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823章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823章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嬴斐在祭案前再一次深深三躬,随及展开竹简肃然念诵:“大地茫茫,载德载物。孤心如铁,伏惟告之:孤乃始皇帝血脉,中原秦王,当立国大秦,万世大昌;皇天后土,佑我庶民,百业兴旺,永念大德。大秦帝国皇帝嬴斐,再拜大地厚恩。”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

    这一刻,仿佛疯狂了。秦军将士,秦国国人,大秦群臣高呼万年,声震九天。就连封禅台上的旌旗,都疯狂撕扯,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这一刻,嬴斐举世瞩目!

    群臣之中,郭嘉等人与有荣焉,满心欢喜。但是楚候袁术,吴候孙权却是满心苦涩。

    曾几何时,这也是他们的追求。只是放眼中原九州,只有嬴斐一个人成功了。孙权与袁术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苦涩。

    他们都清楚,嬴斐一统天下之势,将会如同洪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天下间,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拦。

    就在这个时候,嬴斐将目光放在了封禅台正中央的九只巨大的青铜鼎上。魏浩然用九鼎为体,搭建了一个小高台。

    在高台之上,传国玉玺五彩缤纷!

    嬴斐无视群臣惊讶,一步一步踩着阶梯,登上了九鼎。随及弯腰捧起传国玉玺,面向大秦国人百姓,大秦军士,大秦群臣高声,道。

    “朕为始皇血脉,今日在咸阳宫前,脚踩九鼎之上,手捧传国玉玺,自封大秦帝国四世皇帝!”

    “四世皇帝万年,四世皇帝万岁——”咸阳宫广场之上,所有人都在狂呼。

 第1627章 封侯

    “朕为始皇血脉,今日在咸阳宫前,脚踩九鼎之上,手捧传国玉玺,自封大秦帝国四世皇帝!”

    ……

    嬴斐的声音,犹如一柄利剑,一下子斩破了乌云密布的天际,让咸阳宫广场之上,一下子沸腾了起来。

    大秦万年,四世皇帝万年的声音震天动地,一下子便席卷整个咸阳宫广场,进而因为国人百姓的欢呼,这一浪潮一下子席卷了咸阳城的大街小巷。

    秦王嬴斐称帝,对于大秦国人而言,是一件喜事。毕竟从偏安一隅,成为一个帝国,意义大为不同。

    有了大秦帝国以及四百年大汉王朝的影响,中原国人对于天下一统有着谜一样的执着。

    正因为这种心里,秦王嬴斐脚踩九鼎之上,手捧传国玉玺的消息,自然足以引爆国民庶人的情绪。

    特别是秦王嬴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多年来的积威一下子爆发,自然会形成燎原之势。

    这一刻,嬴斐万众瞩目!

    九鼎之上的秦王嬴斐眼底掠过一抹精光,整个人沐浴在太阳光下,犹如披上了一层神辉。

    当欢呼声达到极致,开始慢慢减弱之际,陈宫洪亮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祭祀完毕,君臣进入未央宫——”

    陈宫洪亮的声音响起,九鼎之上的嬴斐突然单手举起传国玉玺高呼:“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

    这一次,秦军将士彻底爆发了。他们长戈如林,与此同时,重甲步兵,长剑拍打着盾牌,声音隆隆而起。

    一时间,气势如虹!

    嬴斐眼底掠过一抹精光,随及走下九鼎,他与和王后携手并入,数十名官员随后整肃跟进。

    一行人步入进得未央宫,嬴斐坐进正中帝案前,王后蔡琰,太子嬴御,肃立在长案左手,三级台阶下群臣各自就座。

    右相陈宫在帝案右侧高声宣呼:“大秦帝国四世皇帝,宣示大秦帝国治国平天下长策大谋——”

    这一刻,嬴斐大步走上台阶,环视一周,深深地看了一眼大秦帝国群臣,展开帝案上的诏书宣读。

    “今日朕登基称帝,本大封群臣,大赦天下。然而,中原大地尚未统一。韩魏两国虎视眈眈,违抗昭命。”

    “朕思谋大秦帝国大封功臣,当在中原大地统一之后,大秦帝国四世皇帝元年四月书。”

    嬴斐的声音本来就特别的低沉浑厚,加之他咬字又重,在有些许回音的大厅荡开,隆隆响过,仿佛铁锤在山石上凿出来一个一个大字,清晰有力。

    “陛下圣明!”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纷纷下拜,对着嬴斐深深一躬。

    如今嬴斐大势已成,身上的积威越来越重,秦国文武百官,面对如今的嬴斐有一丝的凝重。

    三公九卿以及文武大臣们听得明明白白,嬴斐虽然登上了大秦帝国四世皇帝之位,生杀大权在握,成就了九五至尊。

    但是嬴斐没有想过统一天下之前大封群臣,因为如此一来,不能够正确的统计文武百官以及军中诸将的功勋。

    毕竟接下来的战争,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统一兼并战争。必然会有无数人趁机厮杀而起,建功立业。

    这一刻,大秦帝国君臣心中都有各自的想法,一时间未央宫大殿之上出现了诡异的安静。

    按理来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安静。登基称帝之日,嬴斐才是最瞩目的那一个。

    然而,这一刻的未央宫大殿之上安静极了,就连文武百官的粗重的喘息声清晰可闻。

    因为这诡异的安静,让跪坐在长案前的大臣们感到一丝莫名的紧张,然而却又说不清为何紧张。

    “请陛下出令——”担任司礼大臣的陈宫嗓音又响了起来,他作为臣下,自然不愿意让嬴斐冷场。

    嬴斐眼中掠过一抹精光,头戴平天冠,身穿帝袍。目光如炬,直视着一片黑色的大秦帝国大臣。

    他站起身来,一字一顿,道:“朕秉承天意称帝,统一天下之战今日开始。文武百官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大秦帝国朝野上下时刻准备朕昭命征发。”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举殿文武百官齐齐大呼,对于统一战争一个比一个重视。

    作为大秦帝国朝廷大臣,自然是聪慧之人,他们都清楚这是大秦帝国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了。

    这也意味着这是最后一次凭借厮杀就可以得到爵位,相比于十年寒窗苦读参加国考自然是让人激动。

    与此同时,嬴斐眼底杀机一闪而逝:“立即拟旨:封曹操为魏候,袁尚为韩候,立即入朝朝见,逾期不止者,大军压境!”

    “诺。”

    点头应诺一声,文武百官心头大喜。他们心里清楚,嬴斐这一道诏书,根本就是开战的号角。

    以韩公袁尚以及魏公曹操的基业,自然不会甘愿成为大秦帝国的一个候爵。他们不同于楚候袁术以及吴候孙权。

    袁术与孙权二人,乃是国破家亡,走投无路之下的选择。但是魏公曹操横跨三州之地,拥有兵马三十余万。

    韩公袁尚虽然差一点,却也拥有冀州与幽州之地,坐拥兵马二十五万左右。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

    ……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楚候袁术与吴候孙权对视一眼,眼底深处的苦涩越发凝重,登基称帝以后得嬴斐太强势了。

    与此同时,他们也清楚中原大地大乱二十余年,必然会在嬴斐的手中得到统一。这个时代嬴斐才是最璀璨夺目的那一个,他们都是陪衬,是嬴斐登上帝位的垫脚石。

    “哎,终究是一场梦,如此大好河山,却落入最不可能的人手中!”

    望着帝座上威势赫赫的嬴斐,楚候袁术心中念头闪烁。

    曾几何时,中原大地之上,最有可能取汉家天下而代之的绝不是嬴斐,而是布局百年,四世三公的袁氏。

    只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袁氏,却因为他们兄弟二人谁也不服谁的斗争中,拱手让人。

 第1628章 下诏举国皆兵!

    秦王嬴斐登基称帝的消息,短短时间内便席卷中原大地。这一刻,不仅魏公曹操,韩公袁尚胆战心惊。

    中原大地之上,各大世家大族,故秦遗族,诸子百家一下子安静了。他们都不是傻子,自然清楚大秦帝国这一次要席卷天下了。

    嬴斐已经是大势所趋,就算是他们凝聚在一起反抗,也没有作用。一时间,整个中原大地之上,一片悲凉。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以秦国这一次的态度,不管是魏国还是韩国,都将会在秦军铁骑之下,化成一片片的碎片。

    而且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故秦遗族,除了韩魏两国之中的以外,全部被嬴斐铁血镇压。

    如今只有两国五州之地的世家大族,不管是实力还是势力,都不足以与秦国对抗。

    就算是曾经势力遍布中原大地,令嬴斐以及故汉一朝为之支离破碎的诸子百家,也被秦书与秦学狠击。

    天下有识之士都清楚,嬴斐这一次的举动,就是为了兼并天下。于是不约而同的将目光全部投向了韩魏二国。

    韩公袁尚,魏公曹操也清楚,战争将要爆发。因为他们的拒绝,已经给了嬴斐最佳的理由与皆口。

    只要大秦帝国准备妥当,战争必将会到来。正因为如此,韩魏两国早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

    ……

    大秦帝国四世皇帝元年七月,四世皇帝亲率二十万大军北上。消息一经传开,顿时天下为之哗然。

    特别是首当其冲的韩国,正是如此。因为韩公袁尚暴怒之下,拔剑杀了嬴斐的封侯使者。

    杀使,等同于决裂。

    韩国文武百官在韩公袁尚动手的那一刻,并没有劝谏。除了袁尚动手速度太快之外,更因为嬴斐此举,让他们感受到了耻辱。

    封王为侯,如此前所未有的事情,就这样发生在韩国。作为韩国文武百官,沮授等人自然大怒。

    正因为如此,他们不惧一战。所以在杀使之时,韩国群臣,明明能够阻拦,却眼睁睁看着秦使被杀。

    杀使之后,韩公袁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群臣的劝谏之下,登基称王。既然要与嬴斐对抗,他自然不能再称韩公。

    原本袁尚想要与嬴斐平起平坐,直接登基称帝。但是田丰与沮授等人,连连阻止。声称,以韩国之力,不足以称帝。

    如果冒然称帝,只会惹天下人耻笑。

    ……

    直到今天,中原大地之上,一帝二王。不仅秦王嬴斐登基称帝,魏公曹操与韩公袁尚也一一登基称王。

    这一系列变化,让天下人眼花缭乱。同时让许多人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魏公曹操登基称王,韩公袁尚登基称王,这意味着韩魏二国已经决定了与大秦帝国死磕到底。

    ……

    “王上,刚刚有消息传来,秦四世御驾亲征,距离二十万大军剑指邺城方向,意图一举灭我!”

    田丰眼底掠过一抹精光,念头起伏万千:“臣请王上下令,幽州大军尽数南下,号召国人参军,抗衡大秦帝国。”

    “与此同时下诏书,幽州,冀州,全民皆兵,一旦到了最后关头,举国血战!”

    自从韩王袁尚杀使之后,田丰等人也察觉到了局势的严峻。他们放弃了与韩王袁尚继续争斗,彻底的拧成了一股绳。

    与秦一战,韩国上下众志成城。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韩王袁尚眼底掠过一抹精光,随及深深的看了一眼田丰等人,道:“丞相,由丞相府颁布诏书,号令韩国举族血战。”

    “与此同时,派遣使者入魏,以恭贺魏王之名,商议联盟之事!”

    说到这里,袁尚眼底有坚决掠过:“孤可以放弃青州,承认魏国在青州的正统地位,但是魏国出兵二十万。”

    “诺。”

    点头应诺一声,田丰心头大震。他没有想到韩王袁尚居然下了如此大的决心,承认青州属于魏国。

    这意味着,从今以后韩国都不得染指青州。这样做,不仅会让韩国军心民心受损,更是会削弱韩国朝野上下抗秦之心。

    韩王袁尚做出如此损己利人的事出来,足以证明嬴斐御驾亲征带给他巨大的压力。

    心中念头闪烁,田丰也没有反对。因为他清楚不这样做,没有魏王曹操的鼎力相助,韩国根本挡不住秦军。

    就算是举族血战,也只会是韩国国人百姓灭绝,大秦帝国受到重创罢了。

    ……

    瞥了一眼陷入沉默的田丰,袁尚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沮授与鞠义,道:“太尉立即下令三军集结,这一战,不容我等退缩!”

    “诺。”

    点头应诺一声,太尉鞠义大步离开了。他心里清楚,这个时候朝廷之上和自己有关的事情没有了。

    他是韩国太尉,调兵遣将才是他的本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