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鸣凤天下 >

第598章

鸣凤天下-第598章

小说: 鸣凤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恒长叹一声,神色黯然,心中想着:“希望如此吧。”

    三人商谈时机,却见远处忽有尘烟升起。

    刘整凝神望去,顿见数十道马儿宛如浪潮一般,朝着这边席卷而来,又见那约定好的旗帜,立时笑道:“说曹操曹操就到。没想到他们竟然这么快就来了?”

    “真的吗?只是我看他们,明明只是寻常商旅,并无多少军队模样啊。”刘垓自是欢喜不已。

    刘整颌首回道:“没错。要知道,那蒙古虽是暂时撤退,但其在川蜀之中,却布下了许多暗线。因为害怕被沿途宋军发现,所以他们才刻意伪装成商旅,好方便输送物资。”

    “那快些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入。”

    刘恒心思稍安,立时吩咐手下,将那城门打开。

    十数人一起拉动齿轮,立刻将那榆木所造的城门缓缓拉开,拉起的长桥也“砰”的一声,重重的砸在了护城河对岸。

    一行人鱼贯而入,很快的便来到了几人面前。

    刘整率先踏出,一扫眼前几人,顿感疑惑:“我乃是刘整,却不知晓尔等究竟是谁做主?”

    “我叫王鄂,你可唤我百一。”自商旅之中,一位汉人起身而出,对着刘整便是鞠躬行李,显得特别庄重。

    刘整顿感欢喜,连忙道:“我城中物资匮乏,还请百一兄莫要嫌弃。只是不知百一兄今日所来,可曾带着什么东西?”

    他却是不怀疑此人为假,毕竟蒙古灭金时候,金朝许多的士大夫为求活命,或是难逃踏入宋朝之内,或是因为赞同赤凤军的理念,而加入赤凤军之内,其余的自然也有加入蒙古的。

    这般人物,不在少数!

    “当然!”

    王鄂立时了然,自身边背包之中取出一卷圣旨,却是对着刘整诉道:“此物便是敕封你为潼川府行中书省于成都路、潼川路,仍兼都元帅的圣旨。你且看看,有没有什么缺漏的?”

    刘整接过圣旨,展开一看之后,立时笑了起来:“素闻蒙古豪情,今日一看果真非凡。”

    仅仅因为自己投靠,这蒙古便直接封他为潼川府之主,更将军政大全全数交给他,如此做法自是豪爽,却比那宋朝就连些许赏赐都要克扣的行径要好上许多倍。

    若非宋朝占据大义,令众多士大夫为之归心,仅仅是这点,就远远比不上蒙古。

    见了圣旨之后,刘整心思已定,一指远处准备好的府邸,笑道:“阁下千里迢迢来到此地,定然是饿了吧。不如现在这里吃顿水酒如何?”

    王鄂笑道:“那就却之不恭了。”一撩长袍,便跟在刘整后边,准备就膳,其余人也是嚷嚷着不行,也是一起跟着,准备品尝此地的美酒佳肴。

    对于他们这些北地健儿,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才是常态。

    “均儿。你快些通知后厨,令他们这就开始,准备宴席。”刘整一扫身边刘均,命令道。

    那刘均当机颌首回道:“父亲吩咐,孩儿明白,这就去做。”然后就朝着那清洗好的府邸走去,准备令后厨们开始上菜,以免让这些到来的贵客饿了肚子,惹了不快。

    正当他踏入房门时候,孰料一道剑气扑面而至,刘均身形顿时呆住,却是许久不动。

    “怎么回事,为何站在这里不动?”

    刘恒暗自皱眉,当机上前,挥手一拍刘均立时倒地不起,眉心之处怵见一道剑痕。

    “死了?弟弟死了!”

    脑中立时被这剑痕全数覆盖,刘恒忍不住内心恐惧,高声一叫。

    这叫声极是尖锐,让人皆感耳朵莫名震动,后面的刘整、王鄂立时愕然,随后便感周遭风声肃然,竟然瞬间凝滞,两人心中顿时生出疑惑。远处,伴随着一声“聒噪”,刘恒亦是一般,额心一点剑痕,自此命断黄泉。

    而于旅馆之中,一袭出尘仙子,再度现身。

    “是你!”

    刘整睁大双目,尽是不可思议,随后高声一喝:“你为何要杀我儿!”

    萧月一声狞笑,背后湛卢再度入手:“弃信背义,奸佞为伍。今日,不留活口!”

    刘垓难掩心头愤怒,高声一喝,身似下山猛虎,手握沉重长刀直扑而来。

    然而,冷冽月辉,身快、剑更快!

    一具头颅,冲天而起,万千血涌,满地飞溅。

    刘垓头颅落入尘埃,口中兀自叫着。

    “我要你的命!”

    活杀留声,惊惧众人,难掩眼底恐惧,望向远处那一袭月宫仙子。

 第二十四章知天命

    (全本小说网,HTTPS://。)

    嘉宁府。

    自萧月离开之后,已经过了半日有余。

    而俞兴置身于县衙之中,却始终坐卧不安,心中暗想:“难道我真的要说出此事?”左右徘徊,却不知晓自己是否应当诉明此事。

    正当时,于门外又是走入一位儒士。

    俞兴立时皱眉,问道:“原来是陈监察御史。怎么你来这里来了?”

    来者乃是监察御史陈大方,为临安所派遣,专事负责川蜀群臣监察工作,有直达上听的权力,故而就连俞兴也不敢有所懈怠。

    “俞置制使。你怎么如此紧张?莫不是发生了什么事?”陈大方一脸怀疑,始终盯着俞兴。

    俞兴虽是心中不悦,但也不敢得罪对方,讪笑道:“这不是担心前线吗!毕竟那刘整目前已经攻破宜宾,先一步便是进攻嘉宁了。而嘉宁一破,他便可以打开通往大理的道路。届时蒙古大军一来,咱们不就彻底完蛋了?”

    “这倒也是。只不过我曾听闻,那赤凤军萧月曾经和你一晤,却不知她和你说什么了?”陈大方一副了然模样,但话音一转,却是语带嘲讽,其中更是隐含诘问之色。

    俞兴心中一紧,面色顿时僵硬起来。

    “俞置制使啊。你可要记得,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等既受了朝廷俸禄,那就应当以国朝为重。你可不能行将偏差,走错了方向啊。”陈大方笑道。

    俞兴连忙谢道:“陈御使说的是,在下绝对不会忘记的。”

    正当时,两人忽感房内温度骤见,鼻息之中更是嗅到一股血腥之气,双眉登时蹙紧,却是侧过头来,看向院中。

    而在院中,不知何时,却是现出了几个头颅。

    头颅鲜血淋漓,头发乱糟糟的,让人看不真切究竟是谁的?

    “这个是——”

    俞兴心中恐惧,连忙指示旁边侍从走过去,准备将这头颅丢出去。

    孰料那侍从走上前去,却是被骇的结巴了起来:“大人。这,这,这——”

    “怎么会是?”

    “这个头是刘整的头颅!”

    “刘整?他死了!”

    双目圆睁,俞兴脸上顿时现出一抹兴奋,随后却感自己,似是陷入无底深渊之内。

    旁边陈大方却是有些怀疑,连忙走上前去,一看底下头颅:“真的是刘整!“随后又将其余头颅拿来,一一细看,“这个是刘均的、这个是刘恒的、这个是刘垓的。他们都死了?还有这个头颅?难道是蒙古之人的?”看定之后,已然是惊讶无比。

    能将这些人尽数诛杀,显然做出此事的,修为极是不凡。

    但那人却为何要做出这等事情?

    “看来,是不说不行了。”俞兴木然,自是知晓心中秘密难以隐藏。

    毕竟这刘整都如此轻易的死了,那他岂不是等同于赤身裸体吗?

    而萧月之所以以这等方式传递消息,一者在于诉说刘整已死,另一方面却是警告之意,令他不能违背之前允诺,不然的话这刘整下场,便是他俞兴的下场。

    暗下决定,俞兴走到陈大方身前,诉道:“陈御使。实不相瞒,其实我有一事一支隐藏至今,却不知晓你是否愿意听?”

    “什么事?”陈大方回道。

    俞兴沉吸一口气,道:“是关于余玠的!我知道是谁杀死他的。”

    “什么?”陈大方登时惊住,随后面色严肃,沉声问道:“那你可要和我好好说道说道,不得有丝毫隐藏。”

    俞兴不敢隐瞒,当即将昔日查证一一说明,便是所收集的证据,也全数供出。陈大方听罢之后,也是为之震惊,感叹朝中竟然有如此势力,竟然就连国之栋梁,也敢暗下毒手,夺其性命。

    他当即对着俞兴诉道:“你放心,此事我定然会上报临安,让圣上为余大人洗清冤屈。”

    俞兴自是庆幸不已,却不疑其中有诈。

    他着急摆脱萧月追魂之令,又岂敢有丝毫忤逆?

    说完此事,陈大方也回到自己房中,只是刚刚踏入房中,脸色瞬间变化,却是冷笑一声:“本以为余玠之死,众人早已忘却。没想到竟然还有人提及此事?而若是将此事禀报朝廷,别的不论,谢宰相定然会引咎辞职。而他若是倒了,只怕我也无法继续留在此地。”

    毕竟他陈大方之所以能够位居此处,却是多亏了谢方叔的支持。

    “既然如此。那我不如索性直接将刘整叛乱一事,弄到余玠头上?只要将余玠给污名话,圣上定然不会怀疑我们。”打定主意,陈大方立刻拟定奏折,奏折之中虽是阐明了剿灭刘整整个过程,但关于刘整为何叛乱一事,却全数弄到余玠头上。

    余玠已死,自然无法辩解。

    …………

    临安,勤政殿。

    手握奏折,赵昀双目上移,看向远处吴燧,问道:“你确定此事为真?”

    “启禀陛下,奏折之内句句属实,绝无半分虚假。”吴燧挺直腰背,双目沉着无比的诉道。

    赵昀长叹一声,这一声似是带走了他身子里所有的生机,令其看起来着实苍老了许多:“唉!没想到那余玠,竟然是这种人物。朕当真是瞎了眼,竟然信了他的话,将偌大川蜀全权交由他处置!”

    “陛下息怒,莫要伤了身体。”

    吴燧面有黯然,张口劝道。

    说实在的,他一开始也不相信,只是当谢方叔将诸多“证据”一一拿出之后,他纵然有所怀疑,但出于自己礼部侍郎的职责,自然责无旁贷,直接将此事向赵昀阐明。

    “爱卿有此心,我记得了。”

    赵昀黯然神伤,稍微抬起手来,却感觉极为费力。

    脑中一想,他才察觉到,原来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了。

    人都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但赵昀却想自己拼搏至今,国朝纲纪久久未立,朝中之事总是弥漫着诸般迷雾,让人难以窥见,至于所谓的天命?

    呵呵!

    他一想如今天下之势,不免苦笑连连,念道:“难道我朝,真的会亡于我手吗?”神色黯淡,却是不愿意继续留在这勤政殿之内,当下唤来董宋臣,自殿中离去。

    殿中众臣面面相觑,具是感到莫名杀机。

    这一次,只怕又是一次不亚于丁大全下台的事件开端了。

 第二十五章夺官、灭家

    (全本小说网,HTTPS://。)

    自朝堂之上走下,谢方叔始终绷着脸。

    吴燧看着奇怪,却是稍微靠近一点,低声问道:“谢宰相,你怎么了?”

    “你所说之事全都为真?”谢方叔忽而侧目,虽是老态龙钟,但一对锐目却熠熠生辉,死死看着吴燧,问道。

    吴燧立时颌首回道:“微臣所言,句句属实,全无一点虚假。”

    “但是那余玠,我昔日也曾经和他见上一面,乃是一个刚正不阿之人,怎会有这般事情?”谢方叔脑中一闪,浮现出往日接见余玠的场景,那雄姿英发的姿态,当真令人印象深刻。

    所以他在听闻余玠有此行径之后,方才有所困惑。

    吴燧微微摇头,回道:“许是隐藏的太深了吧。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而那川蜀距离临安足有千里之遥,谁知道他做了什么事儿?”

    “也许吧。只是可惜他了!”神色黯然,谢方叔迈步向前。

    吴燧也道:“或许是吧。更何况川蜀沦陷,他身为四川置制使,自当时难辞其咎。个中原因,非是我等探寻,只怕也不知晓,此人竟然背着我们做出这等事情。”

    言谈之中,两人却是将余玠行径视若理所应当。

    至于他们往日尊敬,自然也被抛之脑后,浑然不管。

    两人各自离去之后,谢方叔也走入自己府邸之中,却见那姚世安正伫立庭院之中,不免有感到些愠怒,问道:“你今天前来,莫不是又来借钱吗?”

    他却是知晓,自入京之后,这姚世安便浑然没有个正行,始终和禁军那帮浑人厮混在一起,根本就没有提振精神的心思。

    姚世安被这一问,也是吓了一跳,面带羞涩回道:“实在是抱歉了,叔父。只是我家中已无半点粮米,不知你可否接济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