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妃独步天下 >

第630章

医妃独步天下-第630章

小说: 医妃独步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不想试一试当将军是什么滋味?”“就算我们上了战场又能如何?难不成,我们能比燕北军强?那么多燕北军都只能做底层的小兵,我们又算什么?小兵千千万万,将军却只能那么几个,你以为人人都能当将军呢。”后面随武二一同来的小兵,不客气的泼冷水,“在燕北,就算当上将军又如何?燕北的将军都是要冲锋在前的,还不如当一个后方的小兵安逸。”
  加入燕北军后,武二忙着跟燕北军套近乎,忙着跟燕北军的人一起训练,每天都累得像条狗一样,除了跟一起训练的人相熟外,跟其他的人并不熟。
  可这些人不同,他们每天都没有训练的任务,在武二去训练的时候,他们就到处找人聊天,打听燕北军的事。
  燕北军的人嘴很严,他们能打听到的消息都是大家知道的,可就是这些消息,也足够他们了解燕北军里面的情况,也足够他们清楚燕北军的一应规矩。
  燕北军与他们南疆军最大的不同,不是上锋不会抢他们的功军,而是在燕北军中,上锋在战场上根本就没有优待,甚至比普通的小兵还要惨。
  普通的小兵不乐意,还可以躲在后方,但燕北军中的将领们却不行。不管何时何地,他们都必须要冲锋在前,冲在战场最前方,起带头示范作用,以鼓舞军心。
  试问,这样的将领当着有什么意思?这群人,在了解燕北军的将领在战场上没有优待后,就一个个放弃了往上爬的心……


第1304章 1304诱人的待遇
  跟随武二一起来的那些南疆人,觉得燕北军中的那些将领,就是这世间最大的傻子,一个个拼了命的在战场上杀敌,用命拼前程,好不容易身居高位了,却不能吃香喝辣,还要比以前更拼命,甚至还要冲锋在前,比一个小兵都不如。
  据他们所知,小兵要是胆怯了,或者不想要功劳,还能躲在后方,可是燕北军的将领不行。
  一旦有战事,燕北军的将领就必须冲锋在前,起带头示范作用。
  身居高位,却比普通的小兵还要累,这有什么意思?
  在问清楚燕北军的将领的处境后,跟随武二来的那一批南疆人,就更不用训练了。
  武二天天去训练,每天累得跟条狗一样,又有什么用?
  武二在战场上立了功,当了上将领,又有什么用?
  还不是一样的要在战场上拼命,还不是一样的,要给人送命。
  这群人把自己查到的消息说给武二听后,不仅不听武二的劝,反过来还劝武二,不要这么拼命,他就是拼命也没有用。
  他们这种孤家寡人的,只要能吃饱就行了,而他们投向了燕北军,就算没有一点战功,也不会饿死。
  燕北军不缺粮!
  这些人说的振振有词,一副我就是对的的样子,武二听到他们的话,沉默不语……许久后,武二抬头,看着他们,眼中满是失望:“你们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他终于明白,燕北军口中所说的井底之蛙是什么意思,也明白燕北军说他格局不够大,是什么意思。
  他们所处的环境,所处的位置,限制了他们的眼界。见识少,懂得少,自然就没有什么格局,也没有什么远见。
  这些人一个个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天下第一聪明,可在他眼中,这群人都是蠢蛋。
  细想一下,在燕北军眼中,他好像也是这样的人。
  他自以为自己聪明,自以为自己把燕北军和南疆军耍得团团转,自以为自己博出一条好出路,却不想……
  在真正聪明人眼中,他也不过是一个自以为是的笨蛋。
  看到这些人得意的样子,武二就想到了自己,他本不想管这些人,可此刻感同深受,让他想要拉这些人一把。
  武二摇了摇头,道:“你们知道,燕北军的待遇吗?”“你说每月发军饷的事吗?我们当然知道,听他们说这个叫津贴,我们能领,也可以托后方的人送到家里,据说没有人敢贪这笔钱。武二哥,是不是真的呀?我们呆满一个月,是不是也有军饷呀?”一提到待遇,那些人的眼睛都亮了。
  先前,南疆军势如破竹,一路灭掉天启的时候,他们一个个手上也是不缺银子的。
  虽然大头都给了上峰,可谁手中没有一点私货?
  可后来,他们节节败退,连粮都吃不上了,哪里还能捞得到银子。不仅捞到不到银子,他们还要将之前所得全部吐出来,用来筹资买粮。
  当然,南疆那些将领也是一样的,手中的金银珠宝都被收走了,用来买粮食。
  其实,就算那些金银珠宝不收走也没有用,他们一路败北,输得只能跑路,根本没有能力守住那些银子,交给王拿去买粮,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军饷?
  在南疆军中,从来就没有军饷。在南疆军中,只管穿衣吃饭,唯一的一笔银子,就是他们进入南疆军的那一天,发的二十两银子。
  那笔银子叫安家费,给家里人生活用的,他们当时也领了那笔银子,大多都给了家里人。
  只是,后来南疆大举进攻燕北、天启,南疆全民皆兵,老人、小孩和妇人都跟在大军后言,他们得了银子,大多也用来买军方的粮食了,最后又回到王手中。
  再后来……
  一连打了几年战,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死人,处处都缺粮食。最先熬不住的,就是老人、妇人与小孩子。
  就算他们熬住了,也不会跟着大军走,而是留在了天启,假装自己是天启,不会再跟他们相认。
  南疆发起这场四国的战乱,一连打了几年,南疆前期看着大胜,可他们却也输得最惨。他们所有人,都把家给输掉了。
  现在,他们节节败退,就更不可能有家了。
  这也就是这些南疆人不思进取的原因。
  上战场杀敌,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死了,与其在战场上拼命,不如好好享受当下,左右他们已经没有家人了,多活一天都是赚到的。
  这些人报着这样的心态,自然不可能拼命,武二也知道,但……
  看在大家是一起人的份上,武二还是想要拉他们一把。武二将他打听到的消息,挑最好的告诉他们:“燕北军发军饷是真的,而且人人都有,普通人的士兵,每个月都有三十文,除去三十文钱外,还会发一些米粮、布匹,这些米粮、布匹可以让当地官府送到家里,也可以自己领。如果用不掉还能存在朝廷,等到你要的时候是领东西还是换成银子都可以。”“普通士兵就这个待遇,往上升一级就不得了。凡是往上升一级,军饷和粮食、布匹都会翻一倍,而且还会给你的家人,提供一个活,只要你的家人愿意,就可以去官府登基,由官府安排进朝廷的作坊,或者田地干活,每月都有月钱可以拿。”“这活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你在军中和职务越高,你家人的活就越轻松,月钱还高。燕北军的副将,他的家人可以让两个人去干活,都是看看大门、看看田地的轻松活,拿的银子比下田干活的人还要多。”“除了给家人安排活外,要是有孩子的,无论男女都可以去朝廷的书院念书,而且念书是不要束修的。这些都是普通将领的待遇,再往高就更好了,但到底有多好我是不知道,我只听他们说,在燕北当兵是最光荣的事。家里要有一个人当兵,全家吃喝都不用愁,要是战死沙场,朝廷会给父母、孩子都安排好活计,绝不会让他们饿着、冻着。”
  武二缓缓说道,每说完一句,眼睛就亮上几分。四国之中,燕北的军人待遇是最好的,燕北军是当兵的人的天堂,能进入燕北军要是不拼命,都对不起身上这层皮……


第1305章 1305永不言弃
  武二说这些的时候,不管是声音还是语气,都十分的平静,他没有去刻意强调什么,他只是用最简单的话,告诉这些人,燕北军的待遇比他们所有人想的都要好,而他们打听到那些“艰难”的事,背后都代表着无尽的好处……
  其实想想也知道,要是爬上高位,还不如普通小兵的待遇好,那谁会去拼命的往上爬?
  这些人听到军中的将领要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居然认为当上将领很辛苦,没有必要那么拼,简直是愚不可及。
  “你说的都是真的?”有人听到武二的话,顿时眼睛都亮了,“燕北军的待遇真有那么好?真可以让家人过上平稳的生活?就是我们立了功,也可以惠及家人?”
  那人刚说完,就有人泼冷水了:“你们高兴什么?你有家人吗?”
  他们的家人,不是死在战争中,就是在战争中走失了,根本找不到了,他们现在只有自己,就算拼上去又能如何?“我当然有!我相信,他们还活着。”最先说话的那人,想到在战争中走失的家人,信心十足,“我爹娘和妹妹,当时就留在天启。没多久,燕北王就回来了,我相信他们肯定还活着。”
  “自燕北王回来后,天启就恢复了平稳,而且燕北王对治下的百姓一事同仁,并不会因为他们是哪国的人,就置之不理。”
  “我爹娘和妹妹虽是南疆人,可他们从来没有杀过人,也没有伤害过天启的百姓,他们与天启的百姓没有什么不同,我相信……他们不仅活着,在天启一定会活得很好。”
  那人信心十足,眼中倏地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萧九安与纪云开回到天启的时候,天启尸横遍野,十室九空,百姓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
  生活在天启的百姓,有天启本来的百姓,也有外人者,比如南疆的人。那时的天启不仅快要灭国,就是人口也快要灭绝,而且生活在天启的百姓,对天启、对天启的当权者都失去了希望,个都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哪怕是南疆的百姓,也过得很惨,甚至死伤比天启的百姓还要多。
  那时候的天启,需要稳定,稳定大于一切,根本容不得萧九安与纪云开,屠杀普通百姓,而且天启经历了那么大的动荡,人口锐减,天启极需要人来重建。
  如若萧九安与纪云开一来,就屠杀南疆的百姓,那么……
  再给他们一百年的时间,也无法将天启重建出来。
  而且,战争是国与国之间的事,普通百姓根本无法参与其中。两国交战,无论是发起战争的那一发,还是被迫应战的那一方,苦的都是两国的百姓。
  萧九安与纪云开,要斩杀南疆军为了燕北军报仇,却没有对南疆普通的百姓出手,也没有将那些散落在天启各地的普通百姓找出来,将他们当成二等人对待。萧九安与纪云开,想要的不是恢复天启,而是在这片被战火荼毒的土地上,重新建立一个国家,一个全新的,只属于他们的国家,这样的情况下,那些百姓原先是天启人,还是南疆人并不重要。
  萧九安与纪云开对生活在天启的普通百姓一事同仁,他们做得好有奖,犯了错必罚。如若通敌叛国,不管是天启的人,还是南疆的人,下场都只有死。
  正因为萧九安与纪云开,不对普通百姓下手,对待所有的百姓都是一事同仁的态度,让所有生活在天启的百姓充满了安全感,也充满了战志。
  对普通百姓来说,皇帝是谁,国家是谁的,他们并不在意,他们想要的……
  只是一个安稳的生活。
  尤其是连年战乱,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他们更想要一个安稳的生活,谁要能给他们安稳的生活,保他们免于战火的波及,那么谁就是他们的神,他们就忠于谁。
  萧九安与纪云开,给了生活在天启那片土地上的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生活在天启的百姓,又怎么舍得离开,又怎么舍不得背叛他们?
  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下去,原本从南疆迁来的百姓,都羞于提起自己的来历,他们从不承认自己是南疆。
  南瑾昭手下的那些兵,最初是不知道这些的事,后来北辰的百姓迁到天启,并且生活的不错,有不少人还从天启回来,劝说生活在北辰的亲人,跟他们一起走。
  这时,他们才知道,原来在天启,不管你曾经是哪国的百姓,只要你勤恳,只要你不做恶,你就能安稳的活着……
  而这,也让许多南疆的士兵蠢蠢欲动。
  他们的家人,当初就留在了天启,他们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活着,但如若有机会,他们很想回去找他们。
  那小兵听到武二的话,充满斗志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可是……
  家人当初留在天启的南疆兵并不是很多,大部分的南疆兵,他们的家人早就死在战场上了了。
  那个站出来泼凉水的人,他的父母、兄弟早就死在了战场上,全家就只剩下他一个,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期盼,更没有斗志。
  武二懂他,因为武二的家人,也全部死了,可是……
  武二却没有放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