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昏君 >

第158章

大宋昏君-第158章

小说: 大宋昏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居中又是王桂香的姑父,这郑亿年是王桂香的表哥。”

    赵桓大惊:“王仲岏原来是秦桧的老丈人!这么说是秦桧涉案其中了?”

    郑贤点了点头:“开始臣只是查出这王仲岏,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是通过秦桧之手才得到的试卷。”

    “那他们又是怎么将试卷偷出的国子监?这可有侍卫层层看守的?”赵桓不由得大为惊奇。、

    “这个,陛下,出题官科考之前是无法离开国子监的。可有一种人可以自由出入。”

    赵桓大怒:“谁如此大胆!朕要了他的脑袋!”

    郑贤有些踌躇:“这个,陛下。人食五谷杂粮,这些出题官也需要吃饭。而那些大字不识的奴仆下人,他们需要将一日三餐送到国子监。这就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

    赵桓倒吸一口凉气:“亏他们想得出来,可这厨子奴仆也都是在国子监内,他们就算将试卷偷出,也还是带不出国子监啊?”

    “这就是王仲岏的厉害了,臣查过。国子监里有一名厨子期间得了鼠疫,因怕传染,侍卫将那名厨子拉到了城外焚烧掩埋。这件事就是王仲岏操作的。臣若猜得不错,这厨子身上定然藏有试卷。臣本想当时就去王家将他擒拿,途中臣又决定先放过王仲岏,因为臣虽然怀疑但还没有证据证明秦桧也是参与其中的。”

    赵桓惊问:“那现在你们可有秦桧泄密的证据?”

    郑贤点了点头:“臣早已派人监视了秦桧,刚有人来报下朝之时秦桧去了王家,出来的时候他怀里揣着一份卷子。如果臣猜得不错,这就是秦桧从国子监流出来的试卷,那上面一定是秦桧的笔迹。”

    赵桓一拍桌子:“派人去秦桧家!抄家!”

    郑贤躬身道:“遵旨!”

 第五十章 剥皮揎草结考案

    秦桧急匆匆的回到府厅,慌忙吩咐着下人:“来人,取火盆来!”

    王桂香跟着奔进客厅:“这大热天你去火盆做啥?”

    秦桧从怀里掏出一份卷宗:“烧了它!”

    王桂香犹自不太明白:“什么东西?”

    “你我的身家性命。”秦桧沉声道。

    王桂香大惊:“这,这是试题?”

    科场舞弊的是王桂香是知道的,就是他簇拥秦桧将试题泄露给王仲岏的。

    秦桧点了点头:“幸亏我行动及时。岳丈今早被虎衙司的人带走了,下朝第一件事我就去了岳丈家,慌忙将这份试卷拿了回来,一路不敢有歇。估计此刻虎衙司已经查抄你们王家了,若是被搜出这份试卷,你我死无葬身之地。”

    王桂香匆匆忙忙的招呼着下人:“快快快!快将炭盆拿来!”

    这大热天哪里来的炭火盆,冬季取暖用的炭火盆早已放在了库中。下人们慌慌张张的去仓库翻着,秦桧早已等不及,他掏出火折点燃,将试卷放在了火折上。

    “嗖!”的一声,一物暗器飞至。秦桧手腕一痛,火折掉在了地上。

    只见屋顶上飞下两名虎衙司的人,这二人正是郑贤派出负责跟踪秦桧的人。秦桧看到对方服饰,当真是吓得魂飞天外。

    王桂香刚从下人手里接过来炭盆,‘咣当!’一声,炭火盆也掉在了地上,吓得瑟瑟发抖。

    就在此时,‘砰!’的一声。大门被撞开,虎衙司大队人马涌至。

    虎衙司的人掏出一份文书:“秦桧!奉陛下圣旨,将秦府一干人等押往虎衙司听审!”

    赵桓坐镇虎衙司,案件很快审完。秦桧之妻王桂香簇拥秦桧与王仲岏联手偷试题,尽管早有计划,可这试题也非轻易就能得手,于是王仲岏经过一番运转将国子监一名厨师尸体运出。

    本来别说是一具尸体,就是一根头发丝你想运出国子监,那也得需要层层盘查。但王仲岏贿赂各部官员,尤其是中书省的官员。这些官员有的并不知情,王仲岏以自己分管国子监内侍怕引起瘟疫为由,请各部官员对盘查侍卫施压放行。

    这些官员都是奔着王仲岏在朝中庞大势力而来,郑家的郑居中身为徽宗宰相,结交官员甚多。郑家又是王仲岏连亲,他王家在朝中关系硬的很,许多官员为巴结王仲岏就对看守国子监的侍卫施加压力。就这样那名厨师的尸体只是经过简单的盘查就运出了国子监,以致试题泄露。

    第二日紫宸殿。

    赵桓盯着桌子上的名单:“这次科考舞弊案已经结案,朕一向以仁治天下。唯独这次朕不会绕过任何涉案官员!王仲岏、秦桧、王桂香,押到刑场剥皮揎草!其他涉案官员一律处斩,家人流放!”

    剥皮揎草,极为残酷的刑罚。根据佛教传说,“剥皮楦草”是地狱当中对罪大恶极的灵魂施行的酷刑。就是将人皮活生生的剥下来,然后填充稻草,然后示众。

    据说活人被剥完皮后一时不会死去,而是痛苦呻吟几天才会断气,此刑堪比凌迟。当然赵桓没有残忍到拿活人生剥的地步,他下令先将秦桧等人毒杀,然后再剥皮。将人皮稻草立在城门示众,以儆效尤。

    屋漏偏逢连阴雨,科考舞弊案刚刚完结,这赈灾粮食一案依旧悬而未决。下一步,赵桓严查的就是这私吞赈灾粮食一案了。

    初三的科考进行的相当顺利,既没有书生闹事,也没人抱怨。这次科考只比上次缺了七百人左右,参加科举的还是万人之众。

    一层层的筛选,殿试前三名终于还是出来来,赵桓急不可耐的在文德殿等着结果。

    孟谷饶兴奋的拿着试卷走了进来:“陛下,大喜啊。这次科考人才辈出,户部、兵部、刑部、礼部、吏部、枢密院,各部门都来抢人,他们都希望能挑选一些有用之才。臣与李纲他们已经商议,将按个人能力将这些人才分别安置。这是各部人员名单,请陛下过目。”

    赵桓看也没看一眼:“这些由你们辅政大臣决断便是,朕想知道的是这次殿试名单。”

    辅政大臣李纲、孟谷饶、何栗与段小容。尤其以何栗掌管的中书省这次科场舞弊案涉案最多,难得赵桓没有深究何栗的责任,只是罚去他半年俸禄。将何栗降为代理辅政大臣以观后效。

    孟谷饶点着三人的名单:“陛下,果不出所料,这次那个叫杜云台的在殿试前三之列。只是这三人对于策论各有见解,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论。以老臣来看,这次状元、榜眼、探花人选,这三人之中还真是那一决断。”

    赵桓接过名单,只见这次殿试前三名的人分别是杜云台、史高杰、田才英三人。而正如孟谷饶所言,这三人的策论试卷各有千秋,一时难分上下。

    “曹东升,宣这三人去紫宸殿!”赵桓一摆手。

    殿试必须去紫宸殿大殿才显得庄重,而不能在文德殿内。杜云台、史高杰、田才英三人来到紫宸殿的时候,赵桓正坐在龙椅上看着三人的试卷。

    这其中数杜云台最为惊讶,他抬起头一看。只见赵桓竟然是自己在金国上京认识的赵公子。

    杜云台慌忙下跪:“上京之时,小人不知是陛下龙颜。小人冒犯,还请陛下恕罪!”

    史高杰、田才英一惊,完了。这杜云台居然与陛下认识,这状元非他莫属了。

    赵桓微微一笑:“杜云台,科考舞弊案你直言上书,将朕骂的是一个狗血淋头。而今竟然又要朕恕罪与你,你是不是得寸进尺了些!”

    杜云台跪地道:“小人糊涂,误会陛下。而今陛下处理舞弊案,举国振奋,天下士子欢欣。是小人误会陛下了。”

    赵桓端过曹东升寄过来的一杯茶饮了一口:“嗯,朕明跟你说吧。杜云台,你一身酸气,酸腐文人向来为朕所不喜,朕是不会想立你为状元的!不过有人跟朕说朕应该做一个纳百言的明君,明君嘛。明君就只能抡才而用,朕就权且放过你。你们三人回答朕一个问题,答对了的,就是这次科考的状元郎!”

 第五十一章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三人如临大敌,皇帝出题,这是要钦点状元了。只听赵桓说道:“你们三人对策论都很合朕意,朕也相信你们三人将来会是国之栋梁。朕想问你们的是,朕想对蒙古开战,你们三人有何看法?”

    不只是这三人,在大殿上的孟谷饶与曹东升也是吃了一惊。对蒙宣战之前,也应是保密甚至是绝密。赵桓在大殿之上大口一张就说了出来,尤其是这杜云台还是金国来的。万一此事泄露出去,蒙古岂不是早有所备。再者,这是选武将,考武状元的题目。赵桓怎么会用来考这三个文官。

    最先站出来的是史高杰,他躬身道:“陛下,若是要对蒙古开战。比较兵凶战危,蒙兀国现在实力壮大,远不如说这金北之地尽抡与其手。就是西夏这个重要的战略位置现在也是蒙古的,若是开战,他们必会两路出兵。到时候大宋两面受敌,臣以为若真要开战,上京应采取防御措施,而对于西夏,应采取进攻策略。”

    赵桓点了点头:“说得很好,若是开战,朕也是做此想。”

    史高杰心中暗喜,看来陛下采纳了自己的建议。只要那两人想不出更好的方法,那么状元一位唾手可得了。

    果然田才英踌躇了一下,这战略都被史高杰说出来了,自己也没有更好的策略。过了半响田才英才站出说道:“陛下,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咱们大宋尚未做好开战准备,这就要对蒙开战,任何完美的战术都是纸上谈兵。尤其眼下海州大旱,正是民不聊生之际。陛下就盲目开战,是否欠妥。”

    赵桓又点点头:“嗯,你说的也没错。还有么?”

    田才英继续说道:“这事有缓急,情有先后。臣以为应延缓开战,先解决海州旱灾,然后再发兵出征。”

    赵桓又点了点头,他问杜云台:“杜云台,你以为如何?”

    杜云台躬身道:“臣弃权!”

    此言一出,众人又是大惊。赵桓忍不住问道:“为何?”

    杜云台昂然道:“陛下,宋蒙好不容易才换来和平,双方边境贸易。边关无战事,四海升平。蒙古也并未有窥伺大宋之心,陛下一旦开战,必是尸积如山,生灵涂炭。臣反对出征!”

    赵桓一拍桌子:“朕知道了,皇榜稍后就张贴在国子监外。你们三个,退下吧!”

    三人躬身退出,到得殿外。史高杰一抱拳:“田兄高见,这状元非田兄莫属了。”

    田才英慌忙回礼:“皇榜未出之前,你我不可妄自揣测。我倒以为是史兄会得榜首,不过在下对杜兄这一番高谈阔论深表敬佩,这状元杜兄才是当之无愧!”说着深深一揖。

    杜云台跟着抱拳道:“田兄抬爱了,在下已经弃权,能得探花杜兄依然深感圣恩了。你我三人以后就是同朝为官,咱们三人何不找个地方好好痛饮一杯!”

    二人大喜,结伴出宫而去。

    杜云台回到高升客栈的时候,李师师已经等候多时了。与他同期的雷向荣没想到这次竟然中了个举人,他早已出去与他的同窗们出去庆贺去了,而眼高于顶的沈家布庄的沈飞羽这次名落孙山。

    杜云台对着李师师深深一躬:“在下多谢李姑娘抬爱,只是这状元郎与在下无关了。”

    李师师一惊:“你是这次殿试前三,陛下没有选中你?”

    杜云台摇了摇头,他不想让李师师知道自己弃权的事:“没有,在下的答辩陛下非常不满意。”

    李师师笑了笑:“皇榜未出之前,杜公子说这话是不是早了点。”

    杜云台心灰意冷:“在下无福,难得李姑娘垂怜。天下悠悠学子,能者甚多,非杜某一人。这状元郎杜某实是无能为力了。”

    李师师深情的看着他:“其实我。。。”

    “小姐!小姐!”李师师的丫鬟急匆匆的从外面闯了进来,他看到杜云台也在房间,先是楞了一下。然后道:“恭喜杜公子!皇榜出来了,您是这次的头名状元!”

    李师师又惊又喜,她拉着丫鬟的手;“你说什么?”

    丫鬟喜到:“奴婢看的清清楚楚,刚国子监外皇榜已经揭出。头名状元便是杜云台杜公子!”丫鬟语无伦次:“恭喜小姐!贺喜小姐!”

    一向落落大方的李师师竟然脸上一红:“恭喜我做什么,又,又不是我中了状元,你该恭喜的是杜公子。”

    丫鬟满脸堆笑,转头对杜云台道:“恭喜杜公子,贺喜杜公子。”

    杜云台犹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怎么会是我?”

    丫鬟过来拉着他:“怎么不是你,这报禄官说不定马上就来了。”

    话音未落,外面响起一阵锣鼓声,一队官差一路吹吹打打的来到了高升客栈。

    只见队伍前面一人正是雷向荣,他边跑边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