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文豪 >

第541章

大文豪-第541章

小说: 大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又何来的恨呢?”

    “对关内,对儒家的恨?”陈凯之不禁摇头,无法理解这些人的思维,竟是可以对一个幼儿做出这么残忍的事,这明显就是摧残。

    陈无极却是叹了口气:“或许是吧。”说着,他竟又笑了:“可他们还是有些失策了,他们以为,我定会满腔愤恨,却殊不知,在金陵,我遇到了陈大哥,竟也懂得了……嗯……”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眼眶里泛起了泪光。

    陈凯之也哑然失笑,格外认真的看着陈无极:“而后呢?”

    二人已至洛阳宫,此时,宫门已大开。

    二人疾步继续,陈无极目光飘远,似乎陷入回忆。

    “我在极北之地呆了两年,学习了一些东西,自然,于他们而言,我是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于是很快,便被人秘密安排进了长安甘泉宫。”

    陈凯之震撼至极,嘴角微微动了动,吃惊的问道:“太皇太后,也是诸子余孽?不……”陈凯之似乎觉得直接称为诸子余孽,或许会惹来陈无极的不悦,便笑了笑:“诸子百家。”

    陈无极回过神来,眼眸看着陈凯之,冷冷笑道:“你知道吗?诸子百家名为诸子之后,可实际上,却和衍圣公府一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盘算,太皇太后乃是关中世家出身,一直暗中与诸子百家联络,名义上,虽暗中习读的是诸子之书,可实际上,也不过是想满足其欲壑难填的野心罢了。”

    陈无极笑的更冷,道:“太皇太后的家族,源自于大陈功臣杨源之后,开国初年,被敕为国公,可太祖高皇帝因怀疑杨源谋反,因此杀死了他,本要祸及整个家族,却念其幼子年纪尚小,所以将其贬黜为庶人,此后五百年,杨家徐徐崛起,直到太皇太后当年在景皇帝时被敕封为后,自此,杨家才成为关中不可小觑的力量。”

    “杨家之人,暗中有祖训,杨家子弟,决不可为臣,否则永远只是为他人做嫁衣,阖族的生死荣辱,俱都掌握在了别人手里。”

    陈无极笑了笑:“所以,与其说太皇太后乃是诸子余孽,倒不如说,只是彼此相互利用罢了,当年若不是她,我的母亲,也不可能进入宫廷,这一切都是她的布置和安排。”

    陈无极打了个哈哈:“至于赵王,赵王的背后,有当初汝阳王的影子,他虽为太皇太后的儿子,可是太皇太后,又怎么肯放过他呢,杨家之人,打小开始,便深信一件事,那便是,这个世界,谁都不可以信任,任何东西,只有操之自己之手,方才是自己的。其他的人都不可以信,包括至亲,他们也不会相信的。”

    陈凯之心里万分震撼,不由开口说道:“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那么,你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你和你的母亲,要的是什么?”

    陈无极沉默了一下:“动摇儒家的根基,建立一个新的天下。”

    陈无极说着,随即又笑了起来。

    “陈大哥,你想不到吧,想不到我便是你心中的诸子余孽。”

    陈凯之道:“你是我的兄弟,其他的,都不要紧。”

    陈无极颔首点头:“对,我也是这般想的,背后这些人,无论在想什么,他们想要得到什么,想要操控我,或者是利用我,其实对我而言,都无关紧要,我早说了,我只在乎自己,还有身边至亲之人。其他人,我都不在乎。”

    陈凯之此时心里却又生出无数的疑云,万万料不到,其中竟有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么,太皇太后似乎早有剪除赵王的意思,而召无极入朝,只怕也是希望借无极之手,进行控制,那么,她到底为的是什么,为了她的杨家,谋朝篡位,还是,想要成为女皇帝,效仿武则天?

    而在此刻,万寿宫里,无数的贵人和宫娥,以及在内阁当值的几个内阁大学士正在焦灼的等待着,外头炮声隆隆,到处都是喊杀,即便是再镇定自若之人,只怕此时,也已忐忑不安。

    慕太后一下子起身,一下子坐下,心里更是紧张到了极点,她显得格外的焦虑,抿着朱唇,显得尤为不安,娥眉也是紧紧皱着,像是一条紧拧在一起的绳子。

    太皇太后则冷冷的高坐着,一言不发,仿佛一尊石像一动不动的。

    姚文治跪坐在一侧,低声喝茶,只是茶水早已凉了,他下意识的轻抿着茶水,却也透出了浓浓的不安。

    “娘娘……”这时,却有人淡淡道:“而今赵王虽反,可想来,未必是因为对太皇太后有所不满。”

    太皇太后抬眸,凝视着说话的人。

    说话的正是内阁大学士成岳。

    成岳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他和赵王的关系不错,私交极好,赵王的突然发难,事先没有和他商量,以至于这时候他正在宫中当值,被困在这宫中,否则,他若是在宫中,十之**,也要去赵王府里了。

    在经历过震惊之后,成岳渐渐的,却冷静下来,从眼下的时局来看,赵王几乎占住了上风,只要赵王殿下不在乎天子的安危,那么,这一场叛乱,几乎是必胜无疑的。

    正因为如此,成岳忍不住偷偷看了姚文治一眼,一旦赵王殿下入宫,定鼎天下,姚文治等人,势必都会遭到清算,至于太皇太后和慕太后,十之**也要幽禁,甚至可能直接鸠杀,而纵观朝野,还有谁既德高望重,又受赵王殿下信任呢?

    唯有自己,这内阁首辅之位,只怕唾手可得了。

    所以他显得极冷静,赵王数万军马,又得到了不少节度使和都督的支持,相比于困守在宫中,还有作死的勇士营而言,不知强了多少倍,所以他微微一笑,正色说道。

    “娘娘,赵王多半,也是迫不得已。他毕竟是太皇太后娘娘的儿子,母子二人,血脉相连,此番起兵,怎么可能反自己的母亲呢,想来,定是朝中出了奸贼,以至于,赵王不得不反,娘娘且放宽心,此事无碍,即便赵王殿下入宫,定也是尊奉太皇太后娘娘。”

    他表面上,是在宽慰太皇太后,可实际上,更像是在稳住太皇太后的情绪,外头到处都是喊杀,料来,战斗很快就结束,到时赵王入宫来,自己总该在宫中,尽一份心力。

    不管如何,赵王都会胜的,几千兵怎么能对付了几万,这简直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显得很淡定,就等着赵王入主宫中了。

第七百九十三章:捷报

    成岳说着便看向太皇太后,细细的观察她的面色。

    他很清楚,眼下赵王殿下,还欠缺一样东西。

    单单带兵入宫,还是不够的,即便能够定鼎天下,可终究还少了那么点儿什么。

    那就是赵王造反的借口,找一个完美的起兵借口,是他应该做的。

    他想若是此刻,自己能够逼迫太皇太后立即下懿旨,乖乖的将赵王起兵,变为了奉懿旨起兵,那么,自己便算是给赵王殿下锦上添花,使赵王殿下一切的行为都变得合理合法起来。

    他注意着太皇太后的脸色,见太皇太后脸上没有丝毫的波动。

    成岳的心里,不免有了几分失望,可随即,他又打起精神,继续游说着。

    “所以,臣却认为太皇太后不如下诏,恩准赵王殿下带兵入宫,赵王殿下,一定对太皇太后心存感激,太皇太后乃是赵王之母,下了懿旨,这叫舔犊之情,而赵王殿下入宫,自然也会竭尽全力,一尽孝道。这是微臣的浅见,恳请太皇太后恩准。”

    “噢。”太皇太后颔首点头,她显得极冷静,或者说,至少表面上,冷静到了极点,一点波澜也没有。

    她很清楚成岳的意思。

    今日之战,决定了所有人的命运,也包括了她这个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与赵王不和的事,而今天下皆知,当太皇太后决心将陛下交给陈凯之的那一刻起,太皇太后和赵王,已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

    因此,一旦赵王入宫,即便是赵王的母后,太皇太后只怕也是必死无疑。

    就算赵王不鸩杀她,也会将她囚禁起来,让她每天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成岳的意思很明显,太皇太后娘娘,您若还想活下去,想安度晚年,眼下若是不及早悬崖勒马,只怕……

    太皇太后娥眉轻轻挑了挑,旋即便叹了口气,冷笑起来。

    “哀家已经老了,按理来说,叫行将就木,对不对?一个行将就木之人,许多事,俱都已经看淡了,生死有命之事,有什么可在乎的呢。外头的喊杀怎么停了,怎么,是不是已经结束了?”

    成岳见太皇太后顾左右而言他,心下冷笑,死到临头,还不自知,他便看向姚文治,笑吟吟的道:“姚公,这个时候不该说句话吗?”

    这是让姚文治表态,你姚文治当年,不是很看不起赵王吗?现在大变在即,你姚家一家老小的命运,也将会有所改变,若是待会儿赵王殿下带兵入了宫,就算想要给抱紧赵王殿下的大腿,怕也迟了。

    现在赶紧给这太皇太后上上课,让她明白事情的重要性,要是说动了,等会赵王进来了,你姚文治也算是戴罪立功了。

    姚文治却显得很平静,轻笑道:“老夫,没什么可说的。”

    成岳抬眸看着殿中之人,几乎每一个人,都是死气沉沉,似乎连他们自己,都在忐忑不安,可到了如今,竟还是一个个嘴硬,这令成岳更加有些恼火。

    他冷笑了一下,便不由道:“赵王殿下上承天命,是有德的贤王,他毕竟是太祖高皇帝之后,乃太皇太后嫡亲血脉,老夫可以断言,天命在赵王殿下……”

    他说到了一半,却被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成岳一呆,此时也没心思再说什么了,而是和所有人一样,俱都看向殿门。

    此时,一个宦官几乎是飞也似得冲进来,气喘吁吁:“娘娘,二位娘娘……羽林卫都督慕绪有奏……有奏……”

    战果出来了。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静待下音。

    成岳目中,更是掠过了喜色,他故意咳嗽一声,心说,此战赵王殿下必胜,只怕这时候,赵王已经击破了勇士营,开始狂攻宫城了。

    太皇太后和慕太后俱都豁然而起,忍不住齐声道:“如何?”

    太皇太后显然也知道自己是在冒险,若说完全不紧张,那是假的。

    不是她不信任陈凯之,而是这场战役,人数悬殊太大,几乎可以说是胜利的机会只有一成。

    小宦官兴奋的开口说道:“大……大捷……大捷……”

    大捷二字出口,顿时满殿哗然。

    成岳忍不住厉声道:“哪一个大捷。”

    便连姚文治也忍不住呼吸急促起来,一脸认真的盯着小宦官看。

    陈一寿正色道:“快说。”

    小宦官道:“护国公与无极皇子大捷,护国公带兵出宫城,与赵王决战,一举击溃赵王,斩杀数千,赵王溃败,叛军亦是溃散,右营、烽火营、虎贲营诸都督已是带兵出击,封锁各门,说是奉太皇太后懿旨平乱。”

    大捷……

    竟是大捷……

    所有人想到的是,这一战,可能互有胜负,这可能是最好的结果,若是勇士营表现好一些,可能给予一点重创,不过胜算依旧是渺茫,可万万料不到,竟是全歼了叛军,而赵王一败涂地。

    慕太后的眉梢,眼眸里顿时掠过了大喜之色,嘴角也是洋溢出笑意。

    而那成岳,则顿时心里咯噔了一下,仿若自己听错了一般。

    赵王败了?

    他不相信。

    这怎么可能呢?

    这可是十倍、二十倍的差距啊。

    这本是碾压的。

    怎么就输了呢。

    他真的很不敢相信。

    再如何,赵王他们也不可能如此的不堪。

    他下意识的摇头,随即冷笑,面容一沉,厉声道:“这怎么可能,简直就是荒谬,无稽之谈,定是虚报,这定是虚报,不错,不过是那慕绪,为了安宫中的心罢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慕绪好大的胆……”

    他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一丁点都不相信,拼命摇头。

    殿外,却有人唱喏道:“无极皇子到,护国公陈凯之觐见。”

    这唱喏的声音传入了殿中。

    一下子,世界清净了。

    方才还一口咬定,这必定是虚报战绩的成岳一屁股坐下,他很清楚,即便再蠢的人也知道,当陈凯之和陈无极安然无恙的来到这里,可能性只有一个,那便是方才的捷报,竟是真的。

    赵王他真的败了。

    赵王没有翻身的余地了。

    他和赵王一直有所勾结,平时关系极好,这是人所共知的事,这一次若不是在宫中当值,根本就跑不出去,只怕成岳早就去投奔赵王了,他心知自己和赵王之间的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