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左道之士 >

第172章

左道之士-第172章

小说: 左道之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斗部的斗战胜真君,叶知秋的分身之一,拥有铜浇铁铸的不坏之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压服飞将军吕布麾下的八健将,直接将并州营吞并。打散了以往的编制,掺入资深的道兵,强行糅合成军。

    自甘堕落的逃兵也有不少,不过对内监察的雷部紧密地盯着,再加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律令法网,所有逃兵都第一时间抓捕住,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是斩立决,立刻去死,毕竟逃兵伊始就失去了一切权利。

    其二,进入先等营,每战冲在最前面。熬过三场大战,积累足够多的战功,才可以脱离出来,获得自由身。

    想死的人,一个都没有。慷慨赴难的人,愿意为了飞将军去死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有了这些鲜明的活生生例子,其余大部分并州营将士,无不内心庆幸不已。正是有了强烈的对比,人才会体会到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随着先登营的建立,此举已得人心。

    洛阳城的异变,牵动着天下无数有心人的目光,随着仙朝六部的组建,尤其是斗部的大肆扩军,蠢蠢欲动地准备对外用兵,临近大州的世家豪强,无不喜出望外。

    尤其是被旁门左道压榨地狠了,掏空家底的大世家,更是热切地期待王师从天而降,解救他们脱离看不见尽头的苦难岁月。

    一时间,人心归附而来,令流向洛阳的人道龙气,陡然高涨倍增起来。叶知秋得知此事后,发现斗部大军对外用兵,额外的神术开支有着落了。

    “一饮一啄,皆有天定!本道刚刚筹备开战,世家豪强就主动送上资粮。照此看来,他们真是被欺负惨了。嗯……真乖!”

 第二百七十三章 四将

    (全本小说网,HTTPS://。)

    仙朝初建不满三日就要对外用兵,实为纡解内部积压的矛盾。/全本小说网/https://。/长远目标是吞下冀州,首战之地却选择河内郡,毕竟郡太守王匡可是十八路诸侯之一,对洛阳城的命令爱听不听,已成事实上的割据军阀。

    加之河内郡内牲畜极多,尤其是牛羊骏马数量庞大,若是此战大获全胜,出战的斗部混编军团,就能人手一骑二骑,机动能力大大提升,对于接下来的战事实在是太有利了。

    被强行兼并的并州营,打散了编制和道兵混编成军,叶知秋的分身斗战胜真君,出任这支新军的主帅,麾下有见势不妙,立即主动投效的四位八健将成员,分别为侯成、宋宪、魏续、曹性。

    侯成乃并州太原郡中都县人,本是游侠出身,对于鸡鸣狗盗之术颇为精通,又有一手驯马的本事,任何脾气暴烈的烈马到他手里,都得乖乖的听话。军中同僚袍泽都不知此事,不过他都领的骑军却是最骁勇善战,一时间引为笑谈。

    叶知秋知道侯成通马性,发现大势已去后主动投效,就将古传《相马经》传授,并亲手点化灵窍,令他能听懂马语(固化。特定动物。通晓语言术)。

    宋宪乃并州太原郡介休县人,世家旁支子弟,出身自太原宋氏,与司徒王允所出的太原王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尽管朝中文武百官都被罢黜,宋宪却毫不犹豫地主动投效,摇身一变成为新军的右路主将。

    既是世家出身,又是旁支子弟,宋宪在族长安排下,学的是纸上谈兵的本事,炼的是刀枪棍棒的功夫,骑术在军中磨砺多年,也是一员身手不俗的骑将。只可惜,碍于天资不过中人,在并州军中战功不够显眼,被张文远、臧霸等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压过一头,更别说当世武力第一的飞将军吕布,他的光芒实在是太耀眼了。

    因此转投到初建缺人的仙朝斗部麾下,宋宪直觉终于轮到自己在战场上发威了。叶知秋看出他的心思,征得大力鬼王的同意,将神术“一牛之力”以纹饰刺青的形势,固定在宋宪的身上(永久固化蛮牛之力)。

    魏续乃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人,看出身地就知道其来历,实为飞将军吕布的老表,深得其信任看重。不过,魏续心怀忠义,尽管嘴上不说,实在有些鄙薄“董丁吕布”的所作所为,只是碍于吕布势大,一直没有反正的机会。

    轰隆一声响,叶知秋罢黜百官,建立仙朝六部,连半步人仙的吕布都无从反抗,八健将更是被直接拿下。等到斗战胜真君出面劝降,魏续知道机会来了,思虑片刻后,就主动表示愿意投效。

    没想到,叶知秋的心太大了,连试心的环节都省了,将魏续吸收进仙朝体制,转成新军的左路主将。麾下将士都是魏续熟悉的部属,不过人还是那些人,就是多出不少新面孔,据说是追随“东都留守”很久的道兵,都会呼吸吐纳的炼气士。

    叶知秋没有在魏续身上固化法术、道术、神术,只是送了一件白虎吞兽铠,前胸后背都有黑黄相间的纹路,如此怪异的盔甲,与同侪相比显得有些特殊,不过当着斗战胜真君的面,他又实在开不了口。

    叶知秋明白魏续的心事,叫来十位弩手抵近射击,结果劲道足以透石的弩矢,还未穿透魏续的身体,就被白虎吞兽铠一一反弹开,差点伤到自己人。

    至此,魏续才明白,这件铠甲的神异,不吝是战场大杀器,自己可以持着横冲直撞,再也不用顾忌明枪暗箭、流矢箭石。

    曹性乃司隶河内郡人,本是八健将之一郝萌的部属,以箭术高超脱颖而出,号称并州军第二(箭术第一自然是吕布),受到飞将军的赏识,擢升为八健将,统领弓兵为主的飞羽营。

    吕布有奶就是娘的性格,对曹性的影响很深,因此当飞将军倒下后,并州军被叶知秋强行吞并,成廉、高顺无法背弃吕布被投入大狱,曹性就毫不犹豫地投效新主。

    叶知秋对此很清楚,精于箭道的道将会是何等的可怕,即便曹性人品有污点,却依旧予以接纳,有心将其培养成才,就传授了呼吸吐纳的炼气口诀。

    此诀名为《太阴之叶》,有嘻呼吸呵嘘五诀,辅以呼吸吐纳的独特节奏,就能在胸肺之间养成一道太阴真气。

    这道真气走手太阴肺经诸穴窍,起于中焦,横出于中府,沿着胸外侧及手臂内侧下行,过肘、腕,至拇指内侧端的少商穴。拇指扣住箭矢尾端,注入太阴真气,箭矢就会具有威胁炼气士的威力。

    四将都各有赏赐,按照各人的禀性、本领量身独造,实为叶知秋千金市骨所用,向天下宣示自己的决心,以及广博的胸襟。

    因此,当这支五千人的新军顺流而下,在河内郡治所怀县登岸,就地布展开来,河内郡太守王匡,还在纠结着是战还是降。

    王匡身为外戚残党的扛把子,对于大汉朝廷还有几分敬畏之情,朝中诸位重臣出自世家豪强,挑动外戚集团与内宦集团斗地你死我活,坐收渔翁之利,向来被他鄙薄敌视。

    在得知朝中文武百官都被罢黜,王匡不禁老泪纵横,直觉叶知秋把持朝政并非一件坏事。可是,当仙朝斗部新军向河内郡挺进时,他又不想放弃手中的大权,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王匡身上贴着外戚残党的标签,郡内的世家豪强自然不会出手相助,都等着看这个老家伙的笑话。

    碍于洛阳的法网大阵,旁门左道不敢在司隶立足,经不住三山五岳的散流修士,伺机打一枪就跑。没有被法网铺盖笼罩的河内郡诸县,世家豪强也是受了许多折磨苦难,早就盼望着王师天降了。

    再说王匡麾下的部将,此时都生出异心,尤其是听闻温侯吕布麾下的八健将,其中一半四人被收编的消息,都想看看风头再说。

    这支新军在怀县郊外暂驻,河内郡出身的曹性,得了叶知秋的分身,斗战胜真君的命令,率领麾下两曲共千余弓兵在城前集结,将劝降书绑在箭杆上,一连射出三轮,一则宣示军威,二来示之以恩,此为恩威并重,分化郡兵人心之策。

    三千箭雨洒遍怀县城西高门大户人家,当场墙穿瓦裂,伤者数目不知有多少。

    箭道高手曹性炼气小成,连珠射出七箭,最远一支跨过千步之遥,射在郡治所在门前,入石三分,当场骇地郡兵亡魂皆冒。

    心态崩溃的郡兵转身就逃,按照大汉军法处置,这些逃兵肯定难逃一死,可惜维持军法秩序的郡兵面临迫在眉睫的战争,已经顾不上这些小兵了。

    没成想,开了这道口子,逃兵就像瘟疫似的迅速扩散。毕竟都是大汉子民,王匡的威望能力,还无法取代朝廷的大义,即便如今改名为“仙朝”,大多数人都认为换皮而已。

    叶知秋的分身,斗战胜真君借来望气术,窥视怀县的气象,发现河内郡军气呈现为崩溃散逸之相,显然是遭受三轮箭射后,劝降书上面的文字发挥作用,不由地微微一笑。

    “先登营出战,飞羽营压阵,前军重枪厚盾设防,格斗兵随时准备出击,左右两军就地组装攻城器械,给我轰开城门!”

    新军众将士领命,齐声喊道:“喏……”

 第二百七十四章 初胜

    (全本小说网,HTTPS://。)

    机簧、锁扣、皮绳一阵咔嚓乱响,具有千钧之力的投石机、床弩就此组装完成。//全本小说网,HTTPS://。)//

    短矛似的巨弩放在卡槽里,牛筋、金丝、头发绞成的弩弦拉到极限,合抱径围的岩石放在网兜里,沉甸甸地几乎触碰到地。

    一切准备就绪后,随着将官的一声令下,巨弩贴着地面笔直射去,狠狠地插进没有包砖的夯土泥墙上,前端深入墙身几有尺许,尾端部分剧烈地颤抖,发出嗡嗡嗡声,显然劲道十足。

    后发后至的投石机,将合抱径围的岩石抛上天空,滑过近乎完美的抛物线,或前或后落在城墙附近,二十架投石机不到两成正中墙身,宽可容许四辆马车并排通过的城门毫发无损。

    四枚巨石或高或低正中城墙,深深地嵌进墙体,溅起大蓬碎石土屑,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丈二高的城墙因此微微颤抖,就连墙角垛墙上的“王”字旗杆,都忍受不住当场折断。

    原本士气就很低落的河内郡兵,还没有安定心神,立即遭受新军飞羽营的五轮速射,来不及躲避的人,只觉得天色一暗,刚刚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已经被数支坠落的箭矢命中,痛苦地呜咽一声,随即重重地倒在地上。

    其他人早就回过神来,就地往前翻滚,紧贴着弓箭无法直射的迎敌墙面,可是这样一来,郡兵们都被压制地不敢冒头,连反击都寥寥无几。

    人数五百的先登营,原本被前军刀盾兵督促着发起进攻,脚步稀稀拉拉地极为难看,此时发现怀县城墙无人露头,想起真君是亲口说过,连战三场可以重获自由身,其中有数的胆大心细之辈,不由地加快脚步。

    他们身上都是浸过水的皮甲,有点沉重,不过防护力稍有提高,嘴里咬住一块白布,衔住短刀厚厚的刀背,攀着嵌在夯土城墙上弩箭,手脚并用地往上攀爬。

    丈二高的城墙,对这些桀骛不驯的老兵来说,不超过四息就登上城头了,发现郡兵都躲在城墙下,城内乱做一团,毫无秩序可言,就有人用白布裹了短刀,牢牢地绑在手上,开始与反应过来的郡兵厮杀。

    先登营的其余罪兵立即反应过来,也跟着攀上城墙,一个个立足点迅速串联起来,进而扩大成阵地,牢牢地占据一段城墙。

    有聪明的老兵率领相熟的袍泽去开城门,在立功心切的激情推动下,人挡杀人,车挡毁车,竟然一口气冲到城门下,直接抬起原木做的门栓,恍然一声齐心合力打开城门,从容不迫地放下吊桥。

    城门洞开,在冷兵器时代,意味着防御战彻底失败,郡兵士气低落至可有可无,纷纷脱了军服铠甲,妆作普通市井百姓,躲进城内的坊市里,不时地瑟瑟发抖。

    前军枪盾防御阵随即自解,刀盾兵、格斗兵迅速鱼贯而入,嘴里喊着弃械投降、跪地免死的口号,进一步摧毁郡兵的抵抗意志。

    叶知秋的分身,斗战胜真君忍不住笑道:“王公节老了英雄,河内郡疲了军心,我军方能一鼓而下。也对,仙朝既有大义,又有实力,敢负隅顽抗的人,又有多少?”

    随着“大战”渐入尾声,混编新军在叶知秋的号令下先后入城,对河内军残余抵抗势力进行分割围歼,战果可谓相当丰硕。

    没过多久,河内郡太守王匡王公节,与麾下最信重的韩浩等骁勇善战将领,袒露胸膊,背上捆着荆条,来到斗战胜真君面前跪倒。

    叶知秋心里暗笑,嘴上却道:“负荆请罪!王公何至于此?快快请起!”

    看到王匡等人还是没动静,叶知秋轻轻挥手示意:“左右亲卫,扶起王公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