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鸣凤天下 >

第767章

鸣凤天下-第767章

小说: 鸣凤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凤感到好奇,她的耐性一直都很好,从十岁那年下定决心,一直韬光养晦十年,等到自己修成地仙,并且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实力才敢动手,之后的诸般行径也是如此,莫不是在做好万全的准备之后,方才出手。

    幸亏自己运气不错,这才一路走到今日。

    宋子贞回道:“很简单,因为蒙古?”

    “蒙古?”

    其他人也是一起看来,宋子贞曾经在蒙古帐下共事过,对那些蒙古人也算是相当熟悉了。

    宋子贞解释道:“尔等也知晓,因为我等北伐,那蒙古痛失七路之地,损失可谓是相当惨重,又刚刚和宋朝打了一仗,虽是将其勉强打了回去,但其力量必然虚弱无比,短时间必然无法动手。”

    “只可惜咱们也消耗殆尽,不然的话也可以趁着这个时候,一举将蒙古赶出去。”周处瞥见萧凤有所意动,连忙插嘴说道。

    对于其他人,他当然毫不客气,但如今萧凤在这里,却不敢露出自己的脾气来,只敢从侧面劝谏。

    萧凤嘴角微撇,自觉被看出了心思:“国库之中当真所剩无几了吗?”

    “启禀主公!先前积累早已经因为那北伐而被消耗一空,如今咱们之所以还能支撑下来,也不过是靠着之前萧景茂卖的那些国债才能支撑下来,而且这些国债也只能坚持半年时间。不过幸好半年之后就是秋收,到时候粮食若是收上来了,便可以度过这次的劫难。当然,这段时间内,实在是不易兴兵!”周处劝道。

    “原来是这样?”

    萧凤只好作罢。

    她并非那好大喜功的赵昀,也非是那不知体恤百姓的贾似道,自然不可能做出公田法这般掠夺百姓钱财的事情来。

    而且现在赤凤军发展的相当平稳,年年赋税皆有相当的增加,却也不需要另外开辟财源,不然的话反而会对内部安宁造成影响。

    等到两人对话结束,宋子贞方才诉道:“我军尚且如此,那蒙古自然更严重了。但是主公,你也应该知晓那蒙古向来野蛮,因素来久居草原,向来不事生产,以劫掠钱财为生。如今之所以停止征战,不过是为了休养生息,但若是等到恢复元气之后,定然会某图再战!”

    “确实!所以我等也不可掉以轻心,务必要做好警惕,知道吗?”

    萧凤点点头,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位部长,让每一个人莫不是心中一震,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这些日子以来,他们相较于往常时候可要忙了许多。

    为了方便生产,曾经的战事政策需要重新调整,而那些退役的士兵也需要经过培训,然后安置在地方之上,好发挥自己的力量,稳定当地的秩序和安宁。

    这些事情相当繁琐,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

    众位部长齐声回道:“我等明白。”

    “你们明白就好。”

    萧凤点了点头,又是看向了宋子贞,对这位曾经担任过史天泽,幕僚的家伙,她倒是颇为好奇:“那你觉得他们的目标会是谁?宋朝吗?”

    “没错!主公,你也知晓这宋朝虽是号称百万禁军,但其中多是滥竽充数之辈,更因为军制混乱的原因,导致了诸多军阀出现,各自距地而守,彼此之间互不统辖,实在是导致宋朝北伐屡次失败的根源。”

    这些年休息的时候,宋子贞也开始收集资料,分析着蒙古、赤凤军以及宋朝军制的不同,想要就此找出其中的根源。

    也亏的他天性聪颖,却是找出了一些根源来。

    “说起这军制来,也是昔日南迁落下的毛病。彼时中央禁军全军覆没,幸赖有地方军阀相助,那赵构方才在临安站稳脚跟,因为麾下并无多少钱财,为了拉拢那些军阀,自然只能给他们自地方征税的权利。若是战争年代倒也还好,但和平日子一久,这些军阀反而做大,为了维持自己私心,自然便要维持两国态势危险。这才导致北伐缕缕失败!”

    虽说宋朝以文治闻名于世,但却并非那重文轻武的王朝,将官的待遇向来都是要数倍强于文臣,只是因为没有参政的权利,所以才导致了人们以为将官没有权利的印象。

    但是宋朝皇帝又岂是愚笨之人,尤其是在外敌重重的环境下,又如何可能放弃武备?

    要知道,历朝皇后可莫不是将门之女!

    而这些将军彼此之间以义父、姻亲、结拜等方式,互相直接也结成了偌大的利益网络,也就此形成了偌大的将门,若是没有了这些将门支持,就凭韩侘胄、史弥远、贾似道等人,如何能够做到这种事情?

    这些将门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自然不可能放任宋朝被灭,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道理他们也懂;但若是将敌人消灭了的话,皆是和平之下自己的利益必然会遭到削减,当然也不可能尽心尽力。

    也是这般原因,方才导致历代北伐的失败。

    萧凤对这一点也颇为认同,那宋子贞见萧凤一脸的赞许,更是感觉高兴。

    “没错。但是眼下那贾似道却强行推动公田法。这公田法虽是一时间满足了朝中财政需求,但却触怒了那些将门。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只怕这些人会和蒙古暗中联系,给他们进攻临安创造条件。”

    “进攻临安?他们打算怎么进攻?”

    旁边的周处问道。

    “依照我的看法,只怕是依循着海路!”

    若是遭遇到外敌入侵,或许可以抵御一二,但若是要进攻的话,”“没错。但是眼下那贾似道却强行推动公田法。这公田法虽是一时间满足了朝中财政需求,但却触怒了那些将门。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只怕这些人会和蒙古暗中联系,给他们进攻临安创造条件。”

    “进攻临安?他们打算怎么进攻?”

    旁边的周处问道。

    “依照我的看法,只怕是依循着海路!”

    若是遭遇到外敌入侵,或许可以抵御一二,但若是要进攻的话,”

 第十章钢铁产业布局

    (全本小说网,HTTPS://。)

    自总理府之中离开,那宋鑫依旧带着不忿,心中也是想着。

    “本以为这主公也算是贤明之人,没想着竟然还未曾放弃打算,依旧准备进攻宋朝?这不就是想要当乱臣贼子吗!不行,必须要想个法子,将这件事情给传出去。纵然失败了,至少也要让临安之人做好准备。”

    心中已有打算,他却见远处一人脚步匆匆,却是那杨承龙。

    “杨兄。你今日怎么到这里了?自从主公将你从铁道部调离之后,我可是很久不曾见到你了。”

    宋鑫快步走上去,拦在了杨承龙之前。

    杨承龙这才注意到宋鑫的现身,脚步停下之后,将手中文件晃了晃:“你也知晓,因为那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铁矿石,所以主公便令我去寻找合适的铁矿,好兴建钢铁厂,为大规模建设铁路做好准备。这不,这是刚刚收集到的资料!”

    一开始的时候,赤凤军或许还可以靠着附近的铁矿石支撑,但等到点开了铁路这个科技线之后,那所需要的铁矿石便直线飙升。

    光是为了修建第三期铁路,每年就需要消耗二十万吨钢铁。

    在这种的迫切需求之下,原有的几个小铁矿早被消耗殆尽,只能寻找合适的铁矿,方才能够弥补这庞大的需求。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杨承龙便被调配到工业部,专门负责此事。

    “原来是这样?”

    宋鑫眉梢微动,扫过了那厚厚的一沓文件,又道:“只是可惜了,要知道你才华向来不错,没想到却被主公调配出去,整天在山川之中走来走去的,也不嫌累吗?”

    “是啊!毕竟都是野外,吃穿什么的,都得自己携带,的确是相当艰辛。不过为了主公大业,我吃这么些苦,也是值得的!”

    杨承龙虽是感觉宋鑫话语有些怪异,却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眉宇之间透着几分长久跋涉之后的疲倦,但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开怀。

    “也幸好天佑我等,终于让我找到了合适的铁矿石。”

    大概是来的匆忙,他身上的衣衫也没来得及换洗,上面还残存着许多的渣土来。

    “找到了?”

    宋鑫略感不悦,却也不敢贸然发表自己的意见,继续问道:“哦?那发现的地方在哪里?若是地点太过偏僻的话,只怕又要消耗大量的钱财了吧。”不咸不淡的插入自己的不满,他也只敢这么说。

    杨承龙这才察觉到宋鑫神色,口中还是继续阐述道。

    “吕梁岚县!那里的铁矿倒也不错,而且还有相当丰富的煤炭资源,可谓是得天独厚的地方,所以我打算在那里新建冶铁厂,好就地利用当地的资源。”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他注意到宋鑫神色明显变差了许多,不免感到好笑,又问道:“怎么看你的样子,似乎有些不满?没关系,你我也是多年的同僚了,不如和我说一下吧。”

    “好吧,那我就阐述一下我的意见了。只是你可莫要生气,知道吗?”

    宋鑫见杨承龙点了点头,这才感到放心,然后说道:“你也知晓。这铁路修建起来,耗资相当巨大,除却了少数几条铁路外,其余的铁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是主公也不知为何,却始终坚持,甚至打算将其修建到每一个地方?你说,这不是浪费金钱吗?而且那岚县也不过是一介偏僻之地,民众不过数千,其地也无多少粮食,就这样将数百万贯钱砸入其中,这不是浪费吗?”

    他说这一番的话时候,脸上自然也透着恼怒,显然这乃是心中打算,并非是一时冲动所为。

    当然,宋鑫这一番话说的也是有依据的。

    根据他的调查,除却了长安至潼关,长安至汉中两条铁路外,其余的全都处于亏损的状态,因为这两条铁路,一个是通往江南的关键线路,一个乃是通往四川的重要通道,有着无数的商人途径此地,自然带来了丰富的收益。

    而其余的铁路之所以处于亏损状态,则是因为那连通的县城人数太少,因为数十年战争的原因,当地百姓减损的太多了,充其量也就只有十来万,远没有后世动辄百万的数量。

    人口一少,需求自然也就少了。

    所以这铁路,一天时间也未必就有一趟,这才导致宋鑫有此疑惑。

    杨承龙仔细听罢,不免露出几分嗔怒来,喝道:“你这厮,也亏的曾经是我的学弟,怎么这般鼠目寸光?”

    “难道我说错了?”宋鑫反驳道。

    “当然!”

    杨承龙喝道:“我且问你,若是往常没有这铁路时候,我等若是想要自边陲之地抵达长安,需要多少时间?至少也得一个月时间,而且路上少不得遇到山贼、土匪,枉送了性命。但是自这铁路出现后,朝发夜至、更不用做好任何准备,可要比往常安全许多了。而且这么些年来,你可曾听到过土匪袭城的事情?”

    且不说之前的乱世,便是在和平的时候,在这广袤的华夏大地之上,也不缺乏山贼和土匪,甚至直接就是由当地的农民客串的,所以除非是有把握的人,寻常人哪里敢出外旅行?

    如今铁路出现了,旅人自然将其当做首选。

    那些土匪对火车也是无可奈何,自然只好放弃了往常的营生,被迫转行了。

    “而那些有心求学之人,也可以借此前往长安,不至于如同往常一样,只能蜷缩在乡间僻野,苦寻所谓的良师。我等也可以将培育出来的诸多学子输送至各地地方,让他们得以在当地广传文化,不至于为当地之人所蒙蔽。”

    因为这铁路修建之后,人员自然也得到了大量的流动,众多有志于学的士子纷纷涌入长安城之中,人数多达数以十万计,许多学院也纷纷拔地而起,想要将这些士子收入麾下。

    每到春季招收时候,那场景当真是蔚为壮观,为众人所惊叹。

    从这些学子之中,赤凤军自然也遴选了许多人才,并且将其招入麾下,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才匮乏的可能。

    “而且最重要的,便是通过这铁路,我等便可以直接从当地县城征粮,而不至于通过那些乡绅之手进行。官僚也明白这一点,自然不可能继续如同往常一样只手遮天,我等也可以快速做出反应,铲除那些土豪劣绅。这些好处,皆是铁路所带来的,难道你就不清楚?”

    因为交通偏僻,往常时候县城自然也被当地的士族以及官僚所把控,中央王朝纵然想要做什么,终究需要有人去执行,这一点自然也被这些士绅所趁,然后借此机会暗下手脚,将其转移到最底层的百姓身上。

    中央政府纵然是有所作为,但受困于距离的原因,等到做出反应之后,当地人也早已经将所有的痕迹给彻底抹消了,根本起不到丝毫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