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史上第一密探 >

第179章

史上第一密探-第179章

小说: 史上第一密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写完这首赋之后,其实第三天的考试就算是结束了。
  接下来两道题也是辅助作用的,因为出题也没有那么严肃了,显得非常宽松了。
  比如第二题,以月亮为主题做诗做词,皆可!
  第一道题是太阳,第二道就是月亮,你明显是来凑数的啊。
  但是……也是这种凑数的题目,越是能够展示才华。
  因为第一道很严肃,因为这是要歌颂皇室的,不能乱来,要讲很多规矩。什么儿女情长之类的,是万万不行的。
  但是这第二道题,第三道题,就非常随便了。
  你想要慷慨悲歌可以,儿女情长也可以。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真正的经典名诗,通常就出在这里。
  这也很正常,因为第一篇是命题作文,是官样文章,很难特别出彩。
  但这第二题,第三题,你完全可以把你的情怀和才华完全展现出来。
  以月亮为题,作诗作词。
  老天爷啊?简直不要太多了啊。
  苏轼大神的明月几时有,千古绝唱啊,直接把月亮写没了。
  之后不管那个文人写月亮的诗词,都超不过这首了。
  但是云中鹤不能抄这首词,因为太牛逼了,用不上这么牛逼的。
  那么用哪一首呢?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也很牛逼,但是不适合云中鹤,你家就在江州呢,你低头思个屁的故乡啊。
  那么还有一首张九龄大神的《望月怀古》,也有千古佳句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牛逼不牛逼?震撼不震撼?惊艳不惊艳?
  能不能瞬间刺穿考官的心灵?那是绝对可以的。
  不过今天是几月几号?八月十五,中秋节啊。
  海上生明月是应景了,但是云中鹤敢保证,今天三千多名考生,保证百分之一百的考生都在写中秋。
  你们都写中秋,那我就不写中秋了,没意思。
  反正题目上要求写月亮就可以了,没有规定一定要写中秋的月亮吗?我写上元夜的月亮就不可以吗?
  当然是可以的,因为这第二道题自我发挥很强的,只要点题月亮都可以,哪怕残月也行。
  于是云中鹤又想到了那一首牛逼的名句。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李白大神的作品,也绝对绝对牛逼。
  但想了想,这一首不能用,因为他和燕蹁跹聊天的时候,也差不多说过类似的句子。
  因为千古佳句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云中鹤倒是有选择困难症了。
  很快,他有了!
  欧阳修大神的《生查子·元夕》。
  一众超级大神中,又中状元,又是诗词大师的人不多了,甚至是非常稀罕的,欧阳修便是这样的超级大神,他的诗词怎么能不抄呢?
  尽管这写的是正月十五的月亮,上元夜。
  但这又有什么要紧,别人都写中秋,我写上元夜,岂不是更加特立独行。
  关键是关键是这一首太优美了,不仅仅是一两句,而是整首的意境和文字都优美到了极点。
  何止能够刺穿考官的心灵,甚至能够让他们全身酥麻,陷入美好和酸涩的回忆之中。
  这首词是这样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样的词,不告诉你作者是谁,都能击中你的心灵,让你内心泛起涟漪,觉得美不胜收。
  这就是千古佳作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会越来越美。
  而且这首词也非常适合敖玉这样的人写,年轻人不就是应该情情爱爱的吗?
  ………………
  接下来第三题,云中鹤一看更加觉得,这绝对是凑数的。
  第一道题太阳,第二道题月亮,第三道题星辰。
  出题的人,你是认真的吗?
  这第三道题,请写一首诗或者词,含星辰。
  这比第二道还要随意,还要适合发挥。
  第二道题,起码要让你点题月亮,整首诗词都要围绕着月亮写。
  而这第三道题,只要含有星辰便可了,主题任意。
  这就更加让考生自我发挥,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了。
  含有星辰的诗词?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大神可以这样写,但是抱歉你敖玉不可以,因为你的主考官是于铮,他看不惯的。
  那么就曹操大神的《观沧海》?这里面也包含有星辰的。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首诗当然是牛逼的,但太牛逼了,太霸气了,敖玉最好还是不要抄的好。
  万一让皇帝看到了,他会觉得日尔娘亲,朕看沧海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好卖,你怒浪侯之子却这么豪迈四射,你想要做什么?莫非想要吧爵位往上升个三五级,夺了朕的位置?
  唉!真是可惜了。
  否则敖玉作为怒浪侯之子,写《观沧海》还是非常契合的啊。
  这一首也不能用,那应该用哪一首呢?
  云中鹤明白里面的套路的,这种时候一定要有佳句,那种看一眼就觉得惊艳无比的佳句,这样考官才会记住你。
  因为他们要批改几千份考卷呢,都要看吐了。
  这三首诗词赋,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不重要,因为只想要中举的话,前面两天考试牛逼就可以了。
  但云中鹤想要夺得解元,这三首诗词赋反而非常非常重要。
  要有画龙点睛的功效,
  三位考官看了之后,立刻对你印象深刻,完全忘记不了你的考卷。加上前面两天的考试又非常优秀,那么解元就八九不离十了。
  思考搜索了一会儿,云中鹤觉得抄李商隐大神的作品了,因为这里面有千古名句。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里面最亮眼的句子,就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绝对的千古佳句,让考官看到之后,保证心灵微微一颤。
  因为这种情形每一个人都有,但就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而这两句诗,就把这种感觉写绝了,千古故人,后无来者。
  而这里的灵犀是《山海经》里面说的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犀牛,称之为通天犀,头顶有一只角,剖开之后有一条白线纹理贯穿首尾。
  心有灵犀,便是说两个人心灵之间,仿佛有一条若有若无的线系在了一起,心灵相通。
  总之,这一首诗的精华就在这两句,而这两句足够惊艳到任何考官。
  ……………………
  这三首诗词赋写完了。
  云中鹤几乎敢百分之百肯定,这次解元他夺定了。
  任何任何人,都夺不走。
  他不是一个人战斗,他带着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文学大神在战斗。
  昨天的策论就已经极度极度优秀。
  而今日的诗赋,每一首都惊艳绝伦,而且不会逾越,没有任何风险。
  任何一个考官,都休想从他的考卷中挑出任何毛病和瑕疵。
  而且这百年来,沧浪行省乡试的所有考卷,都不可能有像云中鹤这般惊艳绝伦的存在了。
  其实就单纯乡试而言,云中鹤这三天的考卷,已经到达了一个考生的极致。
  不可能更加牛逼了。
  ………………
  第三天的考试大体上是非常轻松的,就这么三首诗赋加起来不会超过六七百字。
  考试时间却也足足有四个时辰。
  但是最考验才华和情怀的,也是这第三天的考试了。
  你要真有才华,几乎瞬间就写出来了。你要没有才华,别说四个时辰了,就算让你憋个几天几夜也没用。
  诗词这种东西,真的是要看天赋的。
  尤其是千古佳句,根本就不是靠匠气能写出来的,靠的是惊人的才华,还有瞬间的灵感。
  如果说昨天的考试,云中鹤碾压全场。
  那今天的考试,那云中鹤绝对如同黑夜中的星辰一般,光彩夺目,周围一片黑暗。
  ……………………………………
  夕阳西下!
  考试时间到了。
  没有哀嚎,没有惨叫,只有解脱的声音。
  所有的考生几乎彻底瘫倒在地,然后等待最后的信号。
  终于结束了,三天终于考完了,真的差点丢了半条命啊。
  太惨了,太痛苦了。
  包括云中鹤,都毫无形象,四仰八叉地躺在那里,因为今天他睡得更久,总共四个时辰的考试时间,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剩下都在睡大觉。
  天气这么热,睡的浑身湿透。
  士兵们挨个上前收考卷,依旧是先糊名,然后装入袋子之内。
  “考试结束,考生出院。”
  这一声响起,贡院内顿时传来一阵阵欢呼。
  然后一群乞丐一般的考生,行尸走肉一般地走出了考棚贡院。
  臭气熏天。
  三天两夜没有洗澡,这么大热天,绝对馊了。
  唯独天煞孤星苏芒,依旧一丝不苟,笔直行走,浑身剑气。
  他不管走到哪里,都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真的是太出色了,从内到外的出色。
  出了贡院之后,云中鹤发现,许多考生对他指指点点。
  “知道吗?这三天考试,敖玉整整睡了三天,主考官经过的时候,脸都绿了。”
  “我也看到了,我当时还觉得主考大人肯定会将他驱逐出考场呢。”
  “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废物啊,总共考了三天,他就睡了三天,为何不在家里睡啊,偏偏来贡院睡?”
  “贱呗!和这样的人同一科考试,真是莫大的耻辱。”
  “这样不学无术的废物参加科举,简直是对神圣科举的玷污。”
  “就他这样,还想要击败敖明夺回怒浪侯爵位继承权呢,还想要迎娶段莺莺呢?简直是白日做梦。”
  “快别提这个赌约了,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就这样在万众嘲讽之中,云中鹤坐上了马车,返回怒浪侯爵府。
  流言还传得真快啊!
  云中鹤刚刚到家不久,洗完澡还没有吃饭呢。
  这个流言就传遍了全城,几乎整个江州城的人都知道了,这一场乡试敖玉在考场上整整睡了三天。
  也是,他从万人嘲讽,变成了百万人讥讽。
  几个月前,你豪情四射,逼着敖鸣、魏国公府、月旦评十三名士和你签订契约,而且还让几千人做见证。
  那场面弄得嘎嘎热血,我们大家还以为你要上演啥奇迹呢,起码也要虽败犹荣啊。
  结果你竟然睡了三天?你这不是欺骗大家感情吗?
  至于那三个赌约,真的变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了。
  ………………………………………………
  三天考试结束了,对所有考生来说,可怕的磨难过去了。
  但是对于几个考官来说,痛苦才刚刚开始。
  沧浪行省是科举大省,所以考官数量尤其多。
  一个主考,两个副考,但是同考官足足有十个。
  但就算如此,也仅仅只有十三个考官而已,却要阅卷三千五百份。
  加上一定的交叉阅卷,平均每一个考官要阅卷三百份。
  当然了,在阅卷之前,先要辛苦的是抄写文书。
  为了防止作弊,防止考官认出考生的笔迹,所以所有的考卷都要重新抄写,再交给考官阅卷。
  而负责抄写的文书,仅仅只有一百多名,平均每个人要抄写三十份考卷,整整几万字。
  真的会吐的!
  整整一天两夜后!
  三千五百份考卷全部抄写完毕了。
  这一百多名文书,直接累瘫了,真的有一种要吐血的感觉。
  接下来,就轮到阅卷考官吐了。
  主考官于铮大人淡淡道:“为国取材,公平公正,谁要是敢懈怠,你们知道我脾气,不会饶过的,这便开始吧!”
  在一个彻底封闭的屋子内,三千多份考卷堆积如山。
  十三名考官不断地阅卷。
  首先进行的是淘汰,看第一天的帖文和经义考试。
  二百道题,如果没有答对150道以上,直接就落卷,扔在地上。就算你后面的策论和诗赋再出色也没有用,直接落第了,考官连看都不看的。
  “啪啪啪……”
  整个屋子里面,到处都是噼里啪啦的考卷落地声。
  因为这一次的贴文和经义考试实在是太难了,变态级别的难,所以被落黜的考卷尤其多。
  保守估计,能够通过这一轮淘汰的不会超过一千人,超过三分之二的考生在这第一轮就要被淘汰。
  “哇!这个考生了不起,了不起,第一天的帖文和经义,整整答对了198道!”
  这话一出,所有阅卷考官全部都抬起头来,发出不可思议的惊呼。
  “这么难的题目,我们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