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左道之士 >

第266章

左道之士-第266章

小说: 左道之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处人少地多,山林之中多有擅射的东夷,野性未驯的兽人部落,更有东海四岛往来的小妖、精怪,甚至上古遗种、神民的苗裔,形势十分复杂,全都有赖于大汉帝国的赫赫军威压着,揍遍所有不服的邻居,才真的站稳脚跟。

    不过,乐浪郡郡守诸葛孔明觉得五巾力士未免有些不足,就向朝廷要来开办道法学院的特许,自己担任院长,开始培养道兵、术师甚至正式授箓的道士。

    【殷商王朝在殷地安帝国夯实根基后,文明回归成为官方和民间的主要思潮,沿着海岸线航行的船队,在东海四岛获得补给,途经乐浪郡时无意中发现并唤醒了“箕子朝鲜”,补上文明东去的最后一块拼图,终于可以自圆其说。】

    建安十四年(黄帝纪2907年),一艘来自交州南海郡叶家的蒸汽铁甲船,载着族中慕道修行的子弟以及一批南方特产,缓缓地驶进乐浪郡港口。

    船头甲板上,坐着一个面白唇红的少年,年岁不过二七,还未进冠礼,头发用一根荆木钗穿着,简单地扎了个髻,意态说不出的闲适,仿佛什么事情都难不住。

    海风骤急袭来,吹地单薄的衣衫猎猎作响,他也是不管不顾,单手提着一壶甘蔗酒,时不时凑到嘴边,抿一口清甜甘醇的酒浆,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

    船舱里有十担蔗糖,总重一千多斤,原本是叶家给他预备的学费,不过少年决定都笑纳归于自己所用。

    毕竟,乐浪道法学院有一条规定,只要经过灵根鉴定,根骨、资质都是上上之属,可以免费入学就读。

    “根骨、资质都是上上之选,这样的人万中无一,偏偏小爷我就这样的人,哇哈哈……哈哈哈!”

    甲板上,叶家雇佣的水手,听到叶家小子的夸张笑声,忍不住互相交换眼神,随即在一个个心领神会的眼神中,确定每天三次抽疯的时候又到了。

    少年名叫叶枫,出自渐渐没落的岭南叶家旁支,不过同船多日的水手,却暗中给他起了个绰号,“叶疯”。

    就在少年坐在船头,迎风狂笑的时候,冥冥之中一道灵机悄然醒来,电光火石之际,直接贯穿少年的额头,深深地埋进识海里面。

    稚嫩却又狂放的笑声,顿时戛然而止,突兀地让人有些惊异,不过水手们手上都有活要干,也就没有过多理会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 叶枫

    (全本小说网,HTTPS://。)

    整齐铁甲船听从领航员的指引,缓缓驶进乐浪郡的新月港口,在整齐划一的泊位停下。//全本小说网,HTTPS://。)//

    水手们默契地合作,迅速地放下船锚,抛下粗如手臂的缆绳,系在随处可见的圆墩铁柱上,又在靠岸的船舷一面,铺好供乘客登岸、卸货的两用船板。

    叶家小子叶枫又抿了一口甘蔗酒,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右手食中两根手指夹着酒瓶,左手撑着船板站起身,随意招呼一声,就迳自登上岸去。

    或许是待在船上的时间太久了,叶枫的脚步习惯性地左右摇摆,患上了轻微的晕陆症。

    毕竟他从交州南海郡乘船出发,沿着海岸线北上,前后超过六千里的海路,就算是帝国最新的蒸汽铁甲船,速度远胜过普通硬帆商船,也耗费了将近十天时间。

    叶家也算是岭南有名的郡望世家,尽管没有参与朝堂的权利角斗,却被针对性地削弱。土地国有化后,赖以控制地方的最根本资源都失去了,只能利用家族积累的浮财,投入到商贸货运行业中,没想到获利颇丰,胜过土地刨食多矣。

    族人商议多次后,终于达成默契共识,完成土地贵族进化成工商资本的华丽转身,成为新兴的“商人”阶层。

    此次叶家耗费巨资购买的蒸汽铁甲船北上幽州乐浪郡,除了送最具天资的家中子弟入学修道,还有打通新的商路,谋取南北特产交易互通的巨利,甚至寻访东海四岛具体位置的使命。

    叶枫身为叶家旁支子弟,原本不受主房待见,不过他的天资太高,以致于想要掩盖都成了一件难事。

    毕竟能够从江湖术士的只言片语中,自悟出炼气的法决,还学会弹指点灯,呵气成冰的本事,就算上不了台面的戏法,也让自身的光芒四射,名声传遍乡野,成河草盖不住珍珠的格局。

    压是压不住的,否则失去了人心和凝聚力,叶家的未来十分堪忧。再则,若是家中能出现一位炼气士,哪怕是授箓的道士,与法网息息相关,也能令叶家的声势重新振奋起来。

    正因为如此,叶家家主才会狠下一条心,用十担上好的蔗糖作为人情,送叶枫前往幽州乐浪郡的道法学院求学入读,以期将来他能够成才,加倍回报家族。

    一艘崭新的蒸汽铁甲船,就算是在航运交通十分便利的乐浪郡,也是不常见的新式商船,很多当地货栈、商行的管事,“虎视眈眈”看着船上的水手,搬运具有南方特色的货物商品上岸,立即围了上去,品头论足一番后,准备就地开价购买了。

    琼崖岛的棉布、铁锭,南海的琼脂、橡胶,都是比较抢手的货物。海底的珊瑚、珍珠,由于具备淡淡的灵韵,成为最吸引人的商品。

    其中,有几颗合浦沥青湖的珍珠,独具温热的火意灵韵,镶嵌在法衣“五毒褂子”上,火毒尽数分流转化,最适合给婴幼儿穿戴,不仅保暖防寒,还有辟邪、祛恶等种种功能。

    叶枫看到家族管事现场售卖,感觉喧闹的场面有些有趣,呆坐了一会,又觉得人声沸腾,实在是太吵闹了,就有些不喜,还是拍拍屁股走开了。

    没过多久,叶家商船的货物都处理掉了,家族管事拍了拍装了一麻袋的金银铜币,准备采购一些幽州乐浪郡的特产回去。

    人参、鹿茸、熊胆、虎骨等名贵药材还是其次,灵符、法器才是采购的大头,毕竟道法学院的学子经常卖掉自作的符、器,获得购买原料的钱财,不过这类特殊商品的门路比较稀少,一般只有在“黑市”、“鬼市”、“雾市”上出现,没有人带路根本找不到门。

    幽州乐浪郡的门路,叶家自然是没有,不过很快他们就有了,因为叶枫就要入读道法学院,成为最新一期的学子,肯定可以接触到这样的门路。

    蒸汽铁甲船补充足够多的淡水和干粮后,缓缓地驶出港口,向传说中的东海四岛方向航行而去。

    留在岸上的人,除了一脸醉酒红晕的叶枫,还有随身带着大量钱财的中年管事。

    两人目送蒸汽铁甲船离开,渐渐地被雪白帆影掩盖至看不见,才不得不收回目光。

    叶枫很是感慨了一番,收拾好心情,准备前往道法学院。管事前往附近的车马行,雇了一个手脚粗大的车夫,看过他保养很好的马车,满意地提前支付了一天的费用。

    两人乘坐双轮马车离开码头区时,经过“玄坛真君”的庙宇,管事忍不住主动开口叫停,自己一个人下车,脚步匆忙地前去庙里烧香磕头,以期这位天封的财神爷能够照顾庇护一二。

    玄坛真君赵朗字公明,本是截教二代弟子,拥有法宝定海珠,法力道行极高,可惜东海一战大出风头,打杀了不少旁门左道的修士,终于被冥冥之中的宿敌,离火之精陆压盯上,用斩仙飞刀送上封神榜。

    事后,赵公明被封为“如意玄坛真君”,与招宝使者萧升、纳珍使者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利市使者姚司,担任天庭财部的职官,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也成了一方正神。

    据说,财神赵公明掌有一座天庭钱库,总计九万万钱,若能因虔诚供奉得其看中,就有财运赐下,无论经商还是做活,都能获利颇丰,算得上是一位相当慷慨的神祗。

    在祂神诞日那天,也就是三月十五,有心做生意却没有本钱的信徒,将想要的钱数写在纸条上,用红纸封了放在玄坛真君的神像前,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一注横财砸在头上,这就是无本求利。

    日后此人经商赚了钱,只要归还本金就可。若是迟迟不还,任性当了老赖,财神赵公明怎会让天庭钱库亏空,自然会给其人一个报应。

    毕竟,赵公明除了财神之位,还是瘟部“瘟癀真君”麾下的春瘟使者,灵感一动,就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之中,患上药石难救的疾病。

    痈疽、疔疖、疟疾还是其次,风邪才是祂最拿手擅长。就算有人家中坐,大门不开,二门不迈,可是房门一打开,风就灌进去了,风邪就入体了。

    一句话,防不胜防!

    叶枫瞧着家族管事回来,脸上喜气洋洋的,他隐约学会一点江湖术士的相面之术,看出他最近会有好事,就忍不住多嘴说了一句。

    谁知,这句话搔到了管事的痒处,心里乐滋滋地别提多美了。不过,他碍于叶枫的身份,就好意地解释了几句。

    叶枫侧耳倾听片刻,忍不住:“喔!玄坛真君的庙里还能兑换金银。据我所知,北方金多银少,一金换八银。南方金少银多,一金换十银。老实说,你赚了多少。”

    中年管事笑着轻轻摇头:“这笔横财必须回到交州兑换出来,才能知道获利多寡。不过,我估计数目不会太多,否则早就有人踩进去了。这里面的水深地很,我也不敢大笔出手。”

    叶枫听过这番肺腑之言,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知道得失,明白进退,适可而止,懂得收敛。勇伯,今天我又从你身上学会一点为人处世的道理。”

    说完,叶枫恭敬地双手揖礼谢过,中年管事不慌不忙地还了回去,两人相视而笑。

 第四百二十八章 乐浪

    (全本小说网,HTTPS://。)

    稍倾,双轮马车驶离码头区,经过城外的草市,缴纳了一笔不多的城墙养护费,获许进入郡城里。(全本小说网,https://。)

    叶枫坐在马车上,感受着轻微的颠簸,有些昏昏欲睡的感觉,不过街道市集沸腾的人气,令他忍不住掀开车厢布帘,窥望着未来四年生活的城市。

    时至正午,饭庄、客栈、酒肆都陷入人来客往的忙碌中,充满酱香的锅气不时飘来,稍微闻上一口,微辣的气味顿时令人口舌生津。

    来自海对面的殷地安帝国的特产,辣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上大汉帝国的餐桌,上至皇家宫廷、勋贵显爵,下至市井百姓、乡野村夫,都迅速爱上这种新的香料调味品。

    尤其是湿气重的益州蜀中之地,看重辣椒发汗祛湿的功用,与原本的香辛料花椒配合起来,开始形成独一无二的菜系。

    北方幽州诸郡县,一年有六个月的冬时,蔬菜储存不易,利用临海的优势,大量腌制各种泡菜,制作大酱。添加了辣椒后,风味变得更加浓郁,尤其是行军锅改良后的火锅,能够满足很多人的需要。

    叶枫看到人头涌涌的市面,侧耳听到十几种不同地方的口音,忍不住满意地点了点头:“乐浪郡的风物,颇为可观!”

    被尊称为勇伯的中年管事,听到叶家小子的点评,心里实在有些想笑,不过他还是强行忍住了。

    乐浪郡的风物岂止是颇为可观四个字可以概括,此处汇聚了大汉帝国的精粹,严密编织的统一切法神域网络,以及一支完整编制的道兵羽林军,压制着周边夷人、兽族不敢动弹。

    有了稳定大局的压舱石,太平日子才开始来临,军方屯田的同时,为了引进人口,充实乐浪郡的同时根基,颁发特许垦荒令,奖励来此地开垦拓荒的汉人。

    拥有钢制农具,草原蛮人提供的野牛畜力,一家五六口人随随便便就能开垦出三四百亩地。一分钱田税不用缴,每年按市价销四成粮食,满三年后,这些农田全归农家所有。

    若不是地广人稀,若不是帝国为了移民屯边,天下间哪有这样的好事?当然了,炖熟的肉烂在锅里,也比便宜外人强,这一点尤为重要,被历任郡守坚决执行。

    正因为这是一块有待开发的新天地,来自五湖四海的汉人,带来了各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彼此之间激烈地碰撞后,渐渐地融合成新的产物。

    由于乐浪郡是箕子朝鲜的故地,殷地安帝国的“商人”最是热衷以此地为中转,大量的贸易货运带动经济发展,仅仅是商税一项就首次超过农税,让帝国朝廷看到了发展商业的好处,目光开始转向四海。

    据说南海诸岛还不是尽头,更遥远的地方出现一座新大陆,上面尽是不毛之地的荒漠,却有人发现储量极为丰沛的矿藏,已经引发新一轮的淘金潮。

    西域都护府的边防军往西,翻过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发现许许多多的小国,正如上古典籍《山海经》所载,尽是一些身形奇特的上古遗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