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文豪 >

第563章

大文豪-第563章

小说: 大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都不傻。

    所以,此番陈凯之要和群儒辩论,这正中太皇太后的下怀。

    想想看,一旦到了宫中辩论,招何人入宫,可是太皇太后说了算,到时请数十个大儒和学候、学子来,一阵抨击,陈凯之纵有十张嘴,又有什么用呢?

    何况,等到衍圣公的学旨下来,就是彻底清算的时候了,陈凯之能辅政,是因为他的文章入了天榜,可一旦这文章‘离经叛道’,那么这圣贤,就成了声名狼藉的‘诸子余孽’,到时,还不是想如何拿捏就如何拿捏。

    衍圣公府那儿,杨石的消息是可靠的,他既敢拍胸脯保证,而且衍圣公已经答应决不轻饶陈凯之,那么事情便已板上钉钉。自己花费四十万两纹银出去,也算是物超所值。

    何况,明镜司那儿,确实打探出一点有意思的东西,陈凯之这家伙,竟还曾对衍圣公动过手,当初衍圣公还是怀义公子的时候,这家伙竟给了衍圣公几个耳光,这是找死……

    现在怀义公子已经承袭了公位,自然是不会放过陈凯之的,肯定会找他好好的算算这笔账的。

    太皇太后面色淡淡的看了众人一眼,旋即便继续开口说道:“哀家到时自会请一些卓有声望的大儒入宫,陈凯之……”太皇太后笑吟吟的看着陈凯之,娥眉微微挑了起来,声音透着慵懒。

    “哀家对此,倒极是期待,愿北静王能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好生和大儒们说道说道。”

    陈无极皱眉,正想说什么。

    太皇太后却打了个哈欠,率先说道:“哀家乏了,你们……议政吧。哀家且去歇一歇。”

    她便起身,不给陈无极任何的机会,扬长而去。

    见太皇太后一走,那姚文治竟也起身,朝陈无极行了个礼:“陛下,臣……告退。”

    这姚文治是完全站在太后那边了,可谓是不将陈无极放在眼中。

    陈无极心里又大怒,面带愠色,阴沉着一张脸道:“怎么,不是说了,继续议政吗?”

    姚文治面无表情,这老狐狸,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道:“老臣以为,娘娘既不在此,还是明日再议为好,否则……若是有什么失当之处,老臣……吃罪不起。”

    陈无极冷冷看着姚文治,目光透着狠意。

    而姚文治则一副平静的样子,完全无所畏惧。

    陈无极最终吁了口气,似乎还不愿翻脸,便不耐烦的挥挥手:“你们尽都退下,朕和北静王有话说。”

    陈一寿和苏芳见状,便都起身,随姚文治告辞。

    陈无极等他们走了,露出闷闷不乐的样子,凝视着陈凯之,旋即道:“你看看这姚文治,实是可恨。”

    陈凯之却是警惕的道:“姚文治这个人历来是蛇鼠两端,他现在的表现,倒是让臣颇为担心。”

    “担心什么,不过是一条老狗而已。”陈无极脸色铁青,忍不住骂出脏话,即便接受过礼仪的教育,可陈无极毕竟和陈凯之一样,都是从下层爬起来的,本色不改。

    陈凯之却不恼,笑了笑:“陛下有没有想过,姚文治为何可以历经四朝,不,到了陛下这儿,便算是五朝了,为何,最终,这姚文治总是站在胜利者一方?”

    陈无极一呆,很是不明白的看着陈凯之:“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姚公并不看好陛下,也不看好臣,方才会对陛下如此怠慢,而对太皇太后可谓是极尽谄媚。此人目光毒辣,总是在这诡谲朝局中站对方向,可见他一定有自己的看法。那么,他现在既看好太皇太后,毕竟是因为,他觉得陛下和太皇太后之间,太皇太后是胜券在握的。”

    陈无极若有所思,似乎想明白了,才呐呐的开口说道:“又或者,他知道一些什么,而这些东西,足以让姚文治深知,我们不是太皇太后的对手。”

    “不错。”陈凯之颔首点头:“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春暖鸭先知,陛下万万不可小瞧了这姚文治。”

    陈无极便冷笑:“理他作甚,不过……”他担忧的看着陈凯之,皱眉问道:“你何以要去和那些大儒辩论?朕可知道一些消息,那衍圣公和你可是有不共戴天之仇,你以为,许多人只是单纯的不喜你的《陈子十三篇》,依着朕看,这和衍圣公对你的态度有关,朕历经过无数的险恶,深知这世上,最恶的便是人心,这世上,多的是见风使舵和投机取巧之徒,他们之所以现在骂的厉害,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既可以讨衍圣公的喜欢,又可得太皇太后的欢心,现在你竟和他们辩论,你一人,是他们的对手吗?再者说了,辩论本就不会有是非,有的只是立场,他们才不在乎道理和公义,只在乎于是否对自己有好处。”

    陈凯之微微一笑,安抚暴躁不已的陈无极:“陛下就别操心了,臣一定将他们打的满地找牙。”

    陈无极不禁无言,他摇摇头:“真不知你哪里来的自信心,对了,今日,母后提及了你。”

    他一说母后,自是指慕太后。

    陈凯之深深看了陈无极一眼,不禁认真的问道:“说了什么?”

    对于母后的表现,陈凯之觉得奇怪,她开始深居在宫中,渐渐变得不问世事起来,仿佛对于外界的事,俱都不关心。

    陈无极道:“她说……”陈无极笑了笑:“母后对你可关心的很,她知道朕已经日益不满太皇太后了,所以……她希望让朕给你传个话,她对朕说,朕若是想要最终摆脱先帝们的命运,就必须得依靠你。还说,这几日,宫中的动静不明,许多杨氏子弟接二连三的入宫,似乎,这一次,是针对你而来。太皇太后此人行事,要嘛不做,要嘛就做个彻底,绝不会给人翻身的机会,所以……你要小心。”

    陈凯之自然是明白的,可即便如此,他不会慌,而是朝陈无极颔首点头:“臣知道了,也请陛下下次去给太后娘娘问安的时候,转告她,臣一定会小心的。”

    陈凯之和陈无极闲聊几句,又见外头有小宦官探头探脑,陈无极脸色铁青,冷声一声,陈凯之便朝陈无极道:“陛下,臣该告辞了,陛下要保重才是,这宫里,可比宫外险恶的多了。”

    陈无极则凝视着陈凯之:“陈大……卿家,你也要保重,我们……是兄弟,谁都不可缺。”

    陈凯之只点点头,旋身而去。

    自文楼出来,刚到了正定门,却见那慕绪正带着几个卫士在巡门,慕绪乃是禁卫的都督,位高权重,按理来说,是不必亲自来巡视宫城各门的,陈凯之心里想,这定是慕都督故意以此理由,在这里等待自己。

    他快步上前,慕绪便朝他打了个招呼:“殿下好。”

    说着,孑身一人上前,朝陈凯之行了个礼。

    陈凯之忙是摇头,二人四下开阔,倒也不担心有人上前来探听什么消息,陈凯之便小声的开口道:“舅父不必如此,都是一家人。”

    慕绪则道;“我不过是都督,而殿下乃是摄政王,若是不行礼,难免被人所猜疑。殿下,我在此等候多时了,有事相告。”

    这里发生的事,肯定要传到太皇太后的耳里,至少太皇太后在一炷香之后,定能知道慕绪特意在此等候陈凯之,而慕绪乃是慕太后的亲兄妹,自然也就不难猜出,这是慕太后的安排了。

    陈凯之心里想,母后近来如此的低调,今日却是如此堂而皇之的让慕绪来寻自己,可能性只有一个,那便是事态十分紧急,已经顾不得避嫌了。

    陈凯之板着脸,道:“还请舅父相告。”

    慕绪道:“娘娘命我来,是想告诉你,京中有异常的兵马调动。”

    陈凯之眼眸眯成一线,露出一抹寒光:“为何锦衣卫竟没有事先侦知。”

    慕绪朝陈凯之摇摇头,压低声音说道:“不,这一次,表面上是例行的换防,所知道的人,不会超过十个,且这些人,多是在宫中,锦衣卫一时打探不出,也是平常。”

第八百二十四章:天赐良机

    陈凯之听罢,也只是一笑而已。

    太皇太后这老狐狸居然玩这一手,幸好他早早的跟慕太后表明了身份,不然岂不是被她给吃的死死的。

    一时心里有万分的感触,深深叹了一口气,下一刻他感激的看慕绪一眼,便淡淡开口说道。

    “我知道了,不用担心我,我自会小心的。”

    慕绪却是忧心忡忡的看着陈凯之,有些紧张的说道:“太皇太后历来谋而后动,一旦布局完毕,便是处处杀招,绝不给任何求活的机会,你万万要有所准备,否则,一旦……”

    陈凯之朝他重重颔首。

    便告别了慕绪,出宫去了。

    太皇太后怒气冲冲的样子出了文楼,径直到了万寿宫。

    接下来,她面上却骤然冷静下来,方才的愤怒,显然是佯装的,此刻她面色已经回复了正常,神态慵懒。

    而在这里,早有人等候多时。

    有宦官匆匆上前:“娘娘,方先生和杨都督都到了。”

    “噢。”太皇太后随即踏入一旁的阁楼,在这里,方吾才和明镜司都督杨昌二人早已就坐。

    不过显然,杨昌对方吾才并不热络,因此一直绷着脸,沉默不语。

    而方吾才呢,则是笑吟吟的看着杨昌,似在打量着他。

    气氛有些尴尬。

    直到太皇太后到来,二人俱都起身,朝太皇太后行了个礼。

    太皇太后朝他们俩人微微压手,旋即便眉毛微挑,目光透着冷意:“何事?”

    杨昌便立即开口说道:“明镜司最新送来的消息,怀义公子即将要承袭公位了。”

    太皇太后面色平静,似乎这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目光微微一眯看着杨昌,淡淡问道:“消息何时送出的?”

    “三日前。”杨昌道。

    太皇太后便微微一笑,整个人显得很高兴,甚至透着几分得意。

    “这么说来,这一两日前,就已经登上公位了?”

    “是。”杨昌道:“从种种迹象来看,还有在曲阜的杨石那儿的消息,圣公是铁了心,要下学旨,将陈凯之置之死地,想来,学旨也就这一两日能送来。杨石办事,是极稳妥的。”

    太皇太后满意的颔首:“哀家倒是信他,何况,圣公本就对陈凯之恨之入骨,此事,看来是板上钉钉了。现在的问题是,圣公下了学旨,也只是压下一根稻草而已,哀家做事,最不喜的,便是留有余地。”

    她眼眸眯着,发出冷笑:“这边学旨一下,另一边,哀家就要以妖言惑众和诸子余孽的罪名,拿下陈凯之,有了学旨,一切就都名正言顺了。”她顿了顿,声音逐渐阴沉,透着几分狠意。

    “只是,陈凯之的勇士营,却还在京师,他们是哀家的眼中钉、肉中刺,要彻底教陈凯之死无葬身之地,利用衍圣公学旨,这叫正名,有了他离经叛道的罪名,哀家下旨,铲除他们这伙诸子余孽的同伙,也就名正言顺了。”

    她目光环视了杨昌,方吾才一眼,才继续开口说道:“有了名义,还要造势,京中的学爵和大儒,都要发动起来,抨击他,教他身败名裂,要让天下的军民百姓知道,这陈凯之该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她眼眸如刀,旋即跪坐下,语气尖锐至极:“可单靠这个还不成,还得下旨,动用京营以及哀家在禁卫中的人,不但要控制住京中的局势,还要一举袭击飞鱼峰,将这飞鱼峰中的贼子,俱都一网打尽。所以,要三面出击,有了名份,军马才好调用,有了军马,铲除了他的羽翼,在这边,哀家一道懿旨,就可教陈凯之束手就擒,此后,你们明镜司直接预备去锦衣卫拿人,将锦衣卫的骨干,统统拿下,严刑拷打之下,整理出数十个罪状,如此,便是一鼓而定。不只如此,关中的杨辰,哀家也已下了密旨,随时预备带兵入京,做好贼子们想要鱼死网破的准备。”

    她说的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可以说是残忍的,可是她的面容里却没有丝毫表情,好似在说一件很简单,很不平静的事。

    “原本,哀家还想,此人可以利用,可谁料到,此人竟效忠于陛下,处处和哀家作对,铲除了陈凯之,陈无极就好控制了。”

    她眉头微微一挑,注视着杨昌,一字一句的提醒道:“所以任何一个环节,都绝不容有失,明白了吗?”

    最后一句话尾音拖得长长的。

    “臣,明白。”杨昌正色开口道:“娘娘亲自坐镇,而今,万事俱备,此事必定马到成功。”

    太皇太后轻轻一笑,显得智珠在握的样子,她笑吟吟的看向发方吾才,目光里透着几分得意:“方先生以为呢?”

    方吾才显得很平静,似乎不过是听到一件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