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文豪 >

第136章

大文豪-第136章

小说: 大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这位入榜的陈凯之,竟只是个少年啊。

    陈凯之徐步进去明伦堂,顿时又被无数灼热的目光聚焦。

    陈凯之心里苦笑,人怕出名猪怕壮,难怪上一世的某位‘哲人’,总是说闷声发财才是最好的。

    他面上平静,快到堂中的时候,却是故意加急了几步,如此,方才显出自己的恭敬。

    越是此时,陈凯之觉得越需谨慎,才子骄傲了,这叫狂士,狂士这玩意,别看后世之人觉得牛逼,可实际上就是老油条,没几个有好前途的。

    陈凯之站定后,便朗声道:“学生陈凯之,见过杨大人,见过诸位先生。”

    一个很漂亮的揖礼,无可挑剔。

    呼……

    杨业暗暗松了口气,他放下心了,当初陈凯之刚入学宫时,曾闹过不愉快的事,方才他还有些担心,怕这陈凯之会趁此机会,想要借题发挥。

    此时,杨业捋须笑道:“不必多礼,凯之,你入了人榜,文章传世,可喜可贺,这于我大陈文坛,更是增光添色的盛事,学中上下,无一不是欢欣鼓舞啊。”

    陈凯之抿嘴一笑道:“学生惭愧,侥幸得名,让大人和诸位先生见笑,此篇文章,只是学生一时感慨,或许别出心裁,可论起功底,学生较之学中同窗,还是多有不如的。”

    谦虚。

    这是时文嘛,只说这是自己灵机一动的作品,而真正的学问,却得靠扎实的功底,是没有捷径走的,可是陈凯之说自己连自己的同窗都不如,这便是将自己的姿态放到最低了,陈凯之素知人心,现在自己风头正劲,不知多少人不服气呢,正好趁此态度,表一个态,如此一来,那些不服气的人心里舒坦了,未来,也给陈凯之多了一些方便。

    杨业眼眸一亮,他今日,算是重新认识了陈凯之了。

    第一次打交道的时候,给他的感觉是,这个陈凯之是不好惹的,而这一次,却令杨业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他笑道:“你就不必自谦了,此番请你来,道贺只是其一,这其二,便是历来的规矩,营建书斋。规矩,想来凯之也懂的吧?”

    陈凯之怎么会不明白吗?

    天人榜的事,陈凯之在史书中也是略略读过的。

    凡是入了天人榜的人,便算是‘先生’了。

    虽然陈凯之年纪还小,还只是学宫中的学生,可规矩就是规矩。

    他记得,有一部书中曾提过,只要入榜,便可得圣人的馈赠。

    这个馈赠,并非是皇家所赐予,而是来自于‘圣人’。

    当然,圣人是名义,无非就是,原本的所有权乃是圣人,是圣人鼓励后进,而赏赐的。

    虽然圣人已经作古了近千年,可他的名义,依旧很好使。

    比如这学宫,虽是太祖高皇帝所营造,可事实上,在名义上,却是圣人的馈赠,既所谓圣人庇护天下门生,选其俊杰,入宫读书。

    而这里的学官,固然也多是朝廷的任命,可是任命之前,却是经过诸博士们的推举,在推举之后,报知朝廷,朝廷再予以承认。

    这是当年,太祖高皇帝为了独尊儒术,同时展现自己崇文重道的意思。

    学宫占地极大,更可怕的是,它面对着的乃是洛阳城,可是背靠着的,却是上林苑。

    上林苑占地极大,乃是皇家游猎和屯驻禁军的场所,方圆数百里,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林木茂盛,因为屯驻着禁军,又是皇家的林苑。

    本来按理来说,寻常百姓,是不得私自随意出入,或是在山中游猎、砍伐的,不只如此,在林苑深处,还有皇家的别宫,禁卫就更加森严了。

    而学宫却堂而皇之的占据了这里,不只如此,除了学宫现有的建筑之外,还很不客气的占了方圆百里的土地,自然,这些土地并非是学宫所有,事实上,产权却是名义上属于‘圣人’的。

    在太祖高皇帝的构想之中,这片上林苑中所划分出来的学宫之地,是为了招揽天下儒生在此,尤其是那些名士,若是愿意来此讲学,大可以营造自己的书斋,领着弟子在此读书。

    只是这种特权,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壮大,最终却变成了一纸空文,即便朝廷再如何对读书人礼敬,也绝不会任你占着这么大的茅坑。

    可入了天人榜的‘先生’却是例外。

    也就是说,陈凯之可以在学宫之中置业了。

    这既是入天人榜的福利,陈凯之当然不会拒绝,他的人生格言是低调做人,却是高调赚钱。

    陈凯之道:“学生敢不从命。”

    杨业呵呵一笑,道:“入地榜的先生,可置地三百亩,来人,取舆图来。”

    三百亩,不算小了,对于陈凯之来说,简直算是惊人的数字,最重要的是,这块地,处在上林苑,深处学宫之中。

    陈凯之为之咂舌的同时,面上却是一副名利于我如浮云的样子,我也不是很想要地,只是偏有这样的陈规陋俗,好吧,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有书吏捧着不知积了多少灰尘的舆图来,案上一摊,顿时灰尘卷起,一股腐朽之气弥漫。

    博士们皆是羡慕地看着陈凯之,他们都是学宫里的先生,可在这学宫里,也不过是一个一两亩地的书斋呢。

    如今大家佩服于陈凯之的学识,也对陈凯之的性子颇为欣赏起来,倒也热络,纷纷聚拢,七嘴八舌起来。

    “既是书斋,理应选址在靠着明伦堂的所在,我看这里好。”

    “此处好,此处有一片湖泊,身后乃是天人阁所处的白云峰,若是选在此处,寄情山水,岂不美哉?”

    陈凯之不禁汗颜,呃……这些家伙,代入感太深了,话说是我选地方好嘛?

    陈凯之只抿着嘴,眼睛落向这舆图,在这里,一幅洛阳城的地形俱都展现眼前,而学宫的位置,则在洛阳的西北方向,面对内城,背靠起伏百余里的上林苑,而学宫所处的位置,占了一隅之地,在这学宫之中,亦是峰峦起伏,有三处湖泊,一条河流,这河流,乃是洛水的支流,连接城内城外,至于山峰,就不计其数了,足有上百之多。

第二百三十一章:自掏腰包(3更求月票)

    既然关乎于自己的利益,陈凯之当然是慎重对待。

    只见陈凯之的眼睛死死盯着舆图上的每一个角落,面上看似风淡云轻,可心里却已开始计算。

    首先,得离学宫的建筑近一些,否则读书不方便,尤其是靠文昌院最近才好。

    还要……依山傍水……嗯,依山傍水美滋滋。

    再有……

    陈凯之目光逡巡,终于定格了一处地方。

    他指了指舆图之中的一个位置道:“这里……可是闲置的吗?”

    “你说的是飞鱼山?此处本是曾老夫子的书斋,不过曾老夫子已经作古多年,凯之选的好位置,此处距天人阁的白云峰并不远,距文昌院亦不过数里之地,又有崤水途径而过,风景极佳,凯之要选址于此?”

    陈凯之可不敢贸然点头,这等买定离手的事,还是谨慎为好。

    他便道:“不妨如此,学生去走一遭吧。”

    杨业来了兴致,不由道:“那么老夫陪凯之去便是。”

    人就是如此啊。

    陈凯之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熟谙人性,知道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自己是如此,杨业也是如此,那位刘梦远先生也是如此,他们有世俗和麻木的一面,可也有热心的一面。

    人性之复杂,已无法用好坏来区分了。

    陈凯之颔首,随着杨业出了明伦堂,杨业对这学宫,仿佛当做是自家的领地,背着手,仿佛巡视着的产业,面带红光。

    事实上,这一次学宫中有人入了天人榜,也令他深有扬眉吐气之感啊。

    二人一前一后,足足走了小半时辰,一处宛如卧龙般郁郁葱葱的山便出现在陈凯之眼帘。

    只见这山脚之下,是一片平整出来的土地,一条河流湍急流过,河上有一座木桥,将其与学宫的许多建筑隔绝,这木桥看上去似乎是年久失修,反正杨业是不敢走过去,陈凯之也只好驻足,远远眺望,便觉得神清气爽。

    杨业笑吟吟地道:“凯之,如何?”

    陈凯之不禁道:“不错,若是在此置一处书斋,实是学生之幸。”

    杨业只背着手:“是啊,真期盼你还有佳作。”

    这是实话,杨业身为掌宫,太需要证明自己了。

    陈凯之突的想到典籍中的遗漏之处,不禁道:“先生,假若这文章入的是地榜,也是三百亩地吗?”

    “嗯?”杨业微愣了一下,才道:“若是能入地榜,按学里的规矩,便不是一块地了,而是……”他眼眸闪烁,道:“而是一座山,此山以你为名,山中一切,任你主宰。”

    竟是……一座山?

    这里的山,绝非南方的小丘陵,陈凯之眺望着那宛若卧龙一般的山峦,不禁咋舌,这山,方圆就有数里地吧。

    任你主宰?

    陈凯之朝杨业行了个礼,道:“在山里做什么都可以吗?”

    杨业点了点头道:“是的,你的书斋,包括了山门,其中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是王法鞭长莫及的地方,这是太祖立下的规矩,无论是书斋,还是山门,这都是大儒之地,固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只要在那里,无论是官军还是禁军,即便是天子亲来,亦需主人的同意。”

    这权威保障还真是足够大!

    陈凯之不由感慨道:“太祖高皇帝真是非常人啊,竟是订下这样的规矩。”

    皇帝来了,都可以拒之门外的地方,陈凯之不禁怦然心动,那岂不是可以贩私盐?

    好吧,自己现在已算是半个盐商了,明明有阳光道,贩什么私盐。

    杨业的目中掠过一丝膜拜之色,随之轻笑道:“若不是非常人,又怎么能创下如此丰功伟绩,乃至于福泽五百年呢?”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陈凯之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子,又不禁道:“若是文章入了天榜呢?”

    杨业又是一呆,不禁失笑道:“你呀你,你能入人榜,就已是幸运了,地榜,几无可能,至于天榜……”

    杨业自嘲地笑了笑,才道:“近三百年来,天下只有一位杨子轩先生曾入天榜,想必你也看过他的文章吧,此人为四书五经做注,乃是大陈五百年来,屈指可数的大儒,他的石像,甚至陈列于孔庙之中,地位可比之亚圣,若是你当真能一纸文章进入天榜,且不说能否在百年之后得享孔庙,能否被人尊为亚圣,可在这大陈,势必是文坛超凡之人,这学宫,自然是以你马首是瞻,这里的一切山川河流,任你支配。当初那位杨子轩先生,便在学宫的城阳山里设书斋,慕名来拜师者,成千数万,他有弟子七千人,诺大的学宫,无一不是他的门生弟子。”

    陈凯之听了咂舌。

    弟子七千?

    杨业深深地看了陈凯之一眼,不禁道:“你的际遇,实是令人羡慕,可是莫说天榜,便连地榜,亦是几无可能,你可知道,想要一篇文章进入天榜,需有三篇文章进入地榜吗?这绝非人力所能及的,只有超凡成圣之人,方才有此际遇。杨圣人是老夫敬仰的人物,哎……”

    陈凯之一想,似乎杨大人说的很对,自己何必去追求所谓的天榜呢?太难太难了,不管如何,现在自己,已经有三百亩地了,三百亩啊,这是圣人所赐的私产,已经很让不久前还一穷二白的陈凯之感到很满足了。

    陈凯之便不再在这上头纠结,言归正传道:“先生,这书斋,何时开始营造?”

    “这自然问你的意思了。”

    “立即动工吧。”陈凯之眼眸一亮,雄心勃勃地道。

    杨业却是古怪地看着他奥:“这……倒是好,你交了银子,老夫便替你招募匠人营建。”

    纳尼……

    陈凯之呆住了。

    这……竟还要自己掏钱?

    读书人的事,你也好谈钱?

    如一瓢冰水,浇在陈凯之的头上,吹了半天的牛逼,还特么的依山傍水美滋滋,谁晓得竟是自掏腰包啊。

    他讪讪道:“噢,那……迟一些再说。”

    陈凯之觉得没脸在这儿呆了,事实上,他身上倒是有二十多两银子,带来的银子,因为投靠了师兄,所以几乎没有花,可显然,书斋这东西,没有大笔的银子,是别想破土的。

    看来,得修书去金陵,伸手向荀家要钱了。

    那精盐的生意,可是日进金斗的,不过前几个月的收入,陈凯之几乎又都投入了进去,因为供不应求,所以不得不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更多的土地,更多的人手,这无一不是钱。

    陈凯之只得苦笑,忙岔开话题:“杨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