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咸鱼的自救攻略 >

第641章

咸鱼的自救攻略-第641章

小说: 咸鱼的自救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房诗菱这种模式呢,表面上看只有押中涨跌才能将余额结算成外汇,并不解决这些基于换汇乃至愿意付出大额成本的需求,因为押错了只是干损而已,不存在兑换的形式。
  但问题是,可以两个号玩对冲啊,这样不就可以无视涨跌换汇了?只不过想要在外汇变动中完成这种操作需要进行高频交易,要交很多手续费而已。
  不过关于创业投资的概念楚垣夕是听朱魑说的,等他连着看了三天直播,房诗菱一句都没提,因此也是不得要领。
  而且他毕竟不可能把太多心思分配到这种事情上,因为他本人没有换汇的需求。所以随着时间来到双十二,楚垣夕已经把全部注意力放到陆羽释放的#昏君系统#活动上了。
  活动的策划虽然是楚垣夕提出的,但他只给了大框架,相当于制定战略,前敌总指挥是陆羽,所有流程需要他来实操。
  陆羽的指挥非常有层次感,第一批投入的是明星资源。
  此时头条系官方本来正在集中精力观察电商数据。双十二也是个卖货节,虽然没有双十一那么大的声势,但也算是双十一的返场活动了,流量不低,特别是很多美食电商,集中赶在这个时间搞促销,带货量也不算小。
  而且时逢抖音正在大推鲁班电商体系,作为自身今年比较重要的一项新产品新开拓。结果突然之间大量明星用认证过的账号发出统一标签的视频,让官方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然后查来查去也没查到到底是哪个运营部门搞的活动咧?而且为什么要选这么个日子?这不添乱吗?
  特别是张忆山的空降,让官方非常意外。这种级别的明星空降是早就沟通好的,也是官方所欢迎的,约定好了时间,还分配给了流量,甚至在搜索页面里都预留了入口。
  但是您发的这个视频我们怎么看不懂呢?这是什么鬼啊?为什么还要打一个莫名其妙的标签咧?
  负责明星运营的团队立刻懵逼,内部查了半天也找不到这个昏君系统活动是哪个无脑策划主推的?与此同时其它部门看到张忆山的空降视频之后全都跑去问,协调了这么多的明星,怎么内部一点风声都没有?而且,怎么没制作单独的界面啊?个性化的特效贴纸呢?问题一股脑全来了!
  但是来不及思考,第二批抵达战场的大军杀到。巴人娱乐的两个大号在明星轰炸之后很快跟进,放出几个精挑细选之后的视频,同时陆羽在位期间还建立了大量的抖音小号,今天也全部派上用场,以相同的姿势集中闪现一波。
  紧接着协同作战的大量中腰部账号们集中发力,把早就准备好的视频一股脑的po了出去。顿时,这个活动页面下面被塞进去好几百个作品,然后触发技术性跟风。
  所谓技术性跟风,就是有很多职业内容创作者采用的是“机械创作”模式,只要出现某种现象,满足一定条件,想都不想直接闭着眼睛跟风,根本不需要分析标的作品有什么值得跟风的因素,跟就完事了。
  另外也有一批野生玩家连续刷到明星视频,有人注意到快速增长的赞,有人看到好玩的评论和回答,有人注意到内容和标签进而激发灵感,纷纷创作出有质量的内容加入到活动中。
  作为方案的设计者,这都是陆羽必然要算计进来的因素,但官方猛然间看到某个现象,是来不及分析成因的,只能按照规则进行被动管理。
  那么遇到这种现象,第一反应当然就是——流量倾斜了!
  结果等到事件提交到集团总裁张铭面前的时候,张铭的反应是比所有人都懵逼!我们什么时候搞的这个活动?看着满屏都是#昏君系统,张铭心说我怎么不知道啊?产品线上的人在搞笑吗?系统你个鬼啊?这是看系统流的网络小说看多了吗?
  正在这时,他的微信里边,楚垣夕的消息栏跳了起来:我们搞了个昏君系统的活动,没给你添麻烦吧?
  张铭:???
  紧接着,他突然反应过来,顿时大怒:你在我们内部安插人手了?
  楚垣夕:怎么可能!你想啥咧?
  张铭刚想质问为什么民间搞的活动还有流量倾斜啊?忽然一想,按这边的工作流程还真有可能产生流量倾斜……昏君系统?这不就是《无道昏君》小游戏吗?奶奶的蹭流量居然蹭到官方头上了吗?关键是还叫他给蹭成了!当初就应该把这个小游戏给买下来啊啊啊——
  他把写好的字退掉,重新录入:你花了多少广告费?有没经过官方的广告口径啊?
  楚垣夕心说干嘛?挑我的毛病?呵呵!践踏规则的灰域可是我的强项!
  他马上做出解释:这不是广告啊,没有产品算什么广告?要说推广费用嘛,也就几百万。
  张铭:这不可能!这么多明星亲自下场,几百万?我不信!


第九百五十四章 谨小慎微
  楚垣夕:你看看你,这就不懂了吧?很多都是PY交易。再说,你先好好了解一下艺人市场吧……
  这倒不是楚垣夕找辙,而是这个市场今年萎缩的速度是肉眼可见的,项目在快速减少,新项目不立,甚至老项目也纷纷被砍。从一线到三线,从老人到新秀,艺人能接到的戏是越来越少,很多大明星一整年没接到活儿,连霍建华这种大咖都在自嘲失业。
  要不然《演员请到位》这样的网综也不至于这么红,大量艺人都开始转变思路往网上挤,甚至造成踩踏。
  这种恶劣的情况传导到上游,使得很多经纪公司一年没签人,或者只签一个两个,因为资源实在太有限了。但网络投放的能力在今年变成了“资源”,于是,巴人今年可真没少签人,朱魑成了艺人就业市场上的另类。
  其实对张铭来说,抖音倾向于明星的运营策略下,明星和艺人的生态本来也是他关注的,只不过优先级不高而已,特别是头条系6月份还开展了“联合制片人”计划。所以他也并不是一无所知,只不过看到楚垣夕花几百万就把事儿给办了,还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办的特大……
  正在这时,楚垣夕转过来一篇头条文章,名叫《致敬这个时代》。张铭点开一看,居然是巴人发在头条大号上的彩虹屁,用来吹捧抖音生态的。说是抖音有便捷而易用的功能,搭的结构使得我们UGC可以搞出这么盛大的自发的活动,在国内首屈一指云云。没有任何其它平台有这么强大的内生性,能够自我演化到这种地步。
  张铭看了哭笑不得,不过这说的本来就是事实嘛!快手虽然什么功能都有,但它那个生态就搞不起来这种活动!
  关掉这篇热情洋溢的文章,张铭把整件事放下继续他的工作,殊不知楚垣夕发在微博上的文章可就不是这么写的。微博上的标题叫《不错,我干的》,巴人高声幺儿,号召《无道昏君》的玩家参与进来。
  在很久很久以前,《无道昏君》游戏上线之前,这个IP最先是在微博和抖音里做预热的,发了许多短视频,因此微博粉丝中的玩家应该也有不少。这批用户,以及抖音中潜伏的《无道昏君》种子用户就是本次活动预设的第三波火力,以此构成整个活动的三级火箭动力体系。
  其实玩家势力才是主体,因为数量大。抖音生态的特点就是——只要发的多,总会出爆款,这一点跟快手还不一样。因此只要参与活动的用户数量上来,出爆款的几率就是百分之几百,总会出几个大爆款的。
  不过真说起来,还有一个巨大的流量池是巴人没有动用的,那就是《无道昏君》手游里的玩家。现在挂机的玩家DAU已经达到两千万,而且诚如当初预测的那样,增长势头已经快速下跌,显得后继乏力了,因此才要未雨绸缪的组织这场活动。
  但是这个池子不能动,一动,就变成了巴人的手游给抖音引流。
  从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往抖音引流,或者反过来,其实都没什么问题,是MCN机构梳理自媒体矩阵内部的粉丝。从这些账号上给自己APP引流也算天经地义,但是反过来,从自己的商业化APP里给别人引流,楚垣夕绝对不敢擅自操作。
  此时的《无道昏君》好歹也是2000万DAU啊,都快赶上一些吃鸡手游了,虽然在做收入方面菜的跟鸡一样,但是体量在这呢,突然给抖音引流而且不收广告费,估计很多人会有想法,进而影响到巴人集团的阵营属性和操作空间,甚至影响到小康。
  经过巴人游戏的出售之后现在巴人在天朝互联网版图中的阵营属性肯定是偏阿里的,说不定已经踩到雷池上了,再动一动就越界,必须谨小慎微,这是出手巴人游戏不得不承担的后果。
  楚垣夕本来以为跟张铭客气一下就可以了,有这么一来一去的足以维系住巴人和头条系的感情。毕竟从根源上来说这个活动是活跃抖音用户的行为,对抖音本身是有益的,也并没有冒犯谁。只是比较突然,而且带动的流量有点大,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遐思。
  没想到张铭忽然问:话说你们在海外搞自媒体到底是为什么啊?我是说像你们这种方式,砸钱买量搞自媒体,看不懂啊。
  楚垣夕心说你看不懂就对了!
  他的答复是:在国内搞自媒体为了什么,在海外就是为了什么。国内花钱推广自己账号的自媒体也不在少数啊。
  张铭心说这特么完全不一样好不好?国内自媒体怎么做广告我还不知道吗?就没见过一个像你这么搞的。
  只见楚垣夕接着又说:国外推广的成本实在太高了,远远不如国内滋润啊!用户口味也拿不准,我也是被逼的没办法才出此下策,贸然照搬国内的办法做号,一旦水土不服效果更差。要是tiktok在海外也有在国内这么猛,我就舒服了,也不用当奇葩!
  张铭心说合着这还是我的错喽?
  然而tiktok虽然被称为社交新贵,在海外攻城略地,在岛国区还衍生出大型线上异性交友的社区氛围。但是用户密度无论如何也没法跟国内相比,而且被各个老牌海派自媒体所排斥,用户想要在tiktok和其它社交平台之间相互流窜被人为的设置了许多障碍。
  对巴人来说,别说任何新套路,就算是复刻当初《乱世出山》这个IP的打造之路,没有一定浓度,没有一个方便梳理粉丝,调整账号粉丝调性的环境也是肯定不行的。这些情况张铭没有仔细调研过,但是凭着世界顶级产品经理的感觉也能猜到一二。
  他倒是知道巴人偷偷摸摸的在海外开了几组主打中餐的视频,有tiktok,也有其它平台,干的还挺不赖的。只是和当初巴人娱乐在抖音平台上大肆跑马圈地相比就差了几个等级。
  想到此处,他又问:你就不想在海外推点APP做点应用之类的?你知道有一家叫做赤城科技的公司吗,马上都要IPO了。
  楚垣夕在网络那边点了点头,倒不是认可张铭的说法,而是觉得张铭看好赤城科技这件事情顺理成章;觉得张铭就差说一句:那是学我的。
  他的回复是:不做不做,赤城明明是个反面教材。
  赤城科技,实际上被称为海外版头条系,因为和头条系采取的战术从模型到框架几乎一般无二,都是打造APP大军,只是具体的应用不一样,市场环境也不同。
  头条系是用头条APP、抖音火山西瓜等等一拖拉机的应用组成APP矩阵,之后把流量通过头条系引以为傲的机器算法也就是所谓的AI引擎,在广告平台内进行分发,这个广告平台就是大名鼎鼎的“巨量引擎”,也是头条系主要收入来源。
  而赤城的APP矩阵包括谷歌商店2015年度全球最佳应用“锁屏大师”、带有搜索引擎和信息流推荐属性的“Solo桌面”、“应用锁”等等一系列应用和游戏,然后同样把流量归集到AI引擎Solo Aware里,和广告平台进行对接。
  这套体系被投资圈称为“CBA”模式,C端B端+AI。有头条系珠玉在前,750亿的估值让人怦然心动,赤城自然得到得到资本的大量追捧,上市之路一片坦途。
  可是冷静下来看,即便马上IPO了,赤城科技的市值能有多少呢?无非二三十亿而已,巴人集团可以买十个!
  而在楚垣夕的评判标准中,赤城的IPO操作确实做的漂亮,问题是这个企业已经做了七年啦,整个应用矩阵加起来才3500万的日活跃,做这种事情有多大意思呢?全部应用加起来和《乱世出山》手游的DAU差相仿佛,《无道昏君》今天搞完活动,不知道DAU能到多少,但也不会差太多。
  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情况,在外海市场做应用并不好搞。
  是赤城科技方法不对路吗?人家使用了“copy from China”的办法,把国内由头条系印证成功的方法论搬到海外,但是实际效果需要重新认识。
  是技术问题或者产品质量问题吗?人家获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