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左道之士 >

第164章

左道之士-第164章

小说: 左道之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凡人的怨灵再是恐怖,也无法撼动斩龙剑的分毫,一片片龙鳞狠狠地撞在上面,只会在触及的瞬间,鳞片当场崩裂瓦解,蕴含其中的狼族诸王、英雄,连投入冥土的机会都没有,直接灰飞烟灭了事。

    “贪狼”至此已经技穷,射出所有鳞片,不仅暴露出伤痕累累的真相,同时也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抵抗斩龙剑的锋芒。

    于是,首尾十丈长的草原伪龙气,被代表汉室龙气的叶知秋,以无上威严的斩龙剑拦腰斩成两截。

    狼族所余子民所剩无几,少地简直能屈指可数,自然维持不住“贪狼”的真形,于是灰黑的狼头,就像吹足气的猪尿泡当场炸裂,另外半截龙身,则化散开来,分成十几股,往不同的方向散落,回归各自所属的兽人部落。

    斩龙剑落势不减,笔直朝下插入海嘉尔山,将狼居胥山的主峰,近乎完美地切成两半,令这座在草原兽族的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山形象彻底崩溃。

    紧接着,狼居胥山仿佛发生了八级地震,开始剧烈地晃动起来,原本松脆的岩石当场裂解开来,不断地翻滚掉下,沿途不知道砸烂了多少僵尸,简直就是一架架犁铧,在这片血肉农田上,耕出深深的田埂壕沟。

    统领僵尸数目最多的咒禁道士李雷,忍不住上前进言:“老师,为何不阻止山石崩塌?眼睁睁看着尸兵损失惨重。”

    叶知秋看了他一眼:“三十六万僵尸,实质上是冥土积蓄多年的怨气,被本道妙手引导,故意宣泄出世,否则太阴灭绝神咒何来如此威力,能够操控数十万尸兵。”

    “现如今,草原兽族攻伐一役已毕,这些尸兵便没了用处,不如全部葬身此处,筑起大京观彰显我族武功。另外,梵教势力收缩避让,迟早还会卷土重来,这些尸兵就是本道放下的香饵,也是一个圈套、陷阱,就等它们主动跳进去。”

    咒禁道士李雷这才明白过来,忍不住暗忖:“自从知秋道人先后拿下天云宗、咒禁道,招募道人修士北上,攻伐草原兽人部族,以秘传神咒诱使我等大兴刀兵,乃至合兵一处,攻破狼居胥山,如此种种作为,一环扣一环,竟然早就有了定计。我等不过是区区棋子,被知秋道人持之纵横棋盘。”

    想到此中的缘由,咒禁道士李雷禁不住打了个哆嗦,这才明白过来,仙人的视野和谋略,不是还在尘世中打滚的修士可以随意揣测。

    “换言之,知秋道人在与何人下棋?在草原传教的梵教尊者,又或者是传闻中的域外魔神?又或许是玄门三教的魁首?”

    咒禁道士李雷隐约知道阐教二代弟子,以广成子为首的七位仙真下山,是为铲除草原梵教修士而来,战果不可谓不丰厚,可惜对于兽族的打击并未痛下杀手,不像知秋道人这般,将狼族连根拔起,甚至彻底灭族。

    稍过片刻,斩龙剑渐渐淡化消失,返本归原恢复为仙道法力,有如倦鸟归林回到叶知秋的髓海。狼居胥山主峰崩塌殆尽,几十万吨的山石滚滚而下,碾死砸烂僵尸无数。

    一团淡黄族气凭空出现,大汉真龙昂首挺胸,在其中浮沉游走。叶知秋抬头望去,发现缘由竟然是之前自己的誓言,灭杀草原部族的奖励,如今应誓而来,立即伸手一指,将其中大部分招引纳入体内,其余小部分则分润给麾下的咒禁道士、天云宗门人。

    红水掌旗使阮茽隐约有所察觉,不妨龙气入体,将其正式收纳为道将,其余人等同样有所发现,不过并不清楚此中的变化。

    与此同时,叶知秋得了大汉族气入体,又有真龙之气垂眷,皆为昔日誓言之故,顿时去了心头的块垒,不觉神清气爽至极,有一股梵教修士行事无所顾忌,言必称“念头通达”的感觉。

    随后,叶知秋察觉到自己的境界得此之助,已然突破半步天仙,下一步就是建立自己的“天界”,唯一欠缺的就是钟灵毓秀的名山大川,或许需要一整条山脉,估计至少需要方圆千里。

    叶知秋掐指心算:“方圆千里的地界,相当于直径五百公里,至少二十万平方公里,一个河北省那么大。简直是在此方天地身上挖肉!”

    想到这里,叶知秋忍不住摇了摇头,代价未免也太大了,肯定会伤害到天地本源,被顺势而为的大能,代行天意施展天谴神罚一击。

    “我明白了!难怪玄门三教的教主都止步于此,便是有救世大功,也不能提升境界。天地内部自取已不足取,只能在外部着手。”

    就在这时,叶知秋突然灵光闪现,明白妖族大圣为何出入虚空,提前在天外天布局下子,无非是用了“开源节流”中的开源二字。

    自己在其中横插一手,引导天外天轰击截教蓬莱五岛,尽管两厢便宜,不过最大得利者还是女娲娘娘,不仅清偿了昔年的罪孽,还巩固了圣人位格,令妖族的气数大涨,获得了再次复兴崛起的机会。

    “圣人之谋,功在千秋!我为人族铲除兽人威胁,未见功德下降,只有人道气运垂眷。照这样看来,本道并不适合功德道,最后还是得以力证道才成。”

    声势浩大的草原战役就此告一段落,尽管中原九州诸位诸侯并不清楚,可是三山五岳的旁门左道,无不清楚驻世仙真叶知秋的伟业,就连妖族大圣都刮目相看。

    唯一态度并不明朗的只有玄门三教教主,现如今命运迷雾消散部分,当年阻碍者的身份已无法隐藏,蓦然发现可以随手捏死的小小修士,已成长为不得不正视的真仙。

    再则,叶知秋并非孤家寡人,不仅和女娲娘娘交好,还有地仙之祖镇元子的邀约,即便杀性最重的通天道人,都不好贸然出手。

    叶知秋眼看草原诸事已毕,当场遣散了麾下的道将,让咒禁道士、天云宗门人各归各家。最后看了一眼兽族头颅垒土筑就的大京观,占地面积接近方圆十里的大冢,随即头也不回地驾起云光,向祁连山脉某处,地仙之祖镇元子的五庄观飞去。

    “半年期的人参果宴即将来临,本道应约上门赴会,顺便向镇元子大仙讨个人情。”

 第二百六十章 应邀

    (全本小说网,HTTPS://。)

    祁连山脉日月山,东侧是羌人开垦多年的农田区,阡陌相连,颇有一派塞上江南的风貌。(全本小说网,https://。)往西则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一阵骤急的大风吹过,压低齐肩高的野草,露出成群牛羊的身影,端的是一派塞外风景。

    日月山实为自然地理上极为明显的分界线,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中原的农耕文明和塞外的游牧文明,在此处划分出的截然不同的区域。

    日月山体顶部是紫色的砂岩,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为绚丽的金紫色,被附近的民众尊称为赤岭,又名紫金山、万寿山。

    地仙之祖镇元子居于此地,特意开辟了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人参果宴就在洞天里举行,没有得到邀约和通行令牌的人,根本找不到门径进入。

    叶知秋应约到了地界,不敢落足峰巅,迳自落在紫色砂岩的山根处,环视左右没有任何发现,俯仰天地也摸不着福地洞天的根脚,知道镇元子大仙的厉害,不慌不忙地取出清风道童所赠玉牌。

    玉牌出世,就与一道灵光闪过,与偌大赤岭隐隐发生共鸣。片刻过后,灼灼日光分出一缕淡金的太阳真火,藉着玉牌为桥梁,折射到紫色砂岩上。

    叶知秋看见金光四下游走,凭空刻划出门户的轮廓线条,紫色的砂岩也随之变成金相玉质,仿佛被谁往里拉动,在他面前缓缓地洞开。

    有过一面之缘的清风道童,正在门后恭迎,与他对立的道童,叶知秋估计就是明月了。

    只见他头顶双髻,黄发垂髫,目似点漆,面如羊脂,肤若敷粉,两袖清风,道袍飘飘,颇有清静出尘之意,望之不似凡人。

    叶知秋心里咯噔一声,以仙人的眼睛去看,两位道童浑身泛起一层薄薄清光,与洞天福地随时保持共鸣。

    “这便是传闻中的地仙道果,以洞天福地为根基,奠定长生不死的仙业,无时不刻维持着仙体的勃勃生机。我记得,昔日函谷关与白骨真人生死相搏,清风道童还是阴神圆满境界,没成想短短数月,就臻至地仙之境。有镇元子大仙作靠山,难怪能够如此快的成就,旁人真是难以望其项背。”

    叶知秋自然清楚这种仙二代的际遇,不是能以常理去推断。当然了,地仙之祖愿意为门下道统开挂,旁人即便再是羡慕嫉妒恨,也根本造成不了任何影响。

    这就是赤果果的现实,不是为了毫无来由地打脸,不是为了显摆自家的底蕴,而是铁一般的事实真相,根本无从更改。

    叶知秋收起自己散漫的思绪,在两位地仙道童的邀请下,迳自迈步跨进洞天福地里,话说回来,镇元子也算是很给面子了。

    “莫非地仙之祖已知晓本道的境界?这并非没有可能,镇元子可是天道眷顾,七日成仙的主角,牵制玄门三教多年,即便如今龙气法禁崩塌,玄门势力急剧膨胀,也是有功无过。若说地仙之祖还能与大道本源密切联系,本道根本不觉得奇怪!”

    身后的金庭玉户缓缓合拢,周遭绚烂金光悄然收敛消褪,叶知秋举目远眺,终于得见万寿山福地,不知道方圆多少里,总之一眼望不到边际。

    福地居中位置,有一座巍峨高山,与大地紧密相连,山势峥嵘陡峭,峰顶直入云霄。山涧苍翠松柏成林,几只白鹤振翅飞过,清脆的鹤鸣回荡其间,惊起青藤白萝之间,攀援跳跃嬉戏的黑猿。

    清泉溪流抱岩而过,蜿蜒游走在山涧,汇聚成一潭后,水满自溢,泄作白练似的瀑布,落在遍布青苔的岩石上,重重叠叠端的是一副盛景。

    水汽氤氲,骄阳晴彩,映照在层层瀑布之上,顿时泛起七色虹光,横贯东西,又有千条彩霞,万道瑞气,都是鬼斧神工自然天成,没有一点人工营造的痕迹。

    叶知秋深吸一口气,顿觉风中芝兰清香,即便仙人之体,也是口舌生津,吞咽一口,如饮甘醴,不由地叹道:“万寿山真福地,仙山盛景远胜海外蓬莱诸岛。”

    清风道童、明月道童听了这话,默契地相视一笑,也不言语,就在前面引路开道。

    一行三人沿着山涧碎石小道,往峰巅五庄观洞天漫步前行,几只猿猴瞧见清风、明月近前,就摘了蟠桃火枣,亲手捧来奉上。

    叶知秋看到两位道童眉开眼笑,却摆了摆手,没有收下猿猴的奉献,忍不住暗忖:“正事要紧,旁顾无暇!照此看来,这趟人参果宴不简单啊!”

    猿猴们知道清风、明月往外推拒出自真心,也就见好就收,不过摘下的蟠桃火枣丢弃了可惜,自是蹲在树上,一个个啃地不亦乐乎。

    叶知秋隐约闻到淡淡的清香,晓得这是乙木灵气的精髓,降化生成果实被人取用。若是流落到洞天福地外面,即便给凡人吃了,也可以凭此奠定道基,功能伐毛洗髓,转成木德道体。

    换做是普通的仙人,也能增益修为,不过对于天仙境界的叶知秋来说,不过是换换口味的果子,已经食之无益了。

    越往前走,颇具道性的生灵也就越多。出没在山涧溪谷之间,常年食用仙灵果实,不仅具备灵根,就连懵懂无知的兽性都消退殆尽,转成灵兽之属。

    叶知秋暗中揣摩:“镇元子此举颇有趣,类似女娲娘娘造就上古妖族的手段。不定是地仙之祖发觉直系势力暗弱,故意培养出一支灵族罢!”

    此节试演一番就罢了,叶知秋也没有往深处去想,毕竟五庄观洞天悠然在望,不好胡思乱想,冒犯好客的镇元子。

    叶知秋举目望去,就看见亭台楼阁树层,掩住一株奇树,几有千尺之高,树冠葱容如庆云,其间青枝横生,树叶若玉,叶儿形似芭蕉,脉络像是云纹。一阵轻风吹过,树叶互相碰撞,发出清吟脆响,宛如一曲鸾雏舞。

    即到近前,有一方柱形石碑,上面有十个大字: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叶知秋看了一眼,顿时了然与胸:“原来如此!福地乃是日月山地脉自然天成,镇元子在此开辟洞天,升起这座仙山,就将洞天往上抬举。若是能破除关隘,定能一具成为天仙。照此看来,镇元子走的是厚积薄发的路数!不过他被地仙之祖的声名所累,想要跨越过去,成就天仙可真是千难万阻,恐怕就连天道都会暗中干涉。”

    那株奇树,叶知秋估计就是天赐灵根人参果树,又名草还丹,结出的果子,凡人吃一个就能长生不死,闻一闻都能增寿三百载,实在是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的大道之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