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一叶知秋 >

第117章

一叶知秋-第117章

小说: 一叶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便有一道带着微光的身影从殿外走了进来,秋昭和居悦连忙抬头朝殿门口看了过去,看见来人时,二人慌忙起身迎了出去。
  “陛下怎么来了?”
  秋昭慌忙走到天帝面前行礼,天帝站在殿门口,晚霞映照在他身上,朝四周散射了出来。
  天帝静静地看了秋昭一眼,随后缓缓开口说道:“本座听说你回来了。”
  秋昭抬头看了天帝一眼,随后回道:“臣一时疏忽被管颂带去了崇山,劳烦天帝挂心了。”
  天帝神色一如既往的沉肃,听见秋昭之言,忽然疑惑着沉吟了一声,随后问道:“莫非管颂已经知晓另外半颗内丹的下落?”
  秋昭连忙点头回道:“正是,不过臣体内的内丹并未被他夺去,管颂如今也已经自焚躯体自裁了。”
  天帝听了却沉声疑惑道:“知晓内丹在你体内的唯有当日在场的天界神官,但他们皆有禁言咒在身,不会将此事外传,管颂是如何知晓此事的?”
  秋昭听了心下也立即疑惑了起来,先前发生了太多事,令秋昭未曾想到这一则,如今被天帝一提醒,他才恍然大悟。
  秋昭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且心下另有一事想向天帝求证,于是又向天帝问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在凡间时,管颂曾提及,魔君内丹重合时崇山君玄修将会重临人间,臣请问陛下,魔君内丹之中,是否残留有崇山君的元神?”
  天帝听了沉思了半响,随后回道:“不错,玄修当日的确将一部分元神留在了内丹之中,若内丹一分为二,则残留的元神亦会一分为二,两半内丹中的元神便不足为惧,倘若内丹重合,残留的元神亦会重合,到时只怕玄修亦会重临人间。”
  秋昭听了连忙又问:“若只有一半内丹在身,不知内丹中残留的元神会不会影响身怀内丹之人?”
  “不会。”
  秋昭听见天帝的回应立马松了一口气。
  随后天帝又向秋昭说道:“如今半颗魔君内丹已经落入魔界,无论是在何人之手,于天界皆无益处,若要避免玄修重临人间,此刻最要紧的是保住你体内的半颗内丹不落入他人之手,所以,你此刻切不可轻易离开天界。”
  秋昭听了立马回道:“臣知道此事事关重大,日后必会小心谨慎。”
  天帝听了朝秋昭微微点了点头,正准备离开时,秋昭忽然又向天帝问道:“陛下,臣另有一件小事想向陛下打听,臣知道陛下与琅琊仙君交情匪浅,不知陛下可曾听闻琅琊仙君三百年前超度过什么亡魂?”
  天帝听了突然神情一沉,看着秋昭沉默了半响,随后问道:“你为何会问起此事?”
  秋昭不敢明说是替叶辰打听,便回道:“臣听闻管颂三百年前与琅琊仙君见过一面,当时管颂正培育出化魔疫,便将刚培育出的化魔疫在人间散播了一些,由此引出了一场瘟疫,也让不少无辜之人遭祸,臣想知道,那场瘟疫中死去的凡人的魂魄,最终是否被琅琊仙君带走了?”
  天帝听了立马回道:“此事未曾听琅琊仙君提起过,他只是凡间一小小散仙,便是碰上了化魔疫,也未必能化解,想来此事与他无关。”
  秋昭听了心下一沉,若真如天帝所说,那叶辰岂不是要白跑一趟。
  天帝见秋昭有些心不在焉,便又开口道:“你若实在想知道,待下次琅琊仙君回琅琊山时,本座替你问一问便是。”
  秋昭听了心下一惊,连忙问道:“琅琊仙君此时不在琅琊山么?”
  天帝听了缓缓回道:“琅琊仙君时常外出云游,多有不在仙门之时,上次因赴大庆之宴离山,如今仍在方外云游。”
  秋昭听了立马又愣了一下,天帝见他心事重重,便对他说道:“时辰已晚,本座也该走了,司神,你之性命关乎天地安危,今日之嘱万望你能牢记,好自为之!”
  天帝说罢便转身离去,秋昭和居悦立马行礼恭送。
  天帝离开之后,秋昭便在殿内呆坐了一会儿,居悦见秋昭心事重重,便向他探问道:“殿下,你在想什么?”
  秋昭回过神来看了居悦一眼,摇了摇头回道:“没有什么,时辰不早了,你去歇息吧,我再等等涣海,若是再过半个时辰他还没有回来,我便不等了。”
  居悦听了心中放心不下,便说道:“我陪殿下一起等吧!”
  秋昭摇了摇头,回道:“不用了,这几日你为我担惊受怕,实在辛苦,早些歇息去吧!”
  居悦在犹豫中看了秋昭一眼,最终还是答应了秋昭。
  居悦离开后,秋昭也出了大殿,在月光盈盈的院子里站了一会儿,满脑子想的都是叶辰。
  半个时辰后,涣海仍旧未归,秋昭本想回寝殿歇息,却又毫无困意,走到屋檐下时,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顿了一阵,随后突然转身出了司神府。
  秋昭实在放心不下叶辰,仔细想了想,还是去琅琊山看看为好,天帝虽嘱咐他不要轻易离开天界,但琅琊山乃仙门,又是琅琊仙君盘踞千年之地,想来不会出什么意外,于是秋昭便悄悄从水月台后方的密道离开了天界,未免居悦和涣海担心,离开之前秋昭特意在府门口留下了一封信,告知他们自己外出一趟,不日便回,让他们切不可张扬惊慌。
  秋昭从密道出了天界,随后便往琅琊山赶了过去,幸好下天闸的出口与琅琊山并不远,秋昭腾云赶路,天未亮时,便到了琅琊山附近。

  ☆、第 95 章

  秋昭站在山脚下,抬头朝山上看了一眼,山林静谧,林风清冷,星斗微光照亮了山顶的密林树梢。
  琅琊山下有一条曲折小道通往林深处,却无法通往琅琊仙君的仙门,像琅琊仙君这样的仙人,仙门一般都会隐藏在林深树密之处,且有仙术结界庇护,若是不知进山之法,常人必定无法找到仙门所在。
  秋昭站在山下踌躇了一阵,他不知琅琊仙君是否在山,因此不敢硬闯,眼见着天边亮起了晨光,心下不由得焦急了起来。
  情急之下,秋昭只好拿出了明画,朝山上的树林扇出了一阵清风。
  此举一是为了提醒山内之人,山外有来客,二是为了探测出结界所在之处。
  扇风盖过树林席卷而上,满山的林木在风中摇摆,随风发出了一片“沙沙”声,扇风吹到山间一处时,忽然被一道屏障挡了下来。
  秋昭看着林间若隐若现的的屏障,猜测那应该就是琅琊仙君设下的结界。
  随后,秋昭突然纵身跃至高空,站在云上朝结界所在之处看了一眼,那结界显现之后又快速消失在了树林之中,秋昭朝浓密的树林下看去,或许是结界之上另有障眼法,秋昭只能看见密密的丛林,树下的情形,丝毫也看不见。
  秋昭正束手无策时,浓密的山林内忽然纵身跃出了一个人影,破开结界来到了秋昭面前。
  秋昭看着从山内出来的叶辰,心下一喜,连忙朝他靠了过去,唤道:“漓公子!”
  叶辰看见秋昭时,眼神中露出了一丝惊诧,立马向秋昭问道:“司神大人不是回天界了么?”
  秋昭点了点头,微微笑着回道:“是回天界了,不过我既然允诺帮你找家人,就一定不会食言,琅琊仙君还没有回来吧?”
  “你怎么知道师父不在山?”叶辰微微皱下眉头问道。
  秋昭忙道:“是天帝告诉我的,天帝与琅琊仙君有些交情,说琅琊仙君自上次大庆之后便外出云游了。”
  叶辰听了神色一凝,向秋昭问道:“你既然知道师父不在,为何还要来?”
  秋昭听了迟疑了一下,随后回道:“琅琊仙君不在,我想你必定着急,既然你师父不在,我想你大概也还没有找到亲人的下落吧?”
  叶辰听了眼神中突然透露出了一丝失落,秋昭见了忙安慰道:“也不要紧,左右琅琊仙君是会回来的,我们在山里等等也无妨。”
  叶辰抬眼看了秋昭一眼,他不让秋昭来琅琊山,是因为不想让秋昭见到琅琊仙君,原以为秋昭跟涣海回天界,自己便不用担忧了,却没想到,还是让偃师说对了,秋昭几竟回连夜赶来。
  如今秋昭已经到了琅琊山,叶辰自然不好再赶他,只能让他和自己一同进山。
  叶辰开了结界,秋昭立马跟着他落进山林内,一落地便看见林间驻落着好大一间道观,青烟绕檐,晨光洒瓦,密林环屋,寂静时有鸟鸣添生气,清冷时有阳光增暖意,林间萦绕天地灵气,山上暗藏日月精华,确实是一处适合清修的宝地。
  秋昭跟着叶辰走进观内,观内一片寂静,未见人影,不闻人声,秋昭见了立马疑惑着向叶辰问道:“这里没有他人吗?”
  叶辰走在秋昭前面,两人隔着一步之距,听见秋昭询问,叶辰便淡然回道:“师父一向独来独往,山上素来只有他一人。”
  秋昭微微点了点头,左右环视了一下观中之景,虽简陋却雅致,由此可见琅琊仙君倒是一位清简之人。
  秋昭跟着叶辰缓缓走进观中前殿,那殿不大,殿中不设神佛之位,不供香案,只在屋殿正中间摆着一方大鼎,鼎内插着一根圆形石柱,石柱正对着大门一面刻着四个大字:道法天然。
  秋昭站在石柱下,一眼便被石柱上的四个字吸引住了目光,注视了一会儿才突然低下头,见叶辰已经走到了鼎后,便连忙跟了过去。
  到了鼎后,秋昭又见石柱背面仍然刻着四个大字:万物皆主。
  秋昭看着那四个字,不由得与前面四个字联系了起来,随后好奇地问道:“琅琊仙君怎么在这殿中立了一根石柱?”
  叶辰将殿内的烛火一一熄灭,一边淡然回道:“师父向来不奉天地,不拜神佛,只崇‘道法天然、万物皆主’这八个字。”
  秋昭听了突然笑了起来,说道:“看来琅琊仙君也是个不信命的,若是我家阿昀在此,见到这八个字,必定会嗤之以鼻。”
  “世间不信命者大有人在,即使是掌道大人,也未必信命听命。”
  叶辰一边说着,一边将殿内的烛火尽数熄灭,随后便出了殿门,秋昭跟着他绕过前殿,到了殿后,便见到院落、禅房、亭台、楼阁等景。
  秋昭看着那些景观,突然向叶辰问道:“你就是在此处长大的么?”
  叶辰站在屋檐下,看着山坡上的一座亭子回道:“我在观内生活了一百年,下山次数寥寥可数。”
  叶辰看着清冷寂静的道观,突然觉得叶辰有些可怜,此处虽是仙门福地,可对一个孩子来说,这里并不是一个好的生长之地,秋昭现在终于有些明白,为何师出同门的叶辰和玄灵二人性子都有些冷淡了。
  秋昭正出神时,叶辰忽然转身朝一处屋子走了过去,秋昭连忙跟上了他。
  叶辰昨日回到琅琊山时,因没有见到琅琊仙君,便在山上苦寻了一番,又未寻见,他便独自在观内四处找了起来,希望能找到与家人下落有关的线索。
  只可惜叶辰找了一夜也没有找到一点线索,到天刚亮时,他突然感知到有外人触碰山上的结界,便立马出了观查看,这才与秋昭碰了面。
  秋昭跟着叶辰在观内各处寻找线索,庭院、禅房、书室、密室,各处都找了一遍,只有琅琊仙君的卧房因叶辰不敢擅入,所以没有寻找。
  秋昭跟着叶辰走进一间禅房内,那屋子坐西向东,有大片的阳光从屋门和窗台照进了屋内,屋子外间是书房,内间是卧室,一进屋,秋昭便看见正对着屋门的墙上挂着两个大字:持正。
  叶辰一走进屋子,神情便有些恍然,秋昭从叶辰的神情上猜测出这间屋子一定就是他当年的住所。
  秋昭仔细环视了一下整间屋子,屋子里的陈设十分简陋,桌椅皆是陈年旧物,光秃秃的墙面只有那副大字,不过屋内却很洁净,且物什陈设整齐,一点也不像长久未住人的屋子。
  “漓公子,这屋子一直就如此简朴吗?”秋昭看着屋子问了一声,他实在很难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这间屋子里长大的情形。
  “师父从不喜奢华之物,观内禅房皆不装不饰,自我修道开始,连与修道无关的书籍也被拿走了,师父说修道要专心一致,片刻分心便有可能引来灭身之祸,因此要居清净之地。”叶辰站在内间卧室,抚摸着床沿淡然回道。
  秋昭听了又抬头看着墙上的那副字问道:“那为何会挂着这两个字?”
  “那是师父所写,自我修道那一日开始便挂在墙上,师父要我早起晚歇、出门进屋都能看见这两个字,更要铭记于心,还有……”
  叶辰说着突然停了下来,秋昭见他欲言又止,立马追问道:“还有什么?”
  叶辰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心事,突然转身对秋昭说道:“没什么,这屋子我最熟悉,不会有什么线索,去下一间吧。”
  秋昭疑惑地看了叶辰一眼,叶辰却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