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咸鱼的自救攻略 >

第475章

咸鱼的自救攻略-第475章

小说: 咸鱼的自救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人心”,胡世恒请不自信的伸出左手,手心朝上五指虚抓,一边说一边上下颤抖,仿佛抓着一点什么。
  “特别是像小康这种几乎全员持股的公司,靠自律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你可能没有经历过,但是我见过很多很多次了。其实徐欣、袁敬甚至袁苜也见过很多次。
  国内的监管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纠结的,这个你应该知道,所以才会出现高管想要卖股必须辞职的奇葩现象。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心,国内就没有什么真正的现代企业。现代企业需要现代企业制度的保护,也需要投资者和管理层的一致认可,咱们缺的恰恰是这种认可。
  就算是万科的老王,名义上是现代经理人,实际上呢?并不尊重现代企业制度,并不尊重资本,搞的还是那一套。为什么这样?控制欲太强?不仅仅是控制欲,更重要的是,国内企业无论资本还是管理层,在A股的大环境下根本上还是并不认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制度,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水准决定人心。所谓制度并不只是投资者教育,并不只是监督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不及时或者违规情况,并不只是对董监高违法违规行为的立案,并不只是保护二级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打击老鼠仓,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的导向性,形成一种良性的共识,而不是类似丛林法则的共识。
  我并不是在指责谁做的不对,毕竟A股市场诞生也才30年而已,跟发达国家不能比,一开始的历史使命又是那样的。
  但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不跟纳斯达克比,香江交易所的顶层设计也是非常优秀的,监管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你特别倾向于A股IPO,要一头扎入这个泥潭,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是好像有什么顾忌?即使从企业良性发展的角度来讲,A股也不是什么好的选择。你选这条路,可能未来五年是你的高光时期,但是上市之后呢?你会发现九九八十一难才刚刚开始,IPO只是两界山。
  而我,资本是冷酷的,共富贵容易,共患难很难,我只能希望锁定期达到的时候股价处于高位。毕竟我名义上只是个财务投资者,卖出股票天经地义。”
  胡世恒的说法深刻,但是对楚垣夕来说并不新鲜,因为原世界中也有其他大佬说过类似的话。
  这种深刻的道理,不经历几十次IPO投资是难以看清脉络和源头的,感觉是那么种感觉,任何进入A股市场的韭菜泡个两三年都会产生类似的感觉,但是想要把话讲透很难。
  恍惚间,他的脑海里不由得闪回了原世界中去年穿越之前的那场激烈的撕逼。
  当时很容易看到的解决方案就是不要坚持A股上市,这样一年左右的时间足够完成上市准备。这也是很多投资人讨论的热点,虽然其中不乏一些看好小康未来发展因而不急于上市的,但是也有很多后期进入的,希望尽早实现自由退出。
  而且那时小康的融资已经很吃力了,但对资金仍然有需求,如果坚持国内上市,证监会是有盈利要求的,时间和金额,就算当时就拆VIE,也需要几年时间才能上,这期间还要投资人输多少血?
  因此楚垣夕不得不正面回答投资者“你到底在想什么、到底在坚持什么”的问题,然后对喷。
  当时楚垣夕是这么喷的:“你们说的都对,去纳斯达克很好,去香江也不错,那是现在!未来呢?不用等三年五年,一年之后呢?你们以为17年米国人反复恐吓打毛衣战是说说而已?床破上台就是为了跟我们打毛衣战的,毛衣战开打了之后纳斯达克还会像过去一样欢迎中概股吗?就算欢迎,以你们米爹的尿性你以为他们不会变脸吗?
  睁开你们眼睛看看,全世界都在走向民粹,毛衣战打到什么程度谁能说的清?出了国门所有人狗屁都不是!去纳斯达克那不是送吗?到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允许你私有化退市都是好的!你们是卖了股票跑了,小康呢?随便别人怎么收拾!”
  “你纯粹危言耸听!”一个矿业集团出身的小投资人怒喷:“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就算真有也打不起来,咱们这条件能跟米国打毛衣战?打个屁啊出口一断直接就跪了!”
  “对对对,直接怂就可以了,顶多强烈谴责。你杞人忧天过分了吧?”另一个做转口贸易的说,“别的都不说,咱们国家这么多的离岸公司,茫茫多啊,打毛衣战怎么办?所以根本没那事,明年还是风调雨顺又一年。”
  “哎哎哎你这话说的没常识啊。”李靖飞顶着光溜溜的脑袋跳起来说:“毛衣战一开打就认怂,那米国人开出来的得是什么天价?宇宙价了都得是,所以打肯定是要打一打的,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你吃地沟油的命,操心操太多了吧?”矿业投资人哈哈笑着,然后问:“就算纳斯达克不去,香江呢?香江为什么不去?”
  “我原则上没有排除香江,VIE也还没拆。”楚垣夕皱着眉说。纳斯达克这个情况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即使别人不信他喷人也是有底气的,而且事情的发展估计会比他预期的还要糟糕,过程还要漫长,用来说服对方不行,但用来说服己方是可以的。
  但关于香江的猜测,他就是纯的脑洞式猜测了,用来说服盟友都够呛,袁敬袁苜可能不置可否,但像李靖飞这种就未必吃。
  他略微观察了一下多功能厅内各人的观感。此时已经吵了几个小时,从双层股权结构开始吵,吵到小康偏离了募集资金使用途径的原因,再吵到发展和融资之间的扭曲,甚至连盈亏平衡点都要吵一番,仿佛某些人很懂经营似的,最后才吵到上市,其中大部分人脸上都带着点脸红脖子粗的架势。
  随他们去吧!楚垣夕心说这群渣渣老夫已经足够尊重他们了,该尽的义务早就超额尽到了,但是这群渣渣对自己实在是……都怪自己平常过于宠着他们了,对他们照顾的太周到了,惯的!这叫慈父多败儿,要是再有一次创业机会,想都不要想,绝对不惯这个毛病!
  随便他们怎么看吧,无所谓了,爱理解不理解吧!他心说一群渣渣而已,嘲笑就嘲笑吧,大象没必要在意蚂蚁的嘲笑。
  “但是,关于香江交易所,我害怕。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启动香江上市的准备工作。”
  “害怕?楚总还有害怕的事情?”另一个楚垣夕都忘记是干啥的投资人乐了,“是害怕浑水之类的做空公司狙击吗?财务没有造假的公司按说没什么可怕的啊。”
  “我怕的是再来一场97年亚洲金融危机,甚至幅度更大。”楚垣夕木然说道:“那么大的震荡,小康万一没挺住折在里边怎么办?我们抗风险的能力到底有没有那么强?不好说啊。我是无所谓了,控制权反正不会变,顶多是某些业务线上的高管股票太多了忍不住跳车引发点连锁反应,但是到时候各位说不定也要交出带血的筹码。”
  说是这么说,但是惊涛骇浪来的时候,到底是某些业务线上有人跳车,还是集体跳车,这事天知道!


第八百十五章 重大调整
  闪回的场景结束,虽然互喷的内容不少,但映照在脑海中只是一瞬。现在,要不要把这番顾虑告诉胡世恒?楚垣夕选择怂一下,至少先让胡世恒拍进来第一笔钱,拍完之后哪怕他真的骂傻缺也无所谓了。
  毕竟这是肺腑之言,要说也是先跟袁敬说,然后袁苜徐欣,再然后才是其他人。其实时至今日这番话楚垣夕已经不怕跟人说了,一年半之前说出来被人当傻缺,但现在已经一一印证了自己当初的隐忧,而且情况还在恶化中。
  但是发生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因此不如使用拖字诀,等到形式进一步明朗,不用他说,那些用¥进行投资的资本也会意识到纳斯达克不是什么好地方,然后是……
  而且,也难说四年之后已经天下太平了呢,穿越之前的楚垣夕是居安思危无限悲观,那当形势已经严峻之后,为什么不能变得乐观一点?归根到底所有问题都是全球化的问题,是全球化自由贸易,还是全球化民粹主义。这是个有史以来最复杂多变的问题,也难说什么时候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也许三年,也许三十年,但肯定不会在2020年之前。
  因此他做两手握拳撑腮状,慎重的低着头,说:“您说的很有启发性。其实去哪上市这个,我也没有那么绝对。我看不如这样,我们都持开放的态度,反正筹备上市最早也是4年之后的事情了,米国总统一任也就4年而已。VIE的离岸结构先不拆,这个事情到时候看情况,看怎么选最适合公司,您看呢?”
  实际上小康是因为要引入大量投资才不得不架设VIE结构,而讽刺的是VIE结构对吸收上市前的投资并没有任何用处,只有需要去海外上市才需要用到VIE。所以,摆出VIE的格局只是为了迷惑未来的众多投资人,让他们认为小康有赴纳斯达克or香江的计划,然而实际上并没有,实在是无比的行为艺术。
  而巴人娱乐直到现在也没有架设VIE,因为在楚垣夕心中巴人就没打算进行多次融资,甚至没打算上市。
  胡世恒略有些不甘心的点了点头,他本来是想彻底规劝楚垣夕的,但是发现不能。成年人的世界观都是顽固的,想要说服别人的难度比送对方上天要大多了,像楚垣夕这样表态已经算是不错了,就不知道是真心接受了呢,还是说说而已。
  只听楚垣夕问:“话说您为什么突然想要指点我这方面的关节呢?这时候您不应该关心企业发展计划什么的么?上市这种事变数很多的。”
  胡世恒苦笑,“因为,现在私募的日子也不好过啊。LP给我们的压力有多大你知道吗?”
  LP就是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是私募股权机构的募资对象。严格来说胡世恒是基金经理头子,袁敬也是,他们执掌机构、运作资金,但机构的钱是从出资人那圈过来,赚了赔了都得按照份额把利润或者亏损传递给出资人们。
  “我看兰花资本的报表还不错啊,去年今年这行市,在基金的收益率排行里算是靠前的。”
  “你不懂。”胡世恒继续苦笑,“你看的是IRR排行,IRR的故事已经讲了很多年了,但是那是纸面财富,兑现不出来。现在LP们已经不听IRR的故事了。”
  楚垣夕眉头一拧,心说那样的话郑德岂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IRR是过去多年以来基金最喜欢讲给出资人的指标,叫做内部收益率,实际上是一种现金流折现率。既然是现金流的概念,就必然要考虑到周转时间,也就是说这个指标同时包含盈利效率和时间效率,同样投一亿,一年赚一千万和一年赚两个七百万,当然是后者更有吸引力。
  只听胡世恒说:“现在出资人都变得保守了,不听你的IRR,只看DPI,你说我们压力大不大?”
  所谓DPI,就是投入资本回报率,不考虑时间维度,只考虑成功率,一个项目投进去多少,分出来多少,捞一笔是一笔,其它时间宁可闲置,因此一年赚一千万的反而比两个七百万的更吃香了。
  楚垣夕心说这样的话,基金的现金流岂不是要大大的被稀释?在投资热情高涨的时候,很多基金可以用IRR证明自己的优秀,也就是说募集完一期资金,不等DPI出现,就开始募下一期。
  例如一个为期五年的基金,第一年就投光了,这时候账面IRR看起来不错,LP们都很高兴,于是,掏钱吧您呐!
  可想而知,这些看起来很美好的IRR遭到流动性枯竭的时候就会变为裸泳状态,都成功挤上IPO的独木桥了,但沙滩上铺满了尸体,按行话来讲,“多杀多”比比皆是。
  于是暮然回首,DPI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样一来,小康后面的投资里,郑德还能出多少钱都成问题了?楚垣夕不得不陷入深思。
  在他的计划中,郑德至少也得承担起七十亿的份额才行,巴人挣点钱不能全都投给小康,全投小康估计魔都银团要起诉了。这样,有一百亿资金打底,总体募资三百亿到四百亿之间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按杠杆比例来算也就三倍多的杠杆,没有太大的压力。
  至于徐欣和胡世恒,他们所代表的机构更有钱,比郑德大不少,但是关系上郑德是铁杆,而他们是战投,预期不一样,能依赖的程度也不同,他们愿意替小康站台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
  但如果形式变成这样了,那郑德说不定得卖家当才能凑出这笔钱来,比如之前投资的雪上项目,卖掉换钱。这种筹资方式实在太痛苦了!
  他的目光不得不专向巴人。巴人是现金奶牛,现金奶牛如果杀掉,可以瞬间变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