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昏君 >

第21章

大宋昏君-第21章

小说: 大宋昏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你老子已被我乱箭穿心。你要见他,就去地狱里见吧!”

    “什么?”种鸿大惊:“你说什么!”

    完颜宗望冷笑:“你父子俩就在地狱里团聚去吧!”说着完颜宗望纵马冲了上去。

    “哇呀!”种鸿闻言家父惨死,怒发冲冠。一提马缰,嗷嗷叫着冲了上去。

    完颜宗望的金兵与种鸿的部下跟在后面扑了上去,激战。

    种鸿一生以种师中为榜样,以他爹为傲。此刻闻言家父惨死怎能不怒。

    刀剑相交,势均力敌,各自纵马冲开。

    “驾!”种鸿再次提起马缰,战马前蹄抬起,一声长撕,再次发起冲锋。

    完颜宗望一拍马屁股,同样的纵马冲上。

    “砰!”再一次的刀剑相击,二人再次冲开。不过这次二人交错而过的时候,种鸿胯下的战马抬起后蹄,一脚将马上的完颜宗望踢落。

    种鸿的战马是种师中征战西夏所俘,与他大小数百战,历经战场洗礼。种鸿当年抗辽立下赫赫战功,怎奈童贯打压种家军。隐瞒种家军胜利战报,而是将种家军战绩归到自己身上。

    自己儿子七次冲入敌阵,奋勇杀敌。斩落敌将首级,最后功劳却落在童贯身上。种师中颇敢内疚,于是将自己坐骑赠与儿子,并且勤勉慰藉:“陛下蒙蔽,但我大宋将儿不可有怨言。种家军是为大宋百姓而战,非为个人效忠。”

    意思就是我们为了大宋的子民,为了天下百姓保家卫国。而不是为了你赵佶,为了皇上。

    是以秦凤军所到之处,百姓纷纷跪地欢呼迎接,往往喜极而泣。为人如此,夫复何求!

    完颜宗望被种鸿战马踢落,在地上打了一个滚,站起来的时候已披头散发,狼狈不堪。

    种鸿不想占马上的便宜,他右腿一偏,跳下马来。他要手刃敌人,为父报仇。

    种鸿紧握着手里的战刀,调匀呼吸。别看他年纪轻轻,已然历经无数战斗,知道此时不能因为仇恨而乱了阵脚。

    完颜宗望眼角抽搐,举剑的手居然微微发抖。他在心里暗道:我为什么手会发抖,为什么会发抖。

    “蛮狗,纳命来!”种鸿长刀闪着寒光,光芒刺瞎了完颜宗望的眼。

    种鸿举刀直劈,完颜宗望举剑架住。

    “噗!”的一声,完颜宗望招架不住,居然跪了下来。

    这不止是输了一招,而是一种屈辱。代表给种师中在天之灵的一种忏悔。

    还没等完颜宗望变招,种鸿收起大刀飞起一脚将完颜宗望踢飞。完颜宗望手中的长剑‘吧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种鸿一个大步奔过去。一脚将完颜宗望踩在地上,举起他的长刀架住完颜宗望的脖子。

    “完颜老贼!”手起刀落,完颜宗望的人头落地。

    剩下的金兵见主帅被砍,登时乱作一团。这时种师道业已攻过来,完颜宗望的这队金兵只有少数几百人突围到了黄河北岸。

    种鸿红着眼。右手提刀,左手举起完颜宗望的人头。

    整个种家军欢呼雀跃。大宋付出整个秦凤军的代价,终于将金兵东路军打残。

    金兵另一队由完颜昂率领,通过西北角方向突围而去。整个大金东路军六万多人,只剩下完颜昂的不到两万人突围过河。

    ps:感谢虎牙编辑给新书推荐。

 第四十一章 疯子皇帝砍人头

    唐恪和耿南仲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是美滋滋的。

    自己阻止了一场战争,使得金兵安然渡河。金兵无限感激,不但赠与金银,还扬言与宋永世修好。这要回京奏明圣上,还不大受嘉奖。当然,金银的事万不能说的。

    八百里加急快报至京城,赵桓看到前方战报双手微微颤抖。

    紫宸殿群臣看到皇上表情严重,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赵桓挥了挥手里的战报:“前方战报。种师中围堵完颜宗望,全军战死,无一生还。”

    下面的大臣人人脸上变色,纷纷窃窃私语。

    白时中站出来:“陛下,咱们既已与金人和谈。秦凤军为何又要与金开战,这不是想挑起战端吗。臣以为,应该追究其责。”

    赵桓没有理他,而是看向了李纲:“李纲!”

    李纲走向前:“臣在!”

    “你给这帮朕的臣子们讲讲。”

    李纲转过了头:“陛下忍辱负重与金议和,实则是缓兵之计。陛下想麻痹金兵。借议和之名让护送金兵的种家军在黄河南岸将金贼歼灭!”

    下面群臣更是愣了,纷纷窃窃私语,这皇上唱的是哪一出啊。尤其主和派大臣更是目瞪口呆。

    “陛下,如此大事为何不让我们做臣子的知晓。这要是一个不慎,我种师道的十万大军再被金人歼灭。我大宋就无可战之兵了。”李邦彦捧着笏板道。

    赵桓冷冷的看着李邦彦:“朕若告诉了你们这些臣子,定会有人通报金贼。金贼必然防范,那种师道十万大军才会不保。姚平仲劫营失利,朕已查明是有人告密,朕早晚会查出幕后指使,到时候朕定会诛你们九族。”

    群臣吓了一跳,这大殿之上居然有金人的奸细。

    邦彦吓得擦了擦汗,大殿也有人害怕了。

    “这还有一份战报,也是种师道的。秦凤军雄州血战,咬住六万金贼使其不能渡河。秦凤军以生命的代价换取时间,使得种家军及时赶往雄州。种家军歼敌逾万,金贼大败。都尉种鸿手刃完颜宗望人头,金贼东路军被打残,仅完颜昂率余部突围。”赵桓将另一份战报扔到了地上。

    “轰!”的一声,大臣们炸开了锅。人人脸上喜笑颜开。连那些主和派都纷纷互相庆贺。

    赵桓愤怒的一拍龙椅,群臣立刻安静了下来。

    赵桓站起身冷冷的看着下面的大臣:“据朕所知。秦凤军之所以全军尽墨,也是有人向金贼泄密所致。朕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我大宋就有那么多奸细。你们食君之禄,朕不求你们都能够忠君之事。可你们当中居然有人敢做汉奸!”

    说到这里赵桓直挺挺的跪了下来。

    “陛下!”大臣们惶恐的跟着跪下。

    赵桓眼中含着泪水:“朕!向这七千名秦凤军赔罪了!”说着赵桓又趴在地上拜了一拜。

    “陛下,臣等罪该万死!”大臣们慌忙跟着跪拜。

    “陛下,陛下。臣有急事相报!”

    唐恪和耿南仲慌慌张张的从殿外闯了进来。

    唐恪跑在前面,他刚说完进来就发现赵桓与大臣们互相跪在一起,不由得愣住了。好在这皇帝行事往往出人意表,他已经习惯了。

    赵桓见到这二人居然这么快的

    回到了京城,正好有许多前方战事需要了解,于是站了起来。

    “陛下,不好了。种师道要和金人开战。”唐恪笏板都没拿,慌慌张张的就跑了进来。

    耿南仲不肯落后,他也空着手走了进来:“陛下,臣与唐大人闻那种师道在黄河南岸修筑工事。欲与金人开战,臣等苦劝无果。那种师道嚣张至极……”

    唐恪打断他的话:“陛下,那种师道还扬言是奉陛下口谕。要在这黄河边围歼金兵。臣等想到这兵凶战危,我们已与大金议和。这种师道不听劝阻,一心与那强盛粗蛮的金人决战。于是臣与耿大人来不及回京报奏陛下,我二人只好冒死进入金营,告诉那完颜宗望,让他们赶紧西撤。”

    此言一出。一众大臣愤怒的看着唐耿二人,看的唐耿二人心里发毛。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大臣如此愤怒的看着自己。

    唐恪见势不妙,不敢再说。那耿南仲却是不管不顾。依旧喋喋不休的抢道:“幸亏那玩颜宗望甚是高兴,他没有追究种师道擅自行动的责任,而是派来部下向我们致敬。还说……”

    “够了!”赵桓大喝一声。唐恪和耿南仲这才吓的闭嘴。

    赵桓额恶狠狠的瞪着下面唐耿二人:“原来是你二人泄露军机给金贼,以至我整个秦凤军全体阵亡。你二人就是死上一百次,也难赎其罪!”

    唐恪和耿南仲不明所以,傻在当地愣住。

    还未等赵桓继续说话,李邦彦走过去狠狠地扇了唐耿二人一耳光。

    李邦彦愤怒的道:“陛下下令种师道阻截金贼,你二人竟敢给金贼通风报信。以至我秦凤军与金贼决战全部阵亡,你二人万死莫属。居然还敢到这大殿之上邀功请赏。臣请准将这二人斩首以谢天下!”

    唐耿二人呆呆愣住,他俩怎么能想到种师道所言竟是真的。自己这泄露了军机,居然还自己来皇上这里送死。想到此处,二人脸色煞白,浑身发抖。

    实际这唐耿二人刚进汴京城。家都没顾得上回,为的就是让皇上看看自己刚从前线回来的一身征尘。二人更是故意衣服都不换,上朝笏板都未携带,直奔皇宫以邀功请赏。

    这二人哪里知道其实已与金兵开战,更不知道就是因为自己的泄密,秦凤军全军尽墨的事。

    “打死他们!”大殿群臣之中不知谁喊了一句。

    群臣纷纷涌上,对唐耿二人拳脚相加。这些文弱臣子平日手无缚鸡之力,如今围在一起将这唐耿二人一顿暴揍,朝堂大乱。

    赵桓也感到怒气上涌,他快步走下殿台,随手抽出旁边侍卫腰间的长刀,直奔唐耿二人而去。

    群臣见到皇帝居然大殿拔刀,吓得纷纷避让开来。

    只见那唐恪躺在地上,赵桓咬着牙走过去,一声不响举起长刀。

    “咔嚓!”一声,唐恪的人头被赵桓砍了下来。

    “滋!”的一声鲜血喷了赵桓一脸。

    众大臣“轰!”的一声,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躲在墙角,皇帝当朝杀人,史上第一遭。这皇帝疯了!

    赵桓更不打话,他又走向耿南仲跟前。只见这耿南仲早已没了气息,原来他刚才居然被大臣们活活给打死了。

    ps:明朝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奸臣王振同党马顺在皇帝朝堂之上活活被群臣打死。皇帝不但不怪罪,还下旨安抚。

 第四十二章 文弱书生空热血

    文弱书生空热血。热血过后他们又开始后怕,不敢相信这些都是自己干的。

    赵桓意识到自己杀人了,还把人家的头给剁了下来。群臣知道自己杀人了,把人群殴至死。群殴人里面李纲,白时中,李邦彦等人皆在此列。

    赵桓满脸鲜血,群臣躲在一旁。他们大眼瞪小眼,场面居然有些滑稽。

    一个九五至尊的皇帝,一群处于政治核心的国家重臣,在这紫宸殿上将两个奸贼诛剿。

    曹东升吓傻了,赶紧吩咐太监宫女搬来脸盆毛巾给赵桓洗漱。

    赵桓吓傻了,扔掉了手中的刀木然的让加倍吓傻的宫女用毛巾热水擦着脸上的血迹。宫女们闭着眼睛不敢看地上唐恪的人头,抖抖索索的

    群臣吓傻了,他们脸上都挂着我杀人了的恐惧表情。

    幸亏还有武将王宗濋与吴革,这二人是没有参加群殴的。因为他们觉得群殴不可思议,想杀人直接拔刀子剁之便可。这帮大臣群殴的时候热血澎湃胆大包天,澎湃完了又心慌惊乱胆小如鼠。

    还是王宗濋明白,他站出来躬身道:“陛下英明神武,各位同僚同仇敌忾。今日亲手诛灭二贼,可谓大快人心,他日定当名垂青史!”

    这是个马屁,又是个台阶。于是赵桓和大臣们猛醒了,他们笑着互相吹捧了起来。只是脸上的笑不太自然,他们犹自还在杀人的恐惧中。

    赵桓静了静神,他清醒了些。被曹东升扶着坐上了龙椅。

    马屁声走起,赵桓和群臣开始互相吹捧。这个说皇上嫉恶如仇,一刀将狗贼唐恪的人头砍了下来。那个说李大人一看就是练过,大脚板子一踩,耿南仲登时眼珠突出,痛苦哀嚎。各种吹捧之声不绝于耳。

    君臣同心,朝堂上的气氛一片和谐。趁着这个热乎劲,白时中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此时应该将中书侍郎何栗,御史中丞陈过庭从天牢放出来。”

    赵桓一拍脑袋:“朕怎么把这事给忘了。放,绝对放,立刻就放!不但放,还要重重的赏,大赏特赏!”

    以前上朝。赵桓不是怼群臣,就是被群臣怼。政见不同,各执一词,往往争得面红耳赤。赵桓打了几个主和派的板子,可好像并不太奏效,许多大臣还是倾向主和。一度弄得君臣关系颇为紧张。

    现在金贼东路军被打残,短时内无力南侵,大宋换来短暂的和平。于是主和派也不再害怕金贼了,此刻君臣一心,众志成城。君臣关系缓和不少。

    “奴婢这就去传旨。”曹东升慌慌张张就要往外走。

    “慢着,”赵桓叫住他:“朕陪你一起去。”

    “老臣也跟着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