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咸鱼的自救攻略 >

第644章

咸鱼的自救攻略-第644章

小说: 咸鱼的自救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楚垣夕的概念里,所谓互联网金融主要就两样,一个是P2P,一个是小额贷,都是利用大数据放贷。这都是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念兹在兹特别关心的,因为小额贷超赚钱,是大数据变现中最高效率收割利润的解决方案,没有之一,深为巨头们所喜。
  但是小康本来也没有在互金上发力的计划,现在也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楚垣夕反而劝曹翔多和新组建的支付团队两位负责人聊一下,至于互金的心结。
  他是小康的CSO,是CXO的头衔,级别属于第一档,理论上有权力过问任何项目组中与技术研究相关的事项。所以对于移动支付这个板块,他完全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出来,虽然移动支付已经是个比较成熟的领域了,技术上引入区块链的可能性和空间都不大。
  安排好曹翔之后楚垣夕就准备出发了,十四号周六踏上了前往羊城的列车。出发的这天正好是岛国小姐姐野竹千香抵达帝都的日子,远远的看了一眼,然后发现声优的颜值果然还是不能过于在意。
  陆羽其实还不够黑,给出的薪资是税后100万円,这个价格即使在岛国的职业声优群体中也可以雇佣新人了,何况是兼职声优的配音选手。所以野竹小姐姐才会怦然心动。
  如果只是请一位声优需要每月付出100万円的话那实在也太特么贵了,但是用来打造虚拟偶像一旦成功,得到的回报绝不止是这么点,每个月光在B站开直播收打赏都能赚回几十倍。楚垣夕是见识过B站宅男们怎么打上虚拟偶像的,当然,前提是必须把项目做成。
  他这一次去其实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绕道西湖市,跟考拉高管们亲自见一见。9月份杰克马退隐江湖的仪式前后刘璐去接触过一次但是反馈不佳,楚垣夕也不为己甚,招募不成就想别的办法。但是时过境迁,现在见一见,时值阿里收购考拉的“百天”,可能有奇效。
  其一,是这批高管们应该差不多也看清形势了,至少应该有点想法,阿里并购考拉之后的一系列操作很有利于楚垣夕挥舞锄头,而且这个锄头挥起来也是双赢,阿里不见得有什么不满意的。
  其二,便利店行业到了年底,更加熠熠生辉,比之前还诱人。可以说这一年来国朝的经济热点图上,以便利店为代表的小店释放出最大的亮度,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都呈现出不可忽视的作用,远超所有人的预期。
  可以说,这在2019年初是不可想象的,随便说几个数据给2019年初的人听,大概反应都是:你胡说!
  比如说,全国小店家数在千万家上下,仅夫妻店就700多万,算上相关物流产业等等,整个小店体系支撑起的就业岗位超过一亿,一人开店解决全家就业是常态。
  比如说,小店流水的平均增速达到35%,远远跑赢CPI,也傲视绝大多数赛道。
  比如说,小店成了银行最愿意贷款的客户群体之一,这在过去根本不可能,但在今天成了信贷支持的主打目标。
  种种这些都说明看似不起眼的小店已经成了国民经济的韧性之所在。而且随着线下获客成本的提升,连锁便利店的价格也更加凸显,成为很多品牌的获客渠道源头。很多产品拿到连锁便利店中获客,比在夫妻店的货架上获客更容易。
  这种形式之下,不知道考拉高管们人心思走之时心态上会产生多大的改变。
  这个获客成本问题实际上已经影响到大量的商业生态,特别是电子烟。
  当十一月初的时候国家禁了电子烟的网购,之后线下就成了这个闷声大发财的行业唯一的出货渠道。于是短短的一个月出头,竟然形成了百烟大战的战况,所有的线下店面都成了电子烟疯抢的战场。就连一向不受电子烟品牌待见的集合店都成了香饽饽,何况连锁便利店?拜访小康总部,开出百万元独代费的比比皆是,纷纷赶着来送钱。
  这个行业也成了国内所有开加盟店的行业中唯一一个不但不要加盟商给付任何加盟费,还反过来提供补贴的行业,得渠道者得天下,一切只为了抢占线下出货渠道。
  因此这些天楚垣夕居然被连续四组电子烟行业的创业者拜会过,纷纷提出独代的要求,就算原世界中也没有类似的经历。
  其中有两组楚垣夕是客气送走的,不是条件不好,而是他感觉还可以待价而沽一阵。而且这事得跟物美学习,入场费不能只交一次,得按年交才对。
  小康其实仍然处于初创中,对很多SKU是不收取入场费的,作为一个新兴渠道非常有自觉,对供应链上家非常友好,基本上只要是名牌快消品的暂时都不收费。
  不过对电子烟这种款,不收入场费天理难容。
  小康当然是卖烟的,既然卖烟自然也可以卖电子烟,国家禁的只是网络买卖电子烟,并没有宣布电子烟为非法。只不过随着小康规模的扩大,以及电子烟对线下市场角逐烈度的提升,再过一阵再谈这种事情应该更加有利。
  至于电子烟是否对健康有害,只不过是和香烟一样有害罢了,没有必要妖魔化。电子烟之所以被禁,楚垣夕瞎琢磨了一下,大概是因为宣传和监管都不到位的缘故,所以必须勒住缰绳。
  香烟盒上全都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但对电子烟却缺乏类似的宣传,甚至作为新兴事物,一度还被传为戒烟神器,这里很难说有没有电子烟企业的功劳,因此才应该加以管制。既然香烟都是由烟草专卖局“专卖”的,有相关的法律,那么电子烟这种同样含有尼古丁以及其它有害化学物质的产品,也没道理允许它野蛮生长。
  但是另外两组就处于两个极端了。
  第三个品牌上来就拍钱,一百五十万的入场费够不够?然而楚垣夕很快拿到薛建华的小报告,发现这就是个野鸡品牌,比没牌子强不到哪去。
  楚垣夕当时就失去耐心了,礼貌的把人请走,结果人家还不乐意了。没奈何,他只好撕破脸:“我为了多拿五十万入场费砸自己招牌受不了,您赶紧祸祸别人去吧!”
  小牌子的问题在于,小康虽然只是销售,用户应该也知道出了质量问题主要责任在厂家。但是作为实体经销商,肯定要为自己的选品做信誉担保的。如果选的是国民款但是出问题了,其实还好说,一旦小的是小牌子没选好伤害到用户,败的是自己的人气,和电商直播带货的时候翻车是一样的道理,同样都是基于信用的交易。
  那些电子烟动辄上百块乃至几百块,就算月薪有一万,也不是可以随坏随扔不心疼的小玩意。但小品牌清完库存就跑路都是有可能的,质量根本没眼看,更不用说售后服务了,坏一个,基本上就意味着一个乃至多个小康的用户AFK。
  为什么是多个?这是小康的优势也是小康的劣势,楚垣夕要营造的是标签社交的氛围,用户群体的特征是“附近的人”,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口碑传播可以正面传,也可以负面传。
  第四也是最后一个拜访者则是电子烟品牌中的头部,而且和楚垣夕还有一定的缘分。
  因为,这位创业大叔名叫马悦宁,原本也是做自媒体的,而且是国内相当成功的自媒体,剑走偏锋主打星座,然后做条漫、做内容、做IP,建立了内容更新迭代的可持续性。
  此外他还做了自己的APP,一款约炮软件。无论国内国外做社交,当然是带有约炮属性的容易成功,像汤不热这样的视频赛道种子选手,不做社交简直就是自绝于成功之路。
  总之这个主打女性的星座自媒体高光时刻是国内绝对的头部,影响力巨大,比《深夜画廊》成功,比《高站长》成功,不过没有做成矩阵模式,总粉丝数差一点,所以被人并购的时候只卖了两个亿。
  楚垣夕扪心自问,当初他创建巴人娱乐之前,制定计划和框架的时候有没有学过人家?答案是肯定的,那时他做抖音是必然的选项,然后怎么走,一切都需要自己思考计划,那当然要参考一些记忆中的成功先例。
  虽然巴人没死学,甚至在对流量的运用上更加有进取心,更没有盲目的做APP,但是人家的创业精髓是如此的耀眼,路径是如此有生命力,以至于楚垣夕自己也得承认,受到的影响比较非常深刻。
  巧合的是对方二次创业的路线又和小康有些相似性,做的虽然是电子烟品类“摇力给”,但是聚焦于线下,自己门店已经开了400家。
  小康的店是“门店”,店员需要严格培训,需要大量地推,需要大量租金盘店;对方的店以快闪店、烧饼磨专柜为主,旗舰店非常之少,开店成本相对低,销售员随招随有,没有任何地推。然而,固然这四百家和小康的店不可同日而语,可这也算是一个不俗的成绩了。
  只是此时因为电子烟赛道的坍塌速度甚至还要快于生鲜,遭到的不是市场的平行打击而是国家的降维打击,使得很多投资者对这门生意心存疑虑。
  楚垣夕能想到监管上的问题,别人当然也能想得到,有关部门都发出禁止令了,这么明确的信号,后面的推理都是顺理成章的。这就苦了电子烟赛道上真正的创业者,不得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因此现在马悦宁遭到了严酷的现金危机,融不到钱。他的所有工作都做到位了,而且做的非常好,品牌是电子烟中的头部,质量也是一流的,产品为了突出重围打磨了很长的时间,建立了一直像样的带有科研属性的研发团队,只要后续融资没问题就是兵多将广的局面。
  可惜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以至于他连自己卖号的钱都已经填进去一个亿,跟楚垣夕启动小康之时的个人出资差不多。
  然而,现在面临着艰难的决定,是继续坚持,把财务自由压上去,还是痛快的认输。
  当然,还有一个黄金选项,就是赶紧盈利。毕竟电子烟一直都是暴利行业,闷声大发财,不然也不会吸引他跨界进行二次创业。只可惜入场的时间太糟糕了,刚把钱烧出去,公孙老师就推着自行车入场了,然后这个行业被颠覆。
  只不过盈利与否看的是销售和费用而不是成本,成本没多少钱,而庞大的销售人力和开店所需要的持续投入才是吞噬利润的黑洞。这也是线上对于电子烟来说无比重要的原因,如果能走电商,那是极大的降低费用。
  如果现金流充实起来,就有足够的时间熬过这个寒冬,到时候,无论是国家重新出台线上销售的政策也好,还是干脆聚焦于线下,在线下的搏杀中成为王者。哪怕是有关部门真的把这个行业干掉,好歹也死个明白。
  但是理想很丰满,而残酷的现实是国家出台线上禁令之后被人以讹传讹,整个产业遭到妖魔化,搞的线下也变得门可罗雀,一个店一天卖不出去十单,盈利简直就是梦想。讽刺的是即便如此,商场中的专柜仍然被同行们激烈抢夺,以至于谁也别想好好活着。
  其实,Shopping mall本来也不是销售电子烟的最佳场景,最佳场景有且只有便利店。


第九百五十七章 居然是这样
  烟民买烟当然是去小铺,但夫妻店基本上是不卖电子烟的,而对便利店来说只要利润够高,店员可以向买烟的用户力推电子烟,承担起销售和地推人员的职能。换言之只有便利店才能网到潜在而精准的用户,而开在商场专柜只能是姜太公直钩钓鱼,等电子烟用户自己上钩。
  所以在楚垣夕启程之前才紧急安排了一次会面。而且当他知道要来拜会自己的是马悦宁,反应当然跟前面三组人马不一样,甚至委托袁苜通过郑德进行一次细致的调研,行业动态和对方公司的调查我全都要。
  结果袁苜将调研报告呈上的时候,楚垣夕的心理活动叫做“歹念丛生”……
  对电子烟来说,现在的局面是渠道为王,手握资源的才有生存权,所有具备渠道经验的人才都是争夺的对象。而小康本身就是渠道,就是资源,并且,巴人有钱。
  同时,经过简单的测算,摇力给这家公司面临的经营困境无非就是摊子太大费用太高短期又不能盈利,在产品和品牌上烧掉的钱太多了突然融不到钱急的跳脚,投资人心脏骤停式离场让人感觉快要挺不住了。
  但换一种说法这也是未来爆发的起点,那就是线下店面的庞大布局以及产品质量和品牌都处于头部。
  于是关键问题就变成了,现在线下电子烟生意不好,但未来如何?如果未来也不行,那小康就应该满足于录得一笔入场费,反正只要是名牌产品且质量没问题怎么都好。可如果未来值得期待,那对摇力给来说其实最缺的还不是渠道,而是挺过这场寒冬的口粮。
  楚垣夕看到报告,顿时就算了一下极端情况下的成本,然后发现如果趁着马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