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咸鱼的自救攻略 >

第477章

咸鱼的自救攻略-第477章

小说: 咸鱼的自救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就变成山寨,山寨这事天朝的人无人不知,但难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寨主的成功也不仅仅是幸运所致,只有最擅长此道并且有足够资源的才有较大的腾挪余地。
  早则属于比洞察更高一级别的预感,从宏观的角度放飞自己的视野,俯视未来。
  预感、洞察和山寨,是商业战略中三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弄好一个都不容易,胡世恒心里算盘一转,似乎楚垣夕在山寨上没什么能力,其它两项都还可以。
  然后他看手机里的第三条,资金募集和使用情况。
  他顺手从包包里翻出打印好的小康的募集资金用途表,摆在楚垣夕面前:“小楚,你看看这个资金使用量是不是过高了?”
  楚垣夕一看这不是自己给出去的资金使用测算表吗?胡世恒手指点着的是IT投入部分,这部分看起来是不少,再未来三年内每年都需要10亿左右的研发投入。
  “这个真不高,胡总。你要是了解724就会觉得我们的投入还不够,至少到三年后10亿不够。”这方面楚垣夕太懂了,“724类的便利店的最优解就是做成IT公司,因为要连锁发展,要开几万家店,要统一管理,一定要有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和IT基因。
  这么多店没有强大的IT和信息处理能力是没法实现大连锁的,不但管不好门店,也没法有效积累数据。数据是无效的甚至错误的,那就全完了。反过来,一个人年薪十万,节约一万人力,一年就是10亿薪资,然后还有其它费用的节约,这个研发投入非常划算的。”
  “但是,724那么多研发费用是怎么花出去的?”胡世恒一拍大腿,他功课肯定做了,至少完成了有无性质的功课,但是想要深入这个产业,缺乏深度的信息。
  “我就不细算了,给您罗列一下吧。”楚垣夕拿出笔来在A4纸上直接写。库存周转的数据管理系统、消费洞察预测、对私采和食品安全的监控系统、门店监管系统、连锁品牌的消费者统一标准服务系统、鲜食供应链管理系统……
  欻欻欻的写了一大堆,胡世恒是越看越迷,因为这些名字过于高大上了。
  他顿时想到最近看到的一个笑话:多用途单兵战术后期保障支援部件,也可以称之为洗脸盆;先进单兵多地形高速部署便捷战术支撑物,也可以称之为马扎;全兵种单兵反恒星反卫星头部光学生物保护装置,也可以称之为草帽。
  这特么好像是一个意思啊?
  只听楚垣夕说:“这些数据系统的开发,投入很大,但是可以节约人工成本,以万为单位的店面,人工成本的开销是极其巨大的,今后开放加盟就更多了。您只注意到了IT上的持续投入,没有注意到费用上的持续支出。
  IT上的投入大,但是建立起强大的数据,可以形成强协同的产业链生态圈,用自动化的方式控制从研发到生产到运输到零售的过程,提升品质和体验,提升效率。
  狗东比拼多多值钱的地方就是他的后台系统,他的金融科技就体现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上,这是王道。咱们很多做便利店的去岛国学724,光看商品陈列了,觉得学到很多东西,回国就山寨,那不扯淡呢么?”
  听着好像是那么个意思,“但是,你地图研发这个巨大支出是……为了什么?”
  胡世恒想说的其实是你这不白费钱吗?你现在高德地图用着多美啊,几乎不要钱。换成自己研发,规划了个每年上亿的开销,跟BAT重复造轮子,而且仅仅上亿一点都不多,想要开发点什么细致的功能甚至未必够,这明显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啊!
  这都是袁隆平的锅啊!
  “因为……”楚垣夕心说您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您以为我愿意花这个钱啊?这不是李铁头逼的吗?
  “因为我的商业版图规划不止局限于大天朝,但是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地图武器,出不去。”楚垣夕说出了一掷千钧的气势,“东南亚是我打算明年就杀过去的市场,目前正在筹划。虽然我们这边的发展,现在还没做起来,看起来有点操切了,但是那边时不我待,错过时机就很难再找到好的市场切入点。”
  他仔细观察着胡世恒的表情,只见胡世恒听到杀入东南亚的时候,眼神十分凝固,瞳孔中有一道内敛的光晕在闪,这是积年的老鬼接收到刺激信号之后的表现,面如平湖心有惊雷。
  “您知道,地图的商业模式是必须走大体量的,盘子越大商业前景越好。如果我仅仅满足于开发一个单车能用的地图,我没法作为第三方给别人提供服务。”
  胡世恒沉重的点了点头,地图业务他懂一点。作为一个五次创业的投资人,他对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和生态的认知都是非常扎实的,反而是传统领域,比如便利店对IT的应用依赖等等不是特别熟。
  地图开发的精髓在于形成一个成体系的生意。只开发地图功能本身并不需要特别大的研发开支,这种功能对单车公司足够了。但是,搜索呢?有质量的地图搜索是个巨大的研发项目。地图信息流呢?地理位置、交通信息、兴趣点信息、用户数据共享等等,即需要大量的云服务又需要大量的引擎开发。
  这些功能不做,那地图就是个单车地图,不能说毫无价值但是还不如接入高德的API。
  这些功能持续开发,就可以为别人提供第三方底层服务,成为商品,进而产生商业化行为。
  胡世恒没问楚垣夕的东南亚战略,既然只是“打算”,那作为投资人的分寸是,不宜现在就干涉。等到形成商业计划的时候,楚垣夕自然就会开启一轮融资,所以现在根本不着急。再说出海正是这个时代的大潮,一带一路的红利,所以出海这个举动本身并不是大方向上的问题,如果有问题,肯定出在不自量力上,就不知道楚垣夕的准备是否充分。
  转念一想,他倒是感觉即使没有海外拓展这回事,小康也应该研发地图功能。否则,按照徐欣开玩笑的说法,小康是在新零售上挑战阿里,在云计算上挑战百度,在游戏和社交上挑战企鹅。头条系是如此的嚣张,也没有同时跟三巨头开战,好歹还跟阿里保持着有限的一致。
  以小康的战略规划,触碰巨头的禁地是肯定的,而天朝能提供地图服务的只有三巨头+四维图新,问题是四维图新主要是地图导航功能,跟百度高德不一样。如果巨头震怒,肯定是要挖沟的,就像广点通不再卖流量给头条系一样,到时候服务向谁买?恐怕只能凑活研发一个单车地图对付着用。
  此时胡世恒还不太清楚小康的线上内容也是跟地图强挂钩的,需要的地图信息流不是一般的大。不但他不知道,就连参与线上内容开发的员工也没人把这事想明白,因为OKR系统里发出的工作包都是零碎的。即便楚垣夕给出了提示,即便有人能够看到全部OKR任务包,但是任务包实在太多了,身在局中很难组织出清晰的脉络。
  胡世恒沉思片刻,说:“你是希望靠这个地图系统和阿里脱钩么?阿里的商业体系影响面还是很广的,你要想完全避开可是很难啊。”虽然四处开战,但在他看来小康以便利店为根基,主要对手还是主打新零售的阿里,所以自己做地图减轻对高德的依赖也是正道。
  不料楚垣夕轻轻摆了摆手,“小康对阿里是以小博大,因此必须打不对称战争,充分利用所有能利用的资源,哪怕是BAT的资源。
  我的战略是让阿里发现异动的时候不那么容易找到对标物。其实我是有点受迫害妄想了,以为我搞小康可能会引起阿里的重视,好在没有。这样我们先出发,阿里发现可追的时候让它追不上。让阿里追不上的秘诀就是变化,用多变永远领先两个身位,在变化用尽之前努力成为巨头。”
  “阿里学习对手能力可是很强的啊。其实他们取那些花名都不对,应该取个慕容复之类的,绝技是斗转星移,直接把对手的武功反弹回去。”
  “强也是有局限的,否则为什么反弹不了拼多多呢?拼多多是什么扫地僧吗?”楚垣夕轻轻的笑了笑,想到了最近半年发生的非常滑稽的事情。
  阿里的电商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服务费用,是基于阿里提供的数据服务进行收费,也是电商时代商家必买的热门数据商品。这个服务的本质是阿里给电商导流的广告费,而拼多多突破了这种模式,基于微信社交链进行团购裂变,击中阿里的空门。
  不能基于企鹅社交关系链进行扩散自己的商品信息是阿里永远的痛。因此阿里痛定思痛,下了一个决心。


第八百十七章 骑行礼包的奥妙
  阿里实际上是在去年的双十一之后才发现拼多多比狗东和美团更要命的,这个反应速度之慢让楚垣夕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美团和阿里的战斗是新零售领域的战斗,算是阿里的前沿阵地,而拼多多挑战的是电商,是阿里的核心地带,以拼多多接近200%的增速居然会被阿里漠视了那么久,这事可就太有意思了。
  可能阿里觉得拼多多不如狗东的地方在于金融科技和物流,但问题是现在没有不代表未来没有。可能阿里觉得拼多多的GMV还低,但拼多多的用户数高啊!人家走的就是低客单价。
  于是当阿里醒悟的时候已经有点不赶趟了,拼多多的用户数和现金流已经足够稳住自身的盘子,随时都可以反向整合供应链物流,提升自己电商环节的效率。
  而阿里面对拼多多的挑战肯定感觉巨坑爹,因为他们当年是亲手把自己的团购产品聚划算从前台塞进中台的,结果给拼多多留出缝隙。而且这个缝隙正好是阿里的商业模式必然留白的部分,如果阿里也学拼多多回头吃团购进行裂变,它给电商导流的广告费还怎么收?
  可以说拼多多依托微信进行团购裂变这一招是铁索横江,不学,就是放任拼多多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壮大,但学也没法学,首先裂变的渠道就是问题,在天朝必须借助企鹅才能定义这种新的零售场景,硬要学,还要伤害自身的商业逻辑。
  于是阿里搞出一套歪招,效果很不好说。
  首先是打出传统战术——二选一,要求拼多多上的品牌商撤店,就像当初打狗东的女装一样。
  但问题是拼多多上大多数是小品牌商,品牌价值本身对拼多多的用户没任何意义,于是这边答应阿里,那边注册一个新品牌重新上拼多多开店。这让阿里制定战术的人措手不及。
  然后阿里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比如给低客单价的商品增加搜索权重,极大侵害高客单价商家的权益。其次搞出淘宝特价版,作为一个独立APP和拼多多对打。最后,不约而同的在多款APP产品里挖掘下沉用户和新用户。
  原本这也没什么,但问题是很多羊毛型商品只卖给下沉用户,一二线用户连看都看不到,搜都搜不着,遭到惨烈的区别对待。特别是优惠券活动,阿里系的APP绝到什么程度?绝到优惠券活动搞成打开APP直接弹出式,而且通过大数据挑人。
  也就是说一二线老用户永远没有机会看到这种优惠券,因为整个APP里就没有任何一个按钮点完了能弹出这个优惠券的领取面板,打开APP之后也不弹。
  楚垣夕当初发现办公手机上的阿里系APP能弹出优惠券而自己手机不行的时候简直日了狗了,但是后来想想,总比那些被逼二选一的商家心情好多了。于是他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么一段话:
  今后小康搞二选一的时候,一定不要傲慢。傲慢的二选一是你必须二选一,不傲慢的二选一是你选我,我给你降费用,你骑墙,那你费用巨高。
  话虽如此,没有人希望自己有一天必须要用到二选一这招。
  从功利的角度,楚垣夕希望阿里犯错。最好是拼多多能作为一个坦克拉住阿里的仇恨,这样小康才方便疯狂的输出,而企鹅则对拼多多进行治疗。等到未来某一天,小康再背刺一下企鹅,之后把巴人游戏卖给阿里,完美!
  听楚垣夕这么说,胡世恒倒是认可,虽然小康还没发育起来,但是坏招子可比当初拼多多起家的时候多多了!两下一对比,学不了拼多多的,为什么就能学小康呢?
  关键是阿里的学不是山寨,阿里不喜欢山寨,因为充满自信。阿里是这个星球上最蜜汁自信的公司了,对自己的能力有着爆炸一样的信心。
  因此和阿里的竞争,首先保证自己不犯错是前提。和巨头竞争的胜败不在于上限,而在于下限,把自己的下限提升到巨头级别就不容易输,而犯错则降下限。
  至此,胡世恒基本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答复,就算不满意,但至少是明确的答复。这样,他可以放心的参与小康的A轮投资,如果不考虑莫须有的A+轮,A轮的融资额应该在4。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