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780章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780章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重要的还是秦王嬴斐正是一个男人最黄金的年纪,而曹操已经垂垂老矣。如今上了战场,他已经极少厮杀。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魏公曹操望着越来越大的秦国版图,小眼睛里闪过一丝无助与忌惮。

    秦王嬴斐崛起之快,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当初被放逐敦煌之时,谁又能想到今日。

    “君上,丞相与太尉求见……”

    就在这个时候,内侍匆匆走近,在魏公曹操耳边低语一声。

    “准备小宴,让他们进来!”

    “诺。”

    点头应诺一声,内侍转身而出。走出书房,朝着荀攸与程昱深深一躬,道:“两位大人,君上有请。”

    ……

    程昱与荀攸两个人对视一眼,快步而入。看到魏公曹操的一瞬间,连忙躬身行礼,道。

    “臣等拜见君上!”

    魏公曹操看着神色恭敬的两个人,微微一笑,道:“太尉与丞相来了,不必拘礼,坐!”

    “诺。”

    点头应诺一声,太尉荀攸与丞相程昱也不推辞,径直坐了下来。

 第1540章 魏公韩公颤栗

    君臣三人,分主次坐好。一时间,三个人都沉默着不说话。

    秦王嬴斐伐吴,吴公孙权举国而降。对于天下局势的影响太大了,甚至于大到了天下各国不得不正视的地步。

    特别是如今魏国刚刚吞并青州,算是第一次摆脱了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却不料,秦王嬴斐再一次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

    良久的沉默中,魏公曹操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望着两个心腹重臣,道:“两位爱卿,对于吴公孙权投降一事,两位有何看法?”

    ……

    闻言,荀攸与程昱对视一眼,率先开口,道:“君上,秦王嬴斐大势已成,非韩魏楚三国任何一国单独可以对抗。”

    “而君上现阶段已经吞并了青州,不仅大军损失惨重,而且魏国消化青州也需要时间。”

    “臣以为当下的魏国不适合继续爆发大战而是联合韩楚,遏制秦王嬴斐统一天下的脚步,唯有如此,才能给魏国争取来崛起的时间。”

    ……

    这一番话,是太尉荀攸思考了许久,才得出的结论。他根据魏国如今的处境,以及中原大势的走向,进而想出来的对策。

    刚一说完,荀攸看着魏公曹操不说话了。他心里清楚,这件事必须要魏公曹操点头,才能在魏国实行下去。

    毕竟魏国是魏公曹操的魏国,这一点,没有人可以改变。

    ……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魏公曹操看着一旁正襟危坐的丞相程昱,道:“丞相,对于太尉之言,你有何想法?”

    闻言,程昱抬起头看了一眼荀攸,随及一字一顿,道:“禀路上,太尉所言相对于当下的魏国而言,正中其要害。”

    “臣以为应该在这基础上,与韩楚两国交好,停止攻打韩国的步伐,举国之力拖住秦王嬴斐的脚步。”

    “与此同时,魏国境内大肆征兵十万,令麾下大将迅速训练成军。唯有如此,在发展魏国国力的同时,保证大军的数量,才能关键时刻保护我们的权益。”

    ……

    “嗯。”

    微微颔首,魏公曹操沉吟了片刻,他发现两个人说的极其完整,基本上也没有在补充的。

    “就以此策,丞相主抓国政,太尉训练新军,务必保证在关键时刻,有兵可用,有粮可食。”

    “诺。”

    点头应诺一声,三个人便结束了这个话题。他们都清楚决定下来容易,但是想要做到却是千难万难。

    他们都是眼界见识一流的存在,自然清楚当初秦国变法,有秦王嬴斐鼎力支持,甚至于不惜大开杀戒。

    一场变法都要持续五年之久,才算是有了一定的进展。如今魏国之中世家大族根深蒂固,诸子百家纵横其中。

    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管是魏公曹操如何支持,都可谓是难度极大。

    ……

    不管是楚公袁术还是魏公曹操都是经历了世事沉浮的存在,面对吴公孙权投降秦王嬴斐虽然惊讶,却不至于失态。

    他们已经见过了太多的事情,早就练就了处惊不变的心态。

    但是韩公袁尚还年轻,经历的事情不够。故而,当他听到吴公孙权举国投降的消息后,彻底愣住了。

    以前袁绍在的时候,灭国并不是没有。只是那个时候,他还不是韩国君上,对于这件事情,远没有感同身受。

    如今吴公孙权举国而降的消息传来,带给了袁尚无与伦比的冲击。他从来没想到,灭国的危机距离韩国如此之近。

    ……

    “丞相,军师,太尉,吴国已经灭了,秦王嬴斐势头正猛,当下我国该如何?”

    心中念头闪烁,一时间袁尚根本想不到解决的办法。无奈之下,只好将目光落在田丰等人的身上。

    他心里清楚,韩国想要度过这一难关,就必须要依靠眼前的这三位大才。

    迎着袁尚的目光,太尉鞠义,沉吟了片刻,道:“幽州之地,乃古燕地。有言道: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如今只有在幽州征兵,迅速训练成军。”

    “唯有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哪怕是秦王嬴斐率军前来,我国也能够应对一时。”

    “嗯。”

    点了点头,袁尚心里清楚,事到如今哪怕是穷兵黩武,也必须要再一次大规模征兵。要不然,下一灭国的恐怕就是韩国了。

    深深的看了一眼鞠义,袁尚,道:“太尉所言甚是,当下之际征兵却是重中之重。”

    “太尉征兵一事,就由你负责。与幽州刺史商议之下,征兵十万,迅速训练成军,以应对任何变数。”

    “诺。”

    点头应诺一声,鞠义便沉默下去,不再开口。他心里清楚,他的事情已经完了,军队以外的事情,不应该由他负责。

    瞥了一眼沉默着的田丰与沮授二人,韩公袁尚,道:“丞相,军师,两位可有不同看法?”

    闻言,田丰沉吟了片刻,道:“君上,秦王嬴斐大势已成,秦国统一天下之势,可以说是咄咄逼人。”

    “现如今,以我一国之力,根本不足以对抗秦国。老臣以为,当与魏国,楚国修好,组成联盟为大军训练成军争取时间。”

    田丰不愧是一代智者,他心里清楚,眼下的韩国最缺少的便是时间。不管是整肃朝廷,还是训练新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嗯。”

    点了点头,袁尚深深的看了一眼丞相田丰,一字一顿,道:“这件事就由丞相全权负责,最后禀报孤知晓便是。”

    “诺。”

    点头应诺一声,田丰也不再言语。一时间,整个大殿陷入了安静。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清楚,对于韩国而言,局势极其不妙。不仅冀州,幽州皆与秦国接壤。

    白土大营的秦军一旦长驱直入,不出一天时间就可以进入韩国境内,而且韩国刚刚因为青州与魏国交恶。

    不仅丢了青州,国力衰弱,更是与魏国势同水火。这样一来,韩国夹在魏国与秦国两大强国之间,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存。

    谁也没有想到以前魏公曹操在夹缝中求生存,随着韩公袁绍逝去,这样的局面竟然发生了大变。

    有高考的书友,明天加油!!!!

 第1541章 建立江东大营,清剿山越!

    如今韩国实力大减,想要征兵十万,以快速成军,只能依靠幽州。

    这便是当下韩国的大势,有时候根本无法改变。田丰不是不想改变当下韩国的局势,彻底的变法,涤荡韩国朝堂。

    只是他心里清楚,想要做到这一点,到底有多难。

    田丰自视一身才学远强于李法,但是韩公袁尚没有秦王嬴斐的强行手腕,更没有坚决变法的想法。

    在田丰看来此刻的韩国,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韩国。就像是一艘破船,在这乱世的汪洋中艰难前行。

    韩国之中的中流砥柱,全部都是世家大族,不管是军中诸将,还是朝廷官吏都是出身自世家大族,亦或者诸子百家。

    在这个危急关头,一旦变法,必然会动荡这些人的利益。若是到了那个时候,恐怕都不需要秦王嬴斐率军前来,整个韩国都会在旦夕之间分崩离析。

    这个险,田丰冒不起。同样的,他也清楚,韩公袁尚也冒不起。

    别说是袁尚当权了,田丰清楚就算是袁绍活着,恐怕也不敢妄动。如今的韩国,不比秦国。

    想要彻底变法,涤荡整个韩国朝野,那才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血腥之路,只是如今的韩国经不起一丁点的动荡了。

    事到如今,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走一步看一步,若是能够保证韩国鼎立一方,也不枉韩公袁绍对他的重用。

    ……

    随着秦王嬴斐攻破吴县,吴公孙权举国投降的消息不胫而走。不仅在朝堂之上,引起了极大的震撼。

    与此同时,整个天下为之哗然。韩,楚,魏三国百姓人心惶惶,仿佛天要塌了一样。

    倒是秦国百姓欢呼雀跃,秦川之上,更是社火阵阵,家家张灯结彩。整个大秦国内弥漫着一股喜悦。

    秦军将士在前线征战,用秦国的剑为秦国的犁打下足够耕种的土地,这让秦国百姓与有荣焉。

    在这样冰火两重天的气氛下,江东百姓的感受才最是苦涩。他们有吴国灭亡的伤心,也有从此有秦国庇佑,不在经受战乱的欢喜。

    此时此刻,吴国宫殿之中,秦王嬴斐高坐其上。整个人神色自若,看着底下的文武百官,道。

    “诸位爱卿,都是一时大才。今日孤召集尔等前来,有三件事。”

    ……

    面对秦王嬴斐犀利的目光,吴国群臣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颅。在秦王嬴斐面前,他们是亡国之臣,不自然的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请王上示下!”整个大殿之上,回荡着统一的声音。

    “嗯。”

    微微颔首,秦王嬴斐虎目之中掠过一抹精光,看着吴公孙权,道:“吴公孙权举国而降,避免吴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其功极大。”

    “孤决定赐孙权吴候,遥领吴县,吴国大小官吏统一参与考核,考核成绩合格者,分任大秦各郡县。”

    听到这里,吴公孙权等人心头悄然松了一口气。自从秦王嬴斐北上,他们一直都忐忑不安。

    秦王嬴斐对他们的处置,关系到巨大的利益。而且对于秦王嬴斐的传言,整个天下,只有暴虐与杀戮。

    这让吴国群臣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秦王嬴斐一天不做出处置,他们一天就不会安心。

    “臣等多谢王上!”

    心中的忐忑不安放下,孙权等人朝着秦王嬴斐微微躬身,道。

    “嗯!”

    点了点头,秦王嬴斐沉吟了片刻,道:“至于这第二件事,那便是由马良担任吴郡郡守,张昭担任会稽郡守。”

    “同时建立江东大营,驻兵五万,由陆逊担任江东大营统帅,负责稳定江东以及清剿江东山越。”

    “诺。”

    点头应诺一声,陆逊心头狂喜。他没有想到秦王嬴斐说的重用,居然会来的这么快。

    “臣一定会竭尽全力,请剿山越,以平定江东。”

    ……

    “嗯!”

    点了点头,秦王嬴斐不隐藏自己对于陆逊的欣赏,微微一笑,道:“孤相信伯言,以伯言之才,平定山越不过是时间问题。”

    ……

    嬴斐之所以将陆逊留在江东,就是为了清剿山越以稳定江东。他心里清楚,江东不仅是将来攻打楚国的基地。

    同样也是大秦海军将来的主要活动区域,为了安全起见,他不的不提前清剿山越。

    “第三件事,便是太湖水军并入大秦海军,成为海军内陆舰队,丁奉任统领,同时兼任番禺大营副将。”

    “诺。”

    闻言,丁奉大喜。虽然之前有周瑜的许诺,但是没有得到秦王嬴斐的亲口承认,他总是有一丝的忐忑。

    今日秦王嬴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封赏于他。自然而然,让这件悬着的事情,彻底成了事实。

    ……

    “王上,以陆逊为江东大营主将,主持清剿山越之事,是不是有些不妥当?”

    等到吴国群臣都退下去,太史慈眼底掠过一抹精光,随之看了一眼庞统。

    原本他以为秦王嬴斐调庞统南下,就是为了坐镇江东。却不料秦王嬴斐放弃庞统任用陆逊为将。

    “哈哈……”

    大笑一声,秦王嬴斐心里清楚,这一刻不仅太史慈心里有这样的担忧与不解。他相信庞统,马良,等人同样如此。

    “士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