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咸鱼的自救攻略 >

第675章

咸鱼的自救攻略-第675章

小说: 咸鱼的自救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戴增强现实设备以眼镜设备为主流,镜片上的显示只是最后一个环节,对于光场和光路的校准和成像分析才是大头。但头戴虚拟现实必然是要笼罩全眼的,不需要考虑现实场景,技术难度急剧降低。如果有合适的标的企业可以拍钱并购,如果没有,可以自己组织研发和生产,比研发手机便宜。
  唯一的问题是要不要做,什么时候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嗯,如果说还有第二个问题,就是会不会吸引公孙老师推着自行车过来,毕竟行业毁灭者的因果律隐患还是比较强大的。
  下个十年手机在移动设备中的地位应该仍然无可动摇,汽车的客户端属性必然被加强,但5G以及其后更加高速的联网时代,VR头显肯定也会越来越重要。
  很多人说无法想象一个人一天中分配很多时间在脑袋上顶着一个头盔,这种日子没发过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们20年前也同样想象不到后来会出现低头一族,手里必须随时随地抓着手机,一旦脱离视线就会浑身不自在。
  所以,既然儿子能丢手机都不能丢的人都出现了,头显为什么不能成为重要的设备呢?
  就以巴人下一个重点产品《罗马之敌》而论,这个产品是要瞄准VR发力的,但是这颗星球上至今都没有一个影响力类似于谷歌商店和苹果商店的具有公信力的VR商店,也没有类似于华为和苹果的强势设备品牌,质量上乘体验上佳,让人放心买买买。
  那么就算做出一款牛逼的VR游戏,玩家怎么玩呢?相当于在2010年前开发苹果手机上的游戏,IOS系统是存在的,智能手机也是在卖的,但商店里的应用没几款,用户也不多,做手机游戏月流水达到百万都是奢望。
  但反过来说这也是机会和风险并存,因为巴人集团可以通过大制作的游戏和自产的头显设备聚集用户,打造独立的平台。
  楚垣夕设想了一下自己在公司内提出这个动议的情景,肯定有人会表示出疑问:VR游戏,不是一个头盔壳里塞进去自己的手机就行了吗?甚至弄个硬纸壳的头盔都可以,这种还需要自己做?
  然而楚垣夕要的肯定不是纸壳头盔,而是集成了芯片、存储和显示屏的“设备”,是能完美适配《罗马之敌》进行游戏操作的设备。
  设备是什么?设备就是用户的第一入口啊!也是遥控用户的第一个茧房。像苹果这种独占的设备,用户根本没处躲,只能在苹果划下的圈圈里打转。这也是苹果官方誓要消灭越狱的原因。
  安卓设备稍好,用户可以安装不同的应用商店,但初装的应用也是决定性的。国内小米、蓝绿等等大渠道都是这么来的,这就是机会。
  这个机会对楚垣夕这种大心脏非常具有诱惑力。他曾经想要造车,原因就在于车还是混战状态,并没有安卓、IOS这种霸占赛道的系统,谁能开发出适合5G时代的车载系统,谁就有可能成为车圈的苹果。当然也可能成为车圈的诺基亚,但是那也不能怪别人不是?
  而头显设备其实也存在类似的机会,虽然系统上基本还是以安卓为主,但是并没有一座谷歌商店横亘在赛道玩家们的面前。做头显如果能够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成为棋手,但经营起一个活跃的头戴设备应用商店却完全可能,类似于小米商店、华为应用市场。
  这个投入产出比就极为可观了,溢价非常之高,边际价值非常之大,不但能够让《罗马之敌》VR版本和更多玩家见面,而且可以吸纳其它VR内容研发者加入。到时候就算不思进取,学苹果商店坐地分赃拿提成也是很好的嘛,如果运营得体,还可以向企鹅应用宝看齐。
  企鹅的应用宝走的和苹果吃内购完全不是一个路数,而是通过本方平台的价值拿到对方应用或者游戏的代理权。有了代理权,不但能在自己的平台上赚钱,还可以拿到别的渠道上去合作,甚至可以当成谈判的筹码,岂不是美滋滋?这个模式比苹果商店单纯做平台更先进。
  而风险在预算合理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得到控制,只要风险预期远远小于获利预期就可以。
  只是让楚垣夕必须仔细拨算盘的地方在于,这是一门完全不同的生意,回报方式和周期都和以前做过的所有生意不一样。
  在楚垣夕的理解中,头显生意完全类似于手机。但国内手机品牌一度如雨后的狗尿苔一样冒头是因为外部环境提供了完善的支撑,使得大量厂商在智能机时代只要扮演好方案整合商的惧色就行了,然后在摄像头和PS能力上发力,在外观上发力,在销售和渠道等等方面发力。
  这就使得早期入场者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积累是完全不存在先发优势可言的,别人可以通过更强大的销售快速追击,并且摧毁先行者构筑的脆弱的壁垒,最终大家拼的还是营销,先行培育市场的往往成为前浪。
  头显的未来绝对是和手机类似的,而智能机在国内的蔓延史已经十分清晰了,除了华为大伙其实都差不多。就算是华为,把技术积累转化到实战里边之前,荣耀品牌也是跟在小米身后不断致敬的,直到内功练成了才把友商们统统撇开。
  这种例子在国朝商业史中简直不胜枚举。不说别人,三电一兽把共享充电宝的市场培育好了,这不是连楚垣夕自己都在动员创业者进场吃肉了吗?
  而巴人并没有任何技术积累,也没有靠谱的行业从业者,现在开始积累不大来得及的样子。反过来,拼销售,更不可能是国内地狱级销售竞争中活下来的前辈们的对手。
  因此巴人一旦选择自己做头显设备,实际情形更可能是选择一个阻力最小的方向。楚垣夕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选择是VR版的主机,像任天堂和索尼一样,靠着自己独门的游戏,独占IP捆绑设备进行销售,用IP建立软的壁垒。
  当然这也不是不可以,这同样是像上游蔓延,只不过不是为了梦想而战。
  ——————
  看到有读者说过年宅在家为什么不多更新点?平常我一个人写的多啊,过年家里都是人怎么写啊?我媳妇天天远程办公电话会议不断,这样的日子要到10号……
  而且我是必须大量看新闻的,之前我写这本书基本上每天看3个小时以上的新闻,并且记录整理成表格,标注要点和使用方式,原因你们都懂,我在群里也截过不少表格图,还有书友要过。但最近的新闻看的我是天天气得昏过去,关键是还不能写进来,气得昏过去×2……
  刚看新闻,404那章主角做的事其实头条系在现实里已经做了,唉……


第九百八十三章 发现目标
  楚垣夕画好了脑图就把推演写成文档存了起来,年后可以开始启动VR设备相关投资的务虚。
  之所以不着急,是因为研发大型游戏多慢啊,地中海那边最少还得大半年,而头显设备就算从零开始建厂房搞设计做研发,肯定要比做手机简单。
  说简单当然也不是绝对简单,但是,国内的相关人才相对充裕。所以楚垣夕只要想想雷布斯从组建小米到小米1上市之间的流程和速度就非常淡定,头显这个事情真的开始做,大半年内出活儿绝对没问题,方案整合商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当然这不是说做头显完全没有任何技术含量,集成式头盔肯定要追求用户体验的,这是纸壳头盔+手机比不了的优势。目前阻碍VR设备成为主流的有很多生理上的问题,比如眼球疲劳、帧率导致眩晕等等,只有专门的设备才有可能针对性的找到解决方案。
  只有体验好,才能大量占据用户时间,才能真的成为用户的入口,发展成大型的应用平台。
  但是这个事情在商业上有个常识,叫做“需要不断迭代产品”,所以并不需要一开始就操心,更不可能奢望上市的第一款产品的第一个型号就是完美的。完美的产品总是躺在设计稿中,实体设备的用户体验是通过不断试错才能提升的。就连苹果手机,前三代产品也是如此,知道Iphone4出世才算是第一个集大成者。
  楚垣夕心里十分清楚的一件事情是,做企业很多时候要根据现实制定计划,而不是梦想,梦想是驱动力,要追逐,但是不能以翻车为代价。换成另一种说法,就是做企业家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得量力而行,因势利导。最终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否偏离企业家的构思,看的还是有没有实力。
  比如说科研实力。如果具备华为的科研实力当然可以随心所欲的开发了,根本不怕任何后浪打过来。但以巴人的零基础还要硬掰方向感,强行上马大平台计划,那么车毁人亡的可能性就是必须正视的。而且别看巴人现金储备高,绝对经不住这种程度的失败,不是赔钱会导致公司破产,而是赔钱会导致公司什么都不敢干,因为手被打疼了。
  相对而言小康的蔓延就简单多了,此时需要做的无非并购而已。这也是楚垣夕喜欢做小康的原因,一旦商业架构成型,套用游戏术语来说,剩下的就是框框A(Attack攻击)过去了。
  现在小康是将成未成的状态,所以还不能框框A,只能有重点的A,比如鲜食加工企业就是很好的并购对象。
  然后由于挖角考拉高管三中二,那个没有选择小康的首席市场官CMO的去向反而引起了楚垣夕的注意。他去的是一家叫做天鲜配的toB鲜食加工企业,过去之后直接当了COO。
  小康是没设COO的,因为实际上普通企业COO应该做的工作楚垣夕都已经做了,听取各条线汇报的也是他,因此没设。楚垣夕心说这就是那家伙不选小康的原因喵?
  不过因为这件事,天鲜配这家位于粤东省的成立不久的新式鲜食加工企业进入了楚垣夕的视野。当然也不完全是这个原因,小康粤东省肯定也要向外采购鲜食,供应链选择的供应商里也有天鲜配,而且给了很高的评价。
  然后楚垣夕略一研究就发现这家似乎明显被低估了,因为目标有两个显著的亮点。
  天鲜配从采购到制作再到物流配送都比较好,特别是物流。可能这就是人家取名叫天鲜配的原因?即突出了鲜,又突出了配。
  小康自己的鲜食物流,标准本身就比较高了,要求一天能补货三次以保证新鲜度,这是建立在砸了钱后拥有多个配送中心和加工厂的基础上的,直接对标724,但是这是在帝都。粤东省目前就完全没有这种配置了,目前也不需要,因为两座城市都是定点区域内集中开起十家店作为旗舰店,起种子效果的,物流的压力还没显出来。
  但是下一阶段,复刻帝都里程碑4的时候,肯定还是要建立相同的配置。也是这个原因使得天鲜配被楚垣夕纳入视野,因为天鲜配的物流居然也满足每日三次配货的要求。
  这对一家toB的企业来说颇有难度的,因为首先需要投资物流才能拥有物流能力,这个能力在今后的运营中能够收回成本吗?在巨大的投资面前很多企业的选择是算了算了。
  但对便利店来说这就相当于天使一样,因为最好的鲜食当然是直接出厂立刻送到店里的,而不是在便利店自己的物流里中转一圈再到店里。这也是小康在帝都自建鲜食加工厂的原因。
  即便如此,小康帝都也不是全部鲜食都不假外求,因为鲜食的种类也很多,便当、饭团、三明治、沙拉等等等等,全都自己做实在是太奢侈了。因此仍然要向外采购,而且是向很多鲜食工厂采购,因为每家鲜食工厂基本都专注于一两样,做团子的很少有做沙拉的,做沙拉的很少有做便当的。
  小康帝都的鲜食加工其实也是根据对外的供应链采购来制定自己的物流和生产策略,自身的鲜食加工主要是填补空白为主。
  而天鲜配居然能够横跨十来个不同的款,这是它另一个牛逼的地方。如果换个角度来思考,人家拥有这种能力,随时随地都可以摇身一变自己开连锁便利店。
  每一个做新式便利店的都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鲜食才是便利店真正的核心壁垒。这也是瑞幸进军鲜食跟便利店抢生意的时候便利店们根本不担心的原因,弟弟,除非你改开便利店,否则你抢不走!
  究其原因,在于鲜食的物流和普通的物流完全不是一个物流,至少比瑞幸的物流复杂。此外还有管理上的门槛,数字化的手段实现对鲜食商品的监控和预警等等。所以便利店做咖啡易如反掌,瑞幸想做好鲜食没那么容易。
  因此天鲜配目前1。5亿的B轮估值完全不能体现它的价值!
  就算能体现,也不亏,因为对小康来说天鲜配还有额外的溢价。
  那就是小康今后要开始做“品质生活”系列产品,打自己的品牌。目前阶段是寻找代工做贴牌,下一阶段就是准备自己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