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扮,眼睛中透露出某种亲切而善良的神色。
“饭做好了没有?”
女人出来后,黄师傅立即询问道,仍旧是一副粗嗓门,仿佛两人已经习惯了这种谈话方式似的。
“差不多了……”女人回答道,“这就是你赞不绝口的工友啊?叫什么来着?我一时给忘了……”
“大婶,我叫郑少强。”
看这位妇女有些面露愧色,少华便自我介绍道。
“哦,对,郑少强。看我这记性!真是得了健忘症!……请坐!别站着了!”
妇女仿佛突然记起来了似的,不自觉地拍了下自己的头,兴奋而热情地说道。
“对,少强,坐,别光站着了!地方有点简陋……”黄师傅也热情地招呼道。
“黄师傅,哪里的话,我又不是富贵人家,还不一样是贫困家庭出身,别老是这样感到愧疚,我家里的情况也和你们差不多。”少华坐下之后,便诚恳地说道。
“好……”黄师傅高兴地说道。
“建军呢?又没有在家吗?”
黄师傅在屋里四处张望了下,看也没有看自己的老婆,随口询问道。
黄师傅口中所说的建军应该就是他的儿子。
“他去同学家玩了,一大早就出去了……”大婶回答道。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也不好好学习。那晓慧呢?没有过来吗?”黄师傅继续询问道。
“吃了早饭就回她屋里了,叫她留在这里玩,但她还是一声不吭就过去了……唉,我看她还十分难过,话也不怎么说,越来越自闭……真是造孽啊!”大婶满脸愁容地说道。
“少强,晓慧就是丁师傅的女儿……唉!”
黄师傅转向少华说道,不禁叹了口气。
“黄师傅,我们过去看看她吧?”听了两人的谈话,少华有些沉重地说道。
“好吧,我们现在就过去……”黄师傅也感到有些无奈地说道。
“你们过去吧,一会儿叫上慧慧一块过来吃饭,我先忙着,很快就弄好了。”大婶说道,说完正准备往里屋的厨房走去。
“嗯。”
黄师傅简单地答应了一声,便和少华一同离开了屋,往外面走去。
丁师傅的家挨着黄师傅家不远,走路两三分钟就到了。
黄师傅指了指眼前一座和他家差不多的泥土房,对少华说道:
“这就是丁师傅的家……”
“哦,门好像是关着的……”少华朝前方的房子看了一眼后说道。
“估计晓慧在家里吧,我们进去看看。”黄师傅说道。
于是,两人推了推门,发现门是从里面用门栓锁住的。
“好像锁住了,”黄师傅朝少华看了一眼,说道,“晓慧,晓慧,在家吗?”
黄师傅朝屋里大吼了几声,隐约听到有人走动的声音。没过一会儿,便听到里面的门栓挪动的声音。紧接着,门开了一条缝,从里面显现出一张瘦削而憔悴的小脸,长得有些乖巧,虽然面色有些苍白,但是挺招人喜欢的;穿着一件粉红色的毛衣,手上戴着一副红色的手套;眼睛红红的,睡眼朦胧的,仿佛刚哭过似的。
在见到他们时,女孩流露出一丝惊讶,沉默无语地望着他们,仿佛对少华这个陌生人的到来感到有些惊奇似的。
“晓慧,不要老是把自己关在屋里,搬到我家里来住吧!这个家就不要再回了……也没什么好惦念的……”
看晓慧憔悴而难过的面容,黄师傅心疼地劝解道。
过了好一会儿,晓慧才吞吞吐吐地开口说道:
“黄叔叔……我只是想爸爸妈妈了……”
“来,不要再呆在这里了,以后就住在我家里,就这么说定了……”
对于晓慧的话,黄师傅真不知道该如何劝慰,便拉着晓慧的手,有些难受地说道。
晓慧没有回答,只是低垂着头,一声也不吭,眼睛中仍旧还有泪珠在旋转,只是竭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而已。
“晓慧,这位是你爸爸的朋友,来看看你,你就叫他郑哥哥吧!”
黄师傅拉着晓慧的小手,脸朝向身旁的少华说道。
“郑哥哥……”
晓慧以微弱的声音说道,不过一直低垂着头,只是出于礼貌才说话的吧。
“你是叫晓慧吧?我常听你爸爸提起你的,说你很乖,很懂事,也很坚强。以后,郑哥哥会经常来看望你的,有什么想说的话,都可以告诉我,郑哥哥绝对会为你保守秘密的……”
少华俯下身来,对着晓慧说道,不知不觉内心感到分外的沉重,声音也有些哽咽。
对于一个已经知晓世事的女孩来说,在面对父亲离世和母亲抛弃的双重打击下,他真不知道该如何劝慰了,内心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因为任何道理对于眼前的女孩来说,似乎都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用亲情和关爱来逐渐消除她内心的创伤,让她再次感受到亲人的爱,再次享受到和同龄孩子一样的生活。
于是,少华便抱起身旁的女孩,和黄师傅一同往他的家方向走去。
到了黄师傅家后,大婶也已经做好了饭菜,还有些丰盛,有鱼有肉,仿佛是为了少华和晓慧的到来特意准备的。
在之前,黄师傅已经跟自己的老婆商量了此事,也谈到了少华的打算,这让他们两口子很是感动,也很是佩服。说实话,以他们家的条件来说,全靠黄师傅一个人挣钱养家,只能勉强供养自己的儿子;而且,儿子明年就读初中了,学费这些又会增加不少,也是一笔相当不小的开支。所以,黄师傅这才决定明年出去打工挣钱的。
“建军什么时候回来?都到吃饭时间了,也不回家吗?”
看儿子还没有回来,黄师傅不禁对自己老婆询问道。
“不知道他的,平时应该都回来了,说不定就在同学家吃饭了。”大婶回答道,之后便将头转向少华,“我这儿子就是特别好玩,还十分顽皮,读书就像吃药一般,根本不用功。真是够让人头疼的!”
“不管他了,我们吃饭吧!不等了!”黄师傅赫然下令道。
于是,他们四人便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热闹而欢庆的中饭。
在吃饭的时候,晓慧一直都闷声不吭,显得既悲痛,也有些害羞。不过,他们三人都不停地给她夹菜,不停地劝她吃饭吃菜,让她能够尽快从失去亲人的伤痛中缓和过来。
吃过饭后,黄师傅和少华陪着晓慧回到了她的家,帮她把家里的东西搬过来,让她以后就在黄师傅家里住。下午的时候,他们两人基本上就帮着晓慧收拾东西,问她哪些东西需要搬走,便放在一起,最后全部搬到黄师傅家。
“晓慧,以后你就住在黄叔叔家,郑哥哥有空的时候就来看你。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的东西,下次来的时候,我给你买。你想要什么呢?”
搬完晓慧的行李之后,少华对晓慧说道。
不过,晓慧仍旧一声不吭,只是微微地摇了摇头,表示拒绝。但是,少华仍旧能够从她的眼神中多少感受她的变化,至少她现在不再流露出某种惊恐的神色,脸色也不再像刚才的时候那么苍白无助。
对于受过巨大打击的弱小心灵,惟一能够做的就是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让他们再次体会到人间的真情,从而慢慢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来,逐渐从过去的痛苦中摆脱出来。
像晓慧这样只有九岁的小女孩,或许,需要更多的关爱,才能让他们脆弱的心灵得到抚慰,能够健康而茁壮的成长。
告别过去,迎接新的生活!希望我们的晓慧,能够在爱的光芒照耀下走出悲痛的阴影,重新回归健康快乐的生活;同时也希望,爱的光芒能够照耀世人,点亮那些未曾被人们发现的阴暗角落,让不幸的人能够摆脱苦海,从而开始自己崭新的生活!
伸出自己的双手,奉献自己的友爱,哪怕只是一点点,有时,就可以让那些身处在凛冽寒冬里的人感受到温暖,就可以让那些身处在黑暗深渊里的人感受到光明!
第137章 天下父母
就这样,去世的丁师傅遗留下的九岁女儿,让郑少华与黄师傅一家人产生了某种紧密的联系,因为他们将一起照顾和抚养晓慧,让她能够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尽管她小小的心灵深处已经经受过创伤,但是他们坚信,只要将她当成是自己的女儿和自己的妹妹来看待,一定会让她重拾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这将成为黄师傅一家和郑少华共同努力的目标。
当一切进展得差不多的时候,少华便离开了黄师傅的家。临走时,黄师傅坚持要送送他,怕他不认识路。因此,两人又沿着早上来的路,再次原路返回。
当他们走出家门时,彻骨的冬雨早已停了,不过路面仍旧比较湿滑,*****甚是难走。他们又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回到了村口,这才告别。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仿佛更进了一步,只因为他们将共同承担一份职责。这让他们越渐融洽,也越渐默契,有种亲如兄弟、情同父子的特殊情谊。
虽然黄师傅比郑少华大许多,已经四十出头了,在农村算是比较晚婚了;但是,他这个人生性豪爽仗义,并不会觉得年龄会让他们产生代沟,反而越来越喜欢少华这个小伙子,觉得要是当初和大多数农村男子一样二十岁左右结婚的话,那么,他的儿子也应该有少华这么大了。
按理说,黄师傅和少华的父亲是一个年代的,论辈分的话,也应该是同辈,只因为当初他年轻的时候有些不务正业,根本没有在意婚姻的事情;直至快到而立之年的时候,才渐渐悔悟,想到要成家。于是,经人介绍,娶了隔壁村子一个比自己小三四岁的姑娘。虽然这姑娘长得不怎么貌美(一个农村人娶妻,对长相还能有什么过高要求了,只要人好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她心地善良,很能持家,是一个难得的顾家的好女人。或许,正因为黄师傅比较晚结婚,才十分稳重,也十分顾家,算是一个比较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两人分别之后,少华便沿着村口的岔道口,往右边走,往自己的家方向走去。
一路上,少华想了许多,也十分感慨。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子又重了许多,不免让他既感到生活的沉重,也感到生活的无奈,因为有些事情是必须尽量来承担的。
难道他能眼睁睁看着那个女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难道他能眼见黄师傅艰难地照料女孩而不管不问吗?难道他能忍受别人的饥寒交迫而视而不见吗?……
他是不可能昧着自己的良心做出这些事情的。即便今后的生活再怎么艰难,他也必须毅然地扛起生活的重担,绝不妥协,绝不退缩。虽然他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帮助他人,但是无论如何他也要尽力而为。
现在,他的生活问题已经逐渐有所好转,而且在工作上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得到了领导的肯定,还打算把他调到更加重要的岗位,去搞研究。这是对他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无论如何他必须好好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因为今后的生活压力会比较大,他必须要支撑起整个家,还要另外照顾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
一路上,少华不停地想着今后的生活,想到今后用钱的时候也会更多,必须尽量存些钱才行,也尽量想办法多挣些钱,这样才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想法,不知不觉为他今后从事慈善事业有了很大的帮助,只不过他并没有想到后来的他,在他渐渐获得成功的时候,会因为帮助这个女孩而渐渐走上慈善的道路。
或许,正是因为他在社会底层见到了太多不幸之人,才会让他今后渐渐萌生做慈善的想法,去救济更多贫困与不幸之人,因为真正的慈善并不是出于虚荣,而是出于一颗博大而感恩的心,出于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他愿意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帮助更多的人,那些在贫困边缘痛苦挣扎着的苦命之人。
当然,此时少华头脑中,尚未产生这种高远的想法,只是想把现在的生活过得更好,过得更加有价值和意义。
在少华不停地筹谋着未来的时候,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家门前的池塘。当他远远地看到自己的家时,心里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来。想到家中的父母,想到家中的妹妹和远在异地的弟弟,还有心中的爱人,他就浑身充满了力量,对生活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信心,也有了继续不停奋斗的强大动力。
少华到家时,已经差不多六点了。此时,家里人都在,他们的生活仍旧像以往那样简单地过着,只是母亲的身体入冬后,变得更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