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文豪 >

第621章

大文豪-第621章

小说: 大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凯之脸色缓和下来许多,语气也是温和了不少。

    “圣公果然是至圣先师之后,是非分明,朕心甚慰,朕欲至济北,召各国以及大陈皇子钱盛会盟,不知圣公可肯同去吗?”

    “吾……”衍圣公一点儿也不想去,他哪怕是一秒钟,都不愿和陈凯之打交道,在他的记忆里这陈凯之就是魔鬼,他一点都不想和陈凯之待一起。

    可陈凯之‘盛情相邀’,这陈凯之给他的恐怖印象,实是太深,不过,他还是想要拒绝,于是心里想着理由。

    可这时候,殿外有人道:“陛下既相邀,圣公自当赴会。”

    众人一时错愕。

    是什么人,竟敢帮衍圣公先下许诺,于是众人看去,却是学候张忠。

    陈凯之抬眸,看了殿门的张忠一眼,笑了笑,接着看向衍圣公。

    衍圣公心里很气恼,可这个时候也无可奈何,只得点头:“张学候深知吾意,吾定当前往。”

    “择日不如撞日吧,正好朕今日还要启程,不妨同去,有圣公相陪,朕这一路,倒也免去了寂寞,朕与圣公也算是旧识了,是不是。而且,朕还听说,近来,有诸子余孽活动频繁,圣公与朕前往,也免去了贼子侵扰。还有……”

    陈凯之这一次,似乎是早有准备,他扫视了四周,淡淡道:“这曲阜,护卫太少了,朕会调一支军马至曲阜,保护着读书人的圣地,一切钱粮,俱都由大陈朝廷应付,圣公勿忧。”

    此言一出,顿时哗然。

    结合陈凯之方才的态度,现在突然又要调一支军马进入曲阜,这态度……已是不言自明了。

    这大陈皇帝,竟是转眼之间,想要打破这曲阜的平衡,一旦如此,就等于是大陈想要彻底的控制曲阜,进而控制整个衍圣公府,野心昭然若揭啊。

    那文正公不禁皱眉,忍不住又进殿,正色道:“陛下,此前各国早有约定,衍圣公府的护卫,由各国各自抽调护卫若干,负责曲阜安全,陛下若是调兵擅入曲阜,这有违当年的约定,何况,陛下如此,势必造成各国之间对大陈的……”

    陈凯之面色一下子不善起来,冷冷的开口说道:“你竟敢这样的口气对朕说话。朕如此做,也是好意,从今日起,天下就已要大乱了,你还以为,这是当初吗?何况,你口口声声,说什么约定,既有约定,当初衍圣公府还有约定,说是各国若有不臣之臣,衍圣公府当声讨,那么,朕来问你,大陈的太皇太后,勾结诸子余孽,祸乱朝纲时,衍圣公府在哪里?那大凉国师,分明就是妖僧,蒙蔽大凉天子,执掌大凉国政二十年,诛杀皇族子弟,残害百姓时,衍圣公府,为何不声讨?朕知衍圣公府如此碌碌无为,乃是因为,衍圣公府并不敢得罪各国,生怕因此,而树敌。可若是不声讨,那么,又如何维护礼法,朕如此做,也是为了防止礼崩乐坏下去,从此之后,衍圣公府的背后,就是朕,就是大陈朝廷,是百万大陈带甲之士,有朕保护,衍圣公府便可以更加有力的维护纲纪礼法,不使天下陷入礼崩乐坏的境地了。”

    声声质问令文正公无法回答,陈凯之见他回答不出来,继续说道。

    “至于卿口口声声,说什么各国,各国若有什么意见,可以来寻朕,若使他们以礼待大陈,大陈自与他们永结秦晋之好,可倘使他们也如卿家这般,无故顶撞,朕亦不惜刀兵相见,好了,就如此吧,圣公,时候不早,随朕出发。”

    那文正公,包括了殿门口诸多学官,有人诧异,有人心里翻江倒海,几乎每一个人都意识到,天变了。

    原先平衡的格局,现在彻底的崩塌,而这平衡的局面一旦开始失衡,那么第一个坍塌的,竟是衍圣公府。

    大陈皇帝此举,这是分明有挟圣公之意。

    若是从前,各国肯定发难。

    而今日,大陈天子如此不客气的宣称不惜刀兵相见,这就意味着,大陈可以为了派兵入驻曲阜,而不惜发动战争。

    结合现在陈凯之有意干涉大凉国政的问题,再结合更早之前,陈凯之以数千精兵,直接平定了关中,十万关中军,如被摧枯拉朽一般,不过短短一月功夫,便如案板上的鱼肉。

    这位大陈天子,显然对于现在的天下格局,已经十分不满,而且,已经打算彻底的打破现有的格局。

    他召集各国至济北会盟,表面上,是为了大凉的事务,可现在细细思来,只怕……更像是想要奠定一个规则,或是建立一种新的关系。

    学公们一个个骇然的相互对视,唯有那张忠,却颇有几分小人得志的意思。

    他能继续留在衍圣公府,靠的就是陈凯之这个后台,对他而言,若是陈军进入曲阜,对自己未必没有好处,反正自己是死心塌地的,将来陛下肯定有用得上自己的地方。

    衍圣公低垂着头,战战兢兢,他哪里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顿时双眼通红,想要据理力争,效仿文正公一般,恶狠狠的驳斥陈凯之,可他抬眸之间,却见陈凯之面上不容置疑之色,他的腰间,那炳学剑,还稳稳当当的悬挂在腰上,剑锋虽是敛藏,却依旧给衍圣公一股深深的寒意。

    他不禁又想到了洛阳的那段耻辱,这陈凯之可不是人,他是吃人的魔鬼,若是自己反驳,一定不会有好日子过。

    终于,他那骨头又软了下来,只是脑子里混沌的在想,指望着各国能够主持公道,只是在心里祈祷着自己可以早点脱离陈凯之的掌控了。

第九百零五章:九死一生

    此番途径曲阜,不过是小插曲罢了,等出了曲阜的地界,在这官道上,便已有本地的官吏在此迎候了。

    虽是一切从简,而且沿途陈凯之也尽力的没有公开身份,所以这一路,虽也有官员迎接这批观察团的人员,可陈凯之到了曲阜的消息,还是不可避免的传了出去。

    这消息顿时炸开了一般,陈凯之远远眺望,便见一人带着许多的佐官和差役,乌压压的。

    等飞马走近了,便看清了对方,陈凯之一笑,伫立在那的,乃是济州知府邓健,也即是自己的师兄。

    邓健显得比从前稳重一些,尤其是颌下,多了一缕胡须,少了几分猥琐,面上也不似从前那般带有几分营养不良了,多了饱满,更有几分老成,看着不在那么年少气盛了。

    陈凯之在心里感叹一番,这岁月还真是不饶人了呀,默默的感喟了一番,他便驻马,翻身下马去。

    那些差役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大抵是无法想象,眼前这个骑马之人,便是当今大陈天子的,可邓健却认得,快步上前,便行了大礼。

    “臣济州知府邓健,见过陛下。”

    后头的佐官和差役们才都骇然,一个个面面相觑,随即纷纷拜倒。

    陈凯之走至邓健面前,拉起邓健,拍着他的双手,笑道:“师兄就不要多礼了,朕听说你在济州为官一任,颇有政绩,原本,朝中有不少人,都举荐你,说你政绩卓著,要调你去京中升任显贵之职,朕却一直压着,便是想有朝一日,亲自来问问你。”

    邓健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倒不是陈凯之客套,而是实际上,自陈凯之登基之后,朝中的呼声就极高,一下子,这邓知府炙手可热起来,户部夸他今年在济州缴的粮多,礼部说济州知府修学庙,人人称颂。

    这邓健,一下子成了好官,甚至是,整个大陈地方官的楷模,各种荣誉,如雪花一般飘来,可陈凯之心里很明白,自己这师兄,绝不是什么天纵之才,也算不得什么能力爆表之人,说穿了,不过是一个还不错的地方官罢了,这一点,锦衣卫和明镜司都有密奏。

    邓健已是起身,听得夸奖,面上也掠过了几分自得,人嘛,被人夸得多了,自然而然,也就自我感觉良好起来。此刻他虽然没表现的太过明显,可那眼角眉梢洋溢着笑意,已经出卖了,可见他现在内心很是得意的。

    陈凯之自然也是发现了,不禁淡淡一笑,旋即便道:“可朕知道,这些俱都是百官们看在你是朕师兄的面上而已,他们夸你,捧你,说你是青天老爷,说你是治世能臣,可实际上,这不过是溜须拍马。”

    邓健顿时脸拉下来,本来对陈凯之这天子还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儿敬畏,可现在却忍不住道:“其实臣……也没有那么不堪,臣在济州修河、教化也是……”

    陈凯之笑了笑:“只能算是勉强过的去罢了。”可见师兄一副泄气的模样,陈凯之又笑了:“你资质在进士之中,只算是平庸,不过朕也知道,你在地方上倒也还算是事必躬亲,这也堪称是勤能补拙了,好啦,边走边说。”

    陈凯之快行了几步:“所以朕也一直在想,朕这个师兄,该如何安排来好呢?”

    陈凯之见邓健没跟上,不禁回头看着他,笑着说道。

    “朕倒是要专程来找师兄,师兄这济州知府之职,让济州同知暂代吧,有一件大事交你办。”

    邓健痴痴的站了一会,陈凯之见他似乎还没反应过来,不禁摇头,脚下的步子迈了出去,有开始行动了起来,他似乎不愿意身后的人听到师兄弟的谈话。

    而邓健呆了一会,自然是反应过来了,他岂会不明白这师弟的性子,忙是小跑着追上来。

    陈凯之这才认真的审视着邓健,一字一句的顿道:“师兄,朕有大事交给你办!”

    邓健闻言精神一震,他似乎一直都在等着今日,兴冲冲的道:“请陛下吩咐,臣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陈凯之笑吟吟的道:“还真是赴汤蹈火,你是朕的师兄,朕自然不会亏待你,可若是让你未立寸功,便跻身朝堂,实是不妥,朕倒不怕被人说闲话,朕倒是怕别人,将你看轻了。所以,接下来,可能会有一个九死一生的差事,朕思来想去,只有让你来协助了。”

    邓健一呆,喃喃的开口回味着陈凯之的话:“九死一生……”

    陈凯之见邓健一副痴呆的样子,沉吟了片刻,便笑吟吟的道:“方吾才,你可知道吗?”

    邓健不由一惊,眉头深深一皱,不解的问道:“他不是封为了侯爵,曾是太皇太后的心腹吗?”

    陈凯之摇了摇头,便笑道:“可随即,他又倒戈了,不过细细说来,其实他也不是倒戈,因为他本身,就是朕的人,说起来,他还是你我的师叔。”

    邓健身躯一震,错愕的看着陈凯之,很是困惑的问道:“他到底是谁的人?”

    陈凯之笑道:“此事,所知的人不多,朕今日告诉你,是因为,朕和师叔,有一个计划。这方师叔,虽是最后倒打了太皇太后一耙,可现在天下人依旧还认为,他和太皇太后勾结,是太皇太后心腹,最后切割太皇太后,不过是为了自保而已,而朕,却打算趁此机会,革了他的爵位。”

    邓健不由骇然的样子:“他是师叔啊,就算他不是东西……”

    “且听朕说。”陈凯之微微一笑,打断了邓健的话,旋即便咽了一口吐沫,才细细给他道来:“朕革了他的爵位,是做给人看的,只有如此,才会让人认为,方师叔因为牵涉到了太皇太后党羽的缘故,而失去了一切。师兄,你想想看,这个时候,方师叔会怎么样呢?”

    邓健沉吟起来,下一刻便淡淡说道:“自然是心里恐惧,先是被革了爵位,接下来,陛下还会不会继续痛下杀手,在外人看来,方师叔定会想尽办法远遁他乡,离洛阳越远越好。”

    陈凯之笑了,朝邓健重重点头:“不错,一个因为牵连到了太皇太后的人,朕虽没有痛下杀手,只是因为,现在还需安抚人心,所以天下人都会认为,迟早有一日,方师叔必死无疑,这时候,他若是逃之夭夭,也就不奇怪了。”

    “可是,陛下为何要这样做呢?”邓健还是不明白。

    他本就迟钝,陈凯之也不怪他,而是眯着眼,耐心跟他解释起来:“因为朕和方师叔,已经秘密的决心办一件大事,要揪出太皇太后背后之人,将他们一网打尽,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可朕对这些乱党,却是一无所知,而方师叔,听闻那些乱党私藏了积攒了数百年的巨大宝藏,因此也极有兴趣,唯有他这样的身份,方能有机会,混入这些乱党之中。”

    “混……混入乱党……”邓健更加骇然,一双眼眸睁得犹如铜铃一般大,嘴角微微哆嗦起来。

    他觉得太匪夷所思了,这师叔疯了吗,有好日子不过,非要九死一生,每日躺着吃鸡该有多好,一把老骨头,折腾个什么?

    陈凯之却是板着脸,朝他一字一句的顿道:“你需要这样看朕,这可不是朕非要师叔去冒险,实是师叔……主动请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