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青龙三国 >

第116章

青龙三国-第116章

小说: 青龙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下四周其他的山越贼也都会意过来,纷纷在口中喊着,“费栈已死,费栈已死!”、“求宗帅饶命,求宗帅饶命!”

    “抛下兵器,出来受缚!”、“抛下兵器,出来受缚!”

    听到了这边火场里的呼喊声,火场外祖郎手下兵卒也是渐渐的围了过来,继而在口中再次大声呼喊。

    同时不少人开始动手灭火,为火场里的山越贼清理出一条可以出来的通道,这倒也是早有准备的,这些山越贼兵也是不错的人力啊,只要能收降过来,同样很有用的。

    所以在这一刻很多人直接挖了泥土便往火焰上抛洒,也有人拎来了水桶,向火焰上泼洒。

    见此火场中剩余七、八千山越贼便都老老实实的抛下了兵器,寻了火场里的安全道路,快步往清理出来的通道跑去。

    如今费栈带来的一万四千多山越贼兵已经死了六千多人,而剩余之人往外跑的半路上,也是互相推挤,一些人本来已经到了极限,便又倒翻在了逃生之路上。

    最后清点了一下,祖郎这边俘虏了六千八百多人,这其中有两千多人还是有着不同程度的烧伤,至于其他人便都死在了火场里。

    这一战可算是将费栈势力连根拔起,即便是费栈的老巢,也在费栈带兵来袭祖郎大寨的时候,被祖郎手下的山越统领假扮费栈之人,骗开了几处关卡,骤然杀入夺了下来。

    这次费栈把老巢中四千多兵力带出来了三千多,剩余一千不到之人,当然是挡不住祖郎派去夺寨的三千精兵了。

    如此祖郎搬迁泾县山越人口到豫章这边的事情,算是彻底没有了阻碍。

    当然这个事情或许传到山外还需要很久的时间,可在泾县山越之内却是传扬的很快,不免让原本还有些首尾两端的山越寨子都纷纷向祖郎投诚,答应迁移去豫章,不敢再心存侥幸了。

    在歙县的金奇、毛甘和黟县的陈仆、祖山四人听说了这个事情之后,也是心头暗怕,自然也是不敢横生事端了。

    在此之后,金奇、毛甘两人是紧守着自己的歙县地盘,没有多余的举动。

    而黟县的陈仆、祖山两人却是在几日之后带着一些人手来投靠祖郎了,不管怎么说他们两人是愿意跟着祖郎一起去豫章的。

    而这一次的计谋,自然也就是王语嫣定下的示敌以弱,诱敌深入之计……(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221、得了宝物干将剑

    (全本小说网,。)

    看起来朱卫、王语嫣玩火,真的是玩上瘾了。

    这次诱杀费栈的计策,便又是牺牲要抛弃的祖郎大寨下属辅寨,化作一处绝地陷阱,烧的费栈一万四千多大军可算是灰飞烟灭。

    不过,自古战场上唯有水火无情,确实是不可抗衡的自然力量。

    而用水灌、水淹什么的用水计策,还是限于水源的问题,只能在江河湖泊边有足够水源的时候,才能寻机使用,可火却是随时能烧起来的。

    火计也确实是一种不用耗费己方兵力,足以大量消灭敌方兵力的狠辣杀招。

    这也是在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夷陵等等故事为何都是以火退敌的缘故。

    若是能设计得当,确实可以将敌方大军完全烧成灰烬。

    比如火烧赤壁的时候,曹军在船上无处可逃,结果数十万大军被大火烧的土崩瓦解。

    当然施展火计的时候,真正被火烧死人并不会很多,除非是一处没地方可以逃的绝地,很多时候真正杀伤敌人的还是施展火计方,在后期趁机进攻陷入混乱的敌军,继而击败杀伤大量敌军兵卒。

    可有时候火烧起来了,那就谁也无法预料结果了。

    就像是之前朱卫火烧历阳的时候,最终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孙策带着残兵逃走,因为朱卫也没办法带兵穿过火场去追击。

    不过使用火计之后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可以彻底摧毁敌方存放在营寨里的物资粮草,只要敌方真的中计了,所有的粮草储备被烧完了,那就算是还有再多的兵力,也是大败特败了。

    就像是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烧了袁绍存粮基地乌巢,袁绍无粮了只能败退了,只是袁绍这一败亏本的有些大,统帅他主力骑兵部队的张郃、高览,居然在战场上带着骑兵投降了曹操,如此便引发了袁军大崩盘,结果袁绍带来的十万大军被曹操消灭了六、七万,可算是亏了血本。

    所以在使用火计的时候,有时候也不是为了杀伤多少敌军士卒,而是为了毁去敌军的物资粮草。

    可这次费栈却是主动中计,带了一万四千多人自以为是杀入了朱卫、王语嫣为费栈准备的一处绝地陷阱,那这一把火烧起来自然就厉害了。

    就像是三国历史上所谓的火烧藤甲兵战役,也是诸葛亮寻了盘蛇谷这样的地形,让藤甲兵没办法逃走,才会被一把火烧死了三万多人。

    现在祖郎这处大寨下的辅寨,虽然位于一处山坳坡地上,可这辅寨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的建筑空间,在坡地上自然围成了一个绝地,再加上四周火箭连放,才让费栈手下一万四千多人死了近八千人。

    这其中有四、五千人其实是被箭射死的,倒不是真的被火烧死。

    好吧,反正是借助了王语嫣的谋划,借助了朱卫三国游戏地图对于费栈一举一动的监视,祖郎这边预先知晓费栈的行军动向,便能相应施展调兵埋伏的手段。

    费栈自以为隐秘的调兵举措,其实都被朱卫这边看的一清二楚,故而他这次是真的自寻死路了。

    这样一战而定费栈之后,泾县这边搬迁山越人口的事情,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而费栈死了之后,朱卫也去了一趟费栈的主寨,从他的主寨中收取了存储的粮食和黄金,又把费栈所有的财物也都运送了出来。

    不过在费栈的主寨武库中,朱卫倒是发现了一件宝物,似乎就是古越国的“干将剑”。

    好吧,朱卫原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剑,只是在朱卫进入费栈主寨武库的时候,三国游戏系统自动提示朱卫得到了一件宝物,这样朱卫才知道费栈这边居然还藏了一件宝物级的“干将剑”。

    按照游戏系统的评价,“干将剑,武力加9”,同时朱卫也可以把它收入游戏系统中,这样朱卫个人属性上的武力值居然也凭空增加了9点。

    说实话朱卫是没感觉到自己有什么变化,也许只有将这把干将剑拿在手中使用,才能体现出武力加9的特效,否则它是不会凭空增加朱卫体质、力量什么之类的。

    (本书还是遵循了正常的物理规则,没有出现超玄幻的设定,嘿嘿嘿!)

    可在费栈这边居然能得到一件武器型宝物,还真是让朱卫有些意外,那日后要是遇到什么名将,忠诚度不够的话,把这干将剑赐予对方,至少也能提升10到19的忠诚度吧。

    至于留给自己使用,朱卫倒是没什么想法,他反正又不会怎么拿剑去砍人的,以他自己的武力值,拿着剑也是浪费的。

    另外在朱卫看来藏起来不用的东西,都是没用的东西,只有拿出来可以用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只是这样倒也给了朱卫一个念头,看来在这个世界还真是有不少能被三国游戏系统认定为宝物级的东西,藏在民间啊。

    这次要不是灭了费栈,谁知道这干将剑最终会流落到哪里去。

    当然,若是朱卫占据了丹阳,然后派人在丹阳执行搜索指令的话,说不定也能意外发现干将剑的存在,然后就不知道系统会用什么方法,把干将剑弄到朱卫手里了。

    不管怎么说,这个意外之喜让朱卫感觉很高兴,不过接下来在泾县这边倒也没什么值得朱卫留下的事情了。

    所以又过了几天,朱卫、王语嫣帮祖郎搞定了泾县山越的迁移规划之后,朱卫便决定去曲阿丹阳城见刘繇了。

    泾县这边也就是祖郎组织迁移的事情了,真要是有什么变故,朱卫也能通过游戏系统地图看到,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

    不过,这边祖郎调集泾县山越的兵力,再加上陈仆、祖山的帮助,至少能召集三万多山越精壮来守护迁移的山越人口,暂时也不担心什么人敢招惹祖郎的迁移队伍。

    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粮草的问题。

    幸好泾县山越这边还是有些存粮的,现在搬空泾县山越的所有粮仓,至少可以保证所有山越人口在路上的吃食,是没什么问题了。

    而在豫章那边朱卫也留下了五十多万单位的粮草,相当于是二十五万多石的粮食,再加上之前在陵阳县收割的夏粮,养活这么多百姓到明年应该不是问题。

    之后,等豫章这边的屯田有了粮食收获,那便更不是问题了,还能反过来为朱卫持续的提供粮食了。

    不过在朱卫回归豫章之前,朱卫也让祖郎在泾县山中至少留下一支五千人的精兵待命,随时接应朱卫可能需要的支援。

    另外朱卫去曲阿丹阳城这边,也是带了经过训练的三千山越精兵为护卫队。

    现在朱卫身为一方之主,出门当然不可能是简单的事情了,三千人的护卫队是必须的,也不是用来打仗的,就是在遭遇变故的时候,可以保护朱卫逃回豫章。

    如此朱卫从泾县这边出山又走了差不多七天,终于靠近了曲阿丹阳城的境内……(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222、卫见过许先生

    (全本小说网,。)

    当然,在朱卫带兵前往丹阳城之前,丹阳城里的刘繇也早就收到了朱卫送去的信息,知道有朱卫这么一支队伍的到来。

    要不然朱卫这样一支队伍在刘繇的地盘上行走,早已被刘繇的军队阻拦了。

    即便如此,在丹阳城这边也是有所防备的,刘繇还是抽调了一些军队守护丹阳城,又在周围也组织了军队警戒,以免朱卫脑子发热真的做出攻打丹阳城的事情。

    而随着朱卫的军队靠近丹阳城后,朱卫留了凌操和两千五百人在丹阳城外五里扎营,他自己则带着王语嫣、穆兰和五百护卫往丹阳城过去。

    不多时朱卫已经带人到了丹阳城的东城门处,这边却已经有人恭候着朱卫了。

    现在朱卫的身份不同,这次来见刘繇自然也得到了刘繇的高级礼节接待,虽然刘繇自己没有在这边迎候朱卫,可刘繇下面有好多个门客却恭候着朱卫,这其中为首的就是那名气最大的许劭。

    这次到丹阳城来,朱卫、王语嫣、穆兰三人也都是骑着战马而来,只是见到在城门前恭候的许劭,朱卫倒也不敢拿大,随即下马便到了许劭面前躬身行礼。

    “卫见过许先生,哪里敢劳先生来此相侯!”

    “公子客气了,此番公子可以一战而定豫章,少年英豪之名,也是传遍了江东!果然不负汝父钱唐侯之名啊!可惜钱唐侯在西京为乱贼所迫,竟是已然气愤故去,不然,必会为汝而开怀畅饮几爵!”

    许劭也对朱卫还了一礼,不过他确实算是和朱儁一辈之人,以前和朱儁也是相识的,故而此刻倒是以朱卫的长辈姿态对朱卫赞誉着。

    现在朱儁的死讯自然已经传遍了天下,当初朱儁在江东、徐州等地也是有很大名声的,不少人知晓了朱儁的死讯,却也是叹息了一下。

    然后在很多士阶名人的闲谈中,便说起了朱儁的子嗣辈,结果发现朱儁的大儿子朱符,二儿子朱皓也都已经死了,不免又感叹一代名将后嗣也是难以为继。

    可随着朱卫之名传扬开后,现在朱卫的名声倒也渐渐出现在了很多人的口中。

    朱卫几场战事被一些所谓的智者名士在座谈中分析了一番,觉得朱卫确实像是继承了朱儁的军事才能,可算是当今天下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了。

    毕竟现在朱卫的年龄也是刚刚弱冠,在当世割据各地的枭雄之中,可真算是最年轻的一方军阀了。

    当然,很多人也会讨论朱卫会不会也像朱儁般,是对汉室赤胆忠心的忠贞之士,是不是也能像朱儁般成为匡扶汉室的中流砥柱。

    另外朱卫现在是依附在扬州牧刘繇名下的身份,倒也算是让朱卫的名声又好了几分,至少现在朱卫也是在为汉室宗亲服务着,没有投向已经露出几分桀骜姿态的袁氏。

    说实话现在许卲其实也还看不透朱卫的志向,虽然他素有识人之明,但那也是需要有相应信息来分析判断的。

    朱卫犹如流星般骤然而起,许劭也只能感觉朱卫有大志向,却不知道朱卫究竟是忠是奸。

    不过,现在朱卫表现出来的谦恭姿态,以及朱卫那九十点魅力表现出来的气质,还是很能让人对他产生好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