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灭明 >

第271章

灭明-第271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蝶儿永远是我的蝶儿,”李自成将她的身子搂得更紧了,“你看,刚刚回到西宁,不让你来侍候了?”

    “大都督坏!”陈秋蝶也有害羞的时候,将脑袋拼命埋入李自成的胸前,久久不肯起身。

    李自成见孙梦洁一直不做声,知道是装睡,便伸手过去,在她的脸蛋掐了一把。

    “哇……”孙梦洁大叫,“蝶儿妹妹说得不错,先生是坏先生!”话刚出口,等于承认了自己一直是装睡,遂闭口不言。

    李自成与二女温存片刻,遂道:“洁儿、蝶儿,一会梁大人他们还要过来汇报工作,咱们赶紧起身,别让梁大人他们看笑话。”

    陈秋蝶原本还想恋会床,闻言急忙起身,先和孙梦洁一道给李自成着了装,然后自己才穿衣下床。果然,李自成刚刚早饭毕,何小米赶来汇报:“大都督,梁大人与沈大人已经来了,正在书房等候。”

    “你先过去侍候茶水,我随后到!”

    “是,大都督!”何小米答应一声,飞速跑开了。

    李自成来到衙的书房时,梁成与沈道正在方桌前品茶,看到李自成,二人忙行礼:“属下叩见大都督!”

    “不用多礼,”李自成让二人坐,“我不在西宁的这段时日,两位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这是属下的职责!”两人都是慌忙拱手,梁成又道:“自成,属下西宁、甘州的财物向大都督汇报!”

    根据梁成的汇报,粮食是稳获丰收,特别是“美洲三农”,已经在西宁地区大规模种植,现在已经推广至甘肃,只要水土合适,不出两年,又将是大丰收。

    李自成沉思片刻,道:“将多余的‘美洲三农’运至兰州!”他准备接受一批陕西的百姓盗贼,安置在兰州。

    “是,大都督,”梁成却是皱着眉,“粮食虽然获得丰收,但银子尚显不足。”

    原来西宁与陇右一样,百姓一贫如洗,所有的农业税都是以粮食的形式缴纳,只有西宁商人缴纳了万两银子,这些银子,连支付士兵的饷银都不够。

    现在的西宁,商业极度不发达,李自成也没打算征收多少商税,主要的收入,还是来自李自成兴办的几个厂子,他微微点头,看来,得召见几个厂长了。

    “还有什么?”

    “自成,还有一个难题,人口登记已经实行了两年,但现在基本处于停滞状况,异族再难归化为汉籍,也不从事农业生产,即便从事农业生产,也很难缴纳农业税……”

    看来西宁地区的农田扩张,是遇了瓶颈,非雷霆手段不可,但现在的天命军,主要的精力被牵制在固关一线,朝廷才是最大的敌人。

    李自成不愿两线作战,便道:“汉人呢?西宁地区的汉人如何?”

    梁成拱手道:“汉人基本全部登记造册,正常纳税了。”

    马撇的,汉人都是正常纳税,异族反而不纳税,这让汉人的心里如何平衡?这样的民族歧视政策,恰好与李自成的愿望完全相反,如果汉人享有特权,才有可能引诱异族归化!

    “成,将分发土地、正常纳税与归化汉籍分开处置,分两步走,如果异族不登记为汉籍,只要正常纳税,暂时不去动他们!”

    “是,大都督!”

    沈道小声道:“大都督,天命军火器犀利,又在三角城、卡当城一线驻扎了士兵,为何不能像陇右那样,采用雷霆手段,一劳永逸……”

    “沈道说得是,”李自成点头,“要解决这种事情,得用雷霆手段,但现在他的天命军,还是以守卫关山道为主,先让这些异族蹦跶几日,等关山道稳定下来……”

    沈道连连称是,现在的天命军,不过数千军队,无论有多强的战斗力,在朝廷的百万大军面前,都是渺小的,不必不断积累实力。

    幸好天命占据了陇右,陇右无论是土地还是人口,都是远超西宁,将能养活更多的军队,“大都督,天命军得了陇右,防区扩大,现在粮食充足,要不要扩军?”

    扩军是必然,李自成的心已经有了计划,他忽地想起,现在大都督府有了兵事使,具体的工作,可以让沈道去执行,也省得自己忙得团团转,便道:“匠作坊怎么样了,我离开西宁之后,他们铸造了多少步枪?”

    “回大都督,除去运往固关的步枪,李绩部已经配发了五个百户的步枪,他们已经操训了两个多月,快要成军了,”沈道虽然没有亲赴战场,但他早已知道步枪在战场的威力,“另外,匠作坊还存有三百余支步枪!”

    “好好,”李自成大喜,面含笑,道:“将这些步枪立即运往固关,让匠作坊加紧生产,固关尚需七个百户的步枪!”

    “是,大都督,属下回去之后,立即将步枪装车,争取赶在新元之前,将步枪运往固关。”

    “新元之后,让李绩部带着步枪,去甘州驻防,地扩军十个百户,”李自成又道:“让甘州的秦大年部,地扩充十个百户,待李绩部到达,立即回西宁整训。”

    沈道大喜,李自成片言之间,扩充了两千余士兵,而且,开了千户官统兵两千的先河,不出意外,所有的千户都将扩军至两个千户的编制,那时的天命军,将达到一万五千士兵。

    他还不知道马有水部已经扩军至两个千户,而且将全部配发步枪。

    “自成,”梁成见两人汇报已毕,遂试探着道:“我观地形图,现在天命军占据陇右,与西海之间,只隔着狭窄的答思麻万户府,若是一并据了,可以将陇右与西宁连成一片……”

    李自成忙展开行军地图,果然如梁成所说的,陇右和西海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百里,若是将这一片完全收了,不但将西宁与陇右连接起来,还能扼守着“唐蕃古道”,将藏人与蒙古人压制在西海以西。

    不过这样的地方,后世他根本没有印象,如果不能大规模生产粮食,士兵又如何驻守?天命军的数量严重不足,如果占据这块土地,会不会与藏人、蒙古人起冲突?

    李自成沉思片刻,道:“成,新元之后,你派出人手,扮做行人商贾,对此处实地考察,根据考察的结果,再做定夺!”

    “是,自成,回去之后,我立即准备人手,尽快考察这片土地!”

    “成,我已在陇右立省,由梅之焕老先生任省长。”李自成将陇右的事,连同省府的设置,原原本本向两人说了,“未来地方政权,将沿袭大明的旧制,分省、府、县三级,省府是地方最为重要的一级政权,成根据我刚才的计划,尽快规划出相关的律法,经过大都督府讨论通过后,再付诸实施!”

    李自成自己并不擅长政务,只能提供大致的思路,由梁成具体细化,梁成原本是武官,但自从西宁起事,他一直担任西宁知府,总该积累一些政务的经验,再说,这样的管理制度,最后还要大家集思广益,讨论通过。

    “自成……”

    “大都督……”

    梁成与沈道都是一脸惊喜,如果说当日天命都督府开衙,只是天命军走向正规化的开端,那今日在地方立省,是赤裸裸地建立地方政权,从此要与朝廷大张旗鼓地对着干了。

    如果天命军真的成事,李自成成了一国之君……那自己岂不是从龙、开国功臣?

 第367章 自信满满

    送走梁成与沈道,李自成将自己关在书房,心先是设定了目标:现在的大明,火炮都是实心弹,这只能吓唬游牧民族,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自己要铸造火炮驻守固关,必须要研发开花弹,像西宁步枪一样,弹药储备火药,用火药的爆炸来杀伤敌人。(全本小说网,https://。)

    这种火炮不需太先进,只要使用便利、稍稍超出这个时代行,太先进的火炮,他在落水的时候丢了图纸,而且,以现在的工业水平,是有图纸,也是生产不出。

    他抽出随身携带的那些宝贝,从里面一张张翻找着,稍顷,终于找到一份合意的内容:榴弹炮,10倍口径,100毫米,最大射程4000米,杀伤半径3米。

    这是一款早期的火炮,工艺相对简单,炮管长度不过一米,又能节约材料。

    李自成不知道,这种榴弹炮的数据能不能得朝廷的“红衣大炮”,但红衣大炮发射的乃是实心弹,威力肯定不如这种榴弹炮。

    有现成的图纸,铸造这种火炮并不难,关键是开花弹,引爆装置才是难点。

    次制造步枪子弹时,即便对照图纸,也是由汤若望最后完成的,在工艺技术,整个大明,无人能出其右。

    这次研发火炮,李自成同样准备将难题交给汤若望,但汤若望只是一个人,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必须培养自己的火炮专家。

    最后,李自成让亲兵通知汤若望,让他带两名西宁科技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最好对火炮有一定研究的,下午在匠作坊汇合。

    在李自成的大力支持下,匠作坊已经全面翻新,土地面积扩大了近一倍,生产单元与研发单元分开,工匠们也是根据自愿的原则,转为研发人员和生产人员。

    不过,这与李自成心的设想,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最关键的原因,是缺少人才,传统的工匠技艺有限,又不识字,主要凭经验办事,掌握的技艺又是“传子不传婿”,很难得到发展。

    所以李自成预备让老工匠逐渐退休,让他们的儿子顶来,但他们的儿子,必须经过西宁科技高等学校的学习,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

    来到匠作坊,远远看到一面白色的墙壁,那便是匠作坊的围墙,接近围墙的拐角处,有一幢墙壁亦是白色的房屋,正好卡住大门。

    李自成刚刚来到大门前十步外,便有穿着迷彩服的士兵从门房里出来,“你们是谁?来此做什么?赶紧走开!”

    何小米大怒,立即拔出腰刀,要去理论,李自成忙拦住他,却是对守门的士兵道:“你们是此处的守卫?要如何才能进去?”

    那士兵伸出拇指得意地向后扬了扬,“必须有大都督府颁发的红牌,否则,一律不得进入!”

    李自成笑道:“兄弟,我有急事,能否通融下?需要红牌,回头我去都督府补办!”

    “通融?没有红牌,我知道你是什么人?”那士兵面色一冷,断然道:“这位大人,看你也是官宦之人,随从无数,但也要理解小人我,若是被人发现,小人便只好退役了。”

    士兵严格执法,对李自成来说,自然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但太过教条,会陷入僵化,难道自己这张脸,还抵不一张什么红牌?

    李自成正待开言,何小米已经怒了,他冲着那士兵大喝道:“瞎了你的狗眼,竟敢阻拦大都督!”

    那士兵听说是大都督,顿时焉了,但他不认识李自成,便冲着门房大叫道:“三娃,你平日不是吹嘘见过大都督吗?快来看看!”

    “苏子,怎么了?”门房里走出一人,约莫二十五六岁,也是一身迷彩军服,他先是看向原来的士兵,待将视线投到李自成的身,脸顿时变色,揉了揉双眼,不错,是大都督,便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小人叩见大都督!”

    那个叫苏子的士兵,也是呆了一呆,随即跪倒在地,额头叩在地,“小人不知是大都督……小人该死,小人该死,求大都督责罚!”

    “不知者不罪,”李自成将两名守卫扶起,又道:“你们严格执行纪律,本身并没有错,坏人绝难钻空子!”

    “小人多谢大都督!”苏子起身后,心却是激动不已,今日不仅见到了大都督,还被大都督亲自扶起,大都督那双手,真是有力……过了今日,便是死了也值……

    “这样吧,我先进去,然后再补面红牌,”李自成唤过一名亲兵,让他跑一趟都督府,“汤先生这一段时间,一直在陇右,可能不知道规矩,顺便帮他要一份!”

    “大都督,请!”三娃、苏子齐声道。

    入了匠作坊,迎面便是意见巨大的生产单元,方志正指挥着工匠们铸枪,见到李自成,忙带着众人行礼,“草民等叩见大都督!”

    “不用多礼,你们忙!”李自成又对方志道:“研发部在哪?”

    方志忙躬身答道:“回大都督,研发部在最里面,草民这给大都督引路!”

    研发部位于匠作坊左侧靠里的位置,一溜两排的白石墙茅屋,在前排的茅屋内,只有刘方一人,正对着房梁品着热茶。

    刘方见是方志,便酸溜溜地道:“方志,你不去铸枪,来我这小地方干啥……啊,大都督!”刘方慌忙扔了茶水杯,叩拜在地。

    “哈哈,刘方,眼红了吧?”李自成示意他起身,自己便在主位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