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青龙三国 >

第135章

青龙三国-第135章

小说: 青龙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很多人都在荆州这边在野混日子,等着一个出仕的机会。

    可朱卫这边,伸出手指也就只有王语嫣一个军师谋士,到现在很多政务都是让滕玉燕、太史慈这样的武将来帮着处理,还真是可怜呢。

    想到这个,朱卫对着荆州便又添了几分渴望,要是能拿下荆州占据襄阳,朱卫觉得自己只要一个月、一个月的执行人事搜索指令,估计每个月都能冒出新的在野武将来。

    因为现在的襄阳城这边真的是人才济济啊,哪怕不是三国游戏系统认可的文臣,至少也是读书识字的文人,不能做太守,放到地方上做一任县令也是好的呀。

    好吧,心头虽然很痒,可实际上朱卫还是没有马上发动战争什么的对荆州出兵。

    转眼便是两个月过去了。

    朱卫依旧是在豫章这边休养生息,练兵训兵,虽然朱卫准备向江夏动兵,可朱卫也需要找到合适的理由才行。

    现在朱卫这边即便是凝聚了近十万大军,可面对刘表掌控的荆州七郡,朱卫必须有和刘表全面开战的准备。

    而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朱卫先是让全郡军民百姓都好好的过了一个年,然后便大肆推动了春耕之事,倒是让豫章的民心侧底稳定了下来。

    接着朱卫便又对手下的军队大肆整顿了一番,将手下的军队分成了前、后、左、右、中五大营。

    这中军自然是朱卫自己直接统领的,由五千骑兵、四千弩兵再加上八千步兵构成,其中包括朱卫的亲军白羽营六部,不过中军在名义上还是以穆兰为主将,滕玉燕、董袭为副将。

    然后是前锋熊魃营,有五千弩兵再加上一万五千步兵构成,主将庞偃,副将凌操,算是朱卫的主力精锐军团了。

    左翼神射营,主要是一千弩兵和五千弓步兵构成,主将太史慈,副将马忠,右翼越山营,主要由两千弩兵和八千山越兵构成,主将祖郎,副将陈仆、祖山。

    后军屯田营,主要是三千刀盾手和四万多辅兵构成,主将腾虎芎,暂时没有副将。

    不过别看这后军屯田营的人数最多,其实基本上是筛选出来四十五岁以上的老弱,十六岁以下的幼兵,专门负责屯田所用,基本上也是没多少战斗力的。

    朱卫几乎把自己手下的部将都安排了职位,这其中王语嫣自然是军师将军一职,朱卫授予她总领调控指挥全军的权利,在朱卫军中可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然经过了这么一个军事整顿,朱卫也是将自己主力军的兵卒都变成了十六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青壮,所以除了后军屯田营外,其他几营军队都可算是精锐青壮构成,战斗力绝对得到了保证。

    这其中岁数在十六到二十一之间的兵卒,基本上都集中在朱卫的中军之内,特别是朱卫的三千白羽营,更是由这些年龄段的兵卒构成。

    朱卫也会把他们当作基础军官培养,日后年龄大了自然可以派到其他军中担任屯长、军侯等低级军官历练,若是有什么拔尖的人才更是可以提升为部将校尉之类的。

    这样他们对朱卫的忠诚度也能得到保证,朱卫对于军队的掌控便也更紧密了。

    然后,朱卫也算是将原本来历复杂的历阳降卒、孙策降卒、陵阳县新兵、陵阳县各族私兵、山越兵、钟岭山民军,以及新近从钱塘县弄来的朱治降卒都打乱了编制,重新按照个人的特长、年龄加以重组了,也就没有了原本那些有的没得各种身份问题。

    不过,说起来现在朱卫这边的主力精锐兵卒还是以泾县山越兵最多,毕竟能在山越中当兵之人,肯定都是山越青壮,年老和年幼的自动在山越出山劫掠中淘汰了。

    所以朱卫手下的兵卒,其实更擅长山地战。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朱卫现在没有其他更多的兵源可以招募呢。

    所以朱卫给祖郎这边右翼越山营还是留了一万兵力,基本上也都是原本祖郎、陈仆、祖山控制的山越兵为主。

    然后淘汰到后军屯田营的主要也是原本历阳降卒、孙策降卒、陵阳县各族私兵、钱塘县的降卒中选出来的,另外就是多次征调的民夫所转变成辅兵中挑选淘汰出来的。

    这些军卒中很多都是年龄太大的老卒,又或者是年龄太小的少年,已经跟不上朱卫的战争要求了。

    这些屯田兵大多也是无家可归,或者家都在很远的其他州郡,现在朱卫依旧这样养着他们,也算是让他们可以安心住下了。

    另外那些年龄小的兵卒,等他们的年龄到了标准,通过选拔还是有机会进入正规军中的,所以这后军其实也算是朱卫的新军储备之所。

    当然,这是日后的规划,至于新军也必然是朱卫信任的将领来掌控,不会全交给腾虎芎一人。

    而现在有了这后军四万三千多的屯田营兵马,日后朱卫寻地方开战,暂时也就不需要从豫章百姓中征调民夫了,至少也能确保一段时间豫章民事上的稳定,让豫章百姓可以全心全意的开垦田地,稳定自己的新生活。

    所以现在朱卫手中近十万大军里,能够上战场打仗的实际兵力大概在五万左右……(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258、商业繁荣,商人自来

    (全本小说网,。)

    可以说现在朱卫军中最精锐的兵力,就集中在庞偃手中的前锋熊魃营。

    此外也是因为江东、荆州这边骑兵用不上多少战力,朱卫才会把五千骑兵划归到了自己的中军之内,要不然也是会派给庞偃的。

    呃,朱卫现在可以组建起这么多骑兵和弩兵,却是因为豫章这边的相场在新年时节终于出现了商人,所以朱卫便将自己留在三国游戏系统中的黄金花费了不少,来采购自己所需的物资。

    不过朱卫似乎也摸索出了三国游戏系统中城市相场会有商人出来的规律,可能和现实世界的城市商业状况有些关系。

    现在豫章在朱卫的控制下,相对可算是安稳,然后朱卫又把豫章人口集中在了豫章江、鄱阳湖核心地段,自然形成了一处可以吸引商社来进行商业贸易的人口环境。

    同时朱卫本身也注重商业贸易引导,自己就引来了东海王氏下属的商社,帮着朱卫在各地采购粮食、皮甲、铁矿等等之类的物资,朱卫也借此给了其他商社一个信息,豫章这边欢迎天下各家的商社来豫章做生意。

    如此借助豫章江、鄱阳湖连通长江的便利水路条件,豫章这边最近来了不少江东、荆州甚至于北方的商社,所以豫章这边的商业也有些繁荣了起来。

    虽然这些商社中可能藏了天下各方势力的间谍,但朱卫可不怕这些间谍的探查,因为朱卫有比他们更强大三国游戏系统可以探知情报。

    所以朱卫现在就是要借助这些商社来繁荣豫章的市场,同时也为自己采购更多的粮食、武器以及矿产物资。

    当然最初朱卫也不是想着游戏系统中相场的什么,只是真的想借助商业来繁荣豫章,顺便为自己增加一些收益。

    所以朱卫也不想自己的豫章只出钱采买物资,不进钱贩卖物资,这只会是赔本生意,朱卫有再多的铜钱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至于商税什么的,也只能是慢火长炖的长久收益,现在朱卫自然不可能杀鸡取卵的将商税弄得像是抢劫般,作为刚刚起步的豫章,现在商税也是比较低的,如此才能吸引外来的商社。

    故而朱卫需要在豫章这边想办法弄了一些特产物品出来卖,如此有入有出的,商业自然也就更繁荣了。

    至于什么特产物品,朱卫第一时间便想到了瓷器。

    瓷器在东汉末年其实已经出现了所谓青瓷什么的,而豫章也就是后世的江西地域,后世的江西景德镇就在鄱阳湖区域,说明在鄱阳湖这边就有制瓷的上佳泥土材料。

    而朱卫对于豫章的工匠阶层也是非常重视的,现在几乎将工匠都从普通庶民百姓阶层中选拔出来,成立了专门的匠户坊,给他们的待遇也很不错,可以将工匠留在匠户坊中专门做各种工事。

    所以朱卫完全可以在自己掌控的工匠坊中寻找会烧瓷的工匠,又或者直接打探青瓷的出处,去会烧瓷的地方寻找烧瓷匠到豫章来,如此朱卫便可以在豫章开设烧瓷场,烧制豫章瓷,作为豫章对外推销的高价特产。

    犹如玉脂般的瓷器,在士族、豪强门阀大族眼中可是很值钱的东西,一件精美的瓷器价值更是堪比同等重量的黄金。

    朱卫要是在豫章这边弄出了瓷器这种特产,自然可以推销到全国各地,成为朱卫的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

    而这种烧瓷器场也将会成为朱卫控制下的官营作坊,然后通过秦工制度再加上绩效考核和奖励,确保瓷器烧制的品质,应该不会出现后世国营企业的低效率。

    好吧,现在朱卫暂时还没能弄出瓷器来,这一切还只是朱卫的构想。

    因为朱卫不准备用木材来烧瓷,而是想在豫章这边寻找煤炭来烧瓷,根据朱卫所知豫章这边还是有煤矿存在的。

    只是这一切还只是在摸索中,朱卫本身不是什么理工科出身的,所以对于煤炭什么的东西,也只能靠脑中一闪的记忆来尝试使用。

    所以就在这段时间里,朱卫只是弄出了米粉这样的粮食加工品,作为推行到东汉各地的豫章特产。

    这米粉制作工艺还算是简单,反正朱卫吩咐到了工匠坊后,便有工匠很快便研制了出来。

    米粉晒干后晶莹透亮,保存的时间也长,没有一年也可以是几个月,如此其实也可以作为军粮来使用,在这个三国年月米粉也算是一种特殊食材了。

    朱卫在豫章故意开了几家米粉店,特别研发了炒米粉以及米线汤的吃法,也算是一项在吃食上的新发明了。

    在朱卫的特意推荐之下,米粉果然被很多外来商社的商人品尝后追捧采买,这些商人还专门学了米粉的吃食方法,要不然他们买了回去也不知道怎么吃啊。

    结果米粉就成了豫章的官营特产,暂时也算是为豫章这边带来了一些小收益。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日后朱卫自然能弄出更多的豫章特色产品来,增加豫章在外卖产品上的数量,从而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反正在豫章这边的屯田耕种还没完全发展起来之前,随着朱卫对豫章这边商业贸易的重视,豫章的商业却是先行繁荣了起来。

    现实世界的各地商社商人来的多了,朱卫也在三国游戏系统的相场中发现了商人存在,终于可以在游戏系统中采购物资了。

    现在朱卫的三国游戏系统中至少存了近五万的黄金,而豫章这边相市物价,买米是一单位黄金可以买到55单位粮食,然后47单位黄金可以换到1单位弩机,也就是一百架弩机,63单位黄金可以换到1单位马匹,也就是一百匹马。

    虽然不算是很便宜,可问题是弩机、战马本来就是有价无市的状态啊。

    对于朱卫而言一百架弩机只需要47单位黄金,一百匹战马只需要63单位黄金,实在是赚大了啊。

    所以朱卫用了7050单位黄金买了一万五千架弩机,这样分到各部军中之后,还能在三国游戏系统中存放三千架弩机备用。

    然后用2205单位黄金买了三千五百匹战马,让自己实际控制的战马到了近六千匹,继而组建了五千骑兵也够了,剩下一些却是给斥候、传信兵使用,另外还有些则作为了开设马场的种马使用。

    因为朱卫发现自己通过三国游戏系统购买的战马都是被阉割过的军马,也不知道三国游戏系统是怎么弄到的……(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259、战争前的准备(一)

    (全本小说网,。)

    说实话,朱卫通过三国游戏系统的相场采购东西后,一开始还有些很好奇自己通过游戏系统相场购买弩机、战马,都是怎么出现在现实的世界里。

    朱卫甚至还怀疑游戏系统需要通过现实的商人来送弩机、战马,可事实上朱卫发现自己有些小看了这个三国游戏系统。

    很明显朱卫在三国游戏系统的相场中付出黄金之后,在朱卫的三国游戏系统中豫章城的城市储备信息中,便出现了弩机、战马的数量。

    然后朱卫自然尝试着将弩机和战马提现出来,可在朱卫将这些通过游戏系统购买的弩机、战马凭空释放了一些到真实的三国世界后,却在这些战马上发现了一些问题。

    那些弩机倒还罢了,反正都是死物,朱卫可以随时再收回三国游戏系统中。

    可那些采买的战马就不同了,朱卫发现自己将战马弄出来之后,就没办法收回三国游戏系统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