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爱莫能助……”
管伟明做出了相应的妥协,镇定自若地说道。
“这个没问题,怎么考核?”郭文军不愠不火地说道。
“考核期为一年,在这一年之内,必须保证水泥厂正常盈利,不管盈利多少,至少不能有所亏损;一旦有任何亏损,就是不达标,到时就只能退位,另选贤能了……怎么样?这个应该可以接受吧?”管伟明考虑了下,威严地说道。
“当然可以接受,这也是必须的……如果达到要求了,那之后怎样?算是正式任命了吗?”郭文军豪放而大气地说道。
“只要能达标,一年内实现水泥厂的盈利,自然就可以正式任命了……这个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管伟明肯定地说道。
“好,我们这就算已经达成了口头上的协议,要不要拟定个书面协议?免得你到时反悔,找了其他人……”郭文军笑着说道。
“老同学啊,你连我的话都不信任了吗?我什么时候反悔过?我说到做到,过完年后就会立即出具书面授权书,委任郑少强担任临时厂长一职,上面会把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时间写清楚……你和我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大可放心!”管伟明和颜悦色地说道。
“好吧,既然如此,我也可以安心去市里就职了……”郭文军爽快地说道。
“那祝你在市里的钢铁公司再创辉煌了!”管伟明眉开眼笑地说道。
“老同学的祝贺,我接受了,哈哈哈!”郭文军开怀大笑道,再次恢复了往日的豪迈性格。
就这样,郭文军以各种手段来对管伟明进行了劝服,最终为郑少华争取到了厂长一职的宝贵机会。虽然是临时的,但是他觉得,只要郑少华在一年内实现水泥厂的盈利,到时就可以顺理成章、名正言顺地出任水泥厂厂长一职,不会再受到别人的质疑。
郭文军觉得,应该在年后找郑少华好好谈谈,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他,并且把其中的要求也对其说明;只有如此,他才能知道这一机会的来之不易,也才能最大程度地力争在一年内实现水泥厂的盈利,否则郭文军所做的这一切努力都是白费了。
不过,郭文军始终对郑少华充满了信心,相信他在一年内肯定能圆满完成任务,达到要求,从而开始自己独立经营和管理企业的道路,也为他将来的创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273章 大海行船
郑少华从实验楼走到行政楼,很快便来到了厂长办公室门口。
一路上,他都在想着厂长准备离开的事情,让他显得心事重重,心情有些低落。
随后,他站在门口,敲了敲门,在厂长的示意下,走进了办公室。
厂长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招呼他,让他倍感欣慰,同时也不免多了些惆怅情绪。想到日后可能没办法再见到厂长,郑少华的心里就不禁再次黯然神伤,顿时感到心里仿佛少了一根精神支柱似的。
“这个年过得怎么样?家里人都还好吧?”坐下之后,厂长关切地询问道。
“都挺好的,谢谢厂长关心!”少华略微有些沉重地说道。
“那就好……”厂长简短地说道。
“厂长,听说您要去市里就职了,是真的吗?”犹豫了片刻,少华鼓足勇气询问道。
“嗯,是真的,我找你来,就是为了这事……”
厂长点了点头,温和地说道,并调整了下坐姿,尽量让自己坐得舒服些。
“那您什么去呢?……”
听了厂长的话,郑少华依依不舍地说道,心里感到有些难受。
“应该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吧……先不谈这个,我找你来,其实是有件好消息告诉你,让你有些心理准备……”厂长面带微笑,亲切和善地说道。
“哦,什么事呢?”少华倍感好奇地询问道,并没有过多流露出欣喜之色。
“是这样,我到市里任职后,水泥厂厂长一职暂时将由你来担任,估计就在这几天,镇上领导会下达一份书面授权书,你要提前有些准备……”
厂长沉稳地说道,脸上仍旧保持着一种随和的表情。
听了这话,郑少华被彻底震惊了,仿佛没有听明白厂长话里的意思似的,脸上流露出一副惊呆的样子。
好一会儿后,他才缓过神来,不禁倍感疑惑地说道:
“厂长,这事太突然了,我甚至都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别慌,现在告诉你就是让你好好准备,好好考虑下,接下来该怎么来管理这家水泥厂……没事,凡事总有第一步,经历过这阵就会慢慢走上正轨的……当然,要管理好这家水泥厂可能需要你好好下些功夫,毕竟你只是临时性的,镇上的领导答应给你一年的考核期。如果在这一年里,水泥厂能够在没有亏损的情况正常盈利,就算顺利过了考核,到时你就可以正式接替我的位置,出任这家水泥厂的厂长;如果在这一年里,水泥厂亏损了,就算考核不达标,到时就只能退位让贤了,这是镇上领导和我达成的协议。所以,接下来的一年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能不能顺利当上厂长,踏上你经营管理企业的道路,成败就在这一年。希望你能好好把握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你日后的创业梦想奋力一搏!……不过,为了让你快点走上正轨,我会在水泥厂多留几天,算是向你传授些我的经营管理方法吧,到时你有任何困惑和不清楚的地方都可问我;即便日后我到了市里也可以随时打电话来问我,最重要的是你能在这一年里让水泥厂正常盈利,不出任何差错,顺利通过考核,这样我也算找对人了,没有辜负我对你的期望!……”
看郑少华仍旧处在一种震惊的表情,厂长不急不慢地说道,把过年前与副镇长管伟明达成的协议毫无保留地告诉了郑少华,让他能够明白这次机会的来之不易,也是为了对他进行鼓励。
在厂长说刚才这番话的时候,郑少华虽然仍旧处在一种震惊的状态,但是他尽量克制住内心的惊慌和狂喜,认真地倾听着厂长所说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字,以高度的注意力来进行思考,力图明白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从听到这一消息起,郑少华就明白这一切全是厂长的鼎力相助,才能帮他争取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对于郑少华来说,必须尽最大的努力达到镇领导提出的要求,既不辜负厂长对自己的一番厚爱,也让自己能够早日走上创业的道路。
当郑少华从厂长的话里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之后,他这才从刚才的震惊和恍惚状态中完全清醒过来。
随后,他竭力克制住内心的激动和感激,尽量让自己保持足够的理智,缓缓地开口说道:
“好的,谢谢厂长,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在这一年里让水泥厂正常盈利,顺利通过考核,绝不辜负您对我的一番厚爱和期望!……”
“好,我很看好你,相信你一定能够把这家水泥厂经营管理好的!要对自己有信心!这段时间有任何疑惑和问题都可以问我,咱们一起商量着,让水泥厂在这一年里实现最大化的盈利……”
厂长豪爽地说道,仿佛一点也不担心郑少华这方面的能力似的,对他充满了信心。
要说郭文军完全不担心,那是假的。毕竟,郑少华从来没有干过这方面的工作,所学到的一些经营管理知识大多都是从书本上获得的;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中的灵活变通和实际操作,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这种处理现实问题的灵活变通,可是一门相当复杂、相当重要的学问,需要对方随机应变,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给企业设定的战略和规划,来一步步执行具体的操作,将战略规划落到实处。
所以,全局观、清醒的判断决策能力和处变不惊的能力,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素质;否则就不能控制大局,不能确定企业的最佳航线,不能稳定人心,不能把好企业这艘大船的航舵,使企业沿着自己预定的航线行驶。
尽管如此,对于郭文军来说,与其把这说成是一种担心和顾虑,倒不如看成是一种风险和考验来得更实在。
在过去的近两年时间里,郭文军已经见证了郑少华这种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并且充分发挥的非凡能力,已经见证了他快速学习、快速成长的高超能力。所以,他不会像其他人一样,有太多担忧和顾虑,反而更愿意大胆放手,让郑少华这个年轻人自行把握企业的方向和航程,按照他的判断和能力来部署企业的战略规划,从而到达最终的目的地。
目的地只有一个,但是从到达终点的航线却有无数条。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航线可能是捷径,但是却可能遭遇到难以预料的强烈暴风雨袭击,甚至可能弄得个船毁人亡的可悲下场;有的航线可能是弯路,但是却能确保一路风平浪静,减少危机,还能欣赏到沿途的美景,甚至发现意想不到的宝藏。
管理企业就像大海行船,掌舵者的判断和决策是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如果判断出现了失误,就可能偏离航线,走向暴风雨的多发地带,导致毁灭的下场;如果判断准确,就可能一路风平浪静,既欣赏到了美景,又收获到了宝藏和财富。
郭文军坚信,像郑少华这种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效融合,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且具有快速而高效学习能力的人,一定能够为这艘大船找寻到一条安全可靠且能发现宝藏的最佳航线。他缺乏的只是亲身的实践和操作而已。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郑少华可能会遇到一些判断错误、偏离航线的突发因素;但是,只要牢牢地把舵掌好,就不必惧怕任何小风小浪,仍旧可以及时调整航线,沿着预先规划的轨迹,最终驶往宝藏的目的地,并不会对整艘大船的航程造成过大的损失和影响。
第274章 经营之道
人们常说,机遇是留给时刻准备着的人的。这话一点不假。
当机遇到来的时候,必须将其牢牢抓住,绝不能错失良机,空留遗憾。
从去年到现在,郑少华无时不刻不在等待着机遇的出现,等待着像老鹰扑向猎物一般,将其牢牢抓在手心,一刻也不放手。可是,他也知道,有时刻意去追求机遇,反而会得不偿失,一无所获,因为机遇往往是出其不意的,是在人们毫无防备之时突然降临的。就好像现在厂长突然告知让他担任临时厂长一职一样。
所以,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少华没有刻意等待机遇,也没有刻意寻找机遇,而是时刻准备着,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充实自己,来完善自己,只为当机遇到来的时候,自己不致于毫无准备,弄得措手不及,最终因能力不足而让机遇从手中溜走,落得个残败下场,空留无尽的遗憾与哀叹。
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话也说明:只有那些时刻准备着的人,才能充分利用机遇,把机遇发挥到极致,而不会浪费机遇。
从刚才第一时间得知这一消息起,郑少华就知道,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是厂长特意为他争取来的。他的心里除了深深的感恩之外,就是尽最大努力把水泥厂经营好,管理好,不致于辜负了厂长的一番厚爱。
此时此刻,当郑少华从厂长办公室出来后,内心一直处在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仿佛有股巨大的力量正驱使着他奋力前行似的。他一边走在返回实验室的路上,一边开始认真规划水泥厂接下来的一年该如何实现盈利。
从去年四月份产生创业的想法之后,郑少华一直在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学习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通过大半年时间的学习,他对经营管理企业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
在郑少华看来,企业从事经济活动,除了具备生产经营的能力外,还必须具备有效管理的能力。经营活动更多是对外的,而管理活动则更多是对内的;只有兼顾内外,才能让企业在外部的市场竞争和内部的制度管理中乘风破浪,无往不利。
当郑少华把一切经济活动这样一分为二之后,经营管理企业便简单了许多,只需处理好这两个大的方面,就能够让企业得到发展,并继而一步步壮大。
外部的市场竞争,必须对市场进行大量调研和充分了解,才能知道市场需要什么,顾客需要什么,这样才能及时调整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这也是之前厂长郭文军给他提的三点创业忠告中的第二点,那就是让产品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惟有此,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