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妃独步天下 >

第200章

医妃独步天下-第200章

小说: 医妃独步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端王世子还是会制作出琉璃,还是会抢走天武的独家生意。
  “天武还真有这个打算,不过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永久阻止天启制作琉璃,只是不让赵辰禾的琉璃坊,影响两国的合作。”只要端王世子短时间内,无法烧制出高质量的琉璃,那么天武的琉璃仍旧奇货可居,在谈判中,天武也能占据主动权,能让天启高价买他们的琉璃。
  “但愿天武公主能成功,虽然我并不看好那个女人。”凤宁从来不曾把天武公主当回事,更不曾把她看在眼里。
  这世间终归是男人的世界,有一个凌驾众男人之上的天武皇后已是意外,绝不可能再出现一个。
  倒不是凤宁看不起女人,认为女人愚蠢无知,相反他十分客观,他知道这世间有许多女子不比男人差,可是……
  这个世界,终归掌握在男人手上,天生就对女人不公平,女人一出生就被限制的,她所学、所见皆有限制,这也就造就了她们的短视与无知。
  习惯了高高在上,习怪掌控话语权的男人,不会容许一个女人在他们头上蹦达,更不会容许出现一群女人,来抢他们的权利。
  出了一个天武皇后已让那些男人扼腕,是以,绝不会再出现第二个,这与天武公主聪明与否无关,只因为这个世界男人占据了主导地位。
  就如同,世家名门更容易出大儒,而寒门难出贵子一样,不是他们这些世家子弟,天生比旁人聪明,而是主导权在世家手中。
  世家子弟要走这条路很容易的,寒门学子却一辈子也碰不到这样的机会,世家也不会允许寒门子弟蹦出来,瓜分他们的利益。
  一个机会,便定了大多数人的未来。
  女人和寒门学子一样,他们没有选择的机会,或者能说能选择机会太少了,他们能走的路太少了……


第410章 410炸平,本王从不求赏
  燕北王府的侍卫,将一箱箱伪装好的炸药送到了矿山,交到了凤祁手上。
  “凤祁公子,王爷说最迟天黑前,要将矿山炸平,不管里面有多少东西,都不能要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萧九安一向舍得。
  “告诉你们王爷一声,我知道了。”凤祁淡淡地应了一声,没有一丝诧异,可天知道他有多懵。
  萧九安在搞什么?
  这是要把矿山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他处理?
  他的话,燕北军会听吗?
  要知道,炸矿山可不比其他,这里面的金子关系到燕北军的利益。萧九安是燕北军的主子,他怎么做燕北军都只有服从的命令,可他不同……
  他跟燕北军只是合作的关系,他下令把金矿给炸了,燕北军真得不会炸了他?
  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既然萧九安把这里的事交给了他,就表明萧九安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办。
  不管如何,他都会尽力做到萧九安交待的事。
  诚如凤祁所想,萧九安把一切交给凤祁,就是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他要进宫拖住皇上,不让皇上有下令、调兵的机会。
  无论如何,他都要为正在挖矿的燕北军,争取一天的时间。
  萧九安做完炸药后,便去沐浴更衣了,算算时间,估摸着皇上早朝该结束了,萧九安从书桌上的木盒内,拿出一本折子。
  他的封地在燕北,他是奉旨进京述职,接受皇上奖赏的,现在事情告一段落,他该提醒皇上,要封赏他和燕北军了,同时也要告诉皇上,他该回去了。
  是的,萧九安手中的折子,就是他提请皇上封赏燕北军将士,并准他带兵回燕北的折子。
  这封折子很早就写好了,只是一直没能用上,现在终于可以用上了。
  虽然,他不认为皇上会同意,但没有关系,他原也就没有想皇上同意,他只是拿这件事拖住皇上罢了。
  就他折子上写得那些要求,足够皇上跟他磨一天的嘴皮子,足够他们慢慢扯。
  皇上刚下早朝,就有太监来报:“皇上,燕北王求见。”
  “燕北王?可有说什么事?”无事不登三宝殿,萧九安进京至今,从来没有主动进宫给他问过安,从来都是他有事宣萧九安进宫。
  皇上不认为,萧九安无事会来见他。
  “回皇上的话,燕北王没有说,只说有要事求见圣上。”太监如实答道,多一个字也不敢说。
  “宣。”皇上倒是没有让萧九安久等,把公务都放下了,先见萧九安。
  “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萧九安步入殿内,和以往一样,双手抱拳行礼。
  “免礼,燕北王求见朕,可有要事?”皇上没心情与萧九安打机锋,直接问道。
  “皇上,臣是为了燕北军封赏一事前来,请皇上过目。”萧九安将手上的折子递上。
  太监上前接过,转呈给皇上。
  皇上还未打开,就被折子的厚度惊了一跳:这足足有一本书那么厚了吧?
  皇上眼眸一跳,翻开,开篇是例行的赞美帝王,用词华丽、丰富,一看就知不是萧九安的手笔。
  接下来则是表忠心,字字都透着忠诚与臣服,可同样也能看出,不是萧九安的手笔。
  再往下,是对燕北军功劳的描述,栩栩如生,精彩纷呈,看得人热血沸腾,同样不是萧九安的手笔。
  再往下,是燕北军立功将领的名单和所立的战功,还有请赏。
  同样写得十分精彩,不仅把每个人的功劳写上,还有一句介绍性格和家世的话,十分贴心,但同样能看出来,仍旧不是萧九安的手笔。
  光名单就长达上百页,皇上没有细看,直拉翻到最后一页,就看到了萧九安请求回燕北的话,还有再次表忠心。
  字字诚恳,笔笔认真,可是……
  还是那句话,仍旧能看出,这不是萧九安写的。
  全篇折子,恐怕除了落款署名外,没有一个字是萧九安写的,指不定萧九安连看都不曾看过,就直接呈上来了。
  这么一篇折子拿上来,萧九安是什么意思?
  “燕北王,你这是在求赏?”啪的一声,皇上将折子拍在桌上,声音有几分冷冽。
  要求他赏赐,萧九安都不肯认真一些,哪怕不愿意写折子,你自己抄一遍也行,可萧九安却连抄都不愿意,直接把幕僚写的东西呈上来,萧九安真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吗?
  “皇上,臣是奉旨带兵进京受赏的。”求?他萧九安是会求赏的人吗?
  皇上是不是忘了,朝廷当初是用什么理由,把他和燕北军召进京的?
  虽说,先前朝臣提了一次,被皇上的人找一堆莫须有的罪名给打了回去,可皇上不会认为,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吧?
  把他召回了京城,让他千里迢迢跑一趟,皇上不会以为,功过相抵四个字,就能把他打发走吧?
  他萧九安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燕北他会回,赏赐他也要带走。
  “朕中毒一事还未查清,此事稍后再议。”皇上确实不想嘉赏萧九安,更不想按萧九安的折子,嘉奖燕北军。
  真要按军功赏赐燕北军,他的国库都要搬空了,且萧九安身为天启唯一一个异姓王,手握重兵,他还缺什么?
  他对萧九安,已经赏无可赏了好不好。
  “皇上,你中的是南疆的毒,这事应该找南疆。”不能因为他进京,皇上就了毒,就把这笔账记到他头上,他是不会认的。
  而且,真要这么算,他中毒的事找谁算?
  “你常年驻守南疆,对南疆的毒物最清楚,在此事未查清前,你须留在京城协助刑部官员,尽快查清此案。”总之,皇上是不会这么轻易,放萧九安回燕北的。
  萧九安回了燕北,就好比飞出去的鸟,完全不受束缚,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他这个皇帝都奈何不了半分,甚至他这个皇帝都调动不了燕北军,不能阻止燕北军对南疆、北辰用兵。
  在没有进一步掌控燕北军前,他绝不会让萧九安回燕北……


第411章 411自私,不提不代表不存在
  萧九安今天的目的,只是为了拖住皇上,并不是要皇上做出什么承诺,是以他并不介意适时缓个口,或者留点余地,让皇上以为他有说服萧九安的空间。
  当然,萧九安绝不会承诺什么,更不会应下什么,他今天是拿正事来磨皇上的,没让皇上退让就足够了,他怎么可能退让呢?
  萧九安能和皇上磨的事有很多,关于萧九安去与留的问题,关于萧九安什么时候回去的问题,关于燕北军赏赐的问题,还有这些年朝廷欠燕北军的军饷……
  尤其是朝廷拖欠燕北军的军饷一事,萧九安不提皇上都不记得这事了,更不知道朝廷欠了燕北军那么多军饷不曾给付。
  这十几年来,朝廷都没有怎么给燕北军拨经费,哪怕原本属于燕北军的物资,朝廷也会扣留下来,不予发放,每年只象征性的给点东西,表示朝廷还记得燕北军,燕北军还是天启的。
  最初,上一任燕北王还会时不时进京,向先皇哭个穷,或者直接讨要。每次老燕北王开口,都能拿一点东西回去,但那点子东西实在太少了,少到不值钱老燕北王进京,更不值得老燕北王放下身份与尊严,对着先皇哭求。
  后来,燕北王府的人对朝廷就死心了,不管朝廷给他们多少,左右收着就是,不给他们也不去找朝廷要了,反正不管他们怎么样,朝廷都不会把属于他们的军饷和物质给他们。
  可是,朝廷不给燕北军军饷和物质,并不表示燕北军没有资格要,燕北军虽归燕北王掌管,可归根结底仍旧是朝廷的兵马,他们为天启而战,天启养他们是应该的。
  该是燕北军的东西,始终是燕北军的,朝廷没有按规定给,那就是欠着燕北军的,萧九安这个时候提起此事,再正常不过。
  朝廷有近十年,不曾给过燕北军足够的军饷与物质,算一算至少需要天启两年的国库收入,才能填补上这个窟窿。
  皇上听到萧九安这么一算,眼睛都瞪直了:“怎么差这么多?”实话,燕北军从来没有问过朝廷要军费,他都快忘了这事,甚至不记得朝廷要给燕北军拨军费这一回事。
  年户部预算,也不会留出给燕北军的银子,大家都自动忽略了,要给燕北军拨军费一事。
  “皇上可以请户部大人来算一算,这还是按十年前定下的军饷计算的,这些年……臣听说军中的军饷又涨了,要是涨了,朝廷欠下的军费应该还会多出两到三成。”有时候萧九安真的不明白,先皇和皇上是怎么想的?
  他们不肯养燕北军,把燕北军这个重担全部压到燕北王府头上,可却想着要燕北军忠于他们,不听从燕北王的调令,甚至怪罪燕北军眼中只有燕北王而无帝王。
  天启前后两任皇帝都如此,他们从来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会不断的怪下面的人不忠君,却从来思考他们到底有没有爱民?
  “宣户部尚书进宫。”这事皇上还真不知道要怎么推,毕竟朝廷欠燕北军的军饷实在是太多了,萧九安没有提还好,现在正儿八经的提了出来,就算不全给,多少也要给一点吧?
  可是,国库并不丰盈,给燕北军支了一笔银子,接下来好长时间,他们都要紧巴巴的过日子了。
  皇上知道国库紧张,但却不知紧张到什么地方,也不知国库能挤出多少银子来,是以,给多少,怎么给,还得问过了解情况的户部尚书。
  萧九安没有异议,他今天什么都不多,就是时间多……
  六部办公的地方离皇宫并不远,不过两刻钟户部尚书就急急赶来了,除了他人外,还带了一大堆陈年账本。
  这些账本自是燕北军军费支出的账本。
  “臣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户部尚书应该是一路赶来的,进殿后气息还没有平稳,可他却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下,气喘吁吁的跪拜。
  等到皇上叫起后,户部尚书这才缓了口气,放缓语速说道:“皇上,臣已将燕北军这十年来的账本带来了,皇上是否要过目。”
  “不必,给燕北王看,你们好好核计核计,看看朝廷还欠燕北军多少军费。”一想到那个庞大的字数,皇上就忍不住头痛。
  朝廷这么多年都没有给燕北军军费,燕北军还不是一样好好的,萧九安好好的提起这事做什么?简直是没事找事。
  “是,皇上。”户部尚书悄悄抹了一把汗,心里发虚。
  有啥好核计的,燕北王报出来的那个数字只会少不会多,近十年的军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尤其是这几年各大军营的军费都增长了,按规定燕北军也得涨。
  按三十万人核算,燕北军年的军费支出都不是小数目,更不用提十年合计的。且除去军费支出外,还有战胜的奖励,战死将士的抚恤。
  这一笔笔按规矩都要给银子,这些年燕北军与北辰、南疆大大小小打了上百场仗,胜多输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