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首富崛起 >

第16章

重生之首富崛起-第16章

小说: 重生之首富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番深入沟通交流后,玉山县农机厂的级别,以坐火箭般速度,直接从一家县级国营小厂,破格升为省属厅级准军工单位。
  顺带着,
  罗不凡、宋成杰这些相关人员,身份级别也是水涨船高,
  再紧跟着,一个由后勤总装特批,省军工单位临时调派多名精兵强将,火线组建而成的,保密级别达到骇人听闻程度,专伺解决‘多功能军工铲、重钢复合金材料合成’的项目攻坚团队,在玉山县农机厂秘密挂牌成立。
  陆亦轩也很荣兴被列入攻坚团队之中。
  不过,
  经过一番评估交涉,征求个人意见之后,上级只保留下陆亦轩在团队内的‘顾问’权,放弃了让他也直接加入团队,进行短期封闭式攻坚的强制性任务要求。
  但有关方面很是执着,对陆亦轩这个‘白专教授’培养出来的学生,仍报有高度期待与渴望。
  希望他能快速成长。
  言外之意,让陆亦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再搞什么街头小商贩生意了。
  由此,陆家兄弟的山货生意,在相关部门过问下,就此也告一段落,暂停了下来。
  费尽心思筹谋的事情,终于有了满意结果。
  一切事态,也都进展顺利,基本上都在事先预想框架之内。
  面对眼下这个结果,陆亦轩倍感欣慰之余,并不觉这般谋局操纵安排,有什么对不起他人地方。
  唯一就是,这种仗着信息优势与眼界先机,掌控一切在手的感觉,让他很有些容易迷失上瘾的飘然滋生而出,到是很让他暗暗警惕,告诫自己,记清楚自己姓甚名谁,别飘得太厉害。
  接下来的日子里,
  陆亦轩因为时不时就要跑县农机厂做汇报交流,所以在宋成杰的关切下,特意为其配发了一辆农机厂自制的样品自行车,来回再要进县城,终于不用可怜兮兮靠11路公汽跋涉。
  这可是整个仁和村的第一辆自行车。
  骑回村的第一天,立刻就引得全村上下轰动,男女老少一大帮,都腆着脸排队尝鲜学车,场面惊人。
  陆亦轩这段时间一直很认真在履行着农机厂技术顾问的职责。
  他透过跟罗不凡等人的一些技术沟通交流,将一些个相当超前的材料研究思路与方向,灌输给了罗不凡,给了驻厂的军工专家小组。
  材料研究是个相当漫长且复杂系统工程。
  他这是,有意识引导着,让专业的人去搞专业的事,有些期待,今世有自己这只‘老蝴蝶’在旁使劲振翅,国内这整个落伍西方世界太多太多地行业,最终能开出怎样别彩花果。
  期待归期待,
  具体到罗不凡这些人,最终能折腾到哪种程度,可就不是他所能掌控了。
  现在的陆家小院里,他如今每天都抽出大量时间,尽心辅导着大妹和二弟的功课,捎带脚地,本来还想将牛犇这小子也一块纳入教学目标中,可惜这小子就只知道看小人书,其他一概无感。
  村里好些孩童、少年,甚至成年人,都知道陆家有小人书,有好看的画报,有好听的故事(大妹、二弟、三弟每天的轮番朗读时间)。
  闲暇之余,大人小孩都喜欢往陆家小院里钻。
  陆亦轩来者不据,后来干脆在自家院里搭了个棚,棚下用石块加木板,做了好些个长条凳给来的村民们坐,附庸风雅地给棚子起了个名,叫做什么——
  【农家书屋】。
  好些大人孩子其实都不识字,纯属凑热闹来的。
  陆亦轩起了兴致,弄块木板挂在棚前,教村民识字,同样很是上心……


第29章 项目要下马
  给父亲治伤病的事情终于有了着落,
  前段时间的山货小贩生意攒下不小一笔钱,家里生活也大为改观,
  再加上,如今在县农机厂,有了一份收入还算不错,但却压根不用耗费太多时间,甚至都不用按时按点去点卯的工作,
  有了大把空闲读书、学习,
  顺带教一下弟弟妹妹这俩学生(三弟陆亦勇已经重回了小学读书),重温一下当老师的滋味,
  陆亦轩的小日子,突然一下子变得平淡而充实起来。
  他相当享受这种乡(穷)野(困)淳(粗)朴(俗)包围下的简单生活氛围,只恨这时光不能就此永驻,再不要滚滚向前,一路披荆斩棘,历经浮华,终究却还要逃不开一朴黄土掩埋。
  有时不免就在想,这重生十八岁的时光,是否为真,是否只沉浸在南柯一梦之中……
  拜陆亦轩所赐,仁和村村民们眼下的小日子也都大为改观。
  继李二和这一帮胆子越来越大的能人之后,更多的村民,也纷纷加入了各种社员生产互助小组,有村户合作开展养鸡社的、有村户合作开展养猪社的……各种能够排除在生产队大锅饭之外,却又能充分调动起村民们生产积极性的生产互助社,如同雨后春笋,成为一股潮流。
  这些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生产互助社,都是陆亦轩这段日子‘研究’出来的小成果。
  算是,不大不小地,利用重生带来的信息认知高度,钻了一回政策空子,让村民们都能在避免被割‘走资’尾巴的同时,大家齐心协力把各自的小日子过好。
  悠哉清闲小日子中间,偶尔也有那么一两件很有意思小插曲。
  有那么一天,公社马主任,冷不丁带着一帮人突然到了仁和村,对村民们搞了一波‘走资尾巴’突击大检查。
  可惜,在陆亦轩的提前教导下,村民们早就彼此间攻守同盟确立,展现给检查组的人看的结果,这都是仁和生产大队的生产经营方式创新,一帮人汹汹而来,最后却只能溜溜无功而返。
  公社搞检查的人,前脚离开没多久,李二和这帮人就反追查出了告发者是谁。
  结果,当天傍晚,山场插队知青陈沪生,就被人麻袋套头暴打一顿,然后还直接给灌醉了酒,又剥光了衣服,把人扔进山场的猪圈里,跟一群母猪睡了一个晚上。
  这之后,整个龙岩公社的人都在谣传,仁和生产大队山场有个变态知青,憋不住寂寞,居然半夜里脱光光钻进猪圈搞母猪。
  一时之间,睡了山场好几头母猪的某知青,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焦点。
  ……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九月下旬,再有几天就是中秋节了。
  这天,
  陆亦轩回县城农机厂上班点卯。
  进了厂子大门,凑巧便看到一帮子人正闷头往外走,这些人不是别人,赫然是攻坚团的那些省属军工单位的技术专家们,上前跟众人打招呼时,专家门都很勉强,一个个垂头丧气,跟打了败仗的残兵游勇似的。
  再问得急了,其中一位烦躁大吼一声:“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全都一场空!”
  有位专家领导模样的中年男吼那位:“老陈,注意影响,别乱发牢骚,我们是军工人,有点组织纪律性……”
  嘎,
  一辆军绿大卡在农机厂门口停下。
  专家团跟着陆续爬上了卡车,收拾停当,很快卡车便打火启动,原地留下一阵尘烟滚滚,片刻后消失在远方。
  厂长宋成杰、总工罗不凡,再有一帮子的厂内老技工,这些人也都目露怅然,像一根根木头桩子似的杵在厂门前,久久没人开口说话。
  陆亦轩隐约猜到了答案,不由也是一阵黯然。
  历史印迹中,国家改开之初,为了集中资源,发展一些重点项目,恢复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这整个最初的时段,可是关停了相当大一批军工企业,停马了一大批的消耗资源大块头项目。
  没得办法。
  国家积贫积弱太多年了,底子就那么大一丁点儿,又是刚刚经历了特殊十年的动荡劫难,再还有近十个亿的人口要养活,需要补上的窟窿太多,只能是窟窿窝里挑来捡去,先优先照顾一批,暂且强压下一批。
  依照历史轨迹,这接下来的近二十年,实际上是国内整个军工系统日子过得最为艰难的一段时间。
  有点想当然了啊!
  前些日子,还自己感觉有点飘飘然,自以为是,贡献了多功能军工铲和重钢复合金新材料这两大利好出来,能‘老蝴蝶振翅’,扇起多么大的风暴狂潮来。
  哪里又曾想到,在这时代大势之下,别说区区一个军工铲、再一样新材料的新鲜出炉,就能让这整个行业大势提振起来多少。
  岂又不知,再过个几年,运十大飞机这等牵涉国运命脉的支柱龙头项目,都要被彻底叫停……
  “大轩,你来了!”
  罗不凡愁容一脸,嘴里叼着一根烟,眼睛红肿吓人,头发乱糟糟一团跟鸡窝有得一比,身上更是散发着一股臭咸鱼的味道,真不知道这是有多少日子脸没洗、衣服也没换过了。
  “啥时候的事情?”陆亦轩很有些不甘心地道着。
  “啥?”
  “项目叫停下马呀!攻坚团的专家们这不刚刚撤离……”
  “谁告诉你说项目要叫停下马?谁?什么时候的事情?绝对不行,这个项目,天王老子来了,也特么不能叫停下马……”
  罗不凡疯子也似吼了起来,抓狂地瞪直了那双血红血丝布满的眼睛,一副斗鸡干架的姿势死盯住了陆亦轩。
  陆亦轩愕然。
  宋成杰这时走过来在旁道:“大轩,你消息打哪儿来的?现在已经确定了吗?”
  陆亦轩心里‘卧槽’了一声,伸手指指远方:“那些专家?”
  “哦,这不马上过中秋节了嘛,上级部门体恤民情,知道专家们憋在农机厂有日子了,所以下令让项目暂停,让专家门回省城跟亲友过个团圆节日,说是双节过后,便重新恢复……”
  “屁,这摆明是被套路了!”
  “啊?”
  “大轩,你是说,上面只是虚晃一枪,专家们说是回去过节,可实际上肉包子打狗,注定有去无回啦?”


第30章 必须努力抢救一下
  跟宋成杰、罗不凡,还有几个厂内骨干,开了个小会,陆亦轩总算是完全搞清楚眼下遇到了什么事。
  很显然地,农机厂这帮人,压根没机会知道更深层次一些的消息。
  他们只知道,一直如火如荼中的两个项目,眼看就要出成果的关键时刻,偏偏上级这回破天荒体恤一回民情,这么主动将专家团的人马统统召回过双节,这摆明了是省里领导们听到了一些风声,于是先来这么一个太极推手。
  不管形势真正走向如何,玉山农机厂这个在省有关领导拍脑袋式决定下,堪称坐火箭蹿升起来的准军工单位,先给它遮盖上一层蒙油布再说。
  唉!
  悲哀之处,便是如此。
  习惯了各种运动式建设的体制,上面只要稍稍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各级衙门口,便是这般自扫门前雪式的响应,所谓‘上行下效’,莫过如此。
  陆亦轩不想眼睁睁看着这种好项目面临下马命运却无力挽回的怄心事发生。
  其他重大军工项目,他小百姓一个,身不在其位,自是无能为力去挽回什么。
  但是眼下玉山农机厂这一手好牌,如果真就这么耽搁上十几二十年,实在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啊!
  “宋厂长、罗总工,眼下事情,或许是我多心,不过这眼看就要吃到嘴里的肉,你们真忍心就这么放弃掉?”陆亦轩心中念头频闪。
  “大轩,别说废话,你有什么主意,赶紧说来听听!”罗不凡无疑最焦躁不过。
  军工铲和重钢新材料项目正在紧要关键,真要像陆亦轩估计的那样,双节过后便彻底没了后续,他可真是会疯掉。
  “没错,大轩你也是咱们厂的人,别人都可以随时拍拍屁股走人,可咱们自家的摊子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气象,真要给横摆这么一刀,这段时间厂里的投入,耗费了那么多的资源,差不多整个家底都投了进去,有投入没产出,咱们厂子,直接要给活活憋死掉啊!”
  宋成杰同样焦躁满面。
  尽管陆亦轩分析的这个未来局面,听上去有点太过不可思议,这么好的项目,上面怎么可能说下马就下马。
  可是,大环境他宋成杰虽然没渠道获悉,
  但是眼下里专家攻坚团的蹊跷集体撤离,这信号表露出来的迹象,却真的架不住细细推敲啊!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这万一上面有个脑子抽风的领导,跟上次冷不丁天大的好处猛然砸在玉山农机厂头上一样,人家能让厂子坐火箭蹿升为省属准军工级别单位,同样也能让厂子来一波坠崖式打回原形的骚操作。
  命脉卡在人家手中,能有什么稀奇?
  只不过,厂子这段时间为了配合项目攻坚,真是把前些年积攒下的一点家底全都投了进去……
  陆亦轩收敛心思,叹口气道:“未雨绸缪,提前做两手准备就是,实在要是等来了最坏结果,咱们大不了搞自力更生,找出路,先自个养活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