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咸鱼的自救攻略 >

第429章

咸鱼的自救攻略-第429章

小说: 咸鱼的自救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米始终自称一家“互联网公司”,甚至于因为坚持这个说法而被证监会给问崩溃了,不得不收回A股CDR的发行申请。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因为天花板高啊,米国的GoPro这么干,天朝的小米就不能这么干了?国内外的创业公司为了估值都是这个套路,努力打破自己的业务上限,如果打不开,就口头打开。
  可惜小米的互联网服务业务从来没有超过总营收的10%。
  不过,小米营收虽然1700亿,但去年总利润才85亿,正好5%,如果并购了巴人集团然后并表,互联网服务的利润大概率要超过其它业务的利润总和。
  所以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很简单的结论,小米体量虽大,利润太低了买不起巴人,至少靠现金买不起。
  小米尴尬的地方在于没能实现A+H上市,眼睁睁看着A股这口三百多亿的大肥肉从嘴边溜走,但H已经上了,IPO的时候一时爽,再想融资可就得按规矩来了,于是上哪找钱成了问题,从来没想到过有一天自己也会面对的问题……
  这也是小米股价从最高点22一路下挫到9以下的原因之一,雷布斯大概也不知道靠什么能让买小米股票的人赚一倍。
  所以年初的时候雷布斯才当众宣布:“同学们,可能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冬天已经来了。2019年我们即将面临最严峻的挑战,没有一丝一毫盲目乐观的余地。”
  但刘璐还想磨叽磨叽,因为她发现楚垣夕是个很灵活的人,并没有企业家最常见的固执问题,而巴人对小康虽然有巨大的提升,但怎么也不如一大笔钱的提升大。
  因此如果换个别的创业者,什么?卖巴人?想都别想不考虑!但对楚垣夕还真难说。特别是现在这个时间点似乎是个卖出巴人的好时机,再晚点,山寨品就该大量涌现了,毕竟薛明那套并不是什么不可实现的黑科技,有时间有资源都能做,只是楚垣夕勇于吃螃蟹罢了。
  她的问题是:“为什么非要现金啊?股权并购+部分现金不好吗?可以估的更高一点。”
  “高了我亏心,低了我不干,关键是小米的股价不行啊。”楚垣夕不想磨叽这事,并购肯定是要有溢价的,比如说楚垣夕给巴人的估值是300亿,但是别人要连锅端,那对不起,300亿是肯定不卖的。不过再高就是坑人了,坑的还是真大佬雷布斯,这以后就难混了。
  “哎哟你不懂股市吗?这叫超卖,价格被严重低估,是被错杀的优质股票啊,正是买入的时机。”刘璐恨不能晒她的香江交易所账号,“我最近还买了一些呢,小米去年净利润85亿,前年54亿,涨了百分之五十多啊,这帮炒股的都不看财报吗?”
  楚垣夕一捂脸,得,公司了多了个韭菜,还是特粗特值得一割的那种。“姐姐,这帮炒股的不看财报都比您清醒啊。您的小米上市的估值靠的又不是财报,靠的是讲故事好不好?现在手机眼看卖不动,故事不好讲啦。”
  不但不好讲,而且,小米也太注重市值管理了,为了提振股价,上市才刚刚半年就连着做了21次股票回购,简直视股价为生命。这是典型的被上市所拖累,精力都被做市牵累,还有多少心情在产品上呢?
  不过刘璐看到的可不是这样:“谁说没故事的?小米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好不好?你也太不客观了,没听雷布斯说要All in IoT吗?这故事不好?”
  楚垣夕再次捂脸,摆出微信里最常用的一个表情:“我靠IOT的故事都讲好几年了,也没人讲明白。而且你说的IOT不会是米家的大家电吧?小米这操作跟GoPro当年去做无人机简直异曲同工啊我靠!这也太睿智了,我给我新任助理出的面试题应该也给你来一份。”


第七百七十章 做一回预言家(3/5)求订阅
  2018年的手机行业是衰退的,马太效应尽显无疑,强者愈强,所以除了华为大涨,其它友商都不好过,什么金立锤子360之类的都开始陆续退场。
  小米比较搞笑的地方在于基于自身看似还不错的生态链发明了一个“竹林理论”以支撑自己的估值——竹林抽调一根竹子还是竹林,小米手机出货量下行,还有生态链,没毛病。
  这话也就在增长的年份说说,增长的时候进来抢口饭吃并不难,衰退的时候可以清楚的看到谁在裸泳。譬如说小米这片竹林,把手机的竹子拔了,特么水管就没了,整片林子都得枯死。
  所以小米才在挣扎中进行了一系列地震级调整。这一切都被刘璐看在眼里,她到底是对小米有深厚感情的,看到的都是美的那一面。
  而楚垣夕虽然不厌恶小米,但对于处于下行趋势中的企业,最容易看到的都是丑的那一面。
  说到面试,刘璐顿时一脸古怪,因为她之前已经跟伊丽莎白聊了一阵了。伊丽莎白要入职,而且是总裁助理,不可能绕过刘璐。这个职务是如此的耀眼,以至于猜到总裁迟早要聘个助理的人早就牟着劲呢,结果被一个空降的洋妞给抢了,怎么可能不议论纷纷?
  因此,伊丽莎白的面试题她已经知道了,而且记录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这是楚垣夕喜欢出的考题类型,今后估计用的上。
  然后她万万没想到,转眼就用上了,然后仔细一想,诶?是啊?怎么看都觉得小米的操作跟GoPro如出一辙啊,都是主业天花板不够高,非要拧巴着冲上另一条赛道。但另一条赛道上有巨头级选手笼罩,自己既没那个基因又没那个工艺和技术,这种跨赛道的冒险几乎就是送人头的,但还没有主业荒芜的伤害大。同样都是上市公司,GoPro可是直落谷底。
  想到此处刘璐心里涌起一股复杂难明的情绪,但是旋即想到GoPro不过就是个两千人级别的公司,比小米可差远了。
  不过刘璐可是在职场中百炼成钢的人,不可能像愣头青一样跟一把手争辩,就算要表达,也得找到合适的方式。她想了想,“话说,楚垣夕,我质疑你的时候,你生气不生气呀?烦不烦?”
  “应该这么说,你比袁苜强。”
  这是什么评价?怎么听着不像好话呢?刘璐注视着楚垣夕,等来他进一步解释:“你看袁苜不质疑吧,其实肚子里一直都质疑。”
  “那她为什么不说?”
  “肯定是怕说错了话,先回去跟她哥说吧?”
  “哈哈哈,你可太损了。”
  “那还能是什么?她又没干过企业,骤然做CFO肯定也需要适应啊。不是说技能合适就能做的。”楚垣夕对袁苜进行隔空鼓励:“我喜欢有能力进行独立思考的人,但前提是有能力,希望她有了之后再质疑我。”
  “那看来你还是能在质疑中前行的。这样我就放心了。”
  楚垣夕心说你放心神马?放心大胆的质疑我?呵?那必须得让你加强记忆啊刘璐姐。“我知道你是个有良心的员工,从来不说前东家的坏话,不过你想撮合小米并购巴人集团,我只能让你质疑我。我对雷布斯这人还是比较钦佩的,但是对小米,通过去年的IPO,我现在是全盘否定的态度,除了现金,cash,其它的我都信不过。”
  楚垣夕说着还做了个点钱的动作,可把刘璐噎的不轻,“为什么呀?小米哪惹你了?”
  “小米没惹我,但是我不看好。不但我不看好,资本市场整体给了个下降通道。你知道为什么吗?”楚垣夕快速自问自答:“因为小米明知道科技事关生死,需要科技做发展的引擎,但是研发费用率呢?3。3%的研发费率,您都已经IPO了,还不投钱搞科研呢,钱都用在下沉渠道跟蓝绿大厂打销售大战去了,您是哪来的底气跟华为、苹果对标啊?”
  “哎哟喂,你这话说的,小米折叠屏手机、100W的快充、屏下摄像头,还有澎湃的芯片,这都不是科技啊?难道大风刮来的?”
  “产品呢?”楚垣夕怪眼一翻,“您都在微博上搞科研吗?最先开始喊的是小米,别人产品都出来了还在喊,去年全国都在造芯,澎湃芯片一点动静都没有,市场都训练出条件反射了,一发微博就结束反弹开跌,您研发费用都用来发微博了吗?咱小康绝不能成为这样的公司。
  而且你看看小米都干了啥?美图干不下去了把品牌授权给小米,小米如获至宝,觉得能拿到女性的增量市场。这要是行,美图自己为啥不干?大家都没什么技术,都是方案整合商啊,别人踩过的坑不服,一定要自己再踩一回?
  然后进军大家电,这不搞笑吗?不过也难说,小米的研发费率和绝对值都正好比格力低一点有限,对标大家电企业刚刚好,可以跟董小姐再打一回赌。”
  刘璐竟然无话可说,心说楚垣夕黑别人的能力绝对超过他创业的能力,这波吐糟满分!“你就这么不看好小米的家电?小米可是有的是用户,按你的话说,有大量米粉可以商业变现。”
  “你最清楚了刘璐姐,小米用户主力是年轻人,而且是追求高性价比的年轻人,这路年轻人买智能家居吗?您智能家居的价格得低到什么程度人家才买啊?”
  楚垣夕心说我得做一回预言家了,接着喷:“我最不看好小米的地方就是,这么明显的问题,一目了然,但小米这么大一家企业,竟然没有任何人能够扭转,硬挺着往死路上走。这个企业已经病了,君有疾在肠胃,马上进骨髓了只有最猛的药才能治。这种股票你让我收?我才不收呢。”
  刘璐顿时尴尬了,想拨电话给以前的同事,又感觉没法启齿。怎么说?这有个来自八竿子打不着的吃瓜群众的诅咒你要不要听听?对方听了非得暴走不可。


第七百七十一章 推心置腹(4/5)求订阅
  看刘璐如此纠结,楚垣夕觉得是时候给根胡萝卜了,“所以说啊,刘璐姐,历史总是在不断的重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你也不用太纠结了,我巴人集团不愁保值增值,小米已经是你的过去时了,董小姐是帮一把还是教做人,跟咱们没关系,吃瓜就好。”
  说着,他拿大茶碗给刘璐斟上一碗茶,“还有,你有没发现我关注小米关注的比较多啊?”
  “发现了啊。好像专门为了怼我而把小米的问题调研了一个底掉的感觉……”
  楚垣夕心说刘璐这也有化身为吐糟役的潜质啊!“哈哈哈不是我要怼你,而是我怕啊,我怕弄成跟小米似的。
  你别看我天天吹牛说我又懂研发又懂运营,其实我是运营出身,产品经理主要还是拉运营。研发我不是真懂,也就拍脑袋行,真干我是钻不进去的。
  雷布斯你看他整天跟个码农似的,他也是注重运营为主,金山上下来的全都是运营高手。换言之他做企业雄起的时候经历的高光点我都可能经历一遍,然后他犯的错误我也都可能犯,不是可能,是大概率会犯,每个坑都会迎着我移动过来,一个都跑不了。这叫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我都预感到了。
  你知道为什么我不介意你们质疑我?今后我病了的时候你们是我的药啊!袁苜跟我意见相左了去问她哥是非常好的事情,这样她能从假药变成真药。我怕的就是你们明明看出我是错的来了,什么都不说,反正你们股份拿到了随时一卖财富自由。你们俩,二号三号人物都不说,就更没人说了。”
  说这些,楚垣夕就不得不回忆起原世界中痛苦的融资历史来,当时其实应该是有很多人知道这么融资是不对的,但是没人说。
  为什么不说呢?是不想说吗?是等着看笑话吗?其实也不是,而是想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提供不了更好的药,以至于上下都处于焦虑中,只能硬挺着往下走。很多企业都是这样,不对也没办法,你光说不对那你告诉我对的是什么啊?你所谓正确的办法,不解决我的燃眉之急,光正确有什么用处呢?药效太慢我熬不到康复就死了!
  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其实道理很简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君有疾在肠胃都是从腠理和肌肤蔓延过来的,腠理和肠胃得病通常是因为急功近利。因此,做之前就把后面的事情想清楚,别忙着急功近利,连腠理和肌肤都不得病,肠胃自然没病。
  道理简单,但这是个特别复杂的问题,干扰因素太多太强,比如说,资本不干!
  做企业的有机会急功近利但是我偏不,那估值呢?吹不起泡泡来没人给你融资,甚至天使投资人都得怂恿你赶紧吹,不然你连得病的机会都没有。这就形成了悖论,个中甘苦不创回业是难以体会的。
  因此楚垣夕采取的策略是,我拼命吹泡泡,先把贼船开起来再说,但我就是不急功近利。想要掌握这种平衡,要么本人是爸爸级的,要么背后有个巴人集团能够提供利益输送。
  楚垣夕陷入短暂的回忆,而刘璐坐在他对面,心里也颇有一些感触了。
  “唔……原来你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