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鸣凤天下 >

第1009章

鸣凤天下-第1009章

小说: 鸣凤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你想说的治国之道,莫不就是那一套所谓的君贤臣明的把戏?”

    赵文英摇着头,只感到好笑:“然而那宋朝依着汝等所说,却弄了一个国破家亡的下场。所谓的圣贤之学,却也未曾起到半点用处,反而让那宋朝越加破败。若是尔等所说的圣贤之学只是如此,那还不如直接丢了算了,也省得拿出来惹人厌恶。”

    “你闭嘴。”

    叶李有些失心疯,口中还是便道:“若非那圣上荒淫无道,任由那贾似道、丁大全等人胡作非为,如何会变成这般样子?若是他们谨遵圣贤之道,自然相安无事。”

    “哦?那我问你。宋朝之内饱读圣贤之人数不胜数,但其中可称圣贤者,又有几人?”

    赵文英分毫不理对方谩骂,口中继续说道:“然而他们却被迫远离朝廷,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如此场景,岂不是更证明了所谓的圣贤之学,于治国之道毫无俾用?”

    叶李自感恼火,只是张口怒骂:“你给我闭嘴。”

    “闭嘴?你让我闭嘴那我就闭嘴,那我得多没面子?”

    赵文英不怒反笑,话中更是刻意诱导对方,又道:“而且我看你那祖律之中,更是规定凡是议员、士族,皆可免去税赋。不得不说,你之用心当真险恶。然而你可曾想过,若是士族、议员皆可免去税赋,定然会导致国中税赋大减,若是外敌侵入时候,又该如何应对?若论宋朝灭亡根源,尔等乃是首恶!”

    虽说南宋末年乱象频频,更是经常出现诸如丁大全、贾似道这般奸相。

    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其多年对士大夫太过优宠,免去其许多税赋,更是导致大多数农户挂在士大夫之下,好躲避那繁重的税赋。这般一来,自然导致财政税赋减少,而为了维持三冗,宋朝又必须去搜刮大量的财富,而这些税赋自然也就加到了民间百姓之上,令其生活愈加困难。

    为何宋朝起义如此频繁,其原因正在这里。

    萧凤有感于次,故而在立国初期,便颁布条例,无论士族、功勋后代,皆是一视同仁,都要缴纳税赋,若是未曾缴纳税赋,轻则直接革出官职、功名,重则直接入狱,从来没有任何侥幸。

    彼时关内久受战争困扰,虽是感叹其刑法严苛,但有鉴于萧凤处事向来公正无私,所以也就没怎么反抗。

    “好个狂徒,竟然这般辱我?”

    这一番话,却是不仅仅限于叶李,便是包括在场的士人也一起得罪了。

    那些士子一个个莫不是怒目而视,瞪着赵文英,一副要将其撕碎的模样。说到底他们也不过是寻常之人,纵然读了所谓的圣贤之书,也不过是因为这圣贤之书能够帮他们获得权力,至于老百姓会如何,他们也不理会,顶多也就装作悲伤模样,然后捏着嗓子悲风伤秋一下罢了。

    赵文英更显得意,挺起胸膛挑衅道:“怎么了?难不成我说错了?若是的话,还请你们指点一下?”

    “尔等闭嘴。”

    连番辩论,叶李也稍微回转了一些,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目光死死的盯着赵文英,只感到棘手无比,低声问道:“我等和你有何冤仇,为何这般说我?”

    先前争论,叶李也是明白自己若要在口才上面赢过对方,实在是太过困难了,只好调转方向。

    赵文英抬眼看了一下叶李,似是惊讶对方如此迅速便摆脱了困境,口中也是说道:“和你无关,纯粹只是指出尔等所拟定的祖律罢了。若是当真依着这祖律行事,我朝不过百年事件,定然会分崩离析。皆是今日之景,也会重新出现在华夏大地之上。这样子,尔等也忍心吗?”

    既然对方态度有所软弱,他也不介意就此退让,给对方一点反应时间。

    但是关于那祖律,赵文英是断然无法接受,只因为其中条纹太过奇葩,根本没有执行的可行性。

    “好吧。只是关于那祖律的拟定,或许还需要尔等帮助,只是届时你们也莫要推辞,协助我们一起确立好其中具体的条例,可以吗?毕竟晋王也不希望我们就这么继续争吵下去,以至于什么都做不到。”叶李暗叹一声,也知晓这初次交锋,自己算是彻彻底底的败了,如今能够说服对方让自己留下,已经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自然可以。只是关于我先前说的那几条,务必要重新改正,明白吗?”赵文英阖首回道。

    如今对方服软,他也不愿意继续追究,自然也借坡下驴,饶过了对方。

    初次的接触,开始的突然、结束的也突然,好似一切有重新回到了原点,但是双方全都明白,接下来的才是重点,而那也决定着他们双方谁才是胜利者。

 第三百四十五章拉帮结派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也不知晓萧首相搞什么,竟然让这帮混蛋也能够担任议员?”

    眼看着赵文英等人骂道,康棣难以忍耐心中怒意,当即骂道。旁边士子听了,也是纷纷吐口大骂,毫无一点儒生应该的矜持。

    “全都闭嘴。”

    叶李听着刺眼,蓦地抬高声音。

    众位儒生心神一愣,皆是停止说话,脸上带着害怕看着叶李,显然也是害怕被他所斥责。

    叶李察觉到众人目光,冷笑一声回道:“如今对方声势正旺,就凭咱们现在的实力,又能如何?要知道他们乃是长安来的,可以说是那萧凤的心腹了。今日会有这般动作,显然是对我们的警告。”

    “叶兄。”

    康棣微微一愣,低声问道:“找你这般说来,他们乃是针对我们而来的?”

    “要不然呢?”叶李没好气的回道:“就在拟定祖律的关键时候出现,若说不是为了这个,我也不信。”目中透着忧虑,他又是说道:“而且那萧凤向来野心勃勃,要不然如何会算准我朝覆灭时候,直接出兵拿下了我朝半壁江山?仅仅是这一点,你们就应该明白过来,那萧凤可不是寻常之人。若是没有他准许,那些人如何会这般嚣张?”

    章鉴站在一边,看着众人这般吵杂模样,心中微微叹息:“唉。本以为到了这里,能够稍微吸取一点教训,没想到还是老样子。”

    他作为主席,当看到众人商讨那祖律制定的时候,便明白这祖律定然无法通过,只是碍于众人激情,这才没有插嘴阻止。如今被那赵文英一说,这帮人现在才有所反应,不得不说还真的是有够愚拙的。

    “章主席!”

    叶李走了上来,他的目光还是透着不甘。

    章鉴心中一紧,低声问道:“叶李啊,你找我干什么?”虽是感叹对方实力不错,但他早就习惯了中立态度,可不会因为对方的劝说,便改换自己的门楣。

    现如今,章鉴只想要多活几年。

    “章主席。我想问一下,那官家如今在何处?毕竟自我来到这里,便许久未曾见到官家了。”叶李深吸一口气,然后问道:“而且这祖律关系重大,若是没有官家准许的话,我想应该也无法通过吧。”

    章鉴若有所思,回道:“你是说赵昺吗?他现在暂居在襄阳府呢,因为此地毗邻战场,所以就没过来。而朝中之事,目前全数由萧首相掌管。”

    “襄阳吗?”

    叶李双目一亮,嘴角不禁意的翘了起来,带着一些得意。

    章鉴看着担心,当即问道:“没错,襄阳。只是你找赵昺干什么?要知道他现在虽是官家,但也形同虚设,并无任何作用。”

    “章主席。”

    听到这话,叶李顿感不满,低声警告道:“我朝虽是亡了,现如今也已变成了华夏朝。但官家任在,你却还是直呼名讳,这可是大逆不道的罪名啊。”

    那些长安议员也就罢了,他们终究乃是逆贼出身,自然对宋朝皇帝并无多少好感。

    但章鉴曾为宋朝宰相,如今却也和那些长安议员一样,毫无任何对宋朝皇帝的敬意,甚至动辄以名讳称呼,毫无任何避讳之意,实在是让人可恼。

    “大逆不道?”

    章鉴摇了摇头,诉道:“宋朝都已经亡了,新朝之中也早已废掉各种避讳的罪名。单以称呼定罪,可非新朝该有风范。”言词之中,还是坚持先前样子,并没有因为叶李劝说而改变。

    当然,这种能够直呼其名的感觉,也特别的爽。

    至少对于章鉴来说,好似自己先前在朝廷之中受的那些气,也都随着这名讳一起被散发出来,不用和以前那样,始终压抑着自己了。

    叶李自感恼怒,直接骂道:“章主席。我本以为你乃是国之栋梁,应该还有为我皇尽忠的打算,没想到你却早已投入那萧凤手下。”

    “哈。”

    章鉴却是噗嗤一声笑了,这让叶李感到莫名奇妙,然后便听到章鉴说了起来:“再怎么说那萧凤也是首相,若是依着你的说辞,不也应该有所避讳吗?然而你却也是直呼其名?如此行径却不免有些偏袒了吧。”

    “这不一样!”

    叶李厉声回道,口中带着怒火。

    章鉴却觉好笑:“这有何不同?”眼见对方态度坚定,他只好摇摇头,回道:“算了吧。如今再说这个,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回去钓鱼比较好,至少也要清闲许多。”目光微撇,看出对方眼中执着,章鉴心中蓦然长叹:“只可惜了,你还是受困于往日儒学,当真可悲。”旋即转过身来,将一众士子丢在这里。

    章鉴也曾担任过官员,自然知晓那皇帝的尿性,如今他被萧凤推荐为主席,虽是不复往日权势,但也胜在一个逍遥自在,更没兴趣和这帮子自诩为天骄的士子混在一起,反而惹来了萧凤的嫌疑,便从此地离开了。

    至于先前的欣赏之态,就当做在瞎眼了吧。

    “没想到这章鉴,竟然也是一个懦弱之辈。”

    叶李眼看着章鉴离去,心中更是不忿,不过他一想到那远在襄阳的赵昺,心中便活络了起来。

    “也许。那赵昺或能有利用机会?”

    叶李这般想着,也当即向众人告退,打算前往襄阳府拜见赵昺,至少也要借此摸清楚赵昺的态度,好给他下一步的行动创造机会。

    …………

    另外一边,赵文英等人离开章华寺之后,也径直来到了萧凤所在的官府之处。自萧凤进驻此地,这官府也热闹了许多,经常有官员进进出出,他们也是等了好一会儿,方才见到那萧凤走入堂中。

    “主公!”

    眼见萧凤走来,众人齐齐站直身子敬礼。

    “都坐下吧。”

    萧凤摆摆手,让众人皆是做了下来之后,便询问道:“至于那章华寺一行,你们有什么感触?”

    “章华寺吗?看来主公对那些士子,的确很在意。”

    赵文英心中微愣,旋即抬起头来诉道:“启禀主公,不得不说那些士子的确愚昧,直到现在竟然还抱怀着复辟旧朝的打算。依我看,不如将他们全数赶走。”

    “赶走?”

    萧凤顿了顿,然后摇了摇头回道:“你的建议的确不错,只是现在还不行。”

    “还不行?”赵文英稍感懊恼,弄不清楚萧凤为何这般态度,追问道:“主公,可否告诉我究竟是为什么?”

    萧凤微微一叹,回道:“你也应该清楚,我军现在正和那元军僵持,争夺宋朝原来归属,可以说正是最关键的时候。日后国运,也尽皆系于此处。若是成功了,那兴复华夏、驱逐鞑靼不过是指日可待。但若是失败了,那可就万劫不复了。”众位议员听了,皆是点了点头,对此事相当赞同。

    他们也知晓此战的重要性,要不然也不会来到这里。

    萧凤见众人未曾排斥,心中也是稍微安心,又道:“若是这个时候让他们离去的话,定然会转投元军,届时的话便会增加变数,让我们难以吞并宋朝,这一点你们明白吗?”

    正是害怕这一点,所以萧凤才放任这些士子在江陵府折腾,便是为了避免他们会带着手中势力投入元军麾下,反而成了华夏军的敌人了。

    最重要的是,若是将那些人控制在江陵府之内,至少也能将风险控制住,不至于闹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我等明白。”

    赵文英点了点头,但眉梢依旧满是纠结,又道:“但是那祖律实在是太过过分,若是当真答应的话,只怕对我们也没有好处啊。”

    他仅仅是稍微一扫一下,便瞧出其中三个致命缺点,若是仔细去深究的话,还不知晓那祖律之中还藏着多少的漏洞,若真的让那些人成功的话,就算当真建立新朝了,只怕过不了三五年,又会被那群士大夫给颠覆了。

    对于那些士大夫,赵文英向来不惮以最恶劣的心思去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