怎样?”

    虽然这样安慰自己,但手却在发抖,很快他也坐不下去了,结了帐便匆匆离开就酒馆,去找他的族兄杨彪寻找援助

    曹操虽然独断专行,却不至于派兵去抓捕酒馆中人,他虽然心中对酒馆中人追捧刘璟不满,但也不会表露出来,让人看轻了他,他会用别的手段来追究杨宪的胡言乱语,

    曹操心中着实郁郁不乐,今天在酒馆里,无论是杨宪还是其他酒客,并没有对刘璟攻占陇西而谴责、愤恨,反倒是兴致勃勃推断他几时进攻关中。

    也由此可以看出,邺都的民众已经开始接受刘璟,而不再视他为敌,这是一件很让人忌讳之事,民意是政权合法的基础,一旦民意认可了刘璟,也就没有了同仇敌忾之心,将来刘璟一旦攻破邺都,那他的权力基础就会迅速分崩离析。

    曹操心里很清楚,天下人还是对汉朝抱以希望,从前是对刘协抱以希望,但现在越来越多人对刘协失望了,这种希望又寄托到刘璟身上,包括荀彧、杨彪、袁涣这些对汉忠心的旧臣,最近杨彪和一些世家大族往来颇多,令曹操心中不满,今天又发生杨宪之事,使曹操感觉有必要警告一下杨彪了。

    曹操回到铜雀台,立刻命人把杨修找来,杨修现任曹操主簿,他才思敏捷,善于洞察曹操心思,总是能将曹操吩咐之事按照他的心意办得妥妥帖帖,一直深得曹操器重,而且杨修和曹植关系极好,是曹植问鼎世子之位最有力的支持者,可以说是曹植的军师。

    杨修匆匆来到铜雀台,在内堂跪下行礼道:“微臣参见丞相!”

    曹操微微一笑,“把杨主簿请来,我是想问一问令尊的情况,最近他身体可好,有什么需要?”

    杨修连忙恭恭敬敬道:“多谢丞相关心,家父身体尚好,家中物资充裕,暂时没有什么需要。”

    “呵呵!那倒不一定,前几日高句丽派使者来觐见,送来不少土特产,其中人参和香猪不错,等会儿我命人送一点给你父亲。”

    “多谢丞相厚爱。”

    曹操点点头,“其他也没有什么事,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你去关中辅佐植儿,当然,看你自己的意愿。”

    杨修琢磨不透曹操的心思,只得躬身道:“谨遵丞相之命,微臣愿意去关中。”

    “去吧!看看你父亲,转达我对他的问候。”

    杨修行一礼,慢慢退下去了,曹操这才冷笑一声,他相信杨彪会明白自己的警告

    杨彪官任当朝太尉,堪称群臣之首,资历极老,同时也是弘农杨氏的家主,弘农杨氏也是天下著名家族之一,和汝南袁氏、博陵崔氏、颍川荀氏、谯郡曹氏、北平卢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天下七望。

    正是家族和官场地位的崇高,杨彪被称为朝廷第一元老,杨彪年过七旬,他直到三十余岁时才得一子,取名杨修,令他钟爱无比,悉心培养,杨修也没有令他失望,从小便是神通,长大后才华横溢,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

    杨彪是汉朝的忠心拥戴者,但他和荀彧的刚直又有不同,他比较变通,善于保护自己,因此无论是董卓当政,还是崔、郭之乱,还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杨彪都能平安渡地过一次又一次大劫。

    但他内心始终是心向汉朝,所以曹操封魏国后几次请他出任魏国重臣,都被他婉言谢绝,但他又让儿子杨修为曹操帐中幕僚,也是他变通的一面,算是承认了曹操的正统地位。

    但那时还没有刘璟这个搅局者,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威望正如日中天,而杨彪又遇事身陷狱中,才不得不让儿子杨修求仕于曹,解除自身的囹圄。

    现在刘璟咄咄逼人,占据荆、益两州,同时又夺取了陇西和南阳,势力开始向北扩张,而曹军屡战屡败,声望大跌,军心士气低迷,杨彪作为汉朝的拥护者,自然有所想法了。

    客堂内,杨彪正半倚在坐榻上听族弟杨宪讲述中午的遭遇,杨宪依然心有余悸,“我做梦也想不到那老者会是曹操,曹操我也见过,但真的完全不同,我很担心说的那番话会惹来祸端,我个人遭遇祸事也就算了,我就担心牵连家族。”

    杨彪半晌才缓缓道:“你也是五十余岁的人了,怎么还象个愣头青一样到处乱说话,难道不知祸从口出这话吗?”

    杨宪满脸羞愧,“弟知错了,再也不敢在外胡言乱语。”

    杨彪知道这个族弟从来都喜欢在外胡言乱语,要让他认错从此不乱说话,谈何容易,如果让他遭遇一次挫折倒也不错,但杨彪见他心中畏惧,又于心不忍,便安慰他道:“你也不用太担心了,曹操既然是微服出行,他就不会想让人认出他,你那番话就算他心中不舒服,他也不会拿你下狱,最多找个机会警告一下我,你就不用担心了。”

    家主的安慰让杨宪一颗心稍稍放下,惊惧之心消散,他思虑又开始活跃起来,连忙道:“说实话,这次刘璟攻取陇西,影响极为深远,如果他再攻占关中,那么汉朝复兴之势就成了,兄长难道没有考虑过让弘农杨氏子弟去荆州为官吗?”

    杨彪笑了笑,没有说话,杨宪心中兴奋未消,又接着道:“我听说很多大世家都开始在荆州、益州布局,象崔家、荀家的子弟还成了刘璟手下的重要骨干,还有刘璟的多相制已形成,我们杨家已经晚了,兄长若不早点布局,一旦刘璟将来夺取天下,杨家的地位堪忧啊!”

    杨彪摆了摆手,“你想得太多了,打天下者未必能坐天下,对杨家而言,重要的不是在刘璟面前表现什么,而是对家族人才的培养,只要家族人才辈出,我们杨家就能昌盛兴旺,就算五百年后也一样能出相入将,你的问题就是太性急,恨不得一夜之间就变天,汉朝中兴哪有那么容易,曹操在北方根基极深,刘璟攻占了陇西就能动摇它?将来鹿死谁手还为未可知,所以要耐心等候,耐心观察,你以后不要乱说话了,在这个关键时刻,沉默才是正道。”

    “弟明白了,不会再乱说话。”

    就在这时,堂下传来儿子杨修的声音,“父亲,孩儿可以进来吗?”

    杨彪微微一怔,今天儿子怎么回来得有点早?他便点点头,“入堂吧!”

    杨修快步走上内堂,走到父亲面前跪下行礼,“孩儿参见父亲!”

    “吾儿今天怎么回来得如此早?”

    “回禀父亲,今天下午曹丞相召见孩儿,结束后,孩儿就直接回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