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文豪 >

第482章

大文豪-第482章

小说: 大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接喊冤,这赵韫眼睛通红,声音哽咽:“明镜司历来对宫中忠心耿耿,虽也有一些不周之处,可身为亲军,从未有过任何的疏失,今日,锦衣卫竟是直接侵门踏户,而这陈凯之,更是对臣拳打脚踢,这些,都在被人看在眼里的,他们拿着一份驾贴,不得任何的圣旨,便直接闯入了明镜司,锦衣卫是亲军,明镜司亦是亲军,太皇太后、太后娘娘,太祖高皇帝,敕命明镜司为亲军时,冒犯明镜司者,历来都以欺君罪论处,而今护国公如此,这不就是欺君罔上吗?”

    他如倒豆子一般开始诉苦,不过所有的指控,并非是空穴来风。

    毕竟是明镜司出身的,所以逻辑性颇强,让人一听,立即目光落在陈凯之身上,似乎是在说,倒要看你陈凯之如何的抵赖。

    太皇太后冷静的过份,她似乎一点都不急,而是左右四顾一眼,最后才目光落在陈凯之身上,方才淡淡唤道:“陈凯之。”

    陈凯之上前,行礼:“臣在。”

    太皇太后目光阴沉的可怕,直直的瞪着陈凯之,一字一句的从牙齿缝里迸出话来。

    “你带了锦衣卫去了明镜司?”

    “是。”陈凯之回答的很干脆。

    太皇太后微微皱眉,随即又问:“你还动了手?”

    陈凯之没有犹豫,老实的承认:“是,臣确实动了手,不过……”

    “不必不过了。”太皇太后摆摆手,面容里满是冷意:“你还带人闯了进去,算是侵门踏户,对吗?”

    陈凯之知道,太皇太后想要的是答案,而不是辩解,他还是点了点头:“臣不敢隐瞒,是!”

第七百一十章:兹事体大

    陈凯之回答的很老实。

    在不能否认的事上,他是绝不说谎的。

    做人要诚实,至少你得显得比别人诚实。

    这样后面的话就好说一些,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就狡辩,据理力争,这很容易引起人的反感。

    果然一切都如陈凯之所料,太皇太后闻言,面上稍缓了一些。

    或许这就是为何,她欣赏这个小子的缘故吧。

    虽然方才气得不轻,可见这家伙在面前老实交代的样子,她竟发现自己的气顺了许多。

    有的人给人印象,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可有的人,偏偏就是怎么看着怎么觉得顺眼。

    其实,这便是所谓心理作用。

    人心最是复杂,陈凯之能在太皇太后面前讨巧,无非就是彬彬有加,再加一个‘老实诚恳’罢了,就算你并不老实,可至少要假装老实。

    只不过,陈凯之这番话,也等于是坐实了他的罪行。

    明镜司毕竟不是好欺负的,它所代表的,某种程度是天子的权威。

    何况,是这等无端的生事,实是不可理喻,简直让人觉得可恶。

    而那同知赵韫,也原以为陈凯之会百般抵赖,可万万不曾想,陈凯之竟是供认不讳,这令他错愕的同时,却又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立即悲愤的道:“娘娘,不只是如此,陈凯之还命人,破坏了明镜司的文库,这文库里……”

    “住口!”太皇太后厉声呵斥,吓得赵韫噤若寒蝉,再不敢继续说下去。

    太皇太后方才道:“陈凯之,哀家只继续问你。”

    “是。”陈凯之颔首:“臣绝不敢相瞒。”

    太皇太后冷冷看他,娥眉微微挑了挑,很是不满的质问道:“你这样说,是为了什么?只为了耍你的威风?”

    这太皇太后气得可不轻哪,看陈凯之的目光陡然尖锐了几分,陈凯之知道此刻不是辩解的时候,只好如实道:“为了一桩钦案。”

    太皇太后微微皱眉,一脸不解的直视着陈凯之,格外认真的追问道:“钦案,什么钦案?”

    若是当真是为了一桩钦案,倒也说的过去。

    锦衣卫也是天子亲军,自然有其权责。

    太皇太后敛去了怒火,手指按了按额头,缓解了下情绪,才又看着陈凯之,咽了咽口水,继续问着,只是口气不似方才那么严厉,而是淡淡开口。

    “你说是钦案,那么告诉哀家,为的是什么案子?”

    陈凯之犹豫了一下:“臣现在,不便说。”

    不便说……

    当陈凯之说到钦案的时候,那些还想落井下石之人,心里不由咯噔。

    若是权责所在,这陈凯之莫非又可轻易过关了。

    可陈凯之竟直接说,不便说,却令人舒了一口气。

    理由无非有二,其一是陈凯之故弄玄虚,根本就不曾有过任何的所谓钦案,一切都是陈凯之子虚乌有,凭空生造出来的。

    这,就牵涉到了欺君罔上了。

    这第二,则是陈凯之必定有什么难言之隐,以至于不能说出来。

    前者的可能性极大,后者的可能几乎微乎其微,在太皇太后面前,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

    可殿中还是沉默,显然太皇太后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凤眸变得越发尖锐,直直的看着陈凯之。

    而明镜司的都督、同知二人,却都缄默不言。

    他们很清楚,太皇太后不愿让自己说话,自己说了,就是触犯了逆鳞。

    陈入进眯着眼,嘴角不由扬起了冷笑,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嘲讽的开口。

    “有什么事,不可以说,太皇太后面前,也不便说吗?陈凯之,你触犯了天条,到了如今,依旧还遮遮掩掩,这是何意?”

    他清了清喉咙,似乎觉得还有些不解恨,口气凌厉:“你看看,现在闹到了什么地步,外头的大儒和读书人,你是看见了吧?他们现在义愤填膺,这……是要将宫中置之何地?难道你陈凯之心里不清楚吗?”

    他这话,阴阳怪气,却也道出了问题的本质。

    这件事,不是你不便说就不便说的,现在闹的这样厉害,宫中必定要给一个交代,不然这就成了笑话,要传遍天下,使大陈皇族蒙羞,大陈朝廷亦是面上无光。

    更可怕的是,你锦衣卫今日可以冲撞明镜司,明日呢?

    明日你陈凯之岂不是有胆量带兵谋反了,这么重要的事情,你若是不给个交代,一定没完。

    面对陈入进的威胁,陈凯之依旧三缄其口,咬着牙,默不作声。

    陈入进目光一沉,冷冷的注视着陈凯之,下一刻便拉起嗓门。

    “你也不想想,现在连怀义公子,都觉得洛阳乃是是非之地,嚷嚷着要走,你可是一丁点都没有想过啊,他这一走,洛阳城里,会流出多少流言蜚语,你陈凯之也是宗室,哼!”

    一番话,说的很不客气,殿中顿时出现了肃杀之气。

    陈凯之显然是没有底气的,陈入进则像是逮着了机会,盘旋于半空的秃鹰,似乎是在寻求一击搏兔的可能。

    太皇太后也拉长着脸,凤眸越发尖锐了,犹如一般锋利的刀,直视着陈凯之。

    “为何不便说?”

    陈凯之苦笑回答:“兹事体大。”

    兹事体大……

    这个理由让人难以信服,可是却又让人胡思乱想。

    太皇太后沉默了,她轻轻闭了闭眼眸,旋即便睁开,一双手轻轻抚案,似是沉默了很久,她似乎可以看到许多人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慢悠悠的道:“凯之啊,当年,若不是你救了哀家,哀家想来,也不会坐在这里,哀家老了,你还年轻,你明白哀家的意思吗?你要前程,哀家可以给你前程,你犯了错,哀家可以为你遮一遮,这都可以,不只是因为,哀家念着这救命之恩,最重要的是,你和其他的宗室不同,哀家将你当做自己的半个孩子来看。”

    她突的眉头皱起,道:“可是,今日之事,关系重大,你说你有难言之隐,哀家可以信,可如何让天下人信呢?”

    太皇太后温言细语,可语气里却透着淡淡的失望,是的,她有些失望,即便如此,一旁的陈贽敬心里微酸。

    若是自己犯了大错,母后未必会如此的宽容。

    他脸色微微一变,眼眸里掠过一道锋芒,却又很快掩饰过去。

    陈凯之目光微微一抬,迎视着太皇太后的目光,一脸郑重的回答道:“臣蒙太皇太后厚爱,实是愧不敢当,只是此事,确实难言,所以……”

    他依旧还是咬紧了牙关,不肯开口。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似乎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这倒令太皇太后为难起来。

    本来她是大怒的,可陈凯之一开始,就给了她极好的印象。

    某种程度而言,她不相信陈凯之会无端做这等事,方才她说相信陈凯之,也确实是发自肺腑。

    只是……

    她不禁权衡起来,看了一眼下头王正泰,又看看赵韫,她似是愈发的犹豫了,一时不知道怎么决策。

    说真的。

    她很想听听陈凯之的理由,到底是什么理由,可以让他去动明镜司。

    正在她思索间,却在这时,外头有宦官匆匆疾步而来,拜倒在地,紧张的说道:“娘娘,不好了。”

    太皇太后心底,不禁生出几分厌烦,眼眸微微一抬,很是不悦的问道:“又是什么事?”

    “大儒和读书人跪在外头,一直长跪,有一个读书人,不知是不是身子不好,竟……竟是昏厥了过去,以至于读书人们哗然,尤其是学候张学谨,他口里说,宫中不肯见驾,不愿接受陈情,对此漠然无衷,他心忧国家,愿……以死……以死……血谏。”

    “于是……于是他趁人无备,竟是撞了宫墙,满头是血,而今,已有人御医去了,只是……外头闹的更加厉害。”

    “他们说……说宫中偏袒着护国公,闹出这样的大事,人人自危……”

    “更有人说,有护国公在大陈这……”

    “不用再说了。”太皇太后陡然打断,凤眸微眯着,面上露出了极不悦的表情。

    这还不明显吗?

    这是层层加码了。

    她历来知道,读书人最擅长如此,只是偏偏,拿这些人没有办法,难道这时候,命人去捉拿犯事的读书人,这样只会火上浇油。

    “除此之外,朝中其他诸公,也纷纷来求见。”

    “求见……也是为了这个事?”太皇太后冷笑起来:“好嘛,哀家怎么会不知道他们的心思呢?现在士林清议就要起来了,他们要表现出自己敢仗义执言了,告诉他们,哀家、慕氏还有赵王、梁王自有明断,不必他们操心。”

    “是。”那宦官忙是去了。

    一下子,原本缓和一些的气氛,骤然间开始紧绷起来。

    陈凯之这边不肯说,外头却是闹的沸沸扬扬,事情不能一直这样拖下去。

    如果不给人交代,事情肯定无法圆过去,在这样闹下去,该怎么收场呢?

    赵王陈贽敬片刻之后,便立即皱着眉朝太皇太后,开口说道:“母后,以儿臣的愚见,若是不能水落石出,只恐贻笑大方。”

第七百一十一章:图穷匕见

    赵王的话音落下,眼眸却是瞄向王正泰。

    王正泰本是想要控制陈凯之,谁料却吃了如此大的闷亏。

    其实他心里,也有一点发虚,毕竟,是自己想要威胁陈凯之,可现在,当真要将陈凯之是太子的事公布于众吗?

    倘若如此,若是事情并不如自己想象呢,他心里犹豫,却不敢将在北镇抚司的事声张出来,可是这样欺辱,他觉得面子都丢光了,若是不整治陈凯之,他以后怎么见人,于是他索性咬咬牙。

    “娘娘,明镜司上下三万人,无一不是效忠宫中,天子亲军,以明镜司为荣,如今遭受了这莫大的屈辱,肯定娘娘做主。”

    他跪下,把心一横,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控诉起来。

    “今日若不严惩陈凯之,以儆效尤,自此之后,便再无明镜司了。”

    这话,说的有些严重了,怎么可能会再无明镜司呢,可细细去思量,其实也没有错,明镜司之所以能有今日,如此的如日中天,无非是因为他们长久以来所制造的恐怖和威信罢了。

    现在锦衣卫这般欺到头上,倘若都得憋着,这还了得?

    “娘娘。”见了王正泰开了口,赵韫也不敢怠慢了,立即跟着附和起来:“欺君大罪,万万不可纵容啊,臣……臣世代都为宫中效力,从不敢有所疏漏,靠的不过是忠心二字,今日,陈凯之人等,侵门踏户,对臣殴打,臣受辱倒也罢了,可陈凯之打的何止是臣,而是宫中的脸面啊。”

    他说到动情,竟是眼泪哗啦啦的落下来,无言哽咽。

    等这两个事主开了口,谁都明白,陈凯之已经避无可避了,完全是被人逼到死角了,这个时候他不说出真相,肯定是必死无疑的。

    便连一旁的姚文治也不禁皱眉。

    他很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