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723章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723章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

    他们跟随秦王嬴斐北上,除了练兵之外,也许封禅就是最大的目标了。

    毕竟这是他们留名青史的一个机会,让后世万代人仰望,对于有着留名汗青执念的当代人,自然是一种诱惑。

    这一刻,不论是魏公曹操还是韩公袁绍,他们都没有丝毫的拒绝,立即转身跟随着秦王嬴斐而去。

    高台之上,放着一张桌案,上面摆着羊头,牛头,马头以及东西鲜卑单于的人头,周边秦,楚,魏,韩,吴各国旌旗招展。

    秦王嬴斐登上高台,身后众人相随,军师郭嘉担任司仪,一场声势浩大,注定要记入历史的祭天仪式就这样开始。

    “祭品已至,请秦王宣读祭文!”

    闻言,秦王嬴斐走出,向前三步,站在整个祭台的最中间,望着万里河山,一字一顿,道。

    “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基,广厚也;刻石纪号者,著己之功绩以自效也。”

    “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今中原各国联军八十五万,北上大幕,故增狼居胥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阯以报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

    “今东西鲜卑除,大幕归中原,抬眼望去,皆乃中原天下!”

    ……

    “封狼居胥,功盖千秋!”

    “封狼居胥,功盖千秋!”

    “封狼居胥,功盖千秋!”

    ……

    巨大的号子声,响彻整个狼居胥山,秦王嬴斐代中原祭天,表彰千古功业,作为这一次北上大幕的众人,他们与有荣焉。

    特别是对于中原联军而言,这是一场千古未有的盛事。

    ……

    半个月后。

    中原联军各回本国,浩浩荡荡的大幕之战彻底的落下了帷幕,秦王嬴斐率领着二十五万秦军返回来了咸阳。

    ……

    未央宫中。

    秦王嬴斐高坐龙椅之上,看着底下的众人,一字一顿,道:“诸位爱卿,大幕之上的隐患已经解除,同样我军伤亡惨重。”

    ……

    “太尉。”

    “王上。”

    深深的看了一眼太尉徐庶,秦王嬴斐,道:“立即统计各大营伤亡人数,协同丞相,将抚恤金妥善处理。”

    “大军为孤卖命,死后不能入中原,这本就是孤的失职,抚恤金一事,是大秦,是孤对阵亡士卒的一点补偿。”

    “务必要保证抚恤金一定给到他们家人手中,任何人胆敢贪墨,大夏龙雀之下,无不可杀之人。”

    “诺。”

    点头应诺一声,太尉徐庶重重的点了点头,作为军中宿将,他自然清楚秦王嬴斐这样做的必要性。

    如果这样的事情都会出现贪墨,那将会影响秦国军心,到时候大军离心离德,甚至于动摇秦国的根基。

    作为秦国太尉,徐庶自然清楚秦王嬴斐的担忧,这一次北上大幕犁庭扫穴,已经让秦军伤亡惨重。

    等到这个消息传出去,必然会引起百姓们的怨言,故而,抚恤金是唯一安抚他们的东西,绝对不容有失。

    一想到这些,太尉徐庶沉声,道:“请王上放心,此事臣亲自主抓,绝对不会出现丝毫意外。”

 第1427章 咸阳大宛道竣工在即。

    正因为清楚这件事的重要性,不管是秦王嬴斐,还是太尉徐庶,甚至于整个秦国朝廷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大军凯旋而归,除了耀武扬威之外,还有其他太多的事情,需要秦国朝廷进行必要的善后处理。

    对于这一点,秦王嬴斐早已经轻车熟路,习惯了。

    这也是秦王嬴斐南下咸阳,并未在第一时间前往后宫享受生活,反而在未央宫中召开朝议的最大原因。

    他对于当下的天下局势太清楚了,自然明白关东诸国蠢蠢欲动,秦国作为最强,在这个时候反而是压力最大的。

    ……

    “左相。”

    “王上。”

    看着底下的蒋琬,秦王嬴斐沉吟了片刻,道:“立即张榜安民,将这一战的结果,告诉秦国百姓,孤要与万民同乐。”

    “诺。”

    蒋琬点头应诺,他的脸色并不怎么好看,他心里清楚,这不仅是秦王嬴斐要与万民同乐。

    更重要的则是为了引导万民舆论,以巨大的成功来冲淡损失惨重的影响。

    这一点,对于当下的秦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正因为如此,左相蒋琬的脸色才会如此凝重。

    但是他也清楚,消息传出去,秦国之中必然会是怨气冲天。

    “右相。”

    深深的看了一眼蒋琬,秦王嬴斐将目光落在了陈宫的身上,道。

    “王上。”

    ……

    “在孤亲自率领大军北上的这段时间内,秦国各地情况如何?”

    这才是秦王嬴斐顾不得休息,急忙召开朝议的最大原因,因为他心里清楚,他必须要了解秦国最近一段时间的变化,才能做出最适合秦国的方案与策略。

    ……

    闻言,陈宫眼底掠过一抹精光,在他看来,这件事秦王嬴斐一定会先行询问左相蒋琬,而不是他。

    毕竟和蒋琬相比,不论是资历,还是能力,他都有些不足。

    心中念头闪烁,陈宫将心底的担忧压了下去,朝着秦王嬴斐,道。

    “禀王上,在王上率军北上大幕的一段时间内,秦国内部风起云涌,发生了许多事情。”

    “其中蛇穴有人传来消息,罗马正处于内乱之际,匈奴人西进,正是罗马帝国衰落之际。”

    ……

    “嗯。”

    微微颔首,秦王嬴斐没有多说什么,因为对于他而言,罗马还太过于遥远,绝对不是现在就应该考虑的。

    如今他应该着眼中原,只有中原一统之后,他才有机会,也有时间腾出手来解决贵霜等国。

    “罗马之事先行放下,咸阳大宛道开凿的如何了?”

    迎着秦王嬴斐的目光,陈宫连忙,道:“禀王上,根据宇文拓传来的文书,咸阳大宛道,只剩下最后一段。”

    “三个月之内,就可以全部贯通,同时魏良将军传来军报,二十万外籍军团,训练成军,时刻准备出征。”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深深的看了一眼陈宫,道:“如今秦国之中,只有延城大营尚未损兵折将,其余各大营都损失惨重。”

    “刚刚经历了大幕上的决战,我军损失惨重,在大幕之上阵亡近乎二十万大军,在这个时候,绝不能继续开启战端。”

    “诺。”

    点头应诺一声,陈宫便不再说话了,他心里清楚,这些事情只需要让秦王嬴斐知道就够了。

    他相信秦王嬴斐自己心里必然有数,作为臣下,就该有为臣之道,有些事情绝对不能过多的涉及。

    ……

    “治栗内史。”

    秦王嬴斐看着糜竺,他对于这个恩人,一直都很重要,他也清楚整个秦国之中,在商业以及财务管理上,没有人能够超过糜竺。

    “王上。”

    眼底掠过一抹精光,秦王嬴斐一字一顿,道:“这一次战争,除了初期粮草消耗极大之外,其余时间并未运粮北上。”

    “如今国中府库充足否?”

    随着秦王嬴斐一句话出口,顿时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糜竺身上,他们都清楚,国库充盈与否,直接关系到秦军以及秦国的稳定。

    察觉到众人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糜竺连忙朝着秦王嬴斐,道:“禀王上,由于大军在大幕上对粮草的消耗不大,如今国库之中,粮草尚足。”

    “嗯。”

    微微颔首,秦王嬴斐眼底掠过一抹欣喜,只要国库之中粮草足够,秦军就可以继续征战四方。

    “马上又是一年秋收,治栗内史务必保证各州郡抢收,战争迫在眉睫,等到关东诸侯缓过神来,必然会是一场决战。”

    “这一战关系到我军的生死,关系到秦国是否能够长存于世,而不是一如当年大秦帝国一般,如流星一般划过,就成了历史。”

    “诺。”

    点头应诺一声,这一刻不仅治栗内史心中大喜,其余人也是一样,因为他们从秦王嬴斐的语气中,听出了战争的气息。

    同样这一场战争,让秦王嬴斐如此在意,必然是最后的决战,这意味着秦王嬴斐心中已经有了对天下统一的布局与规划。

    一想到这里,秦国文武百官,自然喜不自胜。

    “王上,打算秋收之后开启战争?”

    迎着军师郭嘉的目光,秦王嬴斐沉默了一会儿,道:“秋收之后出兵,虽然对我军极为有利。”

    “但是对于这并不代表真的有利,就算全军上下都有出兵的意图,也要等到国中百姓能够缓解过来。”

    “连续不断的战争,将会成为压倒秦国朝廷的最后一根稻草,故而,孤决定暂时不出兵。”

    ……

    军师郭嘉闻言,眉头轻轻一皱,他从秦王嬴斐的话中,察觉到了言不由衷,很显然,秦王嬴斐心里想要统一天下,但是因为某一些顾及,才会如此。

    心中念头闪烁,郭嘉沉默了一会儿,便想通了一切,秦王嬴斐这是担忧,秦国之内有关东诸国的探子。

    一旦秦国出兵的消息传出去,将会引起轰然大波,到时候必然会促成关东诸国的联合,这样一来,对于秦军将会大为不利。

    一念至此,郭嘉不由得为秦王嬴斐的谨慎而感到震惊,连续不断的胜利下,秦王嬴斐还能恪守本心,当真是让人惊讶。

    ……

 第1428章 再见,却是在后宫。

    秦王嬴斐在未央宫中处理堆积如山的奏章,油灯昏暗,随着风在轻微摇摆,一时间,倒影摇曳生姿。

    “王上,该用膳了!”

    就在这个时候,中车府令魏浩然朝着秦王嬴斐,道。

    “孤知道了!”

    又是一句孤知道了,如今已是三更天,这是魏浩然第五次询问了,每一次都是一句孤知道了。

    那鼎肉早已经热了五次,要是秦王嬴斐再不吃,估计都成了肉羹。

    翻看了三本奏章,秦王嬴斐活动了一下酸痛的手臂,看了一眼旁边的魏浩然,道。

    “中车府令,孤北上大幕的这段时间内,后宫以及朝廷之上,可有啥大的变化?”

    放下手中的奏章,秦王嬴斐眼底有着一丝不解掠过,他可是清楚在他北上的这段时间内,正是秦国上下择妃的时候。

    不管是太后荀姬,还是王后蔡琰,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他心里清楚,在秦国朝廷这潭看起来平静的水下面,早已经波涛汹涌。

    三个女人一台戏,此时此刻他的后宫中已经不少了,女人们的斗争,难免会发生。

    ……

    闻言,中车府令魏浩然吓了一跳,白天的时候左右二相未曾多言,忌讳良多,如今他又该如何说。

    都是大佬,只有他是小卒。在这件事情上,可以说是少说少错,多说多错。

    ……

    心中念头闪烁,不久之后,魏浩然还是决定实话实说,毕竟这件事秦王嬴斐迟早都会知道。

    “禀王上,选妃一事早已经结束,太后与王后,左右二相共同做主,选了三位大家闺秀入宫。”

    ……

    “选了三位,而且还是太后,王后,左右二相共同做主?”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听到这里,产生了一丝好奇,他没有想到自己选妃一事,与左右二相会扯上关系。

    “详细说说,这一次选择的大家闺秀,都是那些人?”

    看到秦王嬴斐此刻的表情,魏浩然心里暗道了一句果然如此,从一开始,他就清楚只要他开口,秦王嬴斐一定会感兴趣。

    一想到这里,话题已经开始,魏浩然也就不再纠结,一五一十的朝着秦王嬴斐,道。

    “禀王上,根据臣的了解,三位王妃一人来自故秦遗族中的王氏,一人来自于蒙氏,另外一人来自于白氏。”

    ……

    听到这里,秦王嬴斐心中微微惊讶,他没有想到最终选中的人都是故秦遗族中的人。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朝着魏浩然,道:“去将羊羔肉热一下,孤一会儿就用。”

    “诺。”

    望着魏浩然走出未央宫,秦王嬴斐方才收回了目光,只是相比于刚才的和颜悦色,这一刻的秦王嬴斐眼中带着凝重。

    他心里清楚,这件事关系重大,怪不得会太后与王后联袂左右二相方才拿定了主意。

    故秦遗族的入宫,这将会导致他的后宫变得复杂起来,一想到这里,秦王嬴斐就感觉到无比头大。

    ……

    次日清晨。

    秦王嬴斐处理了一夜的奏章,直感觉身心疲惫,头脑发胀,犹豫了一会儿,放下手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