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昏君 >

第3章

大宋昏君-第3章

小说: 大宋昏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这是您下的旨意。凡谏言陛下为人者,皆无罪。”

    “无罪,无罪。朕恨不得砍掉他们的脑袋。你听听,这写的什么,写的什么。什么叫京都百姓皆称朕为犬帝。他才是犬帝,他全家都是犬帝。”

    “陛下,龙体要紧。这无知百姓之言无须理会。”

    “李纲呢?”

    “李大人正在京城布防。”

    “把他给朕叫来。”

    “遵旨。”

 第五章 文德殿下召李纲

    “臣李纲,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此刻的李纲来到了文德殿,赵桓正在等着他。

    “李爱卿,不日金兵就会渡过黄河。京城要全面戒严,我们要做好备战准备。”

    “陛下,臣已在做。京师基本业已完成布防。各路勤王的军队也在来路上。只是,近几日京城百姓谣言四起。是否需要官府出面整治一下?”

    “谣言?是何谣言呐,李爱卿你说说看。”赵桓手里正拿着一本春秋,悠哉悠哉的坐在文德殿里吃着御厨做的点心。

    你还别说,这宫廷御厨的手艺就是高。做的点心要是回到现代开个点心店,估计得门庭若市。

    “陛下,这,这个……”李纲有些支支吾吾。

    “你说就是了。”赵桓啃着一块桂花糕心不在焉的说道。

    “等等,等等……”赵桓猛省了:“你是说京城百姓都骂朕是狗皇帝这事?”

    “陛,陛下……”李纲有些难堪。

    “抓,必须抓。把那些骂朕的混蛋玩意儿全部给我抓起来,严刑拷打。”赵桓猛的站起来,扔掉了点心。不提这事还好,一提赵桓就怒从心头起。

    “这个,陛下。李大人之事现在是闹得满城风雨,臣以为只抓些无端闹事的士大夫训诫一番便是。无甚必要刑讯吧。”李纲面露难色。

    自己已经有言在先,谏言皇帝人品者皆不论罪。本来赵桓心想自己刚登基,屁股还没做热。世人能对自己有什么评论,殊不知在大殿之上还是中了那李邦彦的套。

    想到这赵桓一屁股坐了下来,颓然道:“算了吧,朕要做个明君,广开谏言,百姓爱怎么说就怎么说。随他们去吧。”

    “皇上圣明,只是某些个士大夫们还是需要训诫的。有些个确实不成话。”李纲舒了一口气,他这么说是想给赵桓挽回一点面子了。

    谁知赵桓一挥手:“算了,算了。朕既已下诏谏言陛下者皆无罪了。就随他们去,这些人不闹的满城风雨是不会罢休的,等他们闹够了这事也就没那么大的风声了。”

    李纲大喜,他面露微笑:“陛下,臣向不喜恭维。不过今日臣要说一句您实乃千古明君。金兵压境,臣上言太上皇禅位与陛下的时候还担心……”

    “担心什么,担心朕懦弱怕事。不敢与金贼一战是不是?”赵桓扔掉了手中的春秋,又摸了块桂花糕。

    李纲微笑着道:“现今看来,陛下英明果敢,胸怀宽广。是臣多虑了。”

    “李爱卿,民间流言朕不会去计较。朕召你来有两件事。”赵桓擦了擦手,一本正经的说道。

    李纲也收起他的笑容,跪在地下:“陛下请吩咐。”

    “第一,你给朕把京城一定要守住,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朕的性命尚在其次,我大宋江山社稷,宗庙,百官,后宫,皆在于此。若汴京守不住,后果你应该知道。”

    “臣定当殚精竭虑,誓死保卫京城。”

    赵桓看着跪在地下的李纲,他心中明白。大宋的江山已经摇摇欲坠,若没有人来力挽狂澜。那么靖康之耻就会再度重演,所以他万事都需慎之又慎。

    “李纲啊,这正是我所担心的。”赵桓看着他:“你有救国之心,可你终究是个文人。不适合战场厮杀,让你守城尚可,若让你攻敌伐金怕你就不适合了吧。”

    “陛下,您不仅有治国之道,还有识才之能。大宋幸事,百姓幸事啊。臣守城尚感吃力,确实不适合领兵作战。”李纲现在对眼前这个皇帝更是佩服了。

    “李纲听旨!”赵桓站了起来,他拍了拍手上的桂花糕。

    “若金兵来犯,朕命你只可守卫,不可进攻。”

    李纲茫然抬起头:“陛下,这是何意?”

    赵桓看着远方:“大宋危难之际,竟无可用之将,为今之计只能用你这个文臣来御敌。朕已说过,你守城可以。攻敌却非你所长,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这金兵狡猾至极。你给朕记着,哪怕敌军已现败势,你也万不可开门追敌。否则严惩不贷,听明白了吗?”

    赵桓不敢冒险,他知道自己若是强硬主战,以禁军的势力加上坚固的城墙。阻住金兵应该不是难事,但要这些禁军去攻击金人,以北宋这渣一样的战斗力来看,还是不冒险为是。

    “臣遵旨。”李纲说完站了起来。

    赵桓点了点头,他很满意:“这第二件事……”

    李纲又要跪下接旨。

    “哦,李爱卿无需下跪。这不是对你的旨意,但是比朕的旨意更加重要。”赵桓阻止了李纲。

    李纲茫然看着赵桓,他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

    “朕要你去打听一个人。”

    “是何人还请陛下吩咐。”

    “你即刻派人去山西平定县,去河东路平定军中打听一个叫岳飞的人。此人应该是个偏校,找到他火速送进宫来。十万火急,切记切记。”

    赵桓语气严峻,李纲不明白这新皇怎么会认识山西一个小小的偏校。竟还如此的关心。

    “陛下,这一个小小的偏校为何如此重要?”李纲终究还是问出了他的疑惑。

    赵桓微微一笑:“此偏校可非比常人,我大宋江山恐怕就由此人来拯救了。”

    李纲加倍莫名其妙,一个偏校,低等武官。居然会被千里之外的皇帝如此挂念,这还不算,还什么此人能拯救大宋江山。这皇帝是不是太奇怪了。好在自己一直担心的事终于没有发生,这新帝并不是怯战,而是极力主张对金人作战。这点让李纲彻底的放了心,至于这个什么岳飞,皇上如此急切要此人,给他招来便是。

    当下李纲纸准备退下:“是,陛下。臣这就去办。”

    “等等,”赵桓叫住了他:“这汴京百姓和文武百官对那些个大臣素有怨言,你也去给我打听一下报与朕。”

    李纲愕然抬头:“这个,陛下。百官大多对臣下素有意见。”

    赵桓笑了笑:“不是说你,算了这事不用你去办了。来人,去把太学生陈东给朕请来。”

    码字狗自有码字狗的好处,我赵桓本对史料一无所知。还好写书需要经常翻阅一些资料,对这个朝代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了解。

 第六章 犬帝名声朕背了

    赵桓现在文德殿翘着二郎腿,坐没坐相的看着那本春秋。旁边的宫女内侍站了一排。

    曹东升提醒了他好几次让他注意君王形象,赵桓就是不听。依旧我行我素。

    赵桓是个吃货,他啃了一块蜜饯,唇齿留香。御厨做的东西太好吃了,在这样吃下去怕早晚得高血糖。

    “陛下,太学生陈东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嗯,平身。”

    “谢万岁。”

    赵桓这才看清殿下一书生模样的家伙跪在那。这陈东怎么说呢,不苟言笑并不是说他成熟,而是略显稚嫩,有点少不更事的愤青样子。

    “陈东啊,朕召你来是想跟你说件事。你们太学府这些学子们近日可有指责朕的没有?”

    “启禀陛下,太学府对陛下无端杖责李相的事颇有微词。”陈东直言相告。

    “嗯,你对此事有何看法?”赵桓继续翘着二郎腿。

    “陛下,在下以为京城百姓说的没错。陛下无端殴打当朝重臣,可谓犬帝尔。”

    “你,你……”赵桓气的直发抖,他怒指着陈东。这些书生都这么硬气吗,又臭又硬还真是不怕死。

    果然这陈东毫无惧色:“陛下下诏说过谏言陛下者皆无罪,陛下想食言不成?实不相瞒,太学生上书陛下昏庸之事,陈东也在列。”

    赵桓吸了一口气:“这么说,这些士大夫上书一事。也有你一份功劳了?”

    “陛下,陈东正是首恶。”

    “你不怕朕砍了你脑袋?”赵桓冷冷的看着他。

    “圣君者当广纳谏言,昏君者独断专行。陈不怕。”

    “你骂朕是昏君?”

    “陈东不敢,陛下圣君与否,自由史书记载。”

    “好一张伶牙俐齿。你知不知道,你们这些学子在摆道理的时候,我们是国家正在一点点被摆掉?朕杖责李邦彦,是他想主和。让朕拿大宋百姓民脂民膏去喂金狗。”赵桓真的生气了。

    “陛下,李相只是个建议,决策在陛下。陈对李相谏言虽不敢苟同,但李相因言而获罪,这就是陛下的不是了。”陈东侃侃而谈。

    赵桓真是怒气无处宣泄:“酸腐,你们这些个文人就是臭气熏天。你反对李邦彦的建议,却又不同意朕打他的屁股。文人酸腐,莫过于此。”

    没想到这陈东居然傲气的很,一听赵桓这么说。当下也道:“既如此,陈东告退。”

    玛德,这些迂腐的文人,赵桓不由得一肚子怒气。却又找不到理由反驳,当下他一拍桌子:“朕让你走了吗?陈东,朕告诉你。朕就是要独断专行了,你们不是想骂吗,那就随便骂,朕不妨也告诉你,朕就是个昏君,犬帝这名声朕背了。”

    陈东站在当地做声不得,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皇帝,脸皮这么厚。

    赵桓说完长长吐出一口气:“都被你给气糊涂了,国难当头,你们这些迂腐书生还在这空谈误国。朕召你来不是为这事,朕还没有如此小肚鸡肠。陈东,朕问你。满朝文武乃至黎民百姓,对朝中哪些官员怨声载道,你给朕找出来。”

    陈东一听这话,噗通一声又跪了下来:“陛下圣明。太学府学子们早就对朝中一些臣子不满。他们私下里结党营私,鱼肉百姓,蒙蔽天听。民间百姓乃至朝中官员都是敢怒不敢言。”

    “现在你倒又说起朕圣明了。明日早朝,你带着太学府的学子们堵住宫门,朕要你们联合上书,将朝中百官罪行给朕揭露出来,朕替你们做主,朕要替天下百姓做主。”

    陈东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这次是感动的:“陛下,陈东糊涂。您……”

    赵桓厌烦的摆了摆手:“行了,行了。马屁少拍,滚出去吧。记着,对官员的恶行切记要有真凭实据,万不可扑风捉影。更不可打击面过广,你们只需揭露几个百姓最怨恨口碑最差的官员,无论职位高低,朕绝不轻饶。”

    “陈东叩谢……”

    “滚滚滚滚滚……”

    ……

    “曹东升,今儿个天气不错。”赵桓站了起来。

    曹东升低眉顺眼的附和:“陛下圣明,要不,奴婢陪您出去走走?”

    “走走,咱们去后花园。朕要去看看皇后。”

    “谌儿,今日写字了没有。”一个温柔的声音传了过来,那是赵桓的皇后朱琏的声音。

    “母后,快看快看。父皇来了。”一个八九岁孩童指着赵桓说道。

    长久以来,一直有个疑问在赵桓脑中徘徊。自己是个单身码字狗,一不小心穿越过来成了太子,现在是皇帝。连女孩的手都没摸过“咔嚓”一声老天爷就给自己弄了个老婆,要命的是还有个儿子。自己这算不算喜当爹?

    不过赵桓对这孩子着实喜爱,赵谌聪明伶俐,且热爱读书,小小年纪待人宽厚。

    虽然这个身体的记忆融合进了脑中。但赵桓自穿越而来后就一直没与皇后同过房,每次他都是以政务繁忙为由推托。不是他不想,是还没这个胆儿,或者说是没做好心理准备。

    “谌儿,你书读的怎么样了?”赵桓摸着儿子的头,满脸疼爱。

    “父皇,我已经读完公羊传了。”赵谌蹦蹦跳跳的说道。

    “哦,我的谌儿厉害了。那父王倒要考你一考。”说完这句话,赵桓又摸了摸自己的头,这才想起来。春秋公羊传老子压根就没看过,考从何起?不由得有些尴尬。

    赵谌瞪着一双天真的大眼睛:“父皇,你不是说要考我的吗?”

    赵桓满脸尴尬:“这个,曹东升,你先带谌儿到那边玩儿去。我和皇后有话要说。”他找了个借口。

    朱皇后满脸堆笑的看着赵桓:“陛下,您怎么有空来这里了?”

    不得不说这皇后长得很漂亮,风华正茂。赵桓竟不敢多看:“那个,朕闲来无事想过来看看谌儿。”

    没想到这朱皇后突然扑了过来,她一把搂住赵桓的脖子,媚眼如丝:“怎么,当上皇帝了。就开始装模作样了是不是?”

    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