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界好不容易平静了这几百年,如今天道碑有此警语,只怕又会勾起天帝心里深藏的怨念。
传音正担忧时,天帝果然下了旨意,要召回十八位武神。
传音没有在众神面前对为此事劝谏天帝,等到传旨归来,传音看见天帝心事重重地站在亭内,便上前对天帝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天帝叹息了一声,回道:“本座何尝不担心当年之事重现,但如此千载难逢的时机,本座怎能放过,本座下此决心,并非是为了发泄私怨,近些年,玄修和他座下的那些妖魔是越来越肆无忌惮了,玄都不平,人间如何能有太平之世。”
传音明白天帝心里的为难,凡人能力低微,遇到妖魔为祸世间,他们只能祈求神仙庇佑,凡间与天界本为一体,人间不能太平,天界也一样会受到影响。
“陛下,您从未让玄灵去过玄都,玄灵也从未见过崇山君,陛下难道不想让玄灵去见他一面吗?”
传音抬头看着天帝沉肃的面容,心里有些忐忑,怕天帝为自己这番话感到不悦。
天帝沉默了片刻,随后沉声回道:“本座该让他去见玄修一面,却不能让玄灵背上弑父的罪名,若今日让他去了,有一日他得知自己身世时,必会深怨本座。”
传音看着天帝,默默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那一战也的确没有让天帝失望,但让天帝和传音都没想到的是,秋昭为了救一个凡人,竟然将崇山君留下的半颗内丹引进了自己体内。
天帝在不得已之下用锁仙石压制住了魔君内丹,却也因此封住了秋昭大半修为。
为了让秋昭能在天界立足,天帝特地设立了司神官一职给秋昭,并将凌霄殿的一些职权分给了秋昭。
天帝用锁仙石封住魔君内丹几天后,传音又跟着天帝去了一趟琅琊山,这一次他们在琅琊山待了整整一天一夜,因为崇山君的死,让天帝和琅琊仙君颇为感慨,在离开琅琊山之前,天帝又向琅琊仙君拜托了一件事。
传音没想到天帝会让琅琊仙君去找秋昭救下的那个凡人,那时候他根本不知道天帝这么做的目的,也想不到有朝一日,那个孩子会给天界带来那么大的麻烦。
叶辰在琅琊山的那一百年,传音暗自去看过几次,琅琊仙君将叶辰照顾的很好,只是忽然有一日,琅琊仙君找到了天帝,告诉天帝,叶辰正在偷偷修炼,并问天帝要不要教他修道。
天帝沉思了片刻,回道:“让他学吧,不要教他修习正统神道,教他修鬼道!”
传音与琅琊仙君都对天帝的决定感到疑惑,要知道修炼鬼道比修炼神道更难得道。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天帝的决定是对的,只不过有些事并非他们可以掌控,天帝事事算在心里,却还是比不过天道的安排。
天帝让琅琊仙君救下叶辰,是因为早就算到叶辰将会是秋昭将来的一劫,而且是秋昭获得继承天帝之位资格的最重要的一劫。
这件事,天帝一直深藏在心,直到酆都那场大战之后,天帝才将真相告诉传音,但那时一切都已经晚了,秋昭做出的选择,让他彻底失去了继承天帝之位的资格。
那时,玄灵因为身世暴露,也已经不可能再继承天帝之位了,再加上秋昭也失去了,一时之间,天帝的所有希望都放在了秋昀身上。
虽然在外界看来,天帝对秋昭的处罚过轻,但传音比任何人都清楚,无论是秋昭、叶辰还是玄灵,天帝心里都怀有愧疚,特别是秋昭和玄灵,从他们来到天界开始,天帝便将他们当成自己孩子一样培养,对他们寄予厚望。
那一场天界大庆宴会,是天帝做下的一个局,目的是为了让飞云露出野心,传音从一开始就知道,天帝并非不知飞云心怀怨念,但天帝却选择一次又一次地宽恕飞云。
飞云,一个本该和传音一样,在温暖和幸福中长大的孩子,他和传音的出身太像了,在天界出生,父母恩爱,还有天帝这样一个舅舅。
飞云小的时候,传音总是会陪天帝去看他,那个又小又乖的孩子,谁也想不到他将来会变成那样。
天帝屡次纵容飞云,并非是因为云游神女,而是因为武蓬君,武蓬君的牺牲,是天帝心里一直内疚的一件事,对于飞云,天帝只有亏欠,所以天帝从一开始就希望飞云能在天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不用承担太多责任,因此才给他指了一个闲职,可是飞云却将天帝的善意当成了轻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飞云在私下也不叫天帝舅舅了,一声“陛下”,冷了天帝大半的心,可是天帝却从来没有将飞云放任不管过。
多年以来,传音一直替天帝在暗地里关注着飞云,他的一言一行,他的改变,都是传音看在眼里的,在他屡次做出出格之事时,传音也现身警告过他,只可惜,他从未听进去一句,以至于最后,让他带着怨恨和不甘走上了一条绝路。
飞云一事本已经让天帝感到痛心了,传音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一个局,竟然还会引出玄灵来,
玄灵受元瑶蛊惑对天帝挥剑相向时,所有人都以为天帝会对他感到失望和愤怒,只有传音知道,那时候的天帝其实心里很悲痛,飞云的改变是日积月累,每一步天帝都看在眼里,所以看到他彻底撕破脸皮时,天帝还不至于太过悲痛,但玄灵那猝不及防的一剑,却深深伤到了天帝的心。
那天夜里,传音看着悲痛之中的天帝,仿佛又回到了元灵神女离世的那天。
一个从小叫着自己舅舅的孩子,一个自己用命保下来的孩子,先后对自己挥剑相向,那一日,大概是天帝此生最悲伤的时刻之一。
那晚,天帝将传音留在凌霄殿独自出门时,传音心里还在为他担忧,但天帝却并没有让他失望,他很快便将所有悲伤都隐藏了起来。
玄灵的逆叛让他失去了继承天帝的资格,看着天帝多年心血化为泡影,传音十分惋惜,好在秋昭和秋昀仍在,他不至于完全失去希望。
可是后来接二连三发生的事就像一波又一波的巨浪,将天帝和传音的希望一点一点的毁灭。
先是秋昭为了叶辰公然对抗天界大军,后又是秋昀为了救秋昭做出违逆之事。
一切都像是天道早已安排好的一般,秋昭为了叶辰放弃了天界,秋昀为了秋昭放弃了一切。
天帝呕心沥血培养出来的三个继承人,就这样无一幸免。
传音就在天帝身边看着这一件又一件事情发生,看着天帝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之下强撑着将每一件事情妥善处理。
后来,秋昀走了,秋昭也跟着叶辰走了,玄灵也要离开天界,琅琊仙君也回了琅琊山,天帝身边,终究只剩下了传音一个人。
传音一路陪着天帝,看着他和酆策玄修兄弟相亲,看着他们兄弟反目,看着他一步一步走向天帝之位,看着天帝和元灵渐生情愫,看着天帝抱憾终身,看着天帝呕心沥血培养继承人,看着天帝一个一个地失去了所有孩子,最后,看着天帝孤身一人站在这世间最高处。
只有亲眼目睹了天帝这几千年来所经历的一切,才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天帝在万人之上的孤寂和痛苦,传音是这世间唯一一个陪着天帝走过来的人,或许未来几千年,还会有更多的磨难,但只要天帝不倒下,传音就一定会忠诚地守在他身边,这或许是一个副神对主神的忠诚,从传音成为太一的副神那天,就已经注定无论太一走到了什么处境,他身后始终会跟着传音。
作者有话要说: 算是正文外的一些小小番外,主要写主角之外的其他人物的前传故事,大概有二十章左右,一次稿未修文,有错处请见谅!更新时间不定时,写完第一时间更!
另:一叶知秋系列下一本书正在写大纲
再另:下一步先填现代文《春风最是温里寒》,感兴趣的可以去加一个收藏。谢谢啦!
☆、太一
太一降世的时候,和上古很多传说一样,家中有瑞光满堂,早晚皆有仙鹤衔明珠来投,一时震惊四邻乡舍,众口相传此子应祥瑞而来,将来必定大富大贵,族中长者与得道高人商议良久,最后才定下他的名讳为太一!
太一自小娇生惯养,家族乃当世大族,其父掌大权,叔伯皆有官职,太一在家时便得上下宠爱,奴仆奉为少主精心呵护,冬日不曾饮凉茶,夏日不曾出热汗,即使出了门,也受街坊邻里尊敬关爱。
太一自小天资聪颖,满月会识人,周岁会言语,二岁识千字,三岁能握笔,到五岁便能读圣贤名篇,天资之高世所罕见。
太一三岁时家中便请学识渊博的先生来教他,五岁时,因先生告老,太一便被送进了城中名塾,由奴仆早晚接送,正可谓是出门脚不沾尘,头不顶日。
又过了两年,私塾来了一群年幼的学生,其中便有出自官商之家的酆策。
酆策自小也是锦衣玉食且为人心高气傲,一进私塾便多番惹事,没过多久便成了私塾内人人惧怕的小魔王。
酆策在私塾时仗势欺辱多人,却唯独没有碰过太一,原本众人皆以为他是惧怕太一家中权势,谁知过了没几日,酆策便将坐在廊上看书的太一从推了下去,那廊离地一人高,廊下就是泥地,碰巧昨夜还下了一场大雨,因此太一被酆策一推,便连滚带爬地摔进了泥地里。
众人惊慌之下连忙去扶太一,彼时酆策正站在廊上嘻笑,太一从泥坑里爬起来,想是惊到了,整个人都呆滞着,太一这摔了一跤,不仅一身裹上了淤泥,脸上身上也磕碰出了好几处伤口。
私塾里的先生见太一脸上见了血,当下惊吓的丢了半条命,慌忙让人将太一抱进屋中擦洗,这边众人慌了神,私塾外早有人将太一跌伤一事告诉了外头的家仆,家仆一听少主受伤便慌忙闯进了私塾。
太一自小金尊玉贵,莫说受伤流血,就是生病咳嗽也少见,家仆闯进私塾,看见狼狈的太一脸上身上皆有见血的伤口,一时吓的魂飞魄散,顾不上其他,抱着太一就回府。
回到府里,又是一阵哄闹,太一虽伤的不深,用了药也减轻了些许疼痛,但家中上下还是轮番来看。
说来也是一见奇事,那时太一不过六七岁,寻常孩童若是遇到这样的事,一早就哭天喊地闹个不消停了,但太一从跌伤开始就没有叫过嚷一声,更听不见他哭喊流泪。
家中大人见他如此能忍,皆赞他是个能成大事之人,一时更加爱护不已。
再说酆策,自从推了太一,一开始还沾沾自喜,等家中仆人将此事报到家中,酆策父母便惊吓不已,生怕太一父母怪罪,坐立不安了半日,第二日一早便领着酆策上门道歉。
太一父母皆是宽容和善之辈,见酆家登门致歉,太一父母便欣然接受,又让太一出来与酆策相见,自此太一和酆策便成了青梅幼友,两家更因此亲近了起来。
太一因为受了伤,便在家中歇了几日,期间听闻家中有一仆人不幸暴毙,留下了一个四五岁大的小童,按照家中惯例,那孩子虽还是家中奴仆,却不宜白白放在家中养育,因此就要送到外庄去。
太一听闻此事后,便让家仆将那孩子带了来,那孩子长得瘦瘦小小的,一脸幽黑,一双眼睛却明亮如珠,在太一面前时,也是老老实实,不敢随意开口。
太一当时虽只是个孩童,众人却不知他心思复杂已如成人,他见那孩子便是为了将他留在府里,因为他知道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出了这个府,无论去了什么地方都是艰辛困苦的。
太一见到那孩子之后便问他名字,那孩子沉默不语,不敢回应,倒是其他家仆替他答了,说他父亲还没有给他取名字,因他父亲姓玄,府里都称老玄,那孩子便叫小玄。
太一听后突然打开面前的一幅书卷,仔细找了找,随后用手指指着书卷上的一个字说:“就叫这个名吧!”
家仆听了连忙看去,当中有略识几个字的家仆,见了太一指的那个字,想了片刻才记起那是个什么字,忙道:“修?少爷让他叫修?”
太一点了点头,看着那孩子说道:“以后你就叫玄修!就留在府里,帮我背书篓!”
一众家仆听见太一这番话,一时竟没反应过来,听明白之后才连忙按住玄修在太一面前跪下,连连催促道:“少爷发慈悲了,你还不谢谢少爷!”
玄修的头被人生猛地按在地上,磕了一下,磕得头晕目眩,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想要抬头,却发现有一双大手一直按在自己头后。
玄修在众人的催促之中沉默了片刻,随后才轻声回道:“谢……谢谢少爷!”
自这一日起,玄修便留在了太一身边,太一那几年难得的少年时光,几乎每一刻都有玄修和酆策的影子。
在外人看来,他们是二主一仆,但在太一眼中,他们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