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鸣凤天下 >

第342章

鸣凤天下-第342章

小说: 鸣凤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声还在咆哮,那是死亡者最后的哀嚎?亦或是丧失人性之后的疯狂?

    无人知晓!

    但是所有人都明白,在这天灾之前,人的力量竟是如此渺小,根本就对抗不了这近乎冷漠的乱世。

    光秃秃的树木依旧屹立在两侧,当然它们的树叶也早已经被摞下来吃掉,就连上面的树皮也被拔下来塞入了胃中,只是为了能够暂时填饱肚子。

    白森森、血茫茫,两处场景交汇一处,尽数形成眼前这人间炼狱。

    “我们回去吧!”

    待到这一切终于呈现在众人眼中,他们只剩下最后的畏惧。

    身子一晃一晃,他已然没有兴趣去驾驭身下战马,只想要逃离身后的那个炼狱之地,那种环境只要进入其中,便会立刻让他感觉特别的不舒服,只想要从里面逃出来。

    也不知晓究竟跑了多久,等到战马停住之后,袁晔方才颤颤巍巍的睁开眼睛,唯恐在看到那些白森森的白骨。

    却在这时,自远方忽的吹起一阵狂风,虽是晴空万里,然而在眼前却被一团团黑色东西所遮住,望起来就像是下着黑雨一样。袁晔伸手一抓,方才感觉握起来有些绵软,低下头一看,方才知晓自己手中那团黑色东西是由无数头发缠绕而成的,吓得他赶紧丢了,不敢去探寻这些头发究竟是从何而来。

    而在天空,这一团团黑发纠缠在一起,随着狂风越飘越远,就似那一条条冤魂一样,死死地盘踞在天空之中,让人倍感绝望。

    “喂,长官。你看远方——”

    有几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指了指远方大道。

    袁晔这才注意到,在那通往远方的大道两侧,如之前河谷之中的那些白骨,更不知晓究竟存在多少。

    它们全都是趴在地上,头朝着南方之地,即使是在临死之前,四肢还在挪动着,想要逃避自身后紧追不舍的死神,但是这死神已然将整个天空都笼罩住,又如何能够逃走呢?

    赤地千里、伏尸万里,白骨盈野、生灵涂炭。

    这,便是乱世!

 第十六章真定府利剑出鞘,入临城议定抵抗

    (全本小说网,HTTPS://。)

    “原来如此,这里的人都逃荒去了吗?”

    静静听完袁晔的报告,萧凤略显伤感。

    乱世人不如太平犬,鲁迅文中的那个吃人的世界,也是如此真实的彰显在众人眼前,让人倍感唏嘘。

    旁边之人亦是沉默下来,他们也从袁晔口中听到了那些描述,也明白如果自己无法把握住未来的命运,只怕有一天也会走上相同的命运。

    “如果是这样的话,只怕我们之前定的计划就要变一下了。”微微一叹,赵志目中不免闪过几分懊恼。

    依照之前的计划,他们一开始是准备按照邯处置邯郸城一样处置这里的,但是此地的农民大多已经逃亡,留下来的只是一片荒芜的农田。

    这种环境哪里还有什么打土豪、分田地的可能?

    萧凤颌首回道:“没错!确实要变。”

    双眉紧锁直愣愣看着湛蓝如海般广阔的天空,她似乎想要看到那些逃难的灾民是否逃出了死神的魔爪,但是这一望无边的浩渺苍穹,却并无任何回应。

    为了生存,久居此地的农民抛弃了一切,最终朝着未知的方向奔去。

    而他们在舍弃了故乡之后,又能否在这旷野之上,寻到一个能够让麾下众人安居乐业的地方呢?

    这个问题,萧凤目前还并未找到答案。

    “若是这样。那为了避开敌人的追击,便于我们抵御,我建议放弃隆平,直接进入临城。”立于身侧,宇文威看着萧凤那略显萧瑟的身形,便张口劝道。

    双眉稍稍舒缓,萧凤回道:“临城?”

    “没错。正是临城。”宇文威朗声回道:“据我所知,临城素有七山两水一分田的称号,最适合我等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即使有敌人攻来,我等也可以仗着地形优势和对方周旋,而不是一如之前陷入死地之中。”

    赵志亦是附和起来:“没错。我们参谋部商量了,也决定选择临城。因为此城水源丰富,应该还有一些残存的人存在。若是到了临城,应该能够得到足够的人力去开拓粮田。”

    若是这里的农田都被抛荒,那他们便只有自己亲自下场,调集民力以及物力,去兴修农田以及水利设施,进而恢复农业生产。

    “若是如你所说,那边选择临城吧。”萧凤仔细斟酌了一下,也下达了命令。

    得到指令之后,已然休息完毕之后的赤凤军再次出发,又是踏上前往临城的道路。

    茫茫荒原、斜阳横照,洒在赤凤军士兵那尚且稚嫩的脸蛋之上,也让他们感觉有点茫然,却是不知晓自己究竟是因为什么而来到这里,但是他们知道,只需要按照自己主公的命令,便能够走出这片困境来。

    …………

    真定府、隆兴寺。

    行于其中,速浑察手握书信,神色凝重、眉间紧蹙,想是正在思索什么事情来。

    而在他身外之处,一位僧人正双手合十、紧闭双目,也不知道究竟是因为紧张又或者是天气炎热,他的额头之上正有豆大汗水留下,汗水浸入眼球之中,让他倍感难受,眼睛也一眨一眨的,好让自己稍微恢复一下神志,然而即使是到了这种程度,他却也不敢稍稍抬起手拭去脸上汗水,唯恐惊怒眼前的将军。

    自清晨时候,速浑察便来到这隆兴寺,让他们交出寺中存储的粮食。

    这僧人虽是据理力争,无奈速浑察决心已定,根本没有转圜余地,若非突然有飞信来报,只怕他早被速浑察砍了脑袋,又岂会他站在这里碍人眼睛。

    烈阳渐升,让这庭院越发灼热起来,也让那满堂花朵失去了一些水分,略显萎靡。

    只是在僧人的眼中,眼前这位将军却始终未曾动弹,便是额头也没有半点汗水,要知道他身上可是穿着重大数十斤的铠甲,铠甲的厚实以及保温,足以让任何铠甲在这炎炎夏日之下变成烤炉。

    这家伙,什么时候能够离开?

    僧人暗暗想着,便听见自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哐当”一声便有一匹战马撞开院门,闯入寺院之中。

    战马直接朝着两人奔来,眼看上面的骑士就要控制不住,撞在两人身上。孰料在这一刻,那速浑察似有所察觉,双目微微一侧落在战马之上,无形之力迸射而出,立时便让这匹战马整个顿住,仿佛眼前便是万丈深渊。

    战马上面的骑士这才缓过神,只见速浑察在这,便立刻弃马下来,俯身拜倒:“启禀将军,您吩咐的事情我已经办妥。不日便可出发。”

    “我明白了!”

    速浑察这才将手上的书信放下来,抬起头:“既然准备好,那边出征吧。毕竟这中原尚且不稳,若是让那赤妖继续在这里恣意横行,只怕我们也无法彻底掌握中原之地。”话音刚落,旁边就传来一阵呼啸之声。

    定眼望去,正是一匹枣红战马,其身后正有数位马奴跟着,拼了命的好像要将战马拉住。

    然而他们只是刚刚触碰到缰绳之后,便被那战马一扭头给甩开了,紧接着更是四蹄如风,风驰电掣一般,刹那间便来到速浑察身侧,双目之内神采飞扬,望着速浑察。

    速浑察这才笑了起来,伸手摸着这匹战马,满是宠溺的说:“宝贝,你终于也忍不住,想要策马奔腾了?”随后便要跨上战马,从这里离开。

    眼看着正主要离开,那僧人也终于忍不住,谄媚问道:“将军,不知您可否宽限几日?让我们缓口气在给你送上?没办法,咱们寺庙之内就这么一点。其余的实在是没有了。”

    速浑察轻哼一声,透着不耐烦,侧目看着那高僧便有些恼怒了:“宽限多长?一天还是一个月,亦或者是一年?”

    “若是一年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僧人哈着腰,让人不禁响起了那木舂,总是习惯性的鞠躬以及点头。

    速浑察却是不悦,嗤笑道:“三天时间。三天之内,给我将粮食准备齐全,知道了吗?”言罢,已然翻身跃到战马之上,只是一个呼啸,便从这隆兴寺离开,只留下僧人那越发难堪的脸色,还有他哆哆嗦嗦的身躯,立在原地不住的呢喃着。

    “三天?三天时间?这是要我的老命啊。”

    ………

    距离离开唐山已有半日,待到中午时分,赤凤军已然来到临城之前。

    这临城历史悠久,于上古时代,便已然成型。

    于西周时候,西周时属邢国。春秋时,县境为晋地,筑有临邑城。《左传·哀公四年》中“赵稷奔临”即此,即《赵州志》所谓“春秋晋临邑”。而自汉至唐初,今临城县为房子县属地,至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始于此改置临城县,据《元和郡县志》记载:”以县西南十里,有临城因改名焉“,《读史方舆纪要》也记载:”县有古临城,即春秋时晋之临邑,唐因以县名。”

    因为连绵战祸,此地人烟稀少,所以赤凤军一到来,便将临城给占据了。

    城中百姓也没多少,只有不到一万人,甚至还比不上赤凤军,很明显这里并不是什么好的地方。

    而在后方,那忽必烈正率领着麾下军队直扑而来,算算时日估计也正是明日了。而赤凤军自邯郸撤离之后,连夜奔袭数日有余,早已经疲惫不堪,实在是难以继续行动,很显然一场大战即将开启,而且地点就可能是在这临城一带。

    待到稳定之后,萧凤立时便召集全军人马,开始召开会议,商议接下来的事情。

    每隔三至五天便开一次会议,这也是赤凤军的特色了。

    待到众人聚起,萧凤入座时候,那石珪却是猛地窜出,朗声喝道:“主公。属下有一事不明,还请主公解答。”

    “何事?”瞧着此人,萧凤不免皱眉,心中虽是嗔怒却是不露神色。

    另一边,成风立时嗔怒起来,正要张口解释起来,孰料却被旁边的宇文威拉住,摇摇头示意其闭嘴,只是在旁边静静看着此人的说话。

    那石珪略显得意,便抬起声音说道:“俺们兄弟自从跟随主公之后,所图谋的不过就是一个前程。孰料进入这中原之后,主公不仅没带我们攻城略地,反倒是次次避战,请问主公您这是什么意思?觉得俺们都是累赘,不能战胜蒙军吗?别忘了潞州时候,那些蒙军被咱们打的嗷嗷叫的样子。”

    他这一说,立刻便让有些军官纷纷叫嚷起来,话语之中皆是不满。

    另一边,张彻却是冷哼一声,暗道:“这厮也忒是嚣张了,难道他不知道赤凤军如今状况吗?居然还在这里煽风点火。”至于他身侧军官,却是沉默不语,只是冷冷看着对面的军官,面目之中透着几分抵触。

    一边持续着嚷嚷着,一边只是冷冷的看着,两边军官皆是泾渭分明,显得古怪至极。

    萧凤见到这一幕,心中不免透着懊恼。

    她为赤凤军首领,自然知晓眼前一幕究竟是什么情况。

    那跟随石珪一起起哄的乃是潞州之后的降军,至于张彻身边的乃是赤凤军原本的主力,两者之前还是相互敌对状况,如今时候能够融洽的混在一起,那才是奇怪了。

    “唉。看来这就是短时间扩充军队的毛病了。”

    心中叹息一声,萧凤正欲开口解释,孰料旁边的宇文威却冷着脸,斥责道。

    “闭嘴!”

    这一声闭嘴,立时便让石珪身子一颤,他身边军官亦是寒蝉若禁,不由得缩了缩脑袋。这一刻,他们感觉自己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潞州时候,被赤凤军如同割韭菜一样,一排排倒下去的场景。

    石珪有些困惑,又想张开口反驳,岂料那宇文威早已经清楚此人下一句是什么,又是呵斥道:“主公所为,自有用意。何时轮到你们插嘴了?尔等听令便是,何须问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你这厮给我滚出去,受三十鞭刑再说!”

    话音落定,他身边曾生早已经出马,一伸手便似擒小鸡一样,将石珪拿住然后带出大营。

    营外惨嚎之声透过帷幕,纳入帐营之内,顿时让所有人全都沉默不语,以免自己也和石珪一样,平白无辜受了这酷刑。

    宇文威这才朗声说道:“主公今日让你们聚集起来,是商讨如何应对蒙古大军,而不是听你们抱怨的。记住了,若非主公护佑我等,列座的各位早就和唐山那堆枯骨做伴了,又哪里有机会立在此地,商讨事情?”

    这一番话,立时便让那些正在吵嚷的军官羞愧难挡,再也没有任何迟疑。

    等到众人终于恢复宁静之后,萧凤这才说道:“关于此城的情况,想必你们也明白。居民不足千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